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5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重金属污染现状,从超富集植物、植物挥发、植物积累、植物代谢、植物固定等方面探讨了重金属污染修复技术,阐述了超富集植物修复机型,为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桉树在土壤重金属污染区土壤生物修复的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提出了重金属污染的概念,指出了土壤修复的几种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对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现状及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阐述了桉树作为重金属污染富集植物的研究依据,认为将桉树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一方面可在避免种植食用性植物前提下对重金属污染的土壤实行植物修复,另一方面可缓解当前木材资源供给压力,提高经济收益,具有明显的科学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浙江温州某制革区土壤与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其与土壤污染之间的关系,初步筛选了适合于土壤铬污染生态修复的植物种质资源。调查共记录25种高等植物,分属13科。主要优势物种有:狗牙根、灰绿藜、藿香蓟、牛蘩缕、牛筋草、蔊菜、反枝苋和四季竹。狗牙根、灰绿藜、牛筋草、蔊菜和反枝苋宜作为Cr污染土壤生态修复的先锋植物。污染区Cr耐性植物地上部分的Cr含量为110.26~774.05 mg·kg-1,平均值为280.95 mg·kg-1;根部Cr含量为774.05~2 334.56 mg·kg-1,平均值为1 229.75 mg·kg-1。狗牙根积累的Cr含量最高,地上部分与根分别为774.05、2 334.56 mg·kg-1。植物体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土壤重金属含量呈弱相关性,而植物地上部分Cr含量与根部Cr含量以及地上部分Cr富集系数与根Cr富集系数均呈显著正相关,地上部分富集系数越大,根的富集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4.
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阐明当前重金属污染的现状,介绍植物与微生物修复机理,综述了植物与专性细菌、菌根真菌的联合修复的研究状况及其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5.
植物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修复技术被认为是治理重金属污染最为绿色的方法,因为此技术成本低、实施方便、无污染。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是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重点,然而一种植物由具有富集重金属特性到应用于现实的重金属污染修复并非易事。研究表明,在现实条件下,植物修复技术应用于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中存在一些约束。本文系统地总结了目前超富集植物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通过分析超富集植物在现实条件下修复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不足,提出土壤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柴河铅锌尾矿耐性植物与优势植物的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实地调查取样,分析了辽宁省铁岭柴河铅锌尾矿库内受尾矿污染的土壤重金属含量,以及生长于其上的9种植物对Cu、Cd、Pb和Zn的吸收和富集能力。结果表明,Zn在小叶杨和刺玫蔷薇体内的含量较高;Cd在小叶杨和白莲蒿体内积累较多;而Pb在绣球绣线菊和华北蓝盆花中积累较多。但各种植物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均未达到超富集植物的要求,需采取综合农艺措施进行铅锌尾矿库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重建工作。  相似文献   

7.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文章简要介绍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植物修复作用,就木本植物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耐性机制以及其在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的作用和优势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进一步利用木本植物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研究提供依据,并指出目前木本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污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土壤-植物系统中重金属污染的来源、危害、迁移转化及其植物修复技术,并对植物修复技术今后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竹类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重金属污染已受到全世界关注。植物修复技术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治理已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及难点。当前,竹类植物被逐渐运用到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研究中。竹类植物以其快生长、大生物量、易栽培、高经济效益等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修复重金属污染潜力的物种。文中系统阐述了竹类植物的分布、形态、生物量、生态和经济价值等特点,以及国内外关于竹类植物在重金属修复方面应用的研究现状,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土壤重金属污染下植物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文章综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下植物的生理生态变化,并且对植物的重金属抗性机理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探讨了以超富集植物为重点的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选取洪泽湖为研究对象,于2008年采集洪泽湖沉积物样品17个,以沉积物中6种重金属(Cu、Cd、Pb、Zn、Ni、Cr)的总量为主要研究内容,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教法对沉积物中的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洪泽湖Cu、Ni、Zn、Pb、Cr污染的主要分布在东部和北部湖区,Cd污染主要在西部湖区。Pb是全湖污染最严重的重金属。Cu、Ni、Zn、Pb、Cr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小(低风险),Cd的潜在生态危害较大(高风险),总的潜在生态危害为低风险,Cd的影响最大(达到81%)。  相似文献   

12.
以大田县铁矿废弃地为对象,研究了铁矿废弃地不同修复模式土壤重金属元素Cu、Zn、Pb、Ni和Cr的污染情况,并进行土壤重金属元素污染等级评价。结果表明:(1)不同修复模式土壤Cu、Zn、Pb和Cr重金属元素均超过相应福建土壤背景值,其中Pb含量超过国家土壤背景值。(2)Cu和Zn极显著相关,表明Cu和Zn具有一定的同源性。(3)不同恢复模式土壤重金属综合评价值排序为R0>R1>R2>R3>R4>CK。(4)从单因子污染指数来看,Pb元素污染指数最高,其次为Zn元素,其他3种元素污染较小。R0和R1模式属重度污染;R2和R3模式属轻度污染;R4模式属警戒;CK模式属安全。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森林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及污染状况,选取华南沿海地区具有代表性的森林土壤,采用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土壤中常见重金属元素镉、铅、铜、镍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单因子及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等方法评估了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和潜在生态风险。结果显示:研究区铅含量较高,均超过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规定的风险筛选值70 mg/kg;镉、铜、镍含量均在风险筛选值以内。从空间分布特征上看,铅含量呈西南向东北逐渐升高的趋势,镍、镉含量呈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的趋势,铜含量呈自西向东逐渐降低的趋势,但总体变化均属于中等变异程度。污染程度评价表明,铅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呈轻污染等级;镉、铜、镍元素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重金属含量未超标;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为0.945,综合污染等级达到警戒线。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研究区镉含量呈中等潜在生态风险程度;铅、铜、镍均呈轻微潜在生态风险程度;4种重金属元素综合生态风险指数小于150,属于轻微程度。总的来说,研究区存在一定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有必要进行定期的森林土壤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14.
唐鸿达  高良敏 《绿色科技》2013,(8):183-185,189
对淮南矿区潘集杨庄塌陷水域沉积物中的营养盐及重金属元素进行了分析,揭示了其环境现状和受污染程度。结果表明:潘集杨庄塌陷水域沉积物OI和ON属于尚清洁级别。沉积物的重金属污染主要以Cd元素为主,并依据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表明该区域重金属总潜在风险达到强生态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15.
重金属及有机污染土壤转基因植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姚斌  尚鹤  韩景军  梁景森 《林业科学》2005,41(4):162-167
植物修复是以植物忍耐和富集某种或某些有机或无机污染物为理论基础,利用植物或植物与微生物的共生体系,清除环境中污染物的一门环境生物技术,其核心是对植物能忍耐和超量积累重金属的生物学特性的利用。其具有费用低廉、节约土地资源或储藏费用、利用植物本身特性、不破坏生态环境和无二次污染等多方面的优点,有望成为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治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全新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应用于植物修复将是今后污染土壤修复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向,这将为污染土壤植物修复的普遍推广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环境的转基因植物修复研究进展情况,重点介绍了重金属耐性基因和有机污染物耐性基因在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矿山数量众多,矿山开发过程中会造成大量的环境地质问题,其中矿山水土污染是采矿活动引发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尤以金属矿山最为严重。基于熊耳山-伏牛山矿集区生态修复支撑调查项目成果资料,对矿业活动产生的水土重金属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产资源开发造成的水土污染物类型、特征因开采的矿产类型不同而不同,呈现出特征污染物与矿体母岩的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秦岭火地塘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中重金属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在秦岭南坡中山地带天然林分布区选择火地沟流域,分别对流域内大气降水、林内雨、枯透水、壤中流、支沟溪流水和流域出口径流重金属cd,Pb,Mn和zn质量分数进行2年的测试,采用比较和变化机制分析的方法,就森林生态系统对降水中重金属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降水通过森林生态系统形成流域出口径流,Cd,Pb质量分数分别降低0.721和6.482μg·kg~(-1),Mn,Zn分别降低0.012 8和1.467 4 μg·kg~(-1),降雨输入的Cd,Pb,Mn,Zn有90%以上被吸附固定;从降水到林内雨再到枯透水,Cd,Pb,Mn,Zn质量分数依次降低,壤中流Cd,Pb,Mn质量分数有不同程度上升,Zn则降低,溪流水Cd,Pb,Mn质量分数急剧降低,但Zn则上升,流域出口径流Cd,Pb,Mn,Zn质量分数均有不同程度上升;降雨径流过程中,林冠层对Cd,Pb质量分数的阻减量分别为0.697和6.194 μg·kg~(-1),对Mn,Zn分别为0.008 9和1.476 3 μg·kg~(-1),构成阻减重金属元素的关键层次,其次为枯枝落叶层.  相似文献   

18.
小型哺乳动物和土壤动物是陆地生态系统食物链中重要环节,在生物指示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鼠类和是环境重金属污染研究中最常用的指示物,其肝脏和肾脏是重金属富集的重要指示器官。蚯蚓和线虫不仅用以监测环境中土壤重金属总量,而且与土壤因素相结合还可以监测重金属的生态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兴仁高砷煤矿区水体沉积物的污染水平及其生态风险 ,以贵州省表生沉积物背景值作为基准评价沉积物污染水平 ,采用 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环境生态风险.结果表明 :交乐、潘家庄和小尖山煤矿区水体沉积物均表现出低pH值 ,高SO2 -4 、As、Fe等特征.与贵州表生沉积物背景值相比 ,交乐煤矿区水体沉积物中Fe、As和Hg平均值分别超过背景值4082倍、358 .8倍和19 .3倍 ;潘家庄煤矿区水体沉积物中Fe、As和 Hg平均值分别超过背景值3478倍、8 .3倍和0 .55倍 ;小尖山煤矿区水体沉积物中Fe、As和Hg平均超过背景值2457倍、5 .6倍和0 .65倍.利用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分析表明 :交乐、潘家庄和小尖山煤矿区水体沉积物主要受到As、Hg污染.交乐、潘家庄和小尖山煤矿区水体沉积物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Eir )从高到低依次为As > Hg >Cd> Cu> Pb>Cr>Zn ,As >Hg >Cd>Cu>Pb>Zn>Cr ,As = Hg >Cd>Cu>Pb>Cr>Zn.生态风险指数(RI)交乐>小尖山>潘家庄 ,交乐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程度为很强风险 ,潘家庄和小尖山沉积物中重金属生态风险程度为中等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