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农作物秸秆及土杂粪等都可以利用酵素菌发酵生产优质堆肥,因生产堆肥的原料不同,配方及方法也略有不同。现把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的酵素菌秸秆堆肥生产及使用技术简介如下: 1 酵素菌秸秆堆肥生产技术 1.1 配方 农作物秸秆1000公斤,干鸡粪30公斤,米糠或麦麸30公斤,红糖1公斤或玉米面2公斤,酵素菌接种剂(又称酵素菌扩大菌)5公斤,尿素2公斤。水占原材料总重量的55%~60%。  相似文献   

2.
<正> 酵素菌饲料分为两大类,一是酵素菌发酵饲料,二是酵素菌饲料添加剂,下面分别加以介绍。 1 酵素菌发酵饲料的生产及使用 1.1 配方 作物秸秆或饲草93公斤、麸皮5公斤、红糖1公斤、石膏1公斤,酵素菌接种剂1公斤,加水量一般为原料总重量的50%~55%,可根据作物秸秆含水量高低进行适当调整。 1.2 生产方法及工艺  相似文献   

3.
通过堆制方法进行发酵素接种扩培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秸秆和鸡粪为原料,以博力1号发酵素作为接种剂进行了发酵素接种扩培试验,探讨了发酵素通过堆肥方法进行扩培的可能性,筛选发酵素接种扩培的合适比例和接种方法。结果表明,从温度、有机碳含量、C/N比、T(终点C/N/初始C/N)值等腐熟度综合指标看出,通过扩培方法来扩大发酵素的生产是可行的;以20%比例接种发酵素堆肥产品(或换算成5%发酵素接种比例)是堆肥发酵素的适宜接种比例,能显著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试验采取施用秸秆速腐剂和生物酵素以及2种复合肥的裂区设计,研究秸秆速腐剂和生物酵素对水稻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秸秆速腐剂和生物酵素后水稻产量比空白对照提高5.32%,其中施常规复合肥提高4.97%,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提高10.62%.有机无机复混肥处理水稻产量比常规复合肥增加8.24%.  相似文献   

5.
连续2a进行了秸秆堆腐还田技术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堆腐还田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秸秆堆腐还田土壤全年作物产量增加了4.1%~5.6%,有机质含量增加0.9~1.5g/kg,速效钾含量增加3.2~5.6mg/kg,速效磷含量增加1.3~2.3mg/kg,容重降低0.07~0.13g/cm3。  相似文献   

6.
酵素茵是一种能分泌多种分解酶的有益微生物菌种群体,具有很强的好气性发酵能力,能够迅速催化分解人畜粪尿、作物秸秆、杂草等,使之在短时间内转化成为有机肥料。我们于1998~1999两年利用酵素茵进行玉米秸秆快速堆肥,结果酵素茵堆肥比常规堆肥发酵快,效果好。现将堆肥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秸秆腐熟剂堆腐效果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大堆试验和室内试验两种方式,比较了4种秸秆腐熟剂的堆腐效果。结果表明:济南产亿安神力可有效提高堆温且高温持续时间长,淮安产酵素菌速腐剂的干物重损失率大,二者的堆腐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8.
"两菌结合"栽培法,是采用酵素菌发酵作物秸秆和木屑等基质,使其充分分解成食用菌容易吸收的营养物质的一项栽培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为了促进蔬菜废弃物资源化还田,在室内模拟不同量[全量:每亩(667 m2)1.8 t,半量:每亩0.9 t]番茄秸秆和甘蓝叶残体还田,并设置添加菌剂(秸秆腐熟剂、农用酵素)和未添加菌剂处理,测定还田后7、14、21、28、35 d的土壤温度、pH、电导率、有机碳、养分含量以及腐殖质各组分含量,探究蔬菜废弃物还田量及配施菌剂对土壤理化性质和腐殖质组成的影响.结果 表明:各还田处理的土壤pH值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其中配施菌剂处理的pH值变化幅度较小.蔬菜废弃物还田后7 d各处理的有机碳含量均迅速增加,增加范围为0.55~1.73 g·kg-1.与未施菌剂还田相比,还田35 d后番茄秸秆添加酵素全量还田处理的土壤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了14.49%、9.30%和5.61%,甘蓝叶残体添加酵素全量还田处理的有效磷含量增幅最大,达到34.98%.在还田处理期间,番茄秸秆在第21 d的土壤水溶性物质含量达到最大,而甘蓝叶残体还田处理则是在第7 d上升到最大值,并且甘蓝叶残体各还田处理的土壤水溶性物质含量整体比番茄秸秆还田处理高.蔬菜废弃物配施酵素全量还田能够有效促进土壤腐殖质和胡敏酸含量增加,且两种蔬菜废弃物还田处理的土壤腐殖化程度均在还田第7d达到最大.综合比较而言,蔬菜废弃物配施酵素全量还田在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效率、降低还田成本方面效果最佳,更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凤眼莲有机肥料堆制技术研究及肥料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寻求凤眼莲变害为宝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凤眼莲为主原料,甘蔗滤泥及牛粪为辅助原料,进行凤眼莲有机肥料堆制及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微生物菌制剂堆制发酵技术"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优质凤眼莲有机肥料,肥料中全氮、全磷、全钾及有机质含量均达到农业部有机肥料标准;在3种微生物菌剂中,腐熟效果依次为RW酵素剂〉瑞莱特微生物腐熟剂〉BM堆肥速效菌曲;大田试验中,施用凤眼莲有机肥的韭黄表现为分蘖力强、长势旺、叶色浓绿、产量高,第1批收获产量为21532.5 kg/ha,比不追肥对照区增产14.56%。建议生产上大力推广应用微生物菌制剂堆制发酵技术生产凤眼莲有机肥料,其中RW酵素剂较适合用作凤眼莲原料腐熟剂。  相似文献   

11.
秸秆腐熟剂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有效利用秸秆腐熟技术、解决麦秸秆乱抛乱烧现象,特进行了宝地生KS100生物菌扩培剂、宝育肥-酵素菌扩培剂、酵素菌速腐剂、腐秆剂4种腐熟剂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腐熟剂对麦秸秆催腐作用明显,其中以宝育肥—酵素菌扩培剂表现最好,其它腐熟剂效果相当;施用腐熟剂虽然对水稻没有显著增产作用,但能达到稳产、环保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秸秆堆腐还田对土壤肥力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虎  常江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8):1399-1399,1401
连续2年进行了秸秆堆腐还田技术应用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堆腐还田具有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增加作物产量的作用。与CK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0.2~1.1g/kg,容重降低0.02~0.1g/cm3,速效P含量增加1.5~5mg/kg,速效K含量增加3.5~14mg/kg;全年作物产量增加了1.4%~22.1%。  相似文献   

13.
毕节地区小麦秸秆覆盖还土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1999-2001连续3年的定点研究表明:小麦秸秆覆盖还土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有效养分,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且有保墒、保温、疏松土壤等特点。小麦秸秆还土比对照未覆盖的玉米增产,尤以覆盖小麦秸秆+酵素菌催腐后增产效果最优,比对照增产11.7%,差异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长期秸秆还田培肥砂姜黑土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 ,研究长期秸秆还田和应用“3 0 1”菌速腐剂堆腐还田对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配施“3 0 1”菌速腐剂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 ,或秸秆堆腐后还田 ,均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水平 ,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改善经济性状 ,提高产量。当季玉米增产 10 .5 5 % ,第 2季小麦增产 7.12 %~ 12 .93 %。  相似文献   

15.
秸秆通过低温发酵堆腐作为有机肥料替代化学肥料可以稳定风沙土有机碳库,同时也会影响土壤性状和作物生长。实验设置5个处理:(1)不施肥;(2)常规施肥;(3)有机粪肥;(4)秸秆粉碎还田;(5)秸秆堆腐还田。通过两年定位试验,观测了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养分和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与常规施肥相比,土壤有机质增加了12.56%~23.12%,土壤速效钾增加了5.50%~14.75%,六月末土壤水分增加了97.69%~121.62%,土壤水分的变化和土壤速效钾性状的改善可能是增产稳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利用酵素菌剂堆肥推广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生产中的作物秸秆科学地进行堆制沤制,能形成有机质丰富的肥料用作基肥,结合翻地施入田间,对改良耕层土壤性质和供肥能力极为重要.但由于自然堆肥中腐解微生物如酵母菌、芽孢杆菌、放线菌等数量较少,不利于秸秆分解成有机质,延长成肥时间,同时增大肥料中养分的耗损,对作物利用率低.现采用日本酵素菌高温腐解菌剂加入秸秆中,增加微生物数量和种类,提高其活性,可加速有机肥的形成,比一般堆肥腐解时间提前10~15d,省工省时.在高温腐解中能有效杀灭其中的病菌、虫卵和杂草种子.该有机肥施入田间后可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改善土壤自身条件,并有利于土壤中作物残体的分解及迟效性养分向速效性养分的转化.  相似文献   

17.
正酵素菌技术始创于日本,酵素菌是由细菌、放线菌、丝状菌、酵母菌组成的能够产生多种催化分解酶的有益菌群,其有益生物群体包含3属、24种,这些生物菌群在培养繁殖过程中能产生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乳酸酶等十几种不同类的酶,催化分解秸秆、杂草、木屑等有机物质,又能分解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还可以分解页岩、沸石、膨润土等矿物质,使之在短时间内转化为可供植物利用的有效成分,增加土壤有效养分  相似文献   

18.
酵素菌作用于鸡粪和秸秆联合堆肥中,会生成具有高效肥力的生物有机肥.以西红柿盆栽试验研究施用该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有机肥的土壤肥力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差异性显著,其中施用12t/hm2的生物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最明显.  相似文献   

19.
酵素菌是由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丝状菌组成的能够产生多种催化分解酶的有益微生物群体,它能够产生几十种活性很强的酶。酵素菌具有很强的好气发酵分解能力,既能分解各种作物秸秆、树皮、锯末等,又能分解化肥、农药等化学物质,还可分解页岩、沸石、膨润土等矿物质,使之在短时间内转化成为可供植物利用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20.
酵素有机肥在水稻育苗上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酵素菌技术是国外生物专家在20世纪4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酵素菌是由细菌、放线菌、丝状菌、酵母菌4大类24种有益微生物组成的复合群体,内含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等几十种不同类型的酶类。酵素有机肥是以稻壳为原料,加酵素菌堆腐发酵而成的肥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