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运用模拟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的角度对济南市用水需求进行了预测,提出区域水资源地表水和地下水联合运用模拟模型,鉴于该地区复杂的水网构造,把整个地区划分为4个计算区,最后确定各计算区最优水资源调度方案。  相似文献   

2.
3.
峄城盆地地处鲁南,地层主要由第四系的黏性土、砂土,寒武系、奥陶系的灰岩组成,灰岩的富水性较好,为盆地的主要含水层。根据地下水质检测的结果,可知峄城盆地地下水以HCO3.SO4-Ca型水为主,SO4.HCO3-Ca型水为次,随着地下水的开采利用,地下水质发生变化,主要阴、阳离子含量有增大的趋势。在大沙河沿岸及峄城盆地东南部第四系砂层厚度较大,部分地段砂层直接覆盖在下伏灰岩上,形成灰岩天窗,导致峄城盆地地表水对地下水的补给作用较为明显,尤其大沙河及两岸附近地段,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渗入地下,使地下水遭受不同程度污染,水质变差。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沂蒙山水土流失治理区,气候及植被覆盖变化影响下,水资源转化规律,以蒙阴县岸堤水库控制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为指标,分析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规律,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研究流域水文要素的时空演变规律,定量分析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量.计算结果表明:2000-2016年,流域NDVI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5.
太原市地下水水质集对分析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地下水水质评价集对分析理论和联系度计算方法。其次,构建了太原市地下水水质集对分析评价模型,并将该模型运用于太原市地下水水质评价。应用实测资料,通过模型计算得出了地下水质等级。对照分析表明,应用本文介绍的模型评价结论和水质等级与其它方法得出的结果完全一致。但是本文所研究的方法计算简便,精度可靠,花费工作量少,计算效率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东山供水工程实施后,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对介休市宋古超采区地下水位的影响。【方法】采用SWAT-MODFLOW建立宋古超采区地表水文过程和地下水动力过程耦合模型,对东山供水不同保证率下的压采方案进行地下水位模拟预测。【结果】压采措施实施后,宋古超采区地下水位回升明显,地下水整体由采补平衡转变为正均衡;在最小供水保证率下,研究区地下水位也有明显回升,地下水超采中心地下水位回升速率约为0.73 m/a,地下水超采中心由宋古逐渐向介休城区移动;对于地下水位<670、680、690 m地下水超采面积,90%供水保证率下的地下水位回升面积变化率分别是50%供水保证率下地下水位回升的1.78倍、1.8倍、2倍。【结论】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对于宋古超采区地下水位回升效果显著,在水资源丰富的情况下,地表水置换地下水可以适当促进地下水恢复。  相似文献   

7.
8.
黄水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黄水河流域实际情况探讨并建立基于供水量准则的黄水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并以1997年数据调算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模型,从调算结果表明在黄水河流域进行地表水地下水联合调度充分利用了水资源并且可以防止地下水超采。  相似文献   

9.
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地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频繁,关系复杂。因此开展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研究对于建立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内的水循环模式和指导区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利用地表水水量平衡法和地下水水量均衡法,在充分分析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表水的蒸发量、开采量、补给量和排泄量以及地下水的补给量和排泄量的计算,研究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智能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控制地下水位在合理范围为目的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智能监控系统,由相对独立的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数值模拟和计算机监控两部分组成,数据交换通过Access数据库实现.系统的内部体系与运行流程分为信息采集层、调度决策层和决策执行层3个层次,外部结构由一个数据分析处理中心站和若干个设置于监控现场的控制子站组成,中心站与各个子站采用无线数据传输.先由计算机监控部分采集相关数据,然后就不同的井渠配水比例和灌溉模式分别通过地下水与地表水联合调度数值模拟系统进行模拟与预测,以人机交互的方式确定最优配水方案,再通过计算机屏幕上虚拟的操作面板发出控制指令,由计算机监控部分实施具体灌溉.构成了集信息采集、数据分析、优化调度和可视化操作于一体的模块化设计、分布式、人机交互的智能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子站的CPU采用睡眠唤醒模式工作,以减少受干扰概率.触点采样施加100 V,25 mA交流电,以提高在潮湿环境下长期工作的可靠性.系统设计理念先进,结构合理.经试验,系统工作稳定、可靠,可为同类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城市化对广州地表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类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作为一切经济活动基础的水资源,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以珠江广州河段为例,选取了1984年至2000年珠江广州河段9个断面的8种主要污染物的监测数据,分别研究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征。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水质进一步恶化的建议。希望能够有助于在理论上、政策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进而对科学推进城市化战略的具体实践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刘诚 《节水灌溉》2019,(4):66-71
以阿克苏市16处地下水监测井的水样数据为基础,采用单因子评价法、F值评分法、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下水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单因子评价法与F值评分法的评价结果比较接近,而灰色关联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结果比较接近。不同评价方法中,单因子评价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差异最大,是由于在单因子评价法中是以水质最差的单项指标确定水质类别,因而评价出的水质类别偏劣,而模糊综合评价法因为忽略了少数监测指标中超标的污染因子所产生的影响,且在计算过程中充分考虑了不同水质类别分界线的模糊性和评价因子对水质权重的影响,从而得到了较好的水质类别。F值评分法可以反映出水质整体状况,但在评价结果中更加凸显了超标污染指标的级别,且评价结果不连续。灰色关联分析法能更全面有效的利用水样的监测数据,使评价结果比较符合实际的水质状况。为使评价结果更科学客观地反映出水体的实际情况,应根据实际的监测数据与评价目的合理地选择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考虑到传统地下水水质模糊综合评价中权重确定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结合各指标所提供的信息量,将信息熵理论引入到指标权重的确定中,评价石家庄地区典型地下水水质,并与传统的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熵权的评价结果与传统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相似,能够反映水质的特征,由此可见信息熵理论可以用于地下水水质评价...  相似文献   

14.
提出了时段背景值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给出的基于时段背景值的地下水质量整体化评价方法,为地下水质量宏观评价和调控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为科学利用和管理地下水提供了有效工具。同时也有助于多视角探究地下水水质的演变历史,展示量化的地下水污染全貌。  相似文献   

15.
汛期分期是水库洪水资源利用的重要内容之一,Fisher最优分割被广泛用于汛期分期研究,但指标权重对Fisher最优分割结果的影响程度尚不明确.以信江流域七一水库为例,比较了变异系数、熵权、主成分分析3种方法计算指标权重结果的差异及其对Fisher最优分割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指标权重计算方法均适用于在Fisher最...  相似文献   

16.
利用焦作地区88个监测孔水质指标检测结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焦作地区浅层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硬度、六价铬、氟化物、镍离子、氨氮、氯化物共9个指标进行评价.通过建立因子集、评价集、隶属度集、模糊权向量矩阵,进行模糊综合运算最终确定研究区浅层地下水水质的级别.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浅层地下水质很差,污染率高达81.82%,其中,劣V类水质高达26.14%,主要分布于北部的大家作、小尚、北敬村以及南部的任庄、小王庄、南李村一带,与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分布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北京大兴区浅层地下水水质初步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大兴区82个浅层地下水监测井的水质进行了现状评价。结果表明,中西部水质较好,主要为Ⅱ类和Ⅲ类水,而北部、南部和东部大部分地区水质较差.主要为Ⅳ类和V类水。造成本区地下水水质污染的主要原因是过境污水的渗透、不适当的污水灌溉。  相似文献   

18.
地下水水质评价可变模糊评价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可变模糊集理论基础上,结合二元比较确定指标权重方法,提出地下水质评价可变模糊评价方法,该方法能够合理地确定样本指标对各级指标标准区间的相对隶属度,并且能够通过变化模型及指标权重,确定出样本的评价等级,提高对样本等级评价的可信度.将该方法应用于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由于考虑了模型参数与权重的可变性.评价结果可信度高.  相似文献   

19.
水库汛期的蓄水担负着城市供水、工农业供水、发电等兴利任务。科学合理地优化水库分期汛限水位,是保障水库供水量和防洪安全的有效手段。以汤河水库为研究对象,提出水库分期汛限水位优化方案,并对调整分期汛限水位后水库增容产生的效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