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南是个人口大省,又是个农业大省,人均水量和亩均水量只相当全国的1/5和1/6,水资源严重不足.其中,农业用水占总量的很大比例.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量大大增加,水资源问题已经逐渐成为制约经济继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但是,我省农业灌溉用水量大,效率低下和溉灌用水浪费的问题仍普遍存在,使得原本就缺少的水资源更加匮乏.因此,实施节水灌溉战略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
1作用 地膜覆盖种植具有增温、节水、早熟、增产等作用,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效益的种植方法。该方法控制了土壤的无效蒸发,充分利用了当地土壤水资源和降水资源,减少了灌溉水量,可避免发展灌溉农业所引起的工程投资问题、水资源及水环境问题。因此,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开展覆盖种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2001-2011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贾焰  张军  张仁陟 《草业学报》2016,25(2):10-17
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和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社会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处于干旱内陆区的石羊河流域更是面临着生产生活用水与生态用水的巨大矛盾。利用生态足迹法构建了石羊河流域农业用水、工业用水、城镇公共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5个二级水资源账户,研究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与生态赤字,结果表明,2001-2011年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平均为1955.5 hm2,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水资源承载力与耕地面积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平均为43531.04 hm2,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石羊河流域生态赤字平均为41575.55 hm2,呈现“先增后降”趋势,与总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趋势一致。未来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首先要调整产业结构,特别是不适宜再扩大种植业面积,进一步扩大节水灌溉面积。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本文在介绍我国人工草地用水状况和节水灌溉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我国进行人工草地节水灌溉的意义及面临的形势,指出我国人工草地节水灌溉发展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系列加快我国人工草地节水灌溉发展的措施,以期为我国人工草地节水技术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正>1作用地膜覆盖种植具有增温、节水、早熟、增产等作用,是一种具有很高经济效益的种植方法。该方法控制了土壤的无效蒸发,充分利用了当地土壤水资源和降水资源,减少了灌溉水量,可避免发展灌溉农业所引起的工程投资问题、水资源及水环境问题。因此,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开展覆盖种植具有更重要的意义。2增产机理增温促早熟。大豆覆膜后膜与土壤之间形成狭小的空间,产生温室效应,蓄热增温,覆膜平均地温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灌溉用水浪费现象日趋严重。渠道灌水技术的落后使得灌溉效益低下。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可以有效地解决农业用水浪费、灌溉效益低下等问题。本文首先阐明了农业节水灌溉内涵,对现阶段农业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实施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最后从工程、非工程两方面提出实现农业节水灌溉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北京农业用水位于全市各行业用水之首,一方面水资源十分短缺, 另一方面,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又十分严重.1995年种植业的取水量(15.5亿m3)已超过了规划市区的总用水量(13 .3 亿m3).农业种植用水主要灌溉作物是水稻、冬小麦、蔬菜,上述作物灌溉除有部分农田是采用节水灌溉措施外,大部分采用漫灌的方式.由于采用传统的大水漫灌,有近一半渗漏、蒸发,被农作物利用的只有灌溉总用水量的1/3左右.先进国家的灌溉水利用系数达0.8 ~0.9,而我国灌溉水的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每年全市农业灌溉用水的15.5亿m3水有9. 3亿m3 是在输水、配水和田间灌溉过程中被白白浪费掉.如果能将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0.1~0.2, 则每年可节水2~3亿m3,农业节水的潜力很大.对北京这样严重缺水的城市,除在农业节水方面采取科学而必要的措施外,生态建设也必须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严重缺水的国家,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矛盾比较突出。我国用水总量中,70%属农业用水,北方还高达80%,农业用水的90%是灌溉用水,而这90%的灌溉用水利用系数不到0.45,不足世界上最缺水国家以色列的50%。因此,开展以节水农业为主,建设节水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体系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9.
现代节水灌溉技术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节水灌溉是解决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的根本性措施 我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 300m3,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第109位。近年来,随着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农业干旱缺水和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而且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  相似文献   

10.
从吉林省双辽市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现有的自然条件来看,要想使农业实现稳产、高产,就必须大搞井灌发展井灌农业。双辽市实播耕地面积130667公顷,农业灌溉井8170眼。水田16667公顷,有大、小井6270眼;旱田114000公顷,有大、小井1900眼。旱田井数占农业灌溉井总量的19%。这说明双辽市旱田的灌溉能力很低,旱田水井很少,坐水种和全程灌溉能力严重不足,且灌水技术落后。发展节水灌溉是双辽市井灌农业的必由之路。由于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和经济技术条件的制约,使双辽市农田灌溉技术落后,普遍存在着水量浪费…  相似文献   

11.
正本文研究探讨了山东省与以色列地理位置、农产品生产、加工、人员培训、技术合作、技术服务体系、供求关系等农业发展因素,发现两个地区在农业共同发展,相互促进等方面有很大的合作前景。山东是农业大省,以色列是一个农业技术强国,两个地区的农业发展各具特点、各有优势。以色列农业发达,许多农业技术,如水资源利用和灌溉技术、温室技术、奶牛饲养技术、化肥与植物保护技术、育种技术等,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高科技使以色列创造了沙漠  相似文献   

12.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我国农业科技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滴灌是迄今最省水的农业灌溉技术,和传统的地面灌溉技术相比,它避免了渠道渗漏水,蒸发和田间深层渗漏等多项水量损失,可节水70%~80%。水窖蓄水是在山地雨水容易汇集的地方,进行打窖蓄水。是我省乃至我国北方干旱地区解决人畜引水的主要方法,如果将窖水应用于农业灌溉,即可减少提灌所需费用,也可以扩大灌溉面积,是干旱地区解决灌溉的有效途径。我省近200万hm’的东部干旱山区,目前正进行退耕还林(草)和环境治理工作。若采用水窖滴灌技术,将大大地改善这些地区的土地用水…  相似文献   

13.
供用水结构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对于水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供用水效率和效益意义重大。本研究以张家口市气象、水资源供给利用、社会经济和水环境数据为基础,借助数理和空间统计制图、信息熵与均衡度、灰色关联模型对供用水结构时空演变及驱动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张家口市地表水源匮乏,地下水供水比重在逐步增加,供水总量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且供水量的空间差异在扩大;农业用水量最大,但用水总量和比重都在降低,而工业和生活用水的比重在增加;生态与环境补水量近年来也增加明显,但其用水总量和所占比重都不大;用水总量呈下降趋势。2006–2011年均衡度大幅下降,用水结构极不均衡,2011–2017年用水均衡度快速增长,用水结构朝着均衡方向发展,信息熵和均衡度的数值均处于较低水平,用水结构调整的空间仍然很大。从驱动力因子来看,有效灌溉面积和第二产业增加值的关联强度等级为"强",其他因子的关联强度等级为"中",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和生态环境的改变,使生活用水量和生态环境用水量增加,成为用水结构的演变重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4.
大同市高效利用农业用水对缓减用水短缺至关重要。本文在分析大同市农业用水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五点对策来缓减用水紧缺现状,更好地促进用水良性发展,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5.
莱芜市莱城区三面环山,在汶河源头,没有任何客水来源,水资源短缺,解决群众农业灌溉条件,加强水资源节约和有效利用是我区面临的重大问题.2013年是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攻坚之年,加快重点县工程建设,将全面改善我区农业生产条件,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进一步促进莱城区水利事业的大发展,有效提升全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1.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 按照山东省关于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的通知精神,为了切实达到以"工程措施、用水协会、水价改革、科学用水"为目标的"四位一体"精品工程建设标准,结合我区实际,我们编制完成了《2012-2014年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和《2013年度莱芜市莱城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实施方案》及施工图设计,做到了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确保建设精品工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农村存在的“脏、乱、差”问题已经有所解决,但农村生态环境特别是畜牧养殖业粪便等问题还在制约生态农业的经济发展。1农村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1.1农村水体污染面大农村的水体污染源主要来自农业(畜牧业)、生活用水和工业。没有处理的污水,不同程度污染了饮用水,地下水逐渐恶化,使得农田无法灌溉,气候变化,水湾灭绝,鱼虾绝迹,地下水位下降,水库无法蓄水。  相似文献   

17.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张家口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在张家口水资源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水质与水量的多水源协同配置模型,以综合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以水源可供水量、用户最小需水作为约束条件,在优先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对规划水平年不同频率下水资源进行配置。结果表明:2025和2030年多年平均张家口缺水率分别为11.6%和12.5%,在枯水年和特枯年缺水将进一步加大,缺水主要发生在永定河流域。水资源供给以地下水源为主,再生水的供给呈逐渐增加趋势。农业是主要用水大户,且未来农业用水量呈下降趋势。针对未来张家口水资源利用格局,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以期为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用水浪费现象严重,利用效率低,如何提高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能更好的利用农业灌溉水资源,设计了基于CAN总线控制的农业灌溉流量实时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有灵敏测量和显示功能,系统使用AT89C51单片机作平台对流量显示,利用RG-1流量计对流量测量,并利用独立CAN通信控制器SJA1000及CAN总线标准设计出的水流量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实现了对农业灌溉水流量准确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项目(IAIL)在我国进行得如火如荼,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我国农业灌溉的条件。现在,项目建设已经结束,为了使项目能持久发展,以重庆市为例,从农民用水户协会(WUA)的基本情况及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出发,选择"供水公司+用水户协会+用水户"模式(SIDD)作为重庆市乃至整个南方丘陵山区WUA的发展模式,同时,进一步从政策法规、协会与村委会关系、民主意识、资金来源、工程设施方面入手,对重庆市WUA可持续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基础产业,又是用水大户,发展节水灌溉是创建节水型社会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浅析徐水县农田节水灌溉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从投资、运行管理、效益等方面浅析节水灌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