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天津市农科院杂交粳稻研究中心获悉,水稻育种专家经过近10年刻苦攻关,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粳稻新品种—10优18,在京津冀、黄淮、江淮和关中等全国主要稻区大面积推广获得成功,目  相似文献   

2.
2006年8月25日,云南省永胜县涛源水稻超高产科技示范场再次传出特大喜讯,由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制种专家刘文炳研究员选育的Ⅱ优4886超级稻,经国内知名同行专家严格的全丘实割验收1.161亩,计算出亩产高达1279.7kg,打破了他本人选育的Ⅱ优28于2005年现场验收创下的亩产1229.97kg和Ⅱ优6号在2004年现场验收单产1219.9kg的水稻世界单产新纪录。至此,刘文炳选育的3个超级稻,夺取1亩以上水稻单产突破1200kg大关的历史性突破,成为连续刷新水稻世界单产纪录“三连冠”的育种家。令人自豪的是,这3个纪录,都是福建省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承担福建省…  相似文献   

3.
我国杂交粳稻育种获得突破性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杂交粳稻育种取得重大突破。经辽宁等地农民几年试种,较常规水稻增产15%~20%.专家认为具有大面积推广的条件。设在辽宁省农科院的国家北方杂交粳稻工程技术中心。经过几年来的攻关,成功选育出几个籼粳性不同、生育期不同的骨干不育系(母本1和10多个优质、配合力高的骨干恢复系(父本),目前已有5个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云南滇型杂交粳稻育种取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属传统高原粳稻生产区,粳稻种植面积达50多hm^2,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的推广应用,一直是水稻育种家梦寐以求的目标。自1965年李铮友教授在云南省保山地区“台北8号”田中发现天然不育株,育成我国第一个粳稻不育系(红帽缨不育系)以来,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滇型杂交粳稻育种日益发展,先后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高原优质高产杂交粳稻组合,屡创高产佳绩,1994年“榆杂29”最高单季产量达16628.25kg/hm^2,2000年“滇杂32”达15441.15kg/hm^2.金秋时节,云岭大地再传捷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江苏省杂交水稻研究始于1970年。35年来,江苏的杂交稻育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间经历了起步、发展和突破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起步阶段,以不育系选育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为发展阶段,杂交籼稻育种和生产迅速发展,杂交粳稻育种进入实用化阶段;1996年以后,以特优559、9优138和两优培九的育成为标志,三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和两系杂交稻的选育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文中对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北方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研究的历史,论述了北方超级杂交粳稻的育种理论和技术创新.在育种方法上主要通过“籼粳架桥”、粳爪交次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理想株形、生态育种等多种途径培育杂交粳稻新品种,选育了继C57和C418之后又一个具有广阔发展潜力的恢复系C2106,以其配组育成的超级杂交粳稻新组合辽优2006、辽优2016、辽优9906、辽优5206等在辽宁乃至北方稻区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表现高产、优质、抗逆等优点.同时介绍了辽宁省超级杂交粳稻育种的特色和所取得的成果、存在问题及前景.  相似文献   

7.
《福建农业》2007,(1):10-10
2006年8月25日,云南省永胜县涛源水稻超高产科技示范场再次传出特大喜讯,由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制种专家刘文炳研究员选育的Ⅱ优4886超级稻,经省内外知名同行专家严格的金蚯现场实割验收1.161亩,计算出超级稻Ⅱ优4886亩产高达1279.7公斤,打破了他本人选育的超级稻Ⅱ优28。于2005年现场验收1.15亩,创下的亩产1229.97公斤的世界水稻单产新纪录,也刷新了他选育的超级稻Ⅱ优6号,在2004年现场验收1.07亩,单产1219.9公斤的世界水稻单产新纪录。  相似文献   

8.
9月18日,由中国科学院与黑龙江省政府共同建立的“中国科学院北方粳稻分子育种联合研究中心”在哈尔滨揭牌,这对提高我国水稻育种水平,保持黑龙江省水稻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和国家粳稻商品粮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分子育种材料构建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于2000年开始了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分子育种的研究,2001年加入了农业部“全球分子育种计划”的重大专项课题,现在已经获得了大量的以C418为轮回亲本,以来源于全球不同生态型的水稻为供体亲本的分子育种材料群体,对北方杂交粳稻的分子育种课题进行了总结,对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分子育种材料构建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对北方杂交粳稻分子育种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进行了汇总与评价。  相似文献   

10.
《福建农业》2008,(11):32-32
Ⅱ优航2号和Ⅱ优623均由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科院院士谢华安主持选育,此次现场验收在尤溪县进行。来自广东、广西、福建等农业专家,分别对福建省农科院水稻所承担的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高产优质杂交水稻Ⅱ优航2号、宜优673生产配套技术集成与示范”和农业部超级稀新品种选育研究项目“华南稻区趔级早、晚稻新品种选育与示范”,  相似文献   

11.
《福建农业科技》2008,(1):F0004
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制种专家、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刘文炳研究员,2005年选育的杂交稻Ⅱ优28再创水稻世界单产纪录。(1229.97公斤),刷新他选育的Ⅱ优6号于2004年创造的1219.9公斤的世界水稻单产纪录,荣获“感动福建”2005年度十大人物。2006年刘文炳选育的Ⅱ优4886,再创1279.7公斤的水稻世界单产新纪录,连续三年刷新水稻世界单产新纪录,成为“稻田奥运会三连冠”水稻育种家。  相似文献   

12.
关于江苏省中晚粳稻育种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关于江苏省中晚粳稻育种对策的探讨王子明(江苏省农垦总公司农业处南京210018)江苏省中晚粳稻年均种植面积2000万亩左右,占全国粳稻总面积约20%,占全省水稻总面积60%。“九五”期间,粳稻种植面积将继续扩大,其比重有可能上升到全省水稻总面积的70...  相似文献   

13.
杂交粳稻是通过三系配制的杂粳良种,我区引进至推广已有10多年历史。其品种有“寒优”、“泗优”、“8优”、“86优”“申优”、“常优”等,种植杂交粳稻具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省工、省肥、节本等优点。一般亩产量在550kg,丰产方高产田块亩产量可达650~700kg。杂交粳稻已是我区农户欢迎种植的品种,是不可缺少的优质良种,每年种植面积4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14.
7月2日,湖南省超级稻开发领导小组向媒体透露,湖南选育的“株两优819”日前被农业部评为首个超级杂交早稻品种,填补了我国杂交早稻没有超级稻品种的空白。 5年来,在袁隆平院士指导下,湖南省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杨远柱率领课题组成员,将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作为南方早籼稻育种的主要途径,选育出“株1S”早籼型低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并利用“株1S“成功选育出“株两优819”。据介绍,”株两优819”生长期106天,比三系杂交早稻提早1周左右,平均单产比对照增产10%以上,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等主要病害,且米质达到国家规定的超级稻标准,有效解决了南方稻区早稻生产“早熟与高产优质”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阐述了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的历史、生产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发掘与利用优异基因资源、进行杂种优势利用的技术创新是杂交粳稻取得突破的前提,提出了南方水稻主产区超高产杂交粳稻育种途径和株型模式,并育成产量潜力12t/hm2的超高产杂交粳稻组合。建议加强超高产杂交粳稻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和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6.
2006年8月25日,云南省永胜县涛源水稻超高产科技示范场再次传出特大喜讯,由我国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制种专家刘文炳研究员选育的Ⅱ优4886超级稻,经省内外知名同行专家严格的全丘现场实割验收1.161亩,计算出超级稻Ⅱ优4886亩产高达1279.7kg,打破了他本人选育的超级稻Ⅱ优28于2005年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国农业科研领域,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杨振玉可谓大名鼎鼎。他首创的“籼粳架桥”技术,育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偏粳型高配合力的杂交粳稻品种,一举攻克了籼粳稻品种间杂交优势不强的世界性难题,成功开了杂交粳稻利用之先河,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最先应用杂交粳稻优良品种获益的国家,为祖国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杨振玉与“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被并誉为中国水稻界“南袁北杨”。  相似文献   

18.
北方粳稻新株型超高产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7,自引:3,他引:37  
 以沈阳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40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为主,从籼粳稻杂交、新株型创造及新品种选育等方面综合评述了北方粳稻超高产育种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讨论了水稻超高产有关的生理与遗传基础问题,指出新株型超高产育种是实现水稻单产第三次飞跃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北方粳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研究历史,综述了粳稻恢复系在品质、产量、抗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当前杂交粳稻恢复系育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今后恢复系选育的目标及分子育种技术将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农业科学》2006,39(4):F0002-F0002
北方粳型超级稻育种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时沈阳农业大学杨守仁教授和陈温福博士在籼粳稻杂交和理想株型育种研究的基础上,率先提出并开展水稻超高产育种(即超级稻)研究,并于1987年首次在国际水稻大会上作了题为“Trends in Breeding Rice for Super High Yield”的大会报告。同年,论文发表在日本“育种学杂志”上。1996年,在杨守仁教授的倡导下,农业部在沈阳组织召开“中国超级稻研讨论证会”,正式拉开了全国“超级稻育种研究”的序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