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与消毒剂的投量、水质pH、消毒剂的种类等有关,二次供水清洗消毒采用的以次氯酸HOCl或次氯酸根离子OCl^-为主要型体的氯类消毒剂,有可能会进一步增加副产物的浓度,可采用稳定性ClO2和UV替代消毒的办法控制副产物的进一步生成。  相似文献   

2.
再生水替代优质水,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用水,可以节约有限的水资源。采用PSA现场制氧系统制备纯氧,再利用纯氧通过臭氧发生器制备臭氧,投加至臭氧接触池,达到对出水的脱色及消毒。介绍了水处理工艺、臭氧系统中臭氧投加量的确定方法、氧源的确定、现场制氧方法、臭氧发生器的设计方法等。  相似文献   

3.
臭氧消毒在供水工程中有应用逐步扩大的趋势,但其持续消毒效果差。针对饮用水臭氧消毒后供水管网中的微生物再生问题,在全面调研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供水管网中微生物再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剖析了臭氧消毒工程中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以控制供水管网中生物稳定性为目标,提出了采用臭氧消毒时应从规范应用范围、控制臭氧投加量、限制营养元素浓度、采用优质供水管材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用户终端水质的微生物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紫外线消毒的机理,通过试验考察粪大肠菌群的灭菌效率与紫外剂量的关系、粪大肠菌群的复活和再生现象及紫外消毒副产物的生成,为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污水回用中的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根据对臭氧在水中的反应途径和其对嗅味物质的氧化去除规律的分析,采用单独投加臭氧预氧化和臭氧与活性炭池联用处理工艺时珠江原水进行试验,主要考察臭氧投加量、氧化时间对出水嗅阈值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加,出水嗅味减少;延长臭氧氧化时间,除臭效果变好;随着臭氧投量的增加,氧化时间对除臭效果的影响下降.臭氧与粉末活性炭联用对嗅味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臭氧、单独使用粉末活性炭.臭氧与活性炭池联用节省了臭氧投加量.  相似文献   

6.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去除方法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去除饮用水氯化消毒所产生的副产物,大都采取寻找替代氯的消毒剂和改进水处理方法两种途径,将氯与替代消毒剂臭氧、二氧化碳、氯胺的消毒效果进行比较,认为氯依然是主要的消毒剂,关键是要在加氯前去掉前驱物质,降低加氯量及接触时间,人而控制消毒副产物的生成,加强混凝、沉淀,高锰酸钾预处理,生物预处理,颗粒活性碳过滤四各改进水处理方法去除原水中前驱物质的效果各不相同,综合分析认为进一步发展的生物活性碳过滤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考察臭氧投加对不同来源村镇供水工程水源水中AOC和TOC的影响,以及实际工程管网中AOC的变化情况,研究臭氧消毒对村镇饮用水生物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发现TOC较大(2.06mg/L)的地表水源水,AOC随着臭氧投加量的增大而升高,水的生物稳定性减弱;TOC较小(0.48mg/L)的地下水源水则相反,AOC下降,生物稳定性增强;臭氧投加浓度较低时,地下水和地表水的TOC均增大,臭氧投加浓度较高时,TOC随臭氧浓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村镇饮水工程臭氧消毒后,管网中AOC出现显著波动。该研究表明,臭氧消毒适用于TOC较低的水源水,对于水源水中TOC较大的村镇供水工程,需合理控制臭氧投加量以保障饮用水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ClO2和Cl2对城市污水再生水消毒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IO2和Cl2分别对西安市城市污水再生水进行消毒中试试验.结果表明:当CIO2投加量大于7.67mg/L,经30 min接触消毒后,出水中未检出总大肠茵群,以氯代有机物为代表的消毒副产物(DBPs)较进水未有明显增加,COD和浊度的平均降幅为13.2%和17.9%,色度减少5度;当Cl2投加量大于6 mg/L,经30 min接触消毒后,出水中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二氯甲烷和三氯甲烷是进水时的2~3倍,三卤甲烷含量则达到进水时的4~6倍,同时生成少量的二氯一溴甲烷,COD和浊度平均降幅为17.8%和8.75%,色度减少5~10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浙江省内具有代表性的水源水,测定采用液氯消毒工艺的出厂水中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及浓度,了解进水水质、温度、pH值等因素对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影响,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五类或劣五类源水经深度处理的出厂水中的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的含量高于一类或二类源水经常规处理的出厂水中的三卤甲烷和卤乙酸的含量,但均低于国家标准限值;2水中溴离子浓度增加会引起氯代消毒副产物浓度下降,溴代消毒副产物浓度升高;3水中氨氮浓度升高,三卤甲烷浓度降低;4温度、pH值变化对消毒副产物的浓度影响不明显;5代表性水源水出厂水中的卤乙酸相对致癌风险较大,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中水消毒技术研究ht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水采用臭氧、紫外线和次氯酸钠三种消毒技术进行试验比较,介绍了运用臭氧、紫外线、次氯酸钠对中水进行消毒的消毒机理。通过试验研究臭氧消毒、紫外线消毒、次氯酸钠消毒对中水中粪大肠菌群的不同灭活效果。分别研究了时间和浓度对消毒效果的影响,对其影响的原因作了分析,提出最佳的消毒时间和浓度。对紫外线消毒的粪大肠菌群复活生长进行试验研究。为中水回用的消毒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水质监测现状的调查评价,分析了开展农村饮水工程水质监测的重要性及复杂性,提出了建设农村饮水工程五级水质监测体系的设想,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对各级监测机构的建设目标及配置标准给予了说明.  相似文献   

12.
农村饮用水工程供水效益差,运行管理难以维持。浙江省各级政府曾出台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电价优惠的政策,调查显示大部分工程没有得到执行,原因是政策的非强制性和部分农村饮用水工程的营利性。通过不同电价方案的分析比较,表明实现优惠电价能很大程度上降低制水成本。建议国家制定农村饮水工程用电优惠的相关法规,以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已近尾声,工程运行管理的任务,尤其是农村饮水水源地保护的工作迫在眉睫。对浙江全省农村饮用水源地的进行调查,得到浙江省农村饮用水源地的基本状况和农村饮用水水源的保护现存问题,并剖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饮水工程供水效益差,运行管理难以维持。在对影响农村饮水工程的收入和运行成本的相关因素的变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模拟11个情景,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法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评价,找出影响工程运行经济效果主要因素。并给出不同情景下农村饮水工程定量化的水价方案,建议制定农村饮水工程分类管理目标和分类补助标准。  相似文献   

15.
湖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效果后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湖南省农村饮水安全及工程建设情况进行分析,从工程效果、工程完成情况、财务管理、工程管理情况以及生态环境负效应5个方面构建3层13个指标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效果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并分别采用层次分析法(AHP)、TOPSIS法、突变评价法,对湖南省各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效果进行综合后评价。结果表明,湖南省大部分地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效果良好,但应加大农村饮水安全薄弱环节的建设力度,强化农村水源地保护与村镇环境治理。  相似文献   

16.
农村饮水安全系统崩溃的脆性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饮水安全系统与当地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密切相关,是典型的复杂系统,系统中某子系统(要素)不符合饮水安全要求,从而导致整个复杂系统的崩溃。根据系统脆性理论,分析农村饮水安全系统的脆性,辨析出饮水系统崩溃的脆性源。以河北省为例,建立农村饮水系统脆性层次结构,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计算主要因素的权重,得到河北省饮水安全系统崩溃的脆性源为氟超标、水量不足、苦咸水超标和地下水污染。研究表明从系统脆性角度评析区域农村饮水安全是可行的,研究成果为保障农村饮水系统安全提供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7.
从空间计量经济学角度,采用Moran's I指数验证了浙江省各地市之间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具有空间相关的特性,在此基础上利用Panel Data结合空间误差模型实证分析浙江农村饮水安全的成因。计量结果显示,人均纯收入、饮水工程投资和因水质污染造成的未达标人口比例会影响一个地区的农村饮水安全水平,且因水质污染造成的未达标人口比例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农村饮水工程基本内涵与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四川农村饮水的特点、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新时期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在水量、水质、用水方便、用水保证率、可持续运行等5个基本要求的内涵;探讨了不同用水条件、不同工程类别、不同项目区域的设计用水量;提出了不同区域的农村供水模式;探讨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管理机制;根据工程规模和投资渠道,提出了农村供水工程集中管理、协会管理、股份管理、农户自主管理等5种运行管理体制,对农村安全饮水的规划和建设管理具有较强指导性。  相似文献   

19.
侯新 《节水灌溉》2012,(1):48-50
根据铜梁县境内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调查,对农村水源地水资源现状进行分析和评价,划分水源地保护区,提出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资源工程保护措施,建立水质监控体系和制定综合管理措施。通过编制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资源保护规划,以加强对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资源的保护,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使之与农村社会和经济发展规划相协调,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邢杰炜 《农业工程》2020,10(1):57-59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总量少且生态环境极其脆弱。随着社会经济和人口规模的快速发展,该区域的生态环境面临更大的压力,大部分河流出现严重污染并失去自我修复、净化能力,地下水位急剧下降,广大城镇和农村地区出现严重的人畜饮水困难。以汾河流域为例,详细分析该流域用水环境及水生态不断恶化的现状,针对性地提出综合改善措施:在生态脆弱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生态优先的新时代水利发展理念,彻底摒弃水利工程以工业和农业用水为主的传统观念,优先保障城乡居民饮用水和生态环境建设用水,以民生水利工程大建设、大发展为抓手,统筹解决城乡引水、给排水工程及饮水安全工程、污水处理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