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发连  刘双双  付强 《油气储运》2006,25(11):58-60
介绍了空管投油的具体步聚及其特点,结合西部成品油管道工程实际,对水联运投油与空管投油进行了对比分析,确定两部成品油管道采用空管投油方案,并针对空管投油丰硕存在油头保护、沿线排气、自控系统调试、大落差不满流控制等技术难点,提出了西部成品油管道空管投油的可行性技术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投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张增强 《油气储运》2004,23(6):32-35
对兰成渝成品油管道概况、管道试运投产各个阶段的做法、油水混合物的分离和首批油品顺序输送的混油情况做了简要总结,具体介绍了站内设备单体试运和分系统试运、管道干线清扫、管道充水、全线输水联合试运、管道投油、油品分输作业等过程,对同类型管道的投产作业具有工程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汽油、水顺序输送的特殊混油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鹏 《油气储运》2000,19(7):16-18
在南输成品油管道投油过程中,汽油、水顺序输送产生了混油段。以大量实际运行数据为基础,总结了混油密度(浓度)的变化规律,对产生过长混油尾段的原因了分析,讨论了汽油紊我向前行水轴向伸展及混油尾段特殊变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成品油管道油顶水投产的混液规律,减少投产过程造成的混液,采用OLGA软件,建立了云南某成品油管道油顶水投产数值模型,模拟了多种油顶水投产工况下的混液量,并分析了流量、停输时间、停输时混液头位置对混液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量对混液量影响最大,增大流量可有效减少混液量;停输时间对混液量的影响存在临界值,当停输时间超过临界值时,混液量不再增加;停输时混液头位置的影响规律主要由混液段所处地形决定。研究成果可为成品油管道中间站、末站油水混液储备罐的建设规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大落差对西部成品油管道投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西部成品油和原油管道具有的山区典型长距离大落差的特点,分析了其投产过程中大落差对管道充水阶段、设备和柴油顶水混油的影响和管道存气的可能性和危害。提出了一些在投产中由大落差导致的可能出现的问题,介绍了相关的一些量的计算方法,给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兰成原油管道是一条长距离、高压力、大落差的原油管道,投产采用常温部分充水,以油顶水的方式。介绍了兰成原油管道的概况和管道投产前的准备工作,总结了管道部分充水、停输憋压检漏及投油等投产过程。对管道投产过程中的充水长度、中间站场排污、高点排气,特别是首次分段实施的大型输油管道停输憋压检漏过程等做了详细介绍。另外,就水击保护统一性、投产前智能测径必要性,以及投产过程中出现的油水不同压、气阻等问题提出了建议,并揭示了部分管道充水、停输憋压检漏等措施的重要意义,为今后液体管道的投产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7.
成品油长输管道的混油下载与切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正常运行条件下影响成品油长输管道混油发展、分布及混油量的因素,总结了顺序输送成品油管道的生产运行数据。以混油回掺处理为基础,提出了综合利用成品油长输管道油品资源和沿线站场下载油品的质量潜力,减少管道干线终点混油量的混油下载与切割处理方法,例如沿线站场适当下载干线混油尾,支线分输干线混油,沿线站场下载部分混油,将末站混油细分为不同浓度比例的混油段等。该方法应用于西南成品油管道的混油切割处理,取得了显著效果,可有效减轻管道全线的混油处理压力。  相似文献   

8.
李少青 《油气储运》2002,21(5):28-29
靖咸输油管道的为变管径管道,有多个分输点,输送工艺为全线密闭输送。该管道沿线起伏大,且设有减压站,根据这一特点,管道投产时采用准冷投方式,介绍了该管道的投产过程,对准冷投方式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曾多礼 《油气储运》2001,20(10):54-56
以格拉成品油管道为例,分析了输送距离,油品的剪切速度,中间泵站,翻越点、停输和落差6种因素对成品油管道混油产生的影响,指出把性能相近的两种油品,按轻质油品在前,重质油品在后的顺序进行输送,采用球阀切换油品;简化泵站工艺流程,严格控制翻越点后各泵站的进站压力和避免停输等一系列方法对减少混油效果显著,介绍了处理混油的工艺流程和掺混比例。强调指出,油顶油的直接输送方式经格拉成品油管道实践证明简单易行,推荐在我国成品油顺序输送中采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化西南成品油管道经改扩建,形成了茂名、北海双油源输送油品的新型运行模式.以往针对单油源输送模式开发的批次调度编制算法和软件已不适用.基于适用于多源成品油管道的批次调度算法,以及国外成熟的多源管道调度理论,融合国内成品油管道调度计划编制时所需要考虑的因素,开发出商用批次编制软件,很好地解决了双油源模式下出现的支干线油品运移协调问题和交汇点转输站点的注入分输操作机制问题.开发出的软件已应用于西南双油源成品油管道日常调度计划的编制工作,大大提高了编制计划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马海峰  游泽彬  许琛琛  陶冶 《油气储运》2013,(12):1363-1366
以长庆油田一呼和浩特石化原油管道工程(长呼原油管道)投产为例,描述了热油管道投产临时输水设施的设置方法,给出了临时输水管道管径的计算方法。基于长呼原油管道投产期间的相关工艺、设备参数及生产运行储备库储罐储存的投产用水量,计算得出临时输水管道在不同管径下给油泵入口相关工艺参数,进而确定最佳管径。影响预热介质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场站间距和进站温度场要求,由此确定了冲水段长度和预热介质用量。相关经验可为热油管道投产提供借鉴。(表3,图4,参6)  相似文献   

12.
海四联外输管道停输与不预热投产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四联外输原油流变性的研究,建立了热油管道停输与不预热投产过程的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海四联外输管道停输与不预热投产过程,给出了管外土壤与管内油品的温度分布、管内压力的变化及流量的恢复过程.在模拟计算的基础上,实现了管道前半段动火停输、新建管段不预热直接投油,全线启动投产一次成功.现场实测数据与模拟计算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3.
输送高凝点原油的海底管道在预热投产或停输再启动过程中,预热时机作为管道温度场预热充分的“显性”标志,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海底掩埋保温管道,建立了正向预热一投油计算模型,以某海底管道为对象,研究其在预热一投油过程中沿线温度的瞬变过程,并对预热时机的选取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管道投油一稳定瞬变过程中,最低油温出现在管道终点,故只要管道出口温度满足安全流动的需要,即可确保整条管道的油温处于流动安全允许范围内;预热时机取“终点水温=凝点”时,可以满足原油安全流动的温度要求,并且适用于不同热水流量和投油流量工况,推荐工程采用。(图6,参11)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阀门技术管理是目前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的"短板"之一。通过对阀门启用由来、定义、本质、特点、作用的探究,对国内外发展现状分析,认为阀门启用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短板"问题,进而改善油气管道工程的阀门技术状况,降低管道投产、运行的风险,提升管道运行品质,丰富管道完整性管理内容。  相似文献   

15.
靖咸输油管道投产的工艺问题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靖咸输油管道具有落差大,翻越点多,地形复杂及进出油点多等特点,以靖安-杨山站为例,结合其水力坡降图,分析了其投产过程中的大落差和翻越点,水击保护和自控系统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6.
新大输油管道投产试运及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邵国泰  梁静华 《油气储运》2005,24(12):61-64
介绍了新大输油管道及其沿途站场工艺流程、站控系统和自动控制与调节系统,分析了新大输油管道投产试运的可行性条件.针对新大原油管道投产试运拟定方案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投运方案,并取得一次投运成功,指出了确保管道平稳投运应注意的相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