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低聚糖对小麦白粉病、全蚀病和条锈病抗性的诱导作用,用不同浓度的低聚糖处理接种该三种病原菌的小麦幼苗,观察和分析三种病害的发生状况。结果表明,低聚糖处理能够诱导小麦对白粉病、全蚀病和条锈病产生抗性,对小麦条锈病诱抗作用优于白粉病和全蚀病。低聚糖对小麦条锈病的防治效果以2mg.mL-1处理最佳,对白粉病和全蚀病以5mg.mL-1最佳。大田试验结果也表明,低聚糖对小麦条锈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2.
丙环唑乳油防治小麦白粉病田间药效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5%丙环唑乳油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丙环唑乳油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有效控制了白粉病危害。1试验目的为了验证25%丙环唑乳油对小麦白粉病的药效,确定最佳使用剂量、使用效果及其对小麦的安全性,我们进行了田间小区药效试验。2试验作物及对象2·1试验作物  相似文献   

3.
于2014年在阜宁县实施了六大类型15种不同药剂防治小麦白粉病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三唑酮、戊唑醇等11个药种对小麦白粉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应于小麦白粉病始盛期第1次施药,盛发期(间隔7 d)第2次施药,连续施药2次,为延缓小麦白粉病的抗药性,要做好不同药种的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其分子标记研究进展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应用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的十分经济、有效的措施。近年来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为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目前为止,小麦基因组中已定名抗白粉病基因31个.其中对20个基因位点的25个抗白粉病基因进行了标记和作图。本文对小麦抗白粉病基因染色体定位、来源、评价利用及其分子标记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分子标记在小麦抗病遗传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豫西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Fuzzy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灵宝市1987~2002年的病情调查资料和气象资料为依据,用模糊数学原理对豫西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找出了影响该地区小麦白粉病发生流行的主导因素即气象因素,建立了简单易行,适于基层推广使用的Fuzzy数学预到模型,可在进入防治关键期前2个月对其发生程度做出预测估计,互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白粉病是栽培小麦最流行的病害中危害性最大的病害之一,用化学药剂防治白粉病存在很多困难。世界上小麦抗白粉病育种虽然规模很大,但没有多大成效,白粉病仍然造成了小麦产量的损失。这就需要弄清种植的小麦种感病原因和修改抗白粉病育种的计划。过去,在分析散黑穗病病原体与小麦和山羊草的基因型的相互作用中,发现小麦各个种  相似文献   

7.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及抗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半矮秆品种的推广以及由之而来的肥水用量的加大,使小麦的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但同时也使白粉病的为害程度日趋严重,流行地区日趋扩大。目前,白粉病已成为小麦高产稳产的一大障碍。实践证明,培育抗病品种是防治白粉病的一项经济有效的措施,广开抗源则是抗病育种的基础。白粉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矮秆、半矮秆小麦品种的推 广和水肥条件的改善,小麦白粉病的 发生及危害日趋严 重。抗病品种的应用是防治小麦白粉病 经济有效的途径。然而,白粉病菌群体毒性随寄主的变化而变 异的速度非常之快,以致仅含有单一抗病基因 的品种(系)刚应用不久,就失去了抗性。进行 抗白粉病基因累 加可能是培育持久抗病品种的一条有 效途径。本文就如何进行抗病基因的累加,如何区别多个抗病 基因是否已累 加在一起以及如何 快速得到多个抗 病基因累加在一起 的纯合体 等问题进 行了分析 讨论,并提 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小麦主产区河南省小麦条锈病、麦蚜、白粉病、吸浆虫等正值为害高峰期。记者了解到,截至4月28日,小麦主要病虫害已发生14971万亩次。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采取有力措施,加紧防控,大面积严重暴发的势头得以有效遏制,目前已防治14325.7万亩次,占发生面积的95.7%。  相似文献   

10.
小麦白粉病是小麦生产上重要的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小麦的产量与品质。为了筛选防治小麦白粉病高效经济的新药剂,本研究对多种药剂进行了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醚菌酯SC 25 m L/667 m2对白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且持效期较长,药后25d防效达87.95%;其次为25%吡唑醚菌酯SC 40 m L/667 m2,药后25 d防效达82.84%。上述药剂均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11.
我县自 1 992年引进西引 2号六棱大麦种植以来 ,常年六棱大麦种植面积 6 50 0hm2左右 ,有的年份近 1 3万hm2 ,约占大麦种植面积的二分之一 ,是我县主要的饲料作物。近年来 ,西引 2号大麦白粉病发生普遍 ,危害严重 ,发病程度明显重于小麦、二棱大麦 ,已成为西引 2号大麦中后期的主要病害之一 ,其发生危害特点与小麦白粉病存在明显差异。笔者经过近 4年的系统调查研究 ,在摸清西引 2号大麦白粉病在本地发生危害规律的基础上 ,对其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探讨 ,已取得初步结果 ,现报道如下。1 发生危害特点1 1 发生普遍 ,重发频率高。 1 99…  相似文献   

12.
两年来,在弗吉尼亚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不同杀菌剂处理研究不同白粉病成株期抗性在保护小麦籽粒产量方面的效果,于小麦的3-4个生长期,对白粉病发生严重度进行了评估,根据资料计算平均白粉病严重度和白粉病扩展曲线的面积,感病品种Saluda的平均MMSO为5.3%,两年内该品种的MMS和籽粒产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与全生长季进行防治的小区相比,Saluda未处理小区的产量损失平均为13.4%。生长季早  相似文献   

13.
两年来,在弗吉尼亚大田试验条件下,采用不同杀菌剂处理研究不同白粉病成株期抗性在保护小麦籽粒产量方面的效果。于小麦的3—4个生长期,对白粉病发生严重度进行了评估,根据资料计算平均白粉病严重度(MMS)和白粉病扩展曲线的面积。感病品种Saluda的平均MMS为5.3%,两年内该品种的MMS和籽粒产量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与全生长季进行防治的小区相比,Saluda未处理小区的产量损失平均为13.4%。生长季早期和晚期进行白粉病防治对保护Saluda品种的籽粒产量是极其重要的。Knox62的平均MMS为2.1%,该品种的病害扩展大于其它成株期抗性品种。两年内,Knox62不用杀菌剂的处理同全生长季进行杀菌剂防治的处理相比,其产量相等。两年内,成株期抗病品种Massey、Redcoat及Houser的不一处理小区,其MMS值都低于1%。大多数的情况下,这些品种的遗传抗性都是相当高的。因此,可以不考虑杀菌剂防治囱粉病对这些品种所带来的益处。在利于白粉病流行的条件下,成株期抗性也是有效的。将成株期抗性转入具有高产潜力的半矮化小麦中,可能会出现具有持久抗性的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14.
辽宁朝阳地区番茄白粉病发生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番茄白粉病的症状、病原、发生以及防治4个方面着手,对该病害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提出了科学防治方法,为番茄白粉病的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利用高光谱技术快速无损地监测小麦白粉病灾情的方法,通过人工田间诱发白粉病,在灌浆期对不同发病等级(病情指数)的冬小麦进行冠层高光谱测定,对原始光谱数据进行一阶微分处理,筛选最佳光谱特征参量和植被指数,构建冬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反演模型。结果表明,在冠层尺度,小麦白粉病"红边"位置均在730nm左右(±1nm);经验证,5种模型中三角植被指数(TVI)模型估算精度最好,r2和RMSE分别达到了0.700和0.112,与精度最低的优化土壤调节植被指数(OSAVI)模型相比,r2提高了0.071,RMSE降低了0.013。小麦白粉病"红边"蓝移现象并不明显;五种模型r2都达到了0.6以上,说明高光谱技术都能够有效地对冬小麦白粉病病情指数进行无损、快速、精确的反演,其中TVI的反演精度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了挖掘小麦近缘物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新亚基和抗白粉病基因新类型,以小麦品种中国春和Alcedo(来自德国)为对照,对133份小麦-近缘物种染色体系进行了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分析和白粉病抗性调查。HMW-GS分析发现,25份材料与对照小麦的HMW-GS类型不同,其中,含外源染色体HMW-GS的有16份;亲本部分HMW-GS发生沉默的有2份;含外源染色体HMW-GS且亲本的部分HMW-GS发生沉默的有7份。在含外源HMW-GS的材料中,73.9%的HMW-GS来自于小麦近缘物种第1同源染色体,17.4%的HMW-GS来自第2、3和5同源染色体。白粉病抗性调查显示,尾状山羊草E#1、两芒山羊草2Mbi#1、沙融山羊草4Ssh#8、高大山羊草6Sl#3和簇毛麦5V#3S染色体上可能含有抗小麦白粉病新基因,值得进一步向小麦转育。本研究发现的新HMW-GS和潜在抗小麦白粉病新基因为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小麦抗病育种与品质改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12.5%粉唑醇悬浮剂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有效控制了白粉病危害,在250 ml/667 m2剂量下的防病效果明显优于三唑酮240 g/667 m2。在小麦白粉病中等发生年份,用12.5%粉唑醇50 ml/667 m2(ai:93.8 g/hm2),掌握在发病初期施药一次,即能控制其发生为害。  相似文献   

18.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及其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小麦近缘种属对白粉病的抗性、小麦抗白粉病基因定位、小麦的RFLP分析、RAPD分析和白粉病抗性基因的研究概况,为我国小麦抗病遗传基础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亚麻白粉病田间症状,分析出本区亚麻白粉病发生条件,并研究出亚麻白粉病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所有冬小麦春小麦地区都有白粉病,它的发生程度、频率和为害性随农业气候条件和品种的敏感性而不同. 在适宜条件下疾病大面积流行并导致很大损失.为了防治它,在近期广泛采用杀菌剂.但为保证防治的合理性和生态上为害最小,采用可靠的评价有效性的方法很必要. 全苏植病科研所根据白粉病在不同气候条件、品种敏感性和在小麦发育阶段发生和为害的多年试验资料,拟订了病害损失预测和对于单产由2000到10000kg/ha时计算它们阈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