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影响规模化养猪场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探明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以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笔者于2005年3月一2005年4月对湖南省宁乡地区四个中小型种猪场2004年度仔猪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并提出了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仔猪的保育、做好疾病防制工作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衡量集约化养猪场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为进一步了解哺乳仔猪死亡的确切原因,寻找出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相应对策,于2011年用1年时间对江苏省溧阳市一家大型生猪养殖企业的2011年度哺乳仔猪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统计和分析.并从母猪饲养管理、仔猪的保育和疾病防控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大通种猪场保育仔猪死亡原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本场1999年9985头断奶仔猪在保育期死亡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场保育期仔猪死亡率5.15%;弱仔死亡率66.13%;断奶后第1、2、3周及4周以后各周龄段的死亡率分别占死亡总数的28.4%、41.63%、21.12%和8.75%;腹泻、其它疫病、寒冷引起堆叠而亡数分别占死亡总数的62.84%、18.68%和13.03%。同时针对不同周龄段及主要死亡原因,提出了提高成活率,减少死亡的相应  相似文献   

4.
在养猪生产中常见哺乳期的仔猪死亡,也是导致养猪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影响集约化养猪场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探明哺乳仔猪死亡原因,本研究以江苏地区某个体猪场作为参考对象,初步调查了该场2015年仔猪死亡原因情况并进行了统计分析,据此提出相应防控对策如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仔猪的保育、做好疾病防治工作等,以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  相似文献   

5.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保育猪成活率的研究是一项以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提高饲料报酬,降低养猪成本,实现养猪增收为目标的科研工作。主要是根据保育仔猪生理特点和对饲养管理的特殊要求,通过规范管理、统一饲养标准,特别是通过加强对哺乳母猪、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断奶重和健康水平。并通过加强对保育期猪的饲养管理,进一步提高保育猪的生长速度、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李正双 《中国猪业》2019,14(5):91-94
仔猪哺乳期是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的阶段。为探究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仔猪成活率。通过对25户养殖户哺乳仔猪死亡原因调查分析,发现造成哺乳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疾病、冷冻、饿死、压死等,针对死亡原因提出母猪的科学饲养管理、仔猪护理及疾病综合防治等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7.
我矿种猪场从1991年年初至1993年底仔猪感染黄痢病有446窝,仔猪为4746头。治愈仔猪2780头,死亡1966头,三年给怀孕母猪注射生物疫苗1501胎次,仔猪为5990头,终于防止仔猪黄痢病发生和传染,仔猪成活率由78.66%提高到97.21%,1993年仔猪成活率比1990年提高19.35%。  相似文献   

8.
提高仔猪成活率,促进仔猪生长是每个猪场和养母猪农户十分关心的问题,它直接影响到饲养效果和生产性能的充分发挥,关系到经济效益的高低.根据我校及附近猪场和农户养猪生产统计,发现仔猪死亡和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有3个:一是母猪产出弱仔死胎;二是仔猪黄、白痢病的严重损害,三是管理不善而造成的物理性死亡.特别是仔猪黄、白痢病造成的仔猪死亡占整个死亡的50%左右.从1993年开始,我们帮助农户和猪场采用“管、防、补、洽”的四字方法,取得了好的效果,使1993年到1994年1年多内,仔猪成活率达977%,比往年提高10%~20%,具体…  相似文献   

9.
以生物安全体系理论为依据,对一年出栏7000多头猪,患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的猪场进行治疗、免疫接种、加强卫生管理等综合性防制,经半年的试验,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使总患病率下降86.92%;公猪和母猪的治愈率为90.74%;70日龄仔猪的平均体重提高6.22%,料肉比下降7.17%,成活率提高 3.16%;育肥猪的日增重提高 4.34%,料肉比下降5.66%,成活率提高1.56%,残次率下降76.48%。  相似文献   

10.
某猪场存栏可繁母猪560头,自2006年12月份开始,保育舍仔猪出现不超过10%比例的腹式呼吸,偶见腿肿,神经症状,眼睑水肿,转归多为死亡。先后添加过泰妙菌素+金霉素+阿莫西林,氟本尼考粉,利高霉素粉等抗生素,均未见明显效果.且发病猪比例逐月增多,到2007年3月底,保育舍仔猪发病(出现上述症状)比例超过40%,保育期成活率仅70%左右。  相似文献   

11.
流水式猪场如何管理好保育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毫  徐杰  林如镇 《养猪》2006,(2):19-20
全进全出等综合防制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仔猪保育阶段的复杂疾病,提高其生长潜力,这在大量的生产实践中得到证实。但现阶段我国仍有大量的猪场(主要是建场较早和部分中小规模的私人养猪企业)采用流水线的生产模式,而改进需要大量的资金,所以全进全出的生产模式至今无法普及,导致这些猪场仍然无法有效控制保育期的复杂疾病,保育猪增重缓慢,饲料报酬低,死亡淘汰率高。笔者根据长期从事流水式猪场的管理及疾病控制经验,谈谈目前这类猪场保育舍仔猪疾病控制的一些看法。1管理好哺乳仔猪哺乳仔猪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保育阶段的饲养管理,所以提供健康…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采用环境自动控制技术(冬季热风炉采暖,夏季湿帘-风机降温)的试验分娩舍、保育舍和相应的对照舍(冬季火炉采暖,夏季自然通风降温)进行了环境对比试验,以及环境因素对哺乳仔猪和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对比。结果表明,试验舍的环境条件明显好于对照舍:试验舍哺乳仔猪断奶成活率冬季、夏季分别为96.37%和95.36%,比对照舍分别提高4.28和6.97个百分点:冬季试验舍保育猪的平均育成率为98.09%,日增重0.409kg/(d·头),分别较对照舍提高5.27个百分点和30.67%,料肉比为1.472:1,下降13.25%,而夏季湿帘风机系统对保育舍猪的生产性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是当前养猪生产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仔猪成活率高低与仔猪黄痢病、水肿病死亡率有着密切关系。据近几年对我县各千头猪场调查统计,仔猪分窝前死亡率占仔猪产活数20%~30%,而引起仔猪致死原因的70%~80%是由于仔猪患黄痢病、水肿病造成的。本试验通过应用兽医综合性防制措施,即疫苗、药物、饲养卫生管理等方法,来预防(或减少)仔猪黄痢病、水肿病等发生与死亡,达到提高仔猪成活率目的。1材料与方法1.1疫苗仔猪腹泻基因工程双价K88、K99灭活疫苗:由上海松江生物药品厂提供,农生药试字(9)08128。1.2药物1%…  相似文献   

14.
如何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锋 《中国猪业》2009,4(10):38-39
哺乳期仔猪死亡是养猪生产中的常见问题.也是导致规模养殖大户效益低下的重要原因.现结合笔者多年的技术经验.对哺乳仔猪死亡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对策,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5.
保育期仔猪的养护,是提高其成活率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母猪饲养管理、环境管理、饲料管理、疫病控制四个方面,分析了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几种方法,希望能够为饲养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仔猪成活率直接关系到养猪生产效益.据统计,仔猪在哺乳期死亡数占仔猪死亡总数的80%左右.哺乳期仔猪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被母猪压死、母猪缺乳及仔猪黄白痢.因此,通过产仔段人员管理、饲养管理、预防与治疗等综合措施,对提高仔猪成活率是有效的.1人员管理产仔段技术人员、饲养人员素质、责任心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哺乳期仔猪成活率的高低.因此,应对技术人员、饲养人员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在提高工作人员素质的同时,给产仔段定任务、定技术指标,以产量计工资,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及技术指标提奖等措施,提高技术人员、饲养人员…  相似文献   

17.
为使仔猪增重和提高成活率,必须根据其生理特点,做好饲养管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制疾病。1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母猪分娩的接产工作。母猪分娩前,用苯扎溴铵或0.2%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外阴部和奶头,以防  相似文献   

18.
对湖南常宁市十个大中型猪场仔猪断奶前死亡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在仔猪断奶前的死亡中,因管理因素死亡的占死亡总数的62.96%,因疾病死亡占死亡总数的37.04%,并对各死亡原因进行分析,提出提高仔猪成活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利用北京好友巡天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抗体——微生态制剂“壮壮崽I号”和有益茵制剂“育崽宝”喂给初生仔猪和保育猪。仔猪断奶成活率达95.65%,21日龄断奶体重达7.6千克,断奶增重提高21.79%;保育猪65日龄体重达19.21千克,增重提高7.02%,料肉比降低了7.20%。下痢等发病数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20.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青藏高原冬季寒冷、干燥,对保育仔猪的成活率有一定影响。要想提高冬季保育仔猪的成活率,加强饲养管理是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