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绿化与生活》2013,(5):11-12
2013年北京市春季平原造林工程建设主体栽植任务于5月6日基本结束,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33.2863万亩,植树1561万株,超额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春季完成全年任务90%的建设目标。今年春季平原造林呈现5大特点:一是全面落实"两环、三带、九楔、多廊"空间布局规划。坚持以城市发展新区为主体、城市功能拓展区为重点、生态涵养发展区为补充的建设原则,"两环、三带、九楔、多廊"范围内共造林31.19万  相似文献   

2.
《绿化与生活》2012,(5):14-17
大兴区按照全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总体部署,计划在五年内新增造林16.5万亩,提高森林覆盖率10.4个百分点,打造"一轴、三带、三环、多园、多廊"绿化空间布局,实现"绿色园廊绵延相连,高端产业镶嵌其间"的绿化目标。  相似文献   

3.
《国土绿化》2013,(6):50
2013年北京市春季平原造林工程建设主体栽植任务于5月6日基本结束,全市共完成造林面积33.2863万亩,植树1561万株,超额完成了北京市委、市政府确定的春季完成全年任务90%的建设目标。今春,北京平原造林工程建设全面落实"两环、三带、九楔、多廊"空间布局规划,坚持以城市发展新区  相似文献   

4.
张琦 《中国林业》2013,(13):19-19
日前,北京2013年春季平原造林工程建设主体栽植任务结束,按照“两环、三带、九楔、多廊”百万亩平原造林的布局,城市森林已具规模,这不仅对实现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具有深远意义.更是实现生态林业与民生林业的“京式范本”。  相似文献   

5.
《绿化与生活》2012,(7):18-25
推进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是推动首都生态文明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提升城市环境和广大市民生活品质的现实需要;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二五"纲要的具体行动。按照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中确定的"两环、五水、九楔"平原地态空间结构要求,平原造林工程空间布局确定为"两环、三带、九楔、多廊"。平原地区春季大规模造林实现预期目标,当前全面进入林木养护管理、确保成活成林阶段谐生态环境建设绿色宜居城市  相似文献   

6.
2012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平原地区造林工程的意见"精神和全市森林"两环、三带、九楔、多廊"的平原绿化总体工作部署,密云县结合平原林木资源分布情况和土地利用规划积极采取县镇联动的方式,加快建设进度,同步跟进管护,大力推进了平原地区造林工程。  相似文献   

7.
废弃多年的鱼塘、建筑垃圾堆积的荒地、沙土飞扬的储煤场地……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些地块已是万木葱茏,林海苍莽。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昌平区将在5年内实施15万亩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其中2012年完成3.2万亩。为此,昌平区以园林绿化局为主体,各相关单位通力协作,全力推进平原造林工程建设,截至目前,  相似文献   

8.
《绿化与生活》2015,(1):7-8
<正>12月24日,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总指挥部第四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14年平原造林情况,制定了2015年平原造林工作安排。平原造林工程实施三年来,累计完成造林95万亩、植树5100多万株,平原百万亩造林主体建设任务目标基本实现,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坚持规划引领、集中连片,对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生态格局起到了推动作用。全面落实  相似文献   

9.
2013年密云县平原造林工程依据北京市确定的"两环、三带、九楔、多廊"城市森林空间整体布局,结合我县新城建设规划及区域产业发展状况,以西田各庄为重点,在潮白河以西、大沙河以东的区域范围内,京承高速路、101国道、密西路、西统路、龚白路等道路及京密引水渠两侧进行高标准、大规模的人工造林。总任务25000亩。包括河南寨、巨各庄、穆家峪、十里堡、溪翁庄、西田各庄等6镇。建设类型分为3个绿色通道、6个景观生态林。  相似文献   

10.
正林海绵延、绿道纵横,构筑起拱卫城市的绿色围屏。林水相依、公园镶嵌,营造出宜居休闲的和谐画卷。这里,一座国际化绿色大都市,雏形乍现。这里,一座生态宜居人文之城,展露容颜。两环,三带,九楔,多廊。北京平原地区造林工程,五年规划,三年完成,创造着中国生态建设史上的奇迹,这就是中国唯一、世界少有的绿色之都——北京;这就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伟大壮举。绿色浸染大地古都焕发生机背靠燕山,面向平原,六朝古都,千年沿革。  相似文献   

11.
正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了解到,进入植树季节以来,全市造林绿化建设全面提速,进场施工面积10.6万亩,植树造林2.6万亩,栽植各类苗木115万株。2018年以来,全市已完成高质量造林绿化超过50万亩,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任务目标完成过半。新版城市总规描绘的"一屏、三环、五河、九楔"的绿色画卷在京华大地上逐渐丰满,"山峦层林尽染,平原蓝绿交融,城市鸟语花香"的美好愿景正在市民身边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绿化与生活》2012,(8):22-29
昌平区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天蓝、地绿、水清、城乡风貌秀美的魅力之区2012年,昌平区园林绿化局按照"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绿色增长,森林拥抱城市、绿色引领生活"的理念,以建设精品工程为重点,以建设天蓝、地绿、水清,城乡风貌秀美的魅力之区为工作目标,通过平原地区造林、未来科技城绿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上海林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林业从以往的埋头造林向规划造林转变。全市林地面积从1999年的37万亩,扩大到2018年的174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的3.17%提高到2017年的16.2%。目前,上海市的环、楔、廊、园、林"生态环境格局也已基本形成,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正在不断改善。在城市不断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4.
推进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是推动首都生态文明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的战略举措;是提升城市宜居环境和广大市民生活品质的现实需要;是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纲要的具体行动。2012年北京市平原造林任务25万亩,密云县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任务10122亩,其中春季造林  相似文献   

15.
林权改革推动高邮林业上新台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邮市位于江苏省里下河地区,为全国首批平原绿化先进县。1999年以来,该市对林业产权制度进行改革尝试,取得明显成效,林业呈现勃勃生机,造林绿化取得了突出成绩",十五"期间,成片造林达12.1万亩,平均每年造林2.4万亩,年均造林面积是过去5年的总和。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成片造林21万亩,先后被授予"绿色江苏建设先进县"、"江苏省植树造林先进单位"、"扬州市绿化先进集体"。  相似文献   

16.
<正>从2012年开始,本市实施了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到目前为止,累计造林103万亩,环绕城市形成万亩以上大型森林区域30多处。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邓乃平指出,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本市将继续在平原地区推进绿化造林建设,到2020年新增林木绿地38万亩,使平原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17.
近日,记者驱车行驶在河北省怀来县,官厅水库周边、高速公路两侧,郁郁葱葱的树林随处可见。"今年我县完成造林绿化6.1万亩,总投资2.33亿元。"该县主管林业的副县长朱群德介绍。在河北省绿色崛起战略的号召下,全省各地大力开展植树造林,一条环京津绿色森林带正在逐步形成。环京津是河北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地区。河北省政府年初出台的《关于实施"绿色河北攻坚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实施京津绿色经济圈、农村面貌改造提升、大气污染综合防治等生态工程"。2011年至2013年,环京津6市共造林897.8万亩。截至目前,承德、张家口、唐山、廊坊、保定、沧州等环京津6市今年共造林236.3万亩,其中人工造林206.9万亩,封山育林29.4万亩。  相似文献   

18.
正2012年——2015年,北京市通过实施平原地区百万亩造林工程,初步改善了平原缺林少绿的状况,奠定了平原地区绿色生态空间格局基础,基本形成了山区绿屏、平原绿海、城市绿景的生态景观。而在新一轮百万亩造林工程中,将更加突出集中连片、互连互通和生态系统质量、生物多样性,更加突出各类树种科学配置,构建更高质量的城市森林生态体系。2018年是新一轮百万亩造林绿化工程的启动之年,全年23万亩造林绿化任务正逐一落实,如何保障工程苗木的供应?生态功能好、高质量的苗木又是如何提供的?  相似文献   

19.
<正>唐家岭,曾是海淀著名的"城中村"。2010年,农民搬迁腾退后,这里变成了砖石瓦砾堆积的废墟。而平原造林工程后,海淀在这片废墟上建造了5100亩的中关村森林公园,相当于一个圆明园大小。昌平过去是京北最大的煤炭集散地。全区大大小小的储煤地有56个,主要分布在马池口、南口、流村等昌平西部地区,严重污染环境。平原造林工程后,昌平区取缔所有储煤场地,把2000多亩地全部纳入平原造林。  相似文献   

20.
正湖北省竹溪县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突出区位优势,依托丰富的林业资源,唱响了乡村振兴绿色富民曲。"百里三廊"一线联珠2014年,湖北省全面实施"绿满荆楚"行动,十堰市启动了"绿满十堰"行动。为此,竹溪县委、县政府将百里绿廊、景廊、果廊建设作为"绿满竹溪"的重中之重,发扬"苦干实干"精神,最终在2年内完成了"绿满荆楚"3年总体目标任务,造林25.6万亩,实现了绿色全覆盖。2016年,竹溪县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