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果肉质地与胞壁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果肉质地差异较大的白肉枇杷(Eriobotrya japonica Lindl.)“白梨”和黄肉枇杷“解放钟”为试材, 探讨果实发育过程中胞壁酶活性变化与果肉质地形成的关系。 结果表明, 2个品种枇杷果实发育过程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 EC 3.1.1.15)、 果胶酯酶(PE, EC 3.1.1.11)与纤维素酶(Cx, EC 3.2.1.4)活性总体呈上升趋势, 这3种酶活性在果实发育后期(即花后100~115 d)极显著高于前期并出现峰值。“白梨”枇杷PE,PG和Cx酶活性高于“解放钟”, 果实发育前期, 2个品种枇杷PE, PG和Cx酶活性差异较小; 果实发育后期,“白梨”PE, PG和Cx酶活性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解放钟”。Cx, PG和PE与枇杷果肉质地形成密切相关, 而β-半乳糖苷酶(EC 3.2.1.23)、 α-葡萄糖苷酶(EC 3.2.1.20)、 α-半乳糖苷酶(EC 3.2.1.22)、 α-甘露糖苷酶(EC 3.2.1.24)等4种糖苷酶对“白梨”枇杷果实发育后期果肉软化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早钟6号’枇杷果实裸藏和聚乙烯薄膜袋藏下果皮的细胞壁代谢。结果表明:裸藏与袋藏的‘早钟6号’枇杷果实采后8℃下贮藏期间,果实失重率不断增大,果皮细胞膜相对渗透率、果胶酯酶(PE)和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逐渐升高;果皮细胞膜相对渗透率与PE、PG活性呈显著正相关效应(p0.01);但袋藏可极显著(p0.01)地减少果实失重率,延缓果皮的细胞膜相对渗透率、PE和PG活性升高,说明薄膜包装贮藏能抑制果实失水、降低细胞壁降解酶(PE、PG)活性和维持果皮细胞膜的完整性。进一步通过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不同贮藏性的5个枇杷品种果实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枇杷果皮多皮孔,果顶与果蒂部位绒毛少且稀疏,果肉肉质细、具有大的细胞间隙和胞间腔,这些超微结构易引起采后枇杷果实失水和病原微生物侵染,从而导致果实贮藏性和抗病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人工疏果对龙眼果实大小、内源激素和细胞壁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花后1个月内分2次对储良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cv.Chuliang)进行人工疏果处理(总疏果幅度50%左右)。结果表明,人工疏果可以促进果实的生长(与对照相比,横径和果实重量至采收分别增加了7.1%和22.5%)。果实中GA4 7和ZRs含量均表现为疏果处理大于对照,其差异在出现含量高峰时增大,而IAA含量也是疏果处理大于对照,但其差异主要出现在花后45d和花后100d。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疏果处理与对照果皮中细胞壁成分变化的趋势基本相似,处理只是在后期才增加了果皮细胞壁中果胶,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分别出现在花后90d后、60d和75d后,疏果处理对可溶性糖的含量无影响。根据试验结果推测:在果实发育前期,疏果处理显增加的内源细胞分裂素类水平,可能有利于促进细胞分裂和细胞数量;而在果实发育后期,增加的果皮细胞壁成分则为人工疏果促进果实生长(主要表现为细胞的膨大)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水稻纹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种类及其对水稻叶片组织的致病作用,对水稻纹枯病菌的细胞壁降解酶进行了SDS 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分析、酶活性测定、叶片浸解后的渗透性还原单糖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水稻纹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电泳结果显示,提取的细胞壁降解酶混合物中至少含有10种不同分子量的组分。用3, 5 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了7种常见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结果显示,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为诱导底物,内切 β 1,4 葡聚糖酶(Cx)活性最高,其次为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聚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 (polymethylgalacturonase, PMG);以果胶为诱导底物,PG活性最强,PMG次之。通过比较不同底物对PG、Cx和PMG这三种主要细胞壁降解酶的诱导效果,发现Cx用1.0%CMC的诱导效果最好,PG和PMG用1.0%果胶的诱导效果最好。Cx的最佳反应温度是30℃,PG和PMG的最佳反应温度是50℃;Cx和PMG的反应时间定为40 min较为合适,PG反应时间定为60 min较为合适;当pH值达到5.0时PG酶活性最强,当pH值达到9.0时Cx酶活性最强,pH值为4.0~6.0时,PMG的酶活性达到最强。通过对酶处理后叶片的渗透性还原单糖和相对电导率的测定,发现细胞壁降解酶的确对水稻叶片组织造成了损伤,并且随着酶浓度的增加,损伤程度也逐渐加重。  相似文献   

5.
以AP(African Pride)番荔枝冬季果为试材,研究不同温度、乙烯利处理下,番荔枝果实淀粉、可溶性糖、蔗糖等糖类以及果胶含量和细胞壁代谢相关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活性的变化,以期从多糖代谢角度探讨温度和乙烯对番荔枝冬季果软熟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20℃)可延缓淀粉向可溶性糖的转化,高温(32℃)可促进淀粉向可溶性糖的转化,而28℃下番荔枝软熟最快。28、32℃下果实果皮变硬可能与果皮中原果胶的合成有一定关系。果实的软化与果肉中的原果胶降解有关,但和可溶性果胶含量上升无必然联系。温度和乙烯对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影响,其中Eth-28℃处理对酶活性诱导最显著。Cx和PG活性的变化与果实软化最相关,而PME在果实软化中可能不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不同烘烤工艺处理对烟叶细胞壁物质含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4种变黄期和定色期不同烘烤工艺处理,分析烘烤过程和烤后烟叶纤维素、粗木质素、果胶等细胞壁物质含量及纤维素酶、果胶甲酯酶活性。结果表明:烟叶烘烤过程中纤维素、粗木质素、果胶含量在烘烤36 h前快速降低,48 h后降幅减小,36 h前降幅依次为T3、T4、T2、T1,48 h后为T4、T2、T1、T3;果胶甲酯酶24和72 h活性最高,48 h活性降到最低,形成双峰曲线;纤维素酶活性在48 h后达到最高。通径分析结果表明,T2处理烤后烟叶细胞壁物质含量最低,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总体得分最高,烟叶质量最好。T2处理降低细胞壁物质含量有利于提高感官质量,提升烤后烟叶质量。  相似文献   

7.
以10年生‘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为对象,研究夏梢生长对幼果及果柄离区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相关基因表达及其脱落的影响。结果表明:夏梢萌发6 d后幼果大量脱落,15 d后累积落果率高达79.5%,比同期去梢的增加91.7%。夏梢生长明显促进幼果和离区中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活性的提高,其活性水平与相对落果率均达显著正相关。果胶(甲)酯酶(PME)、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不受夏梢生长所影响。基因表达结果显示,夏梢生长促进CsPG、Csβ-Gal和Cs Cx的表达上调,6 d时出现表达峰值,而CsPME的表达不受夏梢影响。综合认为‘砂糖橘’夏梢生长诱导幼果脱离过程中,Cx、PG是参与脱落调控的细胞壁降解关键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美中红’番木瓜为试材,研究了热处理复合香茅精油处理对番木瓜果实采后保鲜效果及软化相关酶的影响,测定了贮藏过程中果实失重率、硬度、颜色、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维生素C(Vc)和呼吸速率,还测定了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E)、纤维素酶(CL)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等软化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热处理复合香茅精油处理可显著降低番木瓜果实病情指数和失重率,延缓果实硬度下降和颜色的转黄,提高果实中的TSS和Vc含量和果实固酸比,降低果实呼吸速率,延迟呼吸高峰的出现;复合处理可降低果实PG酶、PE酶和β-GAL酶活性,延迟PE酶峰值的出现,对CL酶活性影响不显著。可见,复合处理对番木瓜果实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复合处理延缓果实硬度下降与降低呼吸速率以及降低PG酶、PE酶和β-GAL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矿质养分在‘砂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 Shiyue Ju)树体的分布规律,以7年生中高产‘砂糖橘’树为试材,采用挖取全株、分解取样的方法,研究了‘砂糖橘’养分累积及其分布特性。结果表明:为生产50 kg果实,‘砂糖橘’树体需要累积N 0.393 kg、P 0.040 kg、K 0.366 kg、Ca 0.161 kg、Mg 0.043 kg、S 0.083 kg、Fe 7 865 mg、Mn 1 837 mg、Cu 175 mg、Zn 1 356 mg、B 1 161 mg、Mo 2.6 mg。在成熟期每收获50 kg果实,其果实带走的养分量为N 0.208 kg、P 0.025 kg、K 0.237 kg、Ca 0.033 kg、Mg 0.017 kg、S 0.035 kg、Fe 702 mg、Mn 151 mg、Cu 87 mg、Zn 228 mg、B 573 mg、Mo 0.9 mg,养分比例N ∶ P ∶ K ∶ Ca ∶ Mg ∶ S为1 ∶ 0.12 ∶ 1.14 ∶ 0.16 ∶ 0.08 ∶ 0.17。同时,阐明了‘砂糖橘’不同部位养分含量和不同养分在‘砂糖橘’不同部位的分配模式。  相似文献   

10.
火龙果果实发育期间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彬  郑伟  蔡永强 《热带作物学报》2015,36(7):1242-1246
以红肉火龙果新品种‘紫红龙’为试验材料,研究果实发育期间鳞片、果皮、果肉中N(氮)、P(磷)、K(钾)、Ca(钙)、Mg(镁)、Fe(铁)、Zn(锌)、Mn(锰)、Cu(铜)、B(硼)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火龙果花后3 d鳞片和果肉K含量维持较高水平,之后呈下降趋势,果皮K含量在果实成熟时最高。在整个果实发育期间,K含量比其他营养元素的含量高。火龙果花后3 d果肉的Ca含量最高,在果实发育中,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10种营养元素在鳞片、果皮和果肉生长发育中的变化规律来看,在幼果期,果实中多种元素的含量均处于最高水平,此后,随着幼果的快速增大,矿质元素含量逐渐下降。直至果实成熟期,各种矿质元素含量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1.
龙眼采后果皮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主栽龙眼品种“石硖”和“储良”为试材,研究了在3 ̄4℃贮藏条件下龙眼果皮中细胞壁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储良龙眼果皮比石硖的衰老更快、更严重;储良果皮中的果胶甲酯酶(PME)活性比石硖的高,出现上升的时间早;储良果皮中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木聚糖酶(Xyl)、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也高于石硖的,外切半乳糖醛酸酶(exo-PG)活性开始上升的时间也比石硖的早。  相似文献   

12.
对两种葡萄柚(Citrus paradisi marcf)果实发育过程中 K、 Ca、 Mg、 Zn、 Cu、 Mn、 Fe 7 种金属营养元素的含量与分布、 吸收规律及其与活性氧代谢相关性差异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1)红宝石果实生长期(4~10月)较甜葡萄(4~12月)短, 红宝石果实果重较大, 果皮较厚。 (2)两葡萄柚中 7 种营养元素大多以幼果期含量最高,并随着果实的发育总体呈递减规律。 K、 Zn、 Fe 以果肉中含量较多, Ca、 Mg、 Mn、 Cu 则主要分布于果皮, 其中Ca 在果皮果肉间含量的差异较大。 K 含量位居 7 元素之首。 (3)葡萄柚对 K、 Ca、 Mg、 Zn、 Mn 的吸收集中于果肉迅速生长期, Cu 和 Fe 在果实转色期出现另一吸收峰。 (4)7 种金属营养元素间和元素与活性氧代谢指标间的相关性显著率均为: 甜葡萄高于红宝石, 果肉高于果皮。 其中与活性氧代谢指标间显著率最高的元素是 Mg、 Zn,最低的是 Cu, 相关性较好的活性氧代谢指标是 O2·- , SOD 最差。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利用度柚6号、瑁溪蜜柚授粉处理对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果皮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及苯丙氨酸裂解酶(PAL)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授粉处理后,度尾文旦柚果实发育后期PG活性呈上升趋势;CX活性呈下降趋势;PAL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3年生‘储良’龙眼盆栽树为试验材料,于花后28 d时采取模拟低温(昼夜15/10℃)处理,研究该处理对龙眼果实发育及其果皮过氧化氢(H_2O_2)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以常温(昼夜28/23℃)处理为对照。结果表明:模拟低温处理后的龙眼成熟果实单果重明显偏小、发育期显著增加,主要是延长了果实发育前期,但其累积落果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模拟低温期间,果实生长缓慢,落果较少,果皮POD、CAT活性与H_2O_2含量均低于对照;但从处理后43 d起开始解除模拟低温后,果实发育迅速,落果剧烈,果皮POD、CAT活性及H_2O_2含量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且在果实发育中后期均明显高于对照。这表明,模拟低温抑制了果实生长、延长了果实发育期,温度骤然回升引起果皮H_2O_2的爆发及果皮抗氧化酶活性的提高,进而诱导了果实大量脱落。  相似文献   

15.
茶树具有较强的聚氟能力,叶片是主要聚集部位。为探讨茶树叶片聚氟的特性,分析了茶树叶片中氟的亚细胞分布,氟与细胞壁结合的可能方式。结果表明,3个品种茶树叶片中氟都主要分布于细胞壁(39.74%~56.49%),其次分布于可溶性组分(28.35%~37.32%)。果胶和半纤维素组分聚集了细胞壁90%以上的氟,是细胞壁富集氟的主要组分。细胞壁中的氟与Ca、Mn和Al等金属离子含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甲基化和酯化处理能显著降低细胞壁中F、Mg、Fe、Ca、Mn、Al离子含量,而纤维素酶、果胶酶酶解处理对细胞壁中F、Fe、Ca、Mn、Al离子含量影响较小。说明细胞壁中-NH2和-COOH基团在氟与细胞壁结合中起着重要作用,而果胶和纤维素分子链的大小对结合氟影响不大。因此,茶树叶片细胞壁和可溶性组分是氟重要累积部位,二者的区隔化作用降低了氟毒害;氟可能与细胞壁中-OH、-NH_2和-COOH以氢键形式结合或者与细胞壁中金属离子以离子键结合而被固定在细胞壁中。  相似文献   

16.
以8成熟的‘高朗一号’毛叶枣(Zyiziphus mauritiana L.cv.Gao lang No.1)果实为材料,研究了以1 μL/L 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对毛叶枣果实采后贮藏[(25±1)℃,相对湿度60%~65%]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显著降低了失重率和腐烂率,推迟了果实硬度的下降和果皮退绿;诱导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延缓了丙二醛(MDA)的生成。  相似文献   

17.
以‘南岛无核’荔枝果实为材料,研究促进和抑制能量水平条件下,荔枝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呼吸、失水、果皮细胞膜损伤、能量产生及其关键酶活性与衰老的关系。结果表明:2,4-二硝基苯酚(DNP)解偶联剂抑制了能量供应,可促进荔枝果皮失水,加速果皮细胞膜损伤,能荷下降快,明显促进了荔枝果实衰老。而外源ATP处理降低了果皮失水和细胞膜损伤,果实贮藏期间保持了相对较高的能荷,延缓了荔枝果实采后衰老。DNP的解偶联作用使线粒体制造ATP受阻,直接诱导了贮藏前期细胞色素C氧化酶(COX)、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增强,贮藏后期这些ATP关键酶活性下降,对延缓果实衰老不利。而外源ATP处理,果实贮藏前期COX活性较低,贮藏后期COX、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增强,均对延缓荔枝果实衰老具有积极作用。总之,荔枝采后贮藏后期energy charge(EC)下降、ATP供应不足是导致荔枝果实衰老的重要因素,适当提高贮藏后期果实电子传递与氧化磷酸化过程中COX、H+-ATPase和Ca2+-ATPase等ATP相关酶的活性,对抑制荔枝果皮衰老、延长贮藏期更有利。  相似文献   

18.
以酸橘、枳壳2种砧木的成年砂糖橘果树为供试材料,通过对砂糖橘树体各部位磷素营养水平的分析,研究砧木对砂糖橘树体磷素营养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1)酸橘、枳壳2种砧木砂糖橘的根系磷素分布规律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都表现为须根中的磷素含量显著高于主根、侧根中的磷素含量,且主根与侧根中的磷素含量表现为不同砧木砂糖橘间差异显著。(2)2种砧木砂糖橘当年生枝的磷素营养水平要显著高于往年生枝和主干,而砧木差别对枝干各部位的磷素营养水平没有影响。(3)2种砧木砂糖橘的秋梢新叶的磷素含量显著高于4级、5级叶片,砧木的差别不影响各类叶片的磷素营养水平。(4)酸橘、枳壳2种砧木砂糖橘的果实中磷素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但是不同砧木对果皮和果肉的磷素含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9.
热处理后芒果、香蕉果皮PAL活性变化与炭疽病发生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热处理后芒果、香蕉果实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在贮藏期间的变化与炭疽病发生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果实采后经热处理或接种炭疽病菌均可诱导芒果、香蕉果实果皮PAL活性提高,处理后 2 d,果皮PAL活性达到最大值。其后随着热效应的减弱,果实的后熟,酶活性逐渐下降,直至果实完熟时达最低值,然后随着炭疽病的出现,PAL活性又有所上升。经热处理的果实,贮藏期间炭疽病发生速度较慢,发病率低,果皮PAL活性处于最低值。   相似文献   

20.
为揭示饥饿胁迫下澳洲坚果果实脱落与能量代谢的关系,以‘H2’澳洲坚果为试材,在果实发育早期对结果母枝进行环剥+去叶处理,定期测定果柄及果实不同组织中能量物质(ATP、ADP与AMP)含量、能荷(EC)水平和能量代谢关键酶(H+-ATPase与Ca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环剥+去叶处理明显促进了澳洲坚果早期果实脱落。自处理起至果实开始剧烈脱落时(处理后0~3 d),果皮的AMP与ADP、种子的ATP与ADP以及果柄的ATP、ADP与AMP含量均显著增加,果皮与种子的H+-ATPase以及果柄的H+-ATPase和Ca2+-ATPase活性明显增强,果柄与种子的EC水平显著升高,但果皮的EC值明显下降。在处理后期(处理后4~5 d),随着果实脱落加剧,果柄的Ca2+-ATPase以及果皮与种子的H+-ATPase及Ca2+-ATPase活性均显著增加,果柄和果皮的ATP以及果皮与种子的AMP含量均明显升高,而EC水平仅在果柄中显著提高。这些结果说明,饥饿胁迫可能通过影响澳洲坚果果柄及果实的能量代谢特性来影响早期果实脱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