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垂直防渗系统是垃圾填埋场非常重要的部分之一,其作用在于可有效减缓污染物向周边土体及地下水渗透的速度。部分地区垃圾填埋场防渗墙因设计不合理,导致其防渗效果不能达到预期或在垃圾渗滤液的作用下发生破坏。目前对垃圾填埋场防渗墙的渗透性能研究较少,为了给垃圾填埋场垂直防渗系统的安全性及合理性提供理论支撑,使用有限元软件对江苏省内某垃圾填埋场的垂直防渗系统进行模拟分析。通过建立不同工况模拟了不同情况下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渗滤液的运移情况,并研究了防渗墙的防渗效果及安全性。模拟结果表明,防渗墙穿透墙体最快需15.86 a,符合垃圾场设计要求;在不同工况下的最大比降为5.16,说明墙体安全合理不会发生渗透破坏。  相似文献   

2.
三洲田水库1号坝的安全将直接威胁到铜锣径水库的安全,因此需对其现状存在的渗漏问题进行防渗处理.通过方案比较,选定采用帷幕水泥灌浆对坝基基岩、坝肩基岩进行防渗处理,采用粘土混凝土防渗墙对坝体、坝基全风化、强风化层进行防渗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宝山农场合理的农业引江灌溉模式,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针对松花江流域引江灌溉产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综合开发利用问题,利用三江平原水文地质资料和宝山农场地下水水位长系列实测资料对MODFLOW-2000模型进行了参数识别、验证及模型敏感性分析,并模拟分析了4种情景对宝山农场地下水水位的影响。【结果】构建的地下水模拟模型能够反映灌区井群地下水位的实际变化过程。敏感性分析表明,长序列地下水变化过程及地下水位分布情况受初始地下水位影响很小;说明当研究区域内利用地下水灌溉及部分地区(沿江10km)采用引江水灌溉模式时,地下水资源基本上可以维持供采平衡,在保证地下水合理开采的前提下不会发生内涝;而研究区域内均采用引江灌溉模式则会使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内涝,内涝情况随着与河道距离的增加而愈发严重。【结论】引江水灌溉时,需加强对地下水位的观测,当地下水位过高时,应减少引江灌溉用水,适当增加地下水抽取量进行灌溉,以保障研究区地下水和地表水的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4.
目前全球地下水能保持持续平衡的地区日趋减少,不合理农业灌溉成为很多地区地下水系统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济南市历城区地下水用于农业灌溉是当地地下水位下降的重要因素,对于济南泉域、白泉泉域喷涌有直接影响。针对研究区农业用水特点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水源置换的要求,建立两阶段优化配置模型,将灌溉用水配置分为2个阶段,阶段一,以生态、节水和经济效益为目标,引入单位脉冲响应系数约束地下水利用量,实现区域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合理配置;阶段二,以作物最大产量为目标,进行作物生育阶段水量配置和种植结构调整。结果表明,采取两阶段优化算法与用水结构调整后,可以有效减少地下水利用量,2011—2014年平均地表水与地下水用水结构由原来的3∶7调整为5.2∶4.8,较好地实现地下水源置换目标,同时地下水位计算值较实际年分别增加0.31、1.12、1.55和3.38 m,对保证泉域持续喷涌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三洲田水库1#坝的安全将直接危胁到铜锣径水库的安全,因此需对其现状存在的渗漏问题进行防渗处理。通过进行方案比较,选定采用帷幕水泥灌浆对坝基基岩、坝肩基岩进行防渗处理,采用粘土砼防渗墙对坝体、坝基全风化、强风化层行防渗处理。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变化环境下农业用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挑战,确定渠井结合灌区适宜的渠井用水比例,实现渠井结合灌区地下水多年动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在典型渠井结合灌区——陕西省宝鸡峡灌区进行了大量田间调查,获取了作物种植类型、产量和种植成本,灌溉水源选择、灌溉用水量等基础数据,并将观察到的农户灌溉行为概念化和程序化,将农户灌溉用水行为与作物根区水文过程进行耦合,开发了一个具有物理机制的农户灌溉用水模型,模拟了不同渠井灌溉用水比例对地下水位动态、作物产量和农户生计的影响.模型在典型区域应用的纳什效率系数为0.58,表明模型可以用来模拟渠井结合灌区的地下水位.结果表明:若要维持灌区地下水位稳定和地下水采补平衡,塬上灌区丰、平、枯水年的渠井用水比例应分别为2:98、28:72、30:70,塬下丰、平、枯水年的渠井用水比例应为全井灌(0)、28:72、29:71.考虑丰蓄枯补原则,丰水年塬上灌区和塬下灌区的渠井用水比例分别为10:90和17:83时,地下水位可上升2 m;枯水年塬上灌区和塬下灌区的渠井用水比例分别为21:79和13:87时,地下水位可下降2 m.仅改变渠井用水比例时作物产量不变,且井灌比例增加时亩均净收入略有下降.开发的农户灌溉用水模型可以用来模拟渠井结合灌区的农户灌溉用水对地下水的影响,并可以量化渠井用水比例对地下水位、作物产量和农户生计的影响,可以确定不同水平年塬上、塬下灌区适宜的渠井用水比例,为灌区地表水地下水联合高效安全利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冲抓套井回填粘土防渗墙的机理,即利用冲抓式打井机具,在土坝或堤防渗漏范围内造井,用粘性土料分层回填夯实,形成一连续的套接粘土防渗墙,截断渗流通道,起到防渗的目的。针对湖南省益阳市迎丰桥水库大坝坝体渗漏问题,设计采用了冲抓套井回填粘土防渗墙方案,并介绍了该项技术的施工设备、工艺流程、施工操作技术及要求、施工质量检查及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8.
商丘试验区属引黄补源灌溉与井灌相结合的灌溉类型区,引黄灌溉对试区土壤及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表明:引黄补源环境效果较为显著,试区地下水位长期下降的趋势得到了遏制;浅层地下水质得到了改善;引黄补源致使土壤盐分下移对作物生长有利。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限制引水背景下河套灌区土壤水-地下水动态及其转化关系,为优化农田水管理策略提供理论依据,选取河套灌区典型斗渠区域,基于2年土壤水、地下水的监测数据,分析在不同作物种植区、不同灌溉期的农田土壤水、地下水的动态变化规律。运用水量平衡法对地下水浅埋区农田土壤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生育期内农田土壤水分变化属于“灌溉降水入渗补充-腾发消耗型”;受灌溉影响,不同时期地下水埋深动态具有显著的灌溉型特征,土壤水渗漏补给地下水明显抬升地下水位,地下水排水和潜水蒸发又降低地下水位;在作物生育期内,土壤水与地下水进行双向补给,且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转化特征;研究区2年生育期内灌溉降水补给土壤水分别为544.56mm和541.85mm,平均腾发量为465.5mm和434.8mm,土壤储水量减少61.96mm和63.1mm,土壤水补给地下水为207.73mm和236.94mm。研究可为当地及相近地区农业节水灌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目前石灰岩地区小水库渗漏普遍存在的情况下,结合柴窝小水库防渗加固的工程实例,对石灰岩地区小水库存在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小水库渗漏查找办法,对小水库库底防渗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小水库库底防渗的理想形式。实际应用表明,小水库库底采用复合土工布防渗具有良好的防渗效果和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