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菌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Antibaeterial peptides,ABP),又称抗微生物肽或肽抗生素.是生物体免疫防卫系统产生的一类对抗外源性病原体致病作用的防御性多肽活性物质,是生物体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与干扰素、补体等组成了宿主的免疫防御系统,广泛分布于细菌、病毒和各种动植物体内。由于其广谱抗菌.能杀死抗生素耐药菌株,且其杀菌机制使病原菌不易产生耐药性突变,以及能抑杀一些真菌、病毒、  相似文献   

2.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ABP)又称抗微生物肽(Antimicmbial peptide,AMP)或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它广泛分布于细菌、病毒和各种动植物体内.是生物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抗菌谱广,能杀死抗生素耐药苗株,且其杀菌机制使病原菌不易产生耐药性突变,以及能抑杀一些真菌、病毒、寄生虫及肿瘤细胞和实体瘤等特点,因此,  相似文献   

3.
猪源抗菌肽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是生物体产生的一种具有强抗菌作用的多肽,是生物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成分。迄今为止,已在许多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及原核生物中发现600多种内源性抗菌活性肽(Hancock,2001)。猪源抗菌肽是从猪体内分离得到的抗菌肽。本文主要就猪源抗菌肽研究进展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动物抗菌肽研究进展及其在饲料业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antibacterial peptides),又称抗微生物肽(peptide antibiotics),是生物体在抵抗病原微生物的防御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具有抗微生物小分子多肽,广泛存在于植物、细菌、无脊椎动物及脊椎动物体内,是生物先天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自瑞典科学家Boman等人于1981年首次从古比天蚕(Hyalophora cecmpin)中发现抗菌肽——蚕素(cecropin)A和B以来,目前已从昆虫、甲壳类、鸟类、两栖动物、哺乳动物体内成功分离出几百种抗菌肽。动物抗菌肽除了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外.还具有抗原虫、抗真菌、抗病毒和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等作用。动物抗菌肽有着与青霉素等传统抗生素完全不同的作用机制,病原菌不易产生对抗菌肽的耐药性,此外。动物抗菌肽一般情况下只作用于原核细胞和发生病变的真核细胞。而对正常的真核细胞无影响。在畜牧业养殖生产及饲料中长期添加抗生素的做法受到严格检查和广泛质疑的背景之下.动物抗菌肽独特的杀菌机制和理化性质使其作为无毒无害无残留的抗微生物添加剂在饲料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李文春  李松柏 《饲料工业》2005,26(16):14-16
抗菌肽又称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 peptide)或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在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是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一部分。抗菌肽不仅有广谱抗细菌能力,而且对真菌、病毒及癌细胞也有作用。近年来,由于药物的滥用,药物残留和细菌耐药性等问题日渐严重,从而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和环境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抗菌肽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多肽.由20至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水溶性好、强碱性、抗菌谱广等特点。现已在昆虫、鸟类、动物、植物及原核生物中发现了600多种抗菌肽。抗菌肽不仅抗菌谱广,而且还可以抑杀某些真菌、病毒及原虫,并对多种癌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而不破坏正常细胞。近年来,对抗菌谱的研究已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7.
抗菌肽是生物体内产生的一类小分子多肽,由20至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这类活性多肽具有分子量小、热稳定性好、水溶性好、强碱性、抗菌谱广等特点。现已在昆虫、鸟类、动物、植物及原核生物中发现了600多种抗菌肽。抗菌肽不仅抗菌谱广,而且还可以抑杀某些真菌、病毒及原虫,并对多种癌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而不破坏正常细胞。近年来,对抗菌肽的研究已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抗菌肽(ABP)又称为抗微生物肽(AMP)、宿主防御肽(HDPs)、肽抗生素,是动物免疫防御系统在外界条件刺激下,产生的一类对抗外原陛病原体致病作用的具有免疫活陛的多肽,是动物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其物种来源的不同,被分别命名为防御素、蛙皮素和蜂毒素等。抗菌肽有着分子量小、活性强、功能广泛、杀菌谱广等特点。抗菌肽的分子量一般在4kDa左右,肽链由12~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  相似文献   

9.
抗菌肽的研究现状及其在肉鸭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抗生素在畜禽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药物在畜禽体内严重残留及其耐药微生物的产生使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出,这严重威胁着人民身体健康和整个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给我国畜产品出口贸易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抗菌肽又称抗微生物肽(antimicrobial peptide)或肽抗生素(peptide antibiotics),在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是天然免疫防御系统的一部分。抗菌肽不仅有广谱抗细菌能力,而且对真菌、病毒及癌细胞也有作用,具有广谱抗菌活性且快速杀菌,不受传统抗生素耐药突变株影响,不易产生耐药菌株,与传统抗生素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抗菌肽(antibacterical peptides)是存在于生物体内、具有抵抗外界微生物侵害、消除体内突变细胞的一类小分子多肽,是由细菌特定基因编码产生的,具有广谱抗菌性,尤其对耐药菌株有明显的杀灭作用,且不破坏生物体细胞,无免疫原性。因此,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其一级结构的基础上,采用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技术来获得抗菌肽转基因的动植物或大批量的表达抗菌肽,以此作为新一代抗菌药来源。  相似文献   

11.
蚕类抗菌肽及其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占鹏 《蚕学通讯》2003,23(3):14-20
抗菌活性肽被认为是从细菌到高等哺乳动物都普遍存在的一类防御性多肽。被称之为“第二防御体系”,具有抗细菌、真菌、病毒、原虫及抑癌活性,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近年来。对抗菌肽的研充已成为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领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本介绍蚕类抗菌肽的种类、作用机理、生物活性、抗菌肽基因的分子设计、克隆与表达以及抗菌肽在转基因动植物方面的研究状况。并探讨了抗菌肽的应用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生命科学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突出的位置。一是生命科学的发展促进了其他学科的发展;二是生命科学的发展带动的产业将加速经济的发展。医学和医药学是人类健康的有力保障,农牧生物学可以极大提高农业和畜牧业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为人类提供丰富的衣食之源。利用转基因动物技术既可以加快家畜品种的改良速度,提高肉、奶、蛋的产量和品质,又可以生产珍贵的药用蛋白,为广大患者造福。可以说转基因动物技术对于人们千百年来追求的丰衣足食,延年益寿两大目标都将做出巨大的贡献。作为一门生物高新技术,转基因动物研究既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又有重大的应用价值,因而成为近年来生物工程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3.
马文强  冯杰  王燕 《饲料工业》2007,28(21):11-13
Cathelicidins是一类在哺乳动物中发现的含有保守的cathelin区域的抗菌肽,是宿主防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谱且强大的抗菌活性。文中综述了猪源Cathelicidins抗菌肽家族的基因组成、结构、抗菌活性、作用机制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几种免疫活性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免疫活性肽的研究始于1981年,Jolles等首次报道。用胰蛋白酶水解人乳蛋白,从水解产物中分离得到一种具有免疫活性的肽段。这个短肽在体外试验中能增强小鼠腹腔巨嗜细胞对绵羊红细胞的吞噬作用;静脉注射,则能增强小鼠抗肺炎克氏杆菌感染的能力。此后,科学家进行了大量免疫活性肽方面的研究,具有不同生物学功能的免疫活性肽相继被报道,如抗血栓转化酶抑制肽、酪蛋白磷酸肽、抗菌肽等。免疫活性肽能够刺激机体淋巴细胞的增殖,增强巨嗜细胞的吞噬功能,进而提高机体抵御外界病原体感染的能力,降低机体发病率,并具有抗肿瘤功能[1]。本文就近年研…  相似文献   

15.
新兽药喹烯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喹烯酮属喹噁啉类药物,无“三致”作用,具有药物半衰期短、生物利用度低、残留低等特点,对于畜禽的腹泻和促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本文综述了喹烯酮的药代动力学、毒理作用、药物残留、休药期和应用前景等内容.  相似文献   

16.
增食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增食因子 (Orexin)及其受体OrexinA为 35 62Da含有 33个氨基酸的神经肽 ,N端是焦谷氨酰的残基 ,C端酰胺化 ,4个半胱氨酸残基形成两套链内的双硫键。人和小鼠、牛、大鼠OrexinA氨基酸序列一致。OrexinB为 2 937Da含有 2 8个氨基酸的线形小肽 ,其中 46 %( 1 3/2 8)氨基酸与Ore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蛋白质消化吸收及其代谢规律研究的深入,蛋白质消化吸收理论不断得到完善。早在1865年,Kollinker和Muller就提出蛋白质在肠道的消化最终成为游离氨基酸。现在营养学氨基酸平衡理论,便是以这个假设为基础的。而关于小肽可能被直接吸收的假设,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提及,但一直因缺乏直接证据而受到忽视。直到Newey和Smyth首先提出了令人信服的小肽可以被完整吸收的论据,小肽的营养和吸收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在近几十年的研究中,人们发现蛋白质在动物消化道中消化酶作用下的水解产物大部分为2或3个氨基酸残基的小肽,它们是以完整形式被吸收并进入循环系统而被组织利用的。动物营养学家也发现,动物对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利用程度并不完全受单一限制性氨基酸的影响,当动物采食按理想氨基酸模式配制的纯合日粮或低蛋白氨基酸平衡的日粮时,动物并不能获得最佳生产性能,因此,一些学者提出动物要获得最佳生产性能,日粮中必须有一定数量的完整蛋白质和小肽的观点。基于以上2个发现,人们提出了小肽的营养学说。  相似文献   

18.
鱼用疫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鱼用疫苗的种类繁多,除传统疫苗之外,新型疫苗包括合成肽疫苗、DNA疫苗、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等.一些与鱼用疫苗相关的领域如免疫佐剂、接种方法的研究也逐渐深入.本文对以上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为我国鱼用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皂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花苜蓿是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应用价值最高的豆科牧草,体内含有丰富的皂苷。而皂苷是一类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并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次生代谢产物,本研究全面阐述了紫花苜蓿皂苷的理化性质、合成机理及分布情况,介绍了苜蓿皂苷的分离及定量分析方法,详细综述了苜蓿皂苷应用价值,提出了应用前景。目的是为了更了解苜蓿皂苷的研究情况,为苜蓿种质资源筛选及育种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20.
Bovine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is a process that currently relies on pituitary-derived 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 (FSH) to facilitate the maturation of multiple follicles to achieve dominance and eventual ovulation. The prevalence of this process, also called superovulation, has more than doubled in the past 10 years, but the efficiency of recovered transferable embryos has remained low at ~6 per collection. The use of pituitary-derived products presents other problems including contamination from other hormones, inconsistencies within and among batches, and the possibility of the spread of disease-transmitting agents. Recombinant gonadotropins have been engineered to yield varieties of FSH and luteinizing hormone from a myriad of heterologous hosts with the resulting products demonstrating various levels of biological activity. Research has also been devoted to alternative delivery methods to reduce the frequency of injections required in current superovulatory protocols. Together, recombinant gonadotropins and alternative delivery approaches potentially provide an economical alternative to the use of pituitary-derived produ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