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花播种后,常出现不同程度的烂种、烂芽、烂根、烂茎现象,病情严重时造成棉苗枯死,病轻的也使棉苗生长缓慢,开花晚,结桃少,造成减产和品质下降。棉花苗期病害可分为两类:一是地下根部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和红腐病;二是地上叶片病害,主要有褐斑病、黑斑病、轮纹病、炭疽病等。以棉苗根病为主。1三种棉苗根病的发病症状和传播途径1.1发病症状。立枯病引起发病的是一种立枯丝核菌,病菌主要在土壤中越冬,极少数潜伏在棉子内外。播种后开始侵害种芽,出苗后主要侵害近地面的幼茎基部,出现黄褐色病斑,严重时茎周呈黑褐色,直至倒伏枯死。炭疽…  相似文献   

2.
春天是播种的大好时光,科学播种是丰产的良好基石,尤其是棉花相对于单子叶植物的玉米、谷子等拱土力较差,常出现缺苗断垄现象。下面根据棉花的特点向棉农介绍科学播棉四适宜,以促进棉花一播全苗。1适宜播期。适时播种是棉花一播全苗的关键。播种过早,棉子在土里的时间过长易烂子;播种过晚推迟了生育进程,使后期积温不足,造成减产。一般掌握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2℃以上,膜下5cm地温在14℃以上,具体时间因地域而不同,一般在4月10—30日,地膜棉4月15日左右,裸地棉4月20—25日播种为宜。在此期间,播期要服从墒情。墒情好的地块一般于4月20日播种;…  相似文献   

3.
棉花播种后,在低温高湿条件下会造成烂种,就低温条件下因水分作用的影响而导致烂种的机理研究甚少,本文就低温条件下,膜内水分条件的变化对棉子发芽产生不利的原因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4.
一、棉子的休眠现象在鲁西北棉区,棉花播种后,从见苗到棉田达70~80%现苗,往往要经过10~15天的时间。定苗后仍有棉苗陆续出土,甚至到6月中旬还可见到刚出土幼苗。棉花出苗“拖拉”现象反映出棉子个体之间休眠期的长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对生产是很不利的。我们从1982年开始对棉子休眠特性进行了观察。棉子吸胀后,在最适温度(30℃)条件下,8天内能发芽的可认为已通过了休眠期;本文用发芽势作为棉子群体休眠状况的  相似文献   

5.
翟洪民 《江西棉花》2005,27(2):39-39
春季气候多变,棉花播种后往往由于土壤失墒、多雨、低温、病虫害、烂籽、烂芽等原因,造成棉田不同程度的缺苗断垄。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保全苗,齐苗。  相似文献   

6.
全苗和壮苗是棉花高产的基础。苗全苗壮与土壤状况、整地质量、播种技术及气候条件关系密切,而棉子本身的质量也有重要影响。棉花生长期长,同一棉株上的种子由于发育时间不同,所处位置不同,受环境影响不同,尽管它们大小相似、色泽相近,但成熟度和饱满度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对棉子进行分级,选出质量好的种子,淘汰质量差的种子,以保证获得全苗壮苗。  相似文献   

7.
1查苗补稀棉花播种后 ,因雨涝、低温、病虫为害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 ,易造成棉田缺苗断垄。为保证种植密度 ,待大部分棉花出土后 ,于缺苗断垄处扒土检查 ,及时补种补栽。对因播种过深影响出苗者 ,扒去一部分表土 ,使棉苗微露地面 ,以助苗出土 ;对因烂子、烂芽或种子落干而造成缺苗断垄的 ,需将预留种子浸种催芽后再补种 ;对出苗后因病虫为害等原因造成缺苗且此时补苗已晚的 ,可田间带土移栽备补苗。2中耕松土苗期中耕 2~ 3次 ,可起到提高地温 ,增加土壤透性 ,减轻苗病 ,消灭杂草等作用。棉苗出土刚显行时 ,即在棉行两边骑行浅锄“梦花”,…  相似文献   

8.
棉子饼是重要的有机肥料和饲料,也是病害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对带菌棉子饼灭菌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棉花带枯萎病菌棉子饼灭菌方法所用病子,采自死苗率50%,蕾期病株率70~80%的枯萎病田,棉子处理,先经60℃热炒2分钟;然后以100℃气蒸1分钟和1分半钟。  相似文献   

9.
1棉花苗床杂草的发生特点在营养钵育苗田 ,由于棉花苗床钵土和盖土均取自肥沃的表土 ,杂草种子含量大 ,而苗床播种盖膜后其小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据试验观察 ,苗床温度在晴天会比外界平均高出 7.4~ 1 6.0℃ ;由于播种时钵体水分充足 ,地膜覆盖后保墒效果较好 ,有利于杂草的发生 ,其发生密度可达 72 9株· m-2 ,是直播棉田的 5~ 1 0倍 ,严重影响棉苗的生长发育。棉花苗床杂草一般在播种盖膜后 6天开始出草 ,1 5天左右达到出草高峰 ;以后随着棉苗长大、外界气温升高 ,揭膜次数增加 ,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 ,杂草出苗明显减少 ;棉花覆膜苗床…  相似文献   

10.
由于春播棉花期间,气候变化大,土壤湿度大、温度低、发病重,极易烂籽、死苗,造成迟发、减产。都是对一些简单易行措施,没有引起重视而发生,现把在生产中调查的情况浅谈如下:湖口县是重点产棉区之一,从播种到现三、四片真叶即4月中旬到6月初,寒潮侵袭频繁,多雨低温,引起烂种、烂芽,发病死苗,主要有炭疽病、立枯病,还有疫病、褐斑病、  相似文献   

11.
新疆陆地棉棉子品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静 《中国棉花》2007,34(12):23-24
据近3年新疆年均棉花播种面积100万公顷计算,每年棉子的总产量在150万吨以上。一般陆地棉棉子重量的50%~60%是棉仁,棉子榨油后的产物脱脂棉仁粉含蛋白质43%~50%,为小麦粉蛋白质含量的4~5倍,为稻米的6~7倍,而且含有小麦、稻米所欠缺的人体必须氨基酸。对新疆陆地棉品种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进行分析,在于了解新疆棉花品种的棉子品质状况,为提高棉子的加工利用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1.1试验材料。选用了新疆各主要棉区种植的30个陆地棉品种。1.2棉子品质检测方法。①脂肪酸的测定:选用甲醇—KOH室温醣化法,在岛津GC-16A气相色谱仪上对棕榈…  相似文献   

12.
20 0 3年河南棉区营养钵育苗出现了大量死苗现象 ,轻者占 2 0 % ,重者达 80 %左右 ,给广大棉农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1死苗原因的分析1 .1低温高湿河南省棉花营养钵育苗一般是每年的 3月底 4月初进行 ,2 0 0 3年 4月 1 3日和 2 4日出现了 2次强冷空气的袭击 ,最低气温达 5 .4℃ ,持续低温累计达 8天 ,致使营养钵出苗时间延长 ,各种棉花致病菌乘机严重侵染 ,棉花幼苗由于抵抗力弱 ,造成了烂子烂芽 ,幼苗大量发病死亡。1 .2土壤中致病菌残存量大由于长期种植棉花 ,重茬严重 ,土壤中病菌残留积累量大 ,一旦气候适宜 ,极易引起棉花苗期发生病害…  相似文献   

13.
棉花播种适期的气象指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棉区春季气温变化较大,致使棉花播期很难掌握适时。有时(?)种过早地温低,种子吸水膨胀后,易被病菌侵入,烂种烂芽,如果播种过晚,虽温度高、出苗快,但苗嫩脚高,生育期推迟,霜前花减少,降低了产量和品质。在保证适宜墒情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新疆和田地区是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棉花苗期病虫害如立枯病、炭疽病、棉蚜、地老虎等最为普遍发生,为害严重。为进一步普及先进棉花种植技术,提高单产,笔者认为控制棉花苗期病虫害要认真做到预防为主,综合防治。1严格把好种子关1.1精选种子。高质量的种子是培育壮苗的基础,播种前必须精选种子,除去烂种子、虫子、杂子等,提高种子质量,有利于出苗快、齐、壮、病轻。1.2种子处理。播种前将种子曝晒30~50h,杀死种子表面上所带的病菌,促进种子后熟,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此外,可在播种前对种子进行温烫浸种、药剂浸种、种子包衣和硫酸脱…  相似文献   

15.
连续施用棉子饼、棉茎秆对后茬棉花的单铃重、株铃数、产量及棉茎秆干物质积累量均有效为显著的提高作用。但在与氮磷化肥配施的情况下,以连续施用2年棉子饼增产效果最大,可考虑采用棉茎秆+棉子饼+化肥配合,连续2年后停用1年棉子饼的施用方法。  相似文献   

16.
邱新棉  方华 《中国棉花》2000,27(8):8-10
通过对5个品种(系)陆地棉棉子的不同播期、不同温度与恒温下的发芽试验,发现在18~28℃之间,其棉子的发芽率、发芽势达到最高;此时播种有利出苗和培育壮苗。  相似文献   

17.
胡爱芝 《中国棉花》2007,34(2):25-26
2006年春季,喀什地区棉花播种期间长期低温、沙尘暴,部分棉田严重烂种(烂种率21%)或死苗(死苗率11%),但由于绝大多数棉田按照技术要求进行药剂拌种和播种,一播全苗率仍然达到93%以上。1影响棉花一播全苗的因素1.1棉田的春灌、冬灌质量是决定棉田一播全苗的关键因素。喀什地区是  相似文献   

18.
敦煌市棉花苗期主要病害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敦煌市的传统产业 ,由于受市场影响 ,棉花连作比较严重 ,一般连作 4~ 6年 ,有的地块甚至达 1 0年左右 ,而且近几年棉花播种后阴天多、气温低 ,严重影响棉花的正常生长发育 ,导致苗期病害发生严重 ,死苗。往年该市棉苗死亡率在 1 .2 %左右 ,较重年份达 4%以上 ,较重地块达到 1 2 .4%。危害棉花苗期的主要病害是棉苗立枯病 ,且常与棉苗炭疽病、红腐病混发。1主要症状棉花播种后至出苗前若遭病菌侵害 ,就会烂种、烂芽 ,不能正常出苗。出苗后半月内也容易受到病菌的侵害 ,其症状为棉苗接近土表的根茎部出现黄褐色斑点 ,后呈长条状褐色凹…  相似文献   

19.
棉花是博兴县的主要经济作物,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近几年,受气象因素的影响,棉花烂铃发生严重,使产量和品质下降,植棉效益受到制约,烂铃已成为限制本县棉花效益再提高的主要问题。1气象条件对烂铃的影响引起棉花烂铃的病菌很多,在本地多是由铃疫病菌侵染引起的。此病菌在温度24~27℃、相对湿度85%以上条件下蔓延发生为害最重。在棉花结铃盛期,降雨量大小、连阴雨日的多少,是决定烂铃多少的主要因素。连阴天多、降雨量大,光照少,棉田的湿度大,有利于病菌侵染为害。据调查,本县棉花平均开花日期为7月3日左右,9月中旬普遍进入吐絮期,7-8…  相似文献   

20.
棉花覆膜是辽西朝阳棉区的主要栽培模式。然而该区4- 5月份天气多变,除多干旱外,还时常出现高温、寒流、干热风、晚霜、低温寡照等灾害。这个阶段正是地膜棉花播种至出苗的关键时期,给出苗保苗造成了重重障碍,致使年年有毁种、改种现象。“有苗三分收”,如何保证棉花出全苗、长健苗,通过总结多年的经验教训,主要应有以下几方面措施。1前期播种采取先种后覆方法先种后铺膜又叫“沟棚覆盖法”。其优点是播种进度快、出苗快(大约7天)、幼苗长势旺,播种方法简单。就是在膜床上作成“三埂两沟”,棉子放在沟内,地膜支在埂上,成为“小拱棚”形。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