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闻章辉 《蔬菜》2002,(11):34-36
马铃薯对肥料反应比较敏感,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化学肥料的用量对产量影响较大;同时,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的情况下,马铃薯前期营养生长较旺,需要适时采取控旺措施以促进马铃薯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促进地下块茎的膨大。另外,马铃薯生产要求种薯切块有一定的质量,但在生产实践中,有的农户为减少用种量,采用挖单芽眼的方式,种薯切块较小。针对以上问题,本课题在施肥量、控旺、切块大小等条件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以及诸条件之间的相互配合方面进行了探讨,现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地设在新沂市北…  相似文献   

2.
黄平华  沈明红 《蔬菜》2015,(4):43-44
为指导蔬菜型马铃薯的田间栽培管理,从品种选择、种薯处理、整地施肥、病害防治等方面全面介绍了马铃薯高产栽培需注意的问题,特别提出要注意切块薯与小整薯作种时要分开播种、要严格避免连作等影响马铃薯产量的因素,以期对生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刘义龙  申爱国  陈兴广 《蔬菜》2001,(12):30-30
马铃薯为无性繁殖作物,以薯块作为种源,用种量较大,生产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我县马铃薯的生产。为解决生产中这一难题,巨野县蔬菜局技术人员自 1997年开始试验,试范、推广马铃薯擗芽栽培新技术。这一技术比切块栽培具有较多优点,有较大推广价值,现将其优点和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一、马铃薯擗芽栽培技术的优点 1 减少用种,节省生产成本据我们试验:擗芽栽培667m2用种40kg左右,为切块栽培用种量的1/3左右,667m2节省用种成本2/3。对于原种繁殖生产用种的地块,667m2节约成本1000~1300元。对于…  相似文献   

4.
冬种马铃薯不同栽培方式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冬季不同栽培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商品性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和稻草包心栽培2种方式表现出产量高,薯块表面光滑、大小均匀,商品性好,经济效益显著,田间操作简便等特点,是一种既高产优质又节能减排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对当前早春保护地马铃薯切块催芽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和关键技术难点,结合笔者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从种薯选择、晾晒种薯、种薯切块、微生物菌肥拌种、催芽方法及催芽管理6个方面,重点阐释和逐步分解马铃薯切块催芽中包括切块方法、催芽种类及温湿度管理等在内的诸多技术要领,以期为早春保护地马铃薯种植农户早产丰产、科学研究及田间育种试验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6.
薛勇 《蔬菜》2001,(6):28-28
在种植马铃薯时,为保证苗齐、苗壮,可用种薯切块催芽技术,现介绍如下: 一、种薯切块 1.切块大小一般要求切块重量不应小于 20~ 25g, 即每 500g种薯可切20~25块。每个切块上至少要带l~2个芽眼。 2.切块方法50g左右的种薯可从顶部到尾部纵切成2块;70~90g的种薯切成3块,方法是先从基部切下带2个芽眼的1块,剩余部分纵切为2块;100g左右的种薯可纵切为4块,这样有利于增加带顶芽的块数。对于大薯块来说,可以从种著的尾部开始,按芽眼排列顺序螺旋形向顶部斜切,最后将顶部一分为二。 3注意事…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我国南方春马铃薯用种量大、种薯成本高等难题,提出了茎段扦插新技术,并与传统块茎切块栽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茎段扦插技术效果因品种而异,总体上,茎段扦插可获得的纯收益明显高于传统块茎切块栽培.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是粮、菜、饲及工业原料兼用作物,具有营养丰富、高产高效、生育期短等特点。在当前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进程中,马铃薯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选种不当及栽培不配套等原因,致使经济效益不够理想。为提高农民种植马铃薯的收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我们据近几年来的生产试验,总结出一套比较有效的春季马铃薯早熟高产栽培技术,每666.7m2产量在3500kg以上,效益达4000元。其主要措施如下:1整地施肥要求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面平整、排灌良好、前三茬未种过茄科作物的地块。每666.7m2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4~5m3,尿素20kg,过磷酸钙40kg,硫酸钾30kg用作基肥,普施深翻、精耕细耙。2选用良种选择早熟脱毒良种,如脱毒的津引8号、早大白、中薯2号、郑薯5号、东农303等,一般用种量为120~150kg/666.7m2。3播前催芽3.1时间选择一般在播前25d左右开始催芽,豫北地区在2月初进行。3.2切块或整薯催芽通常用切块催芽方式,这样出苗比较整齐。3.2.1切块大小每块重量不应低于20~25g,即每500g种薯可切20~25块,切块过小,影响早出苗,甚至出现缺苗现象,切块过大不经济;每...  相似文献   

9.
沈慧 《蔬菜》2005,(2):43-43
种植马铃薯时,种薯切块能节约用种,减少投资,促使薯块发芽生根。现将马铃薯切块需要注意的几个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马铃薯在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密度、不同种薯切块方式,不同品质种薯以及不同的专用混合肥施用水平条件下的农艺性状和产量表现.结果表明,在崇明东滩地区马铃薯的种植密度宜控制在5000~5800穴/667 ㎡之间;肥料运筹上总量控制在马铃薯专用混合肥100 kg/667 ㎡、碳酸氩铵25 kg/667 ㎡左右;在种薯的选择上选用100 g左右的种薯切2块或150 g左右的种薯切3块进行栽培,有条件的情况下,可选用50 g左右的整薯作为种薯;稻草覆盖或垄作均可作为当地的主要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种薯处理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继艳 《中国蔬菜》2018,1(8):96-98
根据马铃薯种薯产地的纬度、海拔高度、气候条件等严格选种、引种、购种,并做好催芽、切块、药剂拌种等种薯处理工作,才能有效防止马铃薯田间病害的发生,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各项栽培措施都与马铃薯的产量有关,其中关键的是种薯。因为种薯是最经济有效的高产措施。种薯的含意包括优良品种、脱毒种薯播前晒种和切适宜大小母块等四项内容。  相似文献   

13.
脱毒马铃薯种薯药剂拌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6种药剂对脱毒马铃薯种薯进行拌种处理防治疫病的效果。结果表明:脱毒马铃薯切块后用药剂拌种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出苗率,以甲霜灵锰锌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锰稀氟吗啉和高锰酸钾。  相似文献   

14.
长岭县是马铃薯产区,栽培面积比较大,通过改进栽培措施提高马铃薯群体产量,提高经济效益,是马铃薯生产者长期探讨的问题。2008年和2009年两个年度,我们做了马铃薯小整薯播种试验,两年的实践证明,小整薯播种可使马铃薯地下快茎增产18.78%,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表现良好。  相似文献   

15.
该种植模式在原来单纯种植春花生的基础上复种一茬早春马铃薯,花生基本不减产,多收了一茬马铃薯,每(亩)能增加纯收入1000多元,是目前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的一种切实可行的种植模式。1茬口安排早春马铃薯于2月中下旬催芽育苗,3月上旬地膜覆盖栽培,5月下旬马铃薯收获后,抓紧时间种植花生。2栽培技术要点2.1早春马铃薯2.1.1选择早熟品种:因为一年两熟栽培,马铃薯应选择生长期短、优质、高产的品种,以脱毒鲁引一号为最好,该品种生育期只有70天,产量高、品质好,且市场销售好。2.1.2切块催芽:于2月中下旬将种薯切块催芽,切块时应从马铃薯顶部切开,每…  相似文献   

16.
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荷兰15'马铃薯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膜避温1带2行大小垄种植模式,整薯播种和切块播种各设置30 cm×70 cm、24 cm×70 cm、18 cm×70 cm 3个不同种植密度,共6个处理。结果表明:整薯播种各密度比切块播种提前出苗1~3 d;株高、茎粗此切块播种的小,但单株主茎数、植株鲜重和干重比切块播种的大;整薯播种的单株结薯数平均比切块播种增多26.57%。整薯播种的鲜薯产量均高于切块播种,且整薯播种的3个密度均极显著高于切块播种,比同密度切块播种的产量分别高出44.5%、27.1%、24.5%。整薯播种密度30 cm×70 cm的小区商品薯产量显著高于整薯播种密度18 cm×70 cm、茅块播种密度30 cm×70 cm、18 cm×70 cm,整薯播种密度24 cm×70 cm与茅块播种密度24 cm×70 cm的小区商品薯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西北园艺》2021,(1):54-54
马铃薯产业长期面临两个结构性障碍:一是栽培马铃薯大都为杂合四倍体,遗传非常复杂,导致育种周期长(12~15年),50年前甚至100多年前育成的老品种仍在生产中大面积栽培;二是传统的马铃薯种植方式是将做种用的马铃薯切块埋入土内进行无性繁殖,繁殖系数低、用种量大(1亩地需200kg种薯)、成本高、易携带病虫害。  相似文献   

18.
以莱用脱毒马铃薯为上茬、脱毒甘薯为下茬的薯-薯连作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从品种选择、种块处理、栽培形式、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几方面介绍其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在盐碱地日光温室栽培马铃薯微型种薯,通过温室优化、选择适宜品种、定期喷盐碱改良剂等措施,平均每667 m2 一季可生产微型种薯12 万粒,经济效益1.5 万元。  相似文献   

20.
不同施钾量和种植密度对保护地马铃薯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中薯三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露地冬种马铃薯不同施钾量和栽培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A3B1处理(钾0.540kg/小区、株行距20cm×50cm)马铃薯产量最高、商品薯个数最多、商品薯最重、商品薯率最高。在一定范围内的栽培密度和施钾量与马铃薯产量和商品性呈正相关,与马铃薯的物候期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