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4,(2):165-166
正是丹桂飘香的金秋时节,由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承办的“海峡两岸茶人交流会暨金秋无我茶会”于十月二十日在绿树成荫、环境优雅的安徽农业大学举行。台湾陆羽茶艺中心、台湾泡茶师联会、台湾中华国际无我茶会推广协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天福茶博物院、北京陆羽茶艺中心、霍山县茶叶发展办公室、合肥沁源茶业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的茶人相聚安徽农业大学,两岸茶人在一起交流联谊,切磋茶艺,举行无我茶会。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为纪念陆羽《茶经》问世1220周年,澳门茶艺界在今年4月15至24日,于 于花城公园举办了一系列茶文化活动。其内容包括: 《茶经、茶书、茶具展》:展出《茶经》各种版本、陆羽生平简介、各种茶文化书刊、历代茶具。时间从4月15日至4月24日。 “茶缘茶会”暨茶艺示范:来自澳门、台湾、香港、广州、珠海五地的茶艺爱好者,举行露天茶会。时间为4月15日下午3时开始。 陆羽《茶经》专题讲座:由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和香港茶艺专家叶惠民两位教授主讲“《茶经》对中国及世界茶文化的影响”、“《茶经》对中国茶…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2000年10月29日,石家庄茶艺界在河北省文化广场举办了“河北省会第二届金秋茶会”。以茶会友、以茶传情,弘扬中华茶文化。由石家庄市各茶艺馆举办的一年一度的省城茶会至今是第二次,已成为石家庄市乃至省外具有影响的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风情的节目。此次金秋茶会开幕式以河北省心连心艺术团演出为主,在文化广场主台表演了歌舞、相声、魔术,最后由魔术变幻出“祝河北省会第二届金秋茶会圆满成功”字样的大型条幅。台下广场两侧则由各茶艺馆进行茶道演示和维明路小学的少儿茶艺表演,向广大市民进行茶文化宣传和敬茶、献茶活…  相似文献   

4.
茶艺的使命与“无我茶会”湖南医科大学茶与健康实验室曹进,赵燕近年来,茶艺与茶艺馆在大陆各地不断出现,各种极富中华民族传统色彩的茶艺表演异彩纷呈,争奇斗艳。装饰一新,民族特色浓郁的茶艺馆在大、中城市都有出现。但出乎茶文化学者、茶艺业业主意料的是,大陆茶...  相似文献   

5.
舒曼 《农业考古》2005,(4):229-230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茶艺”一词由台湾传入大陆后,弘扬、普及和宣传中华茶文化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近几年,“茶为国饮”的呼声此起彼伏,茶艺的雅韵和清香,弥漫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由此也拉开了中华茶艺文化研究与交流的帷幕。河北省虽不产茶,但却是茶文化资源的大省,也是中国禅茶文化的发源地,河北省一年一度的金秋茶会响誉海内外。为探源“茶艺文化学”的发祥地,推动两岸中华茶文化交流,促进冀台两地茶文化活动的开展,由河北省茶文化学会组织的河北省茶界代表团一行28人于2005年11月21日经泰国飞往祖国的宝岛台湾,这也是迄今为止,河北省第一支由民间组团赴台湾进行茶文化交流的代表团。  相似文献   

6.
寇丹 《农业考古》2001,(2):26-32
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地区使用了中华茶艺这个名词以来不过三十年时间 ,茶艺馆和茶艺表演已遍及国内外的华人区了。江西陈文华先生在他编写的《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一书中有详细的发展过程综述和对“茶艺”一词不同理解的辑录 ;世纪之末 ,台湾范增平先生在大陆出版了《中华茶艺学》。但他们的著作中都没有专门的章节论及茶艺活动的主题。现在我来谈它 ,也就杜撰了一个名称叫“主题茶艺”。因为研究茶文化的活动 ,就不能不研究茶与人之间结合的形式和内容 ,以及这种结合对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应该说 ,自唐代以来的重大茶会、茶宴都是有…  相似文献   

7.
卢祺义 《农业考古》2006,(5):106-107
一、海派茶艺的特质:近年来,无论参加某个茶会或到哪家茶艺馆去坐坐,总会发现不少能侃茶、会鉴茶、善品茶的茶客,其中不乏茶艺高手。去年我参加一个普洱茶会,结识在某机场工作的叶先生:40多岁光景,爽朗精干。此人茶艺了得,当着众人的面演示普洱茶壶杯组合冲泡技艺,动作简练流畅  相似文献   

8.
“无我茶会研习营”在马来西亚台湾陆羽茶艺中心涂国瑞国际无我茶协与泡茶师联会联合举办的港马茶文化访问之旅,一行24人,在寒流来袭的元月11日清晨动身,经过5天4夜的参观访问旅程,于15日晚上返回台北家园。此行主要的茶文化活动,除了在香港参观′97香港国...  相似文献   

9.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3,(2):301-303
范增平先生将多年来发表过的有关茶艺和茶文化问题的文章结集成书 ,取名为《台湾茶艺观》 ,承蒙错爱 ,嘱我为之写序 ,以我和范先生十多年的交情 ,没有推却之借口 ,只得从命。初识范增平先生是在 1 2年前的福州。 1 991年冬 ,台湾陆羽茶艺中心的蔡荣章先生率台湾茶友赴武夷山参加国际无我茶会 ,路过福州时 ,举办了一次茶艺交流会。当时我正在创办《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杂志 ,到福州联系印刷封面和彩页事务 ,顺便参加了这次茶会。就在这次会上 ,认识了范增平先生 ,同时还经他引见 ,认识台湾天仁集团的总裁李瑞河先生。在日本茶道表演时…  相似文献   

10.
茶艺比赛以茶会友茶艺本是中华古文化之一,虽有一段短暂时间受忽略,如今又重新兴旺起来,除中国大陆、台湾、星马近年遍吹茶艺风气外,本港讲究饮茶的风雅之士渐多,昨日更举行茶艺大寒,透过技术交流切磋,将茶艺文化推上新境界。“油盐酱醋茶”各类日常生活必需品中的...  相似文献   

11.
来到位于北京西单教育部街的北京外事职业高中,即刻拥有一份闹中取静的恬适,古色古香、整洁爽目的院落,使人感到记忆中积淀着深厚文化意蕴的古都北京又清晰亲切起来,而这里体现中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地方,当属茶艺礼仪专业的培训基地──中华茶艺园。在职业高中开设中华茶艺专业,北京外事职业高中成为全国的“首创”,而促使这一先河开通的,便是著名台湾茶艺专家、台湾茶文化学会理事长范增平先生。以茶会友茗芳情长范增平先生从事茶艺研究和茶文化传播已20多年,他长期担任“中华茶艺协会”秘书长和“台湾茶文化学会理事长”。写了大…  相似文献   

12.
周洁琳 《农业考古》2000,(4):111-112
一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风尚进入人们的生活,演变为一种品茗的艺术程式,就是我们常说的茶艺。“茶艺”这一名称,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茶艺界,为了有别于日本的“茶道”而提出来的。因此,认识中国茶艺意象特征,理解茶艺审美情趣,有助于当前中国茶艺的发展与推动,有利于茶文化理论研究的提高。“茶艺”的含义,用台湾范增平先生的话说:“茶艺包括两个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台湾茶文化论》)通俗的说,就是茶艺内涵包含二个方面:物质与精神。…  相似文献   

13.
1、上海茶艺培训的起步阶段,上海茶艺培训工作起步较早,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市茶叶学会成立以后,以“茶与健康”为主要内容的广泛意义的茶文化宣传培训工作就已逐步开始。1982年秋,最先意识到茶文化信息春汛的市茶叶学会,即组织了当时最有影响的一次品尝会,参加茶会的有科学、文艺、教育、茶业等各界代表人士和关心、支持茶文化事业的市委、市政府领导100多人,在社会上造成很大影响;1988年7月4日,40年来第一支台湾学术、文化、艺术、工商界所组成的“台湾经济文化探问团”赴大陆访问,7月8日,著名茶艺专家范增平先生到上海了解有关茶文化情况,首次与陶艺家许四海先生见面,并与新闻界人士一起研讨台湾茶艺的发展现状,演示了台湾茶艺,经新闻媒体报道后,使众多上海市民了解了台湾茶艺是怎么一回事:1989年6月,市茶叶学会、《劳动报》社在豫园古戏台举办了首届上海茶文化研讨会,品尝了安徽六安名茶“霍山黄芽”的冲泡技巧;1989年9月18日,市茶叶学会召开茶文化研讨会,出席会议的有著名专家学者和知名人士陈沂、谈家桢、峻青、哈华、钱梁等90余人,对宣传茶文化的意义以及上海开展茶文化活动提出许多宝贵意见。这是上海第一次高层次的、有重大社会意义的专题茶文化研讨活动,对上海茶文化包括茶艺的社会大培训实际上起了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考古》2007,(2):44-44
(本刊讯)2007年4月9日至11日,在云南省普洱市举办了“第八届中国普洱茶节”、“第二届全球普洱茶嘉年华会”、“第二届云南省普洱茶交易会”和“思茅市改名为普洱市庆典”、“百年贡茶回归普洱系列活动”、“‘三百’茶会系列活动”、“祭茶大典”、“民族茶艺茶道表演大赛”、  相似文献   

15.
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 .茶艺溯源自从 2 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的茶人们提出“茶艺”这个概念以后 ,2 0多年来已被海峡两岸的广大茶文化界人士所接受 ,在大陆各地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看到“茶艺馆”的招牌 ,在各种大小茶文化盛会及茶艺馆中 ,“茶艺表演”也往往成为重要节目。在各种视听媒体中 ,“茶艺”也是一个出现率较高的名词 ,并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应该说 ,“茶艺”一词的创造和“茶艺馆”业的形成 ,是台湾茶艺界对祖国茶文化事业的重要贡献之一。依我之见 ,从中华茶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 ,“茶艺”一词的出现 ,则具有更高的学术意义。众所周知 ,早…  相似文献   

16.
舒曼 《农业考古》2002,(4):116-119
时逢中秋 ,把壶紫砂 ,细嚼茶食 ,香茗伴月 ,湖风徐徐 ,心旷神怡。由石家庄市清风茶楼、三字禅茶社、扶桑茶庭等三家联合举办的“河北省第四届金秋茶会暨‘香茗伴月’茶话茶艺交流大会”于 2 0 0 2年 9月 2 2日晚 8时在石家庄石门公园扶桑茶庭隆重举行。来自河北石家庄、保定、沧州、邢台、衡水等各地茶界代表百余人参加了本届茶会。作为茶界的老朋友 ,参加本次茶会的嘉宾有全国人大常委王幼辉先生、河北日报社副总编成少安先生、《河北日报》“杨柳青”专栏执笔储瑞耕先生、《燕赵都市报》副总编刘江滨先生、《河北商报》总编张小林先生、河…  相似文献   

17.
无我茶会是大家都带茶具,一起泡茶一起喝茶的茶会形式,因为不分彼此,大家打成一片,所以称为“无我”。这样子的茶道方式先是陆羽茶艺中心的茶道老师们在各地方、以各种不同的主题举办,后来应用在对外公开的场合,如亲子无我茶会、赏荷无我茶会、返璞归真无我茶会;进一步邀请日韩茶侣来参加,现在又进一步跑到别的地方去举办。武夷山在喝茶界的朋友似乎是一座圣山,御茶园设于此,大家梦寐以求的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  相似文献   

18.
宋代的茶宴是以茶宴请宾客,或是以茶会客、交友的一种饮茶方式,以举办和参加者分主要有宫廷茶宴、文人茶宴、禅寺茶宴三种;以形式和影响分主要有酒席茶宴、礼仪茶会和斗茶宴会三种,宋代的茶宴促进了饮茶文学、中华茶艺和日本茶道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华茶艺概念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以寿 《农业考古》2002,(2):139-144,159
“茶艺”一词是台湾茶人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期提出的 ,现已被海峡两岸茶文化界所认同、接受 ,然而对茶艺概念的理解却存在一定程度的混乱 ,可谓众说纷坛 ,莫衷一是。近日拜读陈文华先生的大作《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 ,深以为是。下面也谈一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并求正于广大茶文化界人士。一、“茶艺”一词溯源中华茶艺古已有之 ,但在很长的时期都是有实无名。中国古代的一些茶书 ,如唐代的陆羽《茶经》 ,宋代的蔡襄《茶录》、赵佶《大观茶论》 ,明代的朱权《茶谱》、张源《茶录》、许次纾《茶疏》等 ,对中华茶艺记载较详。古代虽无…  相似文献   

20.
由上海天天旺茶宴馆总经理刘秋萍女士编著的《中国茶宴》一书,不久前已由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在今年4月29日—5月25日于江西省星子县举行的“天下第一泉国际茶会”期间首次与读者见面,60册《中国茶宴》被抢购一空。《中国茶宴》收录了刘秋萍女士多年来精心研制的被誉称为“中国第九菜系”的茶菜菜谱一百余则,除了详细文字说明外,还配以精美彩色图片,非常直观实用,书后还附有刘秋萍女士研刘秋萍女士在江西萍乡市举行茶艺茶宴讲演展示会上演讲究茶艺的心得体会──“秋萍茶语”和绿茶、功夫茶冲泡技艺,表明她不但是位茶菜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