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遮荫和环剥对荔枝枝梢生长和光合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12年生‘黑叶’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Heiye’)为研究材料,进行遮荫、环剥及遮荫 + 环剥处理,观测这些处理对新梢生长,以及叶片净光合速率、叶片光系统Ⅱ(PSⅡ)最大光量子效率(Fv/Fm)和淀粉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遮荫处理和环剥处理均能显著抑制枝梢生长,降低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但两种处理抑制光合作用的机制各异。其中,环剥处理导致叶绿素含量降低,产生永久性光抑制,显示光系统Ⅱ(PSⅡ)受到破坏,因此,环剥处理导致光合作用的降低与光反应系统的破坏有关;遮荫下叶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维持正常,淀粉含量降低,但即使在相同的人工光源下,光合作用速率同样低于对照,可能主要与暗反应系统活性减弱有关;而遮荫可显著缓解环剥对光反应系统的破坏效应。 相似文献
2.
枝梢环剥对荔枝新梢生长和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剥处理中断韧皮部光合产物向下运输及抑制枝梢生长的效应已经明确,但对不同矿质营养运输的影响则有待进一步揭示。研究以妃子笑荔枝为试材,揭示了枝梢环剥处理对新梢生长和叶片矿质营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梢环剥处理可强烈抑制枝梢上的新梢发生;环剥17 d后,叶片叶绿素指数明显下降;同时,环剥口上端的叶片不同的矿质营养发生不同的变化。其中对钾和镁影响微弱,而氮、磷、钙、铁、锰、铜、锌等矿质营养含量发生不同程度降低,其中微量元素铁、铜、锰的含量下降较为明显,这表明,中断韧皮部运输也会导致叶片摄取这些矿质元素的减少。 相似文献
3.
荔枝顶端枝梢高接换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顶端枝梢高接换种技术李鄂平吕斌叶青(广西浦北县水果生产办公室535300)荔枝高接换种常在采果后或翌年初锯枝,让其长出新梢后再用径粗1.5cm以上的接穗进行嵌接或劈接。这种方法既费工又费材料,而且削弱树势,成活率低,成枝慢,需要2~3年树冠才能恢... 相似文献
4.
锥栗枝梢生长动态研究简报福建农业大学郑诚乐,江由枝梢生长为果树生物学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树势的重要指标。目前锥栗的枝梢生长动态方面研究在国内外仍属空白,我们进行本研究,旨在为合理应用农业技术措施提供依据。材料与方法本研究干1993年2—9月在建瓯市... 相似文献
5.
6.
7.
东魁杨梅枝梢生长与结果习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东魁杨梅为浙江省黄岩特产良种,近十年来,全国南方各省市引种发展较快,据不完全统计(1996年)全国栽培总面积达2.56万hmZ。为充分发挥该品种的优良特性,为合理施肥、修剪提供科学依据。本人于1995~1997年对东魁杨梅生长与结果习性进行观察研究,现报道如下。l材料与方法试材取于黄岩江口镇白龙泰村杨梅园,园地系东坡山地,黄壤土,PH值为4.4,海拔高度为30~50In,土壤含速效氮为0.013%,速效磷为23.13X10-6,速效钾为150.8X10-6。品种东魁杨梅,于1984年春栽植,1990年始果,株行距约为5t5"X5.oth,供试树管理良好,生… 相似文献
8.
9.
铺反光膜对枇杷枝梢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福建省莆田市是我国枇杷的主产区,现有枇杷面积约1.67万hm2,产量达7万t,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和东南亚地区。枇杷秋冬开花,春季成熟,果实营养丰富,正值水果供应淡季,价格高,效益好,深受果农和消费者的欢迎。反光膜在苹果等落叶果树上应用已有报道,但在枇杷上的应用尚未见报道。为了提高枇杷产量和果实品质,我们研究了枇杷园铺铝箔与铝膜反光膜对枇杷枝梢生长、开花结果及果实的品质产量的影响,以期为枇杷丰产、优质、高效生产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12.
【目的】探讨矮化紧凑型、矮化开张型和矮化疏散分层型等3种生长型枇杷种质的枝梢生长及空间分布,为枇杷矮生品种选育及矮化修剪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网格法,对国家果树种质福州枇杷圃中自然生长的3种矮化生长型种质不同冠层部位的枝梢数、花穗数、枝梢粗度、枝梢长度、叶片数和枝梢角度的空间分布进行测定分析。【结果】矮化紧凑型的'闽矮1号’树体矮小、枝梢短且细、枝梢密度大,抽穗率低且冠层内分布不均匀;矮化开张型的'大坡顶3号’表现树高、枝梢生长量和生长势中等,枝梢抽穗率高且在冠层内分布均匀;矮化疏散分层型的'多43号’树高较高,枝梢分布在冠层中上部且密度小。随冠层高度的增高,3种矮化种质资源的枝梢长度、粗度、叶片数均呈增加趋势,而枝梢角度呈下降趋势',闽矮1号’的枝梢抽穗率呈增高的趋势,而'多43号’呈降低趋势。【结论】矮化开张型的枝梢生长与空间分布的树形特点,更适合生产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材料与方法1980—1984年进行本研究,以期找出荔枝最的佳 N、P、K 肥施用量。试验地为粘砂土,PH 值为8.7,导电性为0.25毫欧姆/厘米,有机碳为0.3%,有效 P_2O_5为15公斤/公顷,有效 K_2O 为150公斤/公顷,可看出土壤含有机碳低,含 P 和 K 中等,PH 值和导电性属正常水平,试验品种为 Calcuttia Late;于1975年9月、树龄1年时种植,每年每株施肥量为:氮肥施用量(50、100、150克)与 P_2O_5和 K_2O 的两个施用量(25、50克),因此有12个不同配比,重复3次,每处理2株,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