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双一流"建设以追求"一流"为最终目标,突出了学科建设的战略意义。以优势特色学科如何评价为切入点,对比分析高校类型、学科属性、被调查者群体的不同,对比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评价认知上的共性与差异,进而明确高校"双一流"差异化发展思路。在推进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其评价指标体系建设要重视优势特色学科分类评价与内涵发展,关注国家和社会需求,完善学科绩效评价机制,用世界一流水平检验学科发展状况,坚持走开放融合的国际化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基础研究对入侵生物学学科形成与发展的作用解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农业科技管理》2015,(5):26-29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尤其是一些新兴交叉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而基础研究则是引领和促进学科发展的源头动力和核心支撑。文章以新兴学科——我国入侵生物学的形成和发展为例,全面分析了基础研究在推动学科知识与理论体系形成、国际领先理论成果获得、领军人才培养和学科团队建设、学科国际话语权和地位提升及学科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提高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出加强基础研究,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及整体提升入侵生物学学科的源头创新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优势学科是校园文化形成的前提与基础,校园文化是优势学科发展的动力与保证。华中农业大学优势学科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营造"大气"、培养"大爱"、担负"大任"的重要作用,依托优势学科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可以进一步汇聚大师和更新办学理念。  相似文献   

4.
高校应根据学科建设发展规律,立足各自的优势和特色,并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构筑学科链,加强学科链建设.在探讨学科链内涵的基础上,论述了高校学科链构筑的形成机制、基本形态以及学科链建设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是林学学科内的二级学科,该学科研究是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主题,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十分重要的研究地位。铜仁学院在该学科建设方面已形成特色,并以提高贵州乃至我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最终研究目标。笔者分析了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学科的现状和主要研究方向的特色,以及目前该学科在国内省内同类学科中所具有的优势,重点探讨了该学科的建设思路,旨在助力学科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学科软实力是学科组织及其成员在发展历程中形成的特有的精神力量,是可感知的、有影响力和创造力的核心竞争力量,主要包含学科文化、学科制度、学科环境及学科声誉四方面。通过学科软实力建设的灵魂、本源、基础和要件分别探析学科文化、制度、环境及声誉的内涵。与此同时,以高水平农业院校为例,就如何培育具有行业特色、中国气派、世界一流的学科软实力问题,提出相应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学科馆员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影响学科馆员制度有效实施的症结.提出目前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难以有效实施,主要在于没有引起校领导的理解支持及重视.因此要想做好学科馆员的服务工作,先要建立好学科馆员制度,同时考虑到可持续的服务,要做好学科馆员队伍的梯队建设.  相似文献   

8.
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批准的甘肃农业大学新增博士学位授权点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科专业40a学科发展建设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发挥学术优势,建设特色学科的主要经验:学科建设的核心是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关键是培养和选择优秀的学科带头人;前提是选好研究方向;基础是改善工作、培养条件与学术环境;重要保证是领导重视、齐抓共管。  相似文献   

9.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而要达到目的,就需要培养一流的师资队伍和学科带头人。该文从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社会影响等方面分析了学科带头人在高等学科教育中的重要地位,针对如何加强高校学科带头人建设的问题提出了提早培育、择优选拔、"责权利"匹配、多管齐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前学科建设的发展趋势,也是建设"双一流"的重要途径和多学科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学科交叉融合主要有项目型、平台型和交叉学科型等3个类型。河北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学科交叉融合,在促进多学科联合攻关、设立发展建设专项、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建设社会服务平台、设置交叉学科(方向)和促进广泛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在管理制度、创新机制和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予以条件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