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斑点叉尾鮰在江淮丘陵池塘的养殖效果,2014年在面积为6000m2池塘内开展斑点叉尾鮰养殖试验,同时在池塘内套养刮食性的细鳞斜颌鲴及滤食性的鲢鳙鱼,利用鲴鲢鳙生物学特性,达到生物控池塘水体水质之目的。试验结果表明:斑点叉尾鮰7431.4kg、规格为878~924g、平均规格为894g、成活率96.2%,取得每667m2产760.7kg,成活率为96.2%,每667m2获利3012.6元,投入产出比1:1.37,经济效益较为可观。  相似文献   

2.
2020年宿州市泗县黑塔镇盛源家庭农场利用4条养殖槽进行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斑点叉尾鮰试验,结果表明:一条110m2养殖槽(190~200m3水体)、可以养出1.5~2.0万kg的商品叉尾鮰,单位产量70~100kg/m3,平均每条槽利润15.35万元,投入产出比1:1.72。外循环净化塘面积3.13h,移植沉水植物、构建生态浮床种植面积占30%~40%,岸边种植挺水植物面积3~5%,投放平均规格500g/尾黄鲢白鲢3300尾/h,螺蛳48kg/h。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斑点叉尾鮰肉质更紧致密实,口感更好。  相似文献   

3.
斑点叉尾鮰自1984年引进国内以来,以其适应性强,易养殖、产量高、效益好、营养丰富等特点日渐受到广大生产者,消费者青睐。现将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斑点叉尾鮰     
斑点叉尾鮰也称沟鲶、美国鮰鱼,是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于1984年从美国引入,是美国养殖最普遍,技术较成熟的种类,池塘养殖单产为400公斤/亩左右,网箱养殖单产可达16万公斤/亩。斑点叉尾鮰产量占美国淡水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斑点叉尾鮰有如下特点:1.肉质细嫩,更适合做鱼片、鱼块;2.个体大,在湖泊、水库及江河中生长最大个体体长100厘米,体重20公斤。池塘养殖中常见长超过53厘米,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池塘循环水槽(In-pond raceway system,IPRS)养殖模式对斑点叉尾鮰(Letaurus punetaus)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以传统池塘养殖(Traditional pond system,TPS)模式为对照,随机采集两种模式下的养殖水及斑点叉尾鮰,测定其养殖水质及基础营养成分,同时对氨基酸...  相似文献   

6.
斑点叉尾鮰属鲶形目,鮰科,亦称沟鲶,为广温性鱼类。在我国除池塘养殖外.大型水库网箱养殖尤为盛行。随着集约化生产能力的加大.病害发生也日趋严重.尤其是最近出现了以肝胆病变为主要特征的鮰鱼疾病.极大的影响了斑点叉尾鮰的产量、效益。现将目前对斑点叉尾鮰肝胆综合征的诊断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斑点叉尾鮰天然分布区域在美国中部流域、加拿大南部和大西洋沿岸部分地区,以后广泛地进入大西洋沿岸。该鱼具有适应性强、易养殖、杂食性、个体大、生长快、产量高、肉质鲜嫩、起捕率高等特点。我国于1978年和1984年相继从日本和美国引进养殖,并于1987年获得繁殖成功,迄今已成为我国淡水养殖和加工出口最成功的品种之一。近20年的养殖实践证明,斑点叉尾鮰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及产业化发展优势,农业部已将罗非鱼、鳗鲡、斑点叉尾鮰3个淡水品种列为产业化开发对象。因此,斑点叉尾鮰产业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下面介绍斑点叉尾鮰成鱼池塘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8.
斑点叉尾鮰产于北美洲,是一种较大型淡水鱼类,也是美国水产养殖的优良品种,1984年湖北省水产研究所从美国引种养殖,获得成功。经过渔业工作者十几年的研究及推广养殖,现在斑点叉尾鮰已经推广到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成为池塘和网箱养殖的优良品种。斑点叉尾鮰具有生长快、产量高、抗病力强、适应性广、肉质鲜美、易养易捕、经济效益高等优点。现将该鱼的特性及养殖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时冬晴  叶建生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8):226-226,300
本文总结了斑点叉尾鮰的池塘养殖技术、养殖过程中经常发生的疾病及其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总结了北方地区斑点叉尾鮰无公害养殖技术,提出了北方地区斑点叉尾鮰养殖模式,并探讨了斑点叉尾鮰在北方的养殖前景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200 hm2以上的水域中设置规格4 m×4 m×2 m网箱100口,投放规格15尾/kg斑点叉尾鮰苗种(2 500尾/箱),以投喂全价颗粒饵料为主,结果表明:经200 d左右养殖,平均体重550 g,平均成活率90%,产值148.5万元,利润36.45万元,投入产出比1∶1.33。  相似文献   

12.
在池塘养殖条件下,每天以20mg/kg和40mg/kg剂量的恩诺沙星药饵投喂斑点叉尾鮰,周期为5d,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在斑点叉尾鮰体内的分布与残留消除规律。分析结果显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斑点叉尾鮰肝脏中恩诺沙星的达峰时间分别在给药期间第3天和第4天,达峰时的药物含量分别为12.24、15.97mg/kg。低剂量组肝脏、肌肉和血液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0.25e-0.136 t、C=0.31e-0.082 t和C=0.23e-1.37 t,消除半衰期分别为5.10、8.43和5.06d。高剂量组肝脏、肌肉和血液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0.70e-0.173 t、C=0.50e-0.096 t和C=1.08e-0.182 t,消除半衰期分别为4.00、7.22和3.81d。恩诺沙星在斑点叉尾鮰体内可代谢为环丙沙星。在用药138d时,低剂量组鱼体肌肉中恩诺沙星含量为0.013mg/kg;高剂量组为0.019mg/kg。药物在斑点叉尾鮰各组织中的消除顺序依次为血液肝脏肌肉。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斑点叉尾鮰亲鱼的产卵效果,在池塘自然条件下,进行了不同放养密度、不同雌雄配比和不同年龄对斑点叉尾鮰亲鱼产卵率、受精率和孵化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以每667 m2放养60尾4龄亲鱼,亲鱼雌雄配比为2 ∶ 1的亲鱼产卵效果较好,平均产卵率、受精率、孵化率分别为75.0%、85.2%、92.5%.  相似文献   

14.
利用6个体积均为1m3的小体积网箱投放在南宁市邕江河段作为试验养殖场所,其中3个网箱作为试验组,另3个为对比试验组.试验组每箱投放体重为52g的斑点叉尾鮰种400尾,对比试验组每箱投放相同体重的斑点叉尾鮰种200尾进行养殖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江河中适当地段,利用小体积高密度网箱养殖模式,进行斑点叉尾鮰健康养殖生产是完全可行的.通过试验对比不同密度条件下养殖斑点叉尾鮰的生长性能和经济效益技术指标.以为广西在江河中开展网箱健康养殖斑点叉尾鮰生产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养殖条件、鱼种放养、日常管理、收获等方面总结斑点叉尾鮰成鱼健康养殖技术,以供斑点叉尾鮰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邹伟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67-267,269
对斑点叉尾鮰进行水库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在龙河口水库开展高密度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获得成功,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2005年,笔者与同事利用3亩池塘进行了池塘赤眼鳟混养斑点叉尾鮰和青虾高产高效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斑点叉尾鮰成鱼健康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斑点叉尾鮰成鱼健康养殖技术,包括养殖条件、鱼种放养、日常管理、鱼病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养殖户健康养殖斑点叉尾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鮰鱼是美国淡水的主要养殖品种,我国与1984年引进,现已解决其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商品鱼养殖等关键技术,可以采用各种方式进行养殖,已成为水产养殖结构调整中重要品种。池塘主养:池塘进、排水方便,水源无污染,面积0.3~1.3hm2,水深1.5~2m,每年0.67hm2配备1台3kw增氧机,每0.3~0.67hm2配备1台投饵机,放养前要清塘消毒,放养尾重50~75g的鱼种1.2~1.5万尾左右,并配养相同规格的鲢、鳙鱼1500~3000尾。成鱼养殖一般投喂斑点叉尾鮰专用配合饲料,每天上午09∶00、中午12∶00、下午16∶00各喂1次,日饵率为3%~4%,并根据天气、吃食情况调…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鮰广泛分布于北美洲的淡水和咸水水域中,具有生长快、抗病力强、出肉率高等特点。我市自20世纪90年代引进以来,通过10年时间的推广养殖,特别是最近几年该鱼作为我市的出口加工品种,现已成为淡水养殖的主导品种。通过生产出无公害、健康的斑点叉尾鮰,可以更好地满足出口市场的需求。其无公害池塘养殖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