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分析国家2003年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分类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针对滨海湿地旅游资源的特点,提出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与原则,在“国标”的基础上,构建了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类体系。  相似文献   

2.
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是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过程实际上是加深对旅游资源属性及价值的认识过程,建立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类、评价、总结、以更好的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相似文献   

3.
在对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主要湿地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的基础上,从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区位、生态旅游资源条件和旅游产品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依据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定位,提出东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旅游形象定位。并以湿地公园内丰富的湿地生态景观和湿地文化为依托策划"水域观光湖滨休闲游"、"湿地科考候鸟观赏游"、"渔事农耕生态体验游"、"湿地探索体验游"等四大生态旅游项目。  相似文献   

4.
旅游资源分类和评价是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旅游资源的分类与评价过程实际上是加深对旅游资源属性及价值的认识过程,建立在对旅游资源进行大量的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类、评价、总结、以更好的指导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规划.  相似文献   

5.
森林旅游资源分类与调查及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是森林旅游规划与设计的基础与前提.文中对国内外森林旅游资源的内涵演变、分类、调查及评价等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指出旅游资源内涵的演变是研究者对旅游业的认识由观光旅游向狭义旅游业再到广义旅游业逐步变化的客观表征, 旅游资源分类的依据主要呈现为物质属性、市场重要性与学科差异3类, 旅游资源调查的共性内容为地理位置、物质属性、利用与保护前景, 旅游评价多采用层次评价法; 对森林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的不足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闽林 《湖南林业》2008,(4):39-39
近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布、调查与评价》(DB35/750-2007)、《滨海湿地公园等级评定》(DB35/751-2007)和《滨海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DB35/753-2007)三个地方标准。标准的出台,为规范福建省滨海湿地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技术,滨海湿地公园等级评定工作和总体规划技术,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滨海湿地资源,促进滨海湿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湿地旅游资源的利用原则,并以辽宁省朝阳市凉水河湿地公园的旅游资源利用为例,来介绍湿地旅游资源的利用方式,并对辽宁省朝阳市凉水河湿地公园旅游资源的环境容量及游客容量进行了预测,最后从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的角度提出10项对策,能够为湿地旅游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2009年10月~2011年10月,对千岛湖国家重要湿地非生物资源及其利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千岛湖湿地非生物资源有水资源、旅游资源、湿地岛屿和土地资源等,湿地蓄水总量178.4×108 m3,整体水质良好,全湖富营养化程度较稳定;旅游资源有8主类23亚类181种基本类型238个旅游资源单体,其中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29个;湿地岛屿总面积5 954.53 hm2,其中林地面积5 913.80 hm2,非林地面积40.73 hm2;库尾和库湾季节性可耕地面积随水位变化在192.1 ~1 013.8 hm2间变化,千岛湖湿地非生物资源利用主要是水资源和旅游资源,湿地旅游已发展成为淳安县的经济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庆阿蓬江国家湿地公园现状调查和湿地资源、风景旅游资源的分析研究,按照景观资源的分类要求对湿地公园的景观资源进行综合评价。简要分析项目实施的优势和劣势,在突出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下将湿地公园划分为舟白湿地保育区、官渡峡湿地游赏区、蒲花河湿地体验区、濯水湿地服务区、神龟峡湿地探秘区、两河湿地休闲区等6个功能区和1个外围保护地带,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护保育规划、生态旅游规划、植物景观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科研和监测规划等相关规划。  相似文献   

10.
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城海涂面积全国最大,拥有典型的湿地生态旅游景观和湿地动植物资源,具备了良好的旅游资源开发客源基础和前景,但目前湿地范围不断缩小,湿地动植物资源遭到严重的破坏,科学开发与规划丰富的湿地旅游资源显得尤其紧迫。该文在论述生态旅游与湿地生态旅游概念、盐城湿地概况及开展生态旅游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盐城湿地生态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湿地生态旅游被认为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之一。科学地开展湿地生态旅游,利于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湿地综合效益最大化。本文在实地考察武汉东湖湿地生态旅游资源现状的基础上,对该园湿地生态旅游开发进行了SWOT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2.
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资源状况分析入手,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保护区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的现状和潜在优势,并将其应用于福建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开发中。针对福建闽江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全面保护、生态优先、最小干预的开发生态旅游原则,提出了具体的保护性措施和旅游开发的主要建设内容。  相似文献   

13.
在构建福建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ForStat 2.0统计软件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将福建省滨海湿地生态旅游划分为3个功能区,提出了各区滨海湿地资源保护重点、生态旅游发展方向、产品定位等。  相似文献   

14.
洱海湿地生态系统及其保护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彪 《林业调查规划》2005,30(5):78-81,85
分析洱海湖泊湿地资源与功能价值;从水利建设、围湖造田、旅游业、农业面源污染、渔业生产、工矿企业等方面探讨了人类活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全方位地提出了保护洱海湖泊湿地资源与环境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阐述了扶余洪泛湿地自然保护区自然景观资源,评价了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红树林湿地是沿海地区开展森林游憩和生态旅游的重要资源,科学地经营水东湾红树林是当地绿色经济发展中必须着重考虑的问题。SWOT分析表明:水东湾红树林湿地在自然条件和地理区位上具有开展生态旅游的明显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局部污染严重、基础设施落后以及景观单调的劣势。水东湾红树林湿地生态旅游开发应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机遇,克服开发与保护之间的矛盾,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建设服务功能强大的生态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额尔古纳国家级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动物以及旅游资源情况,分析了湿地目前存在的草甸开垦过度、放牧严重,动物疫病与森林、草原病虫害严重等问题,提出了湿地保护、修复措施和适度开发及合理利用的建议,以充分发挥湿地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8.
腾冲北海湿地动植物资源及其环境状况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云南腾冲北海湿地为中国西南唯一的高原火山堰塞湖,是云南省典型的高原自然永久性浅水湖和沼泽,景观独特,属"漂浮状苔草沼泽湿地"。在北海湿地16 29km2的狭小区域内,湿地植被类型丰富,物种多样性程度高,有重要的国家级水生保护植物5种、国家级保护树种达9种;28种鸟类被分别列入国家和全球的重要鸟类保护名录。由于过去不合理的"围湖造田"和过度的森林砍伐,加之外来有害物种的不断侵入,导致北海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流失严重,本文通过对北海湿地的资源与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