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湿地芦苇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发育模型为掌握植物生长发育状况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北固山湿地芦苇的连续试验观测,将芦苇生育期划分为五个阶段,采用生长度日法建立芦苇发育进程模拟模型,并确定了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度日参数。通过试验结果检验,表明该模型对植株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预测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黄瓜穴盘苗生长过程及壮苗指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工厂化穴盘育苗的精确管理,以黄瓜穴盘苗为研究对象,进行了穴盘苗的生长过程和壮苗指数模拟.将黄瓜穴盘苗生长划分为发芽、子叶、1叶期、成苗等4个阶段,采用生长度日法建立了黄瓜穴盘苗生长进程模拟模型,确定了黄瓜穴盘苗各生育阶段的生长度日参数.采用Schumacher曲线模型,建立了基于生长度日的黄瓜穴盘苗壮苗指数模拟模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长度日的温室甜瓜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根据发育阶段生长度日恒定的原理和温室栽培试验,将温室甜瓜生长发育阶段划分为播种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果期、果实生长盛期、果实成熟期,建立了温室甜瓜发育的动态模拟模型,并确定了发育阶段生长度日的参数,系统地预测甜瓜生长发育阶段。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温室甜瓜发育动态模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发育阶段生长度日恒定的原理和温室栽培试验,将温室甜瓜生长发育阶段划分为播种期、幼苗期、伸蔓期、开花坐果期、果实生长盛期、果实成熟期,建立了温室甜瓜发育的动态模拟模型,并确定了发育阶段生长度日的参数,系统地预测甜瓜生长发育阶段.模型检验结果表明,温室甜瓜发育动态模拟模型具有较高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一个作物发育动态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作物发育特性及作物发育与环境及措施因子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作物发育动态的理论模型(CPTM),该模型为乘积形式的指数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并适于生育进程的计算机模拟。应用于小麦的发育动态建模,模拟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模拟性能良好。通过确定可控因子函数f  相似文献   

6.
一个作物发育动态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作物发育特性及作物发育与环境及措施因子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作物发育动态的理论模型(CPTM),该模型为乘积形式的旨数模型。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能力,并适于生育进程的计算机模拟。应用于小麦的发育动态建模,模拟值与实测值非常接近,模拟性能良好。通过确定可控因子函数fEC、影响效应值EEi和参数k与ei,作物发育的理论模型原则上适应于所有作物。  相似文献   

7.
观测并分析了自动控制型玻璃联栋温室内有效积温以及营养液栽培黄瓜全生育期内的株高、节数、叶片数、植株总干物质量以及叶、茎、根、果实等不同器官的干物重等主要生长发育性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内黄瓜主要生育特性如株高、节数、干物质积累与有效积温间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根据完成某一生育阶段的累积有效积温值建立了基于有效积温的黄瓜发育速率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证实通过该模型,用温室环境温度可预测黄瓜发育进程。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温室作物生长模型重用性和共享性差的问题,建立了基于Agent的温室作物生长模拟系统,分析了模型集成的模型Agent、管理Agent、通信传输系统和模型目录服务器的结构和功能,建立了基于XML的温室作物生长模拟Agent、目录服务器和Agent间通信表示方法,采用程序-逻辑混合(PLM)方法实现模型表示。以JADE平台为基础,开发了温室作物生长模拟系统软件。以黄瓜生长模型进行了系统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所建立的温室黄瓜生长模型能实现温室黄瓜生长的模拟。  相似文献   

9.
【学位论文】温室黄瓜生长发育模拟模型的研究〔学〕【作者】王会军(硕士)【授予单位】中国农业大学64p2004.6【关键词】温室黄瓜生长发育模拟模型【摘要】该文借鉴大田作物模型建立过程,采用积温学说和作物生长分析法的原理,以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动态过程为基础,建立了温室黄瓜生长发育与环境因子的模拟模型,在Windows操作环境下用VC++6.0开发出温室黄瓜生长模型的计算机模拟系统CUMGROW。1)在日光温室和华北型大型温室中分别栽培黄瓜,黄瓜品种为津绿3号,定期测量记录黄瓜生长发育数据及温室环境数据。2)在模型中,模拟包括太阳辐射、光…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温室黄瓜株高生长模拟模型经验因子较多和实用性不强的问题,选取3个玻璃温室进行数据收集,以环境因子和时间因子为输入量,每日株高生长量为输出量,采用XGBoost模型建立黄瓜5个生育期的株高生长量模拟模型,并与LASSO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XGBoost模型的特征重要性得分确定各生育期影响株高生长的重点因子。结果表明:1)XGBoost模型在黄瓜不同生育期的模拟性能均优于LASSO模型,苗期、伸蔓期、结果前期和结果末期表现出了较好的拟合效果,结果中期的拟合效果一般,苗期的模拟效果最好,决定系数为0.821;2)苗期、伸蔓期和结果期影响株高生长的重点因子分别是当前生育期生长天数、日平均湿度和日平均温度。本研究所建立的温室黄瓜株高生长模拟模型可为温室黄瓜生产环境调控优化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1.
温室黄瓜发育期模拟模型的检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作物生育期研究主要有3种方法:有效积温法、生理发育时间法和正弦指数函数法。试验选取不同温室不同茬口黄瓜的发育期数据和温室环境数据对3种发育期模拟模型方法进行验证。温室黄瓜发育期的预测结果表明,正弦指数函数法预测准确而稳定,回归估计标准误差(RMSE)在0.8~2.4d之间,以每日平均气温和每小时平均气温为输入值的生理发育时间法RMSE值分别在0.8~6.1和0.8~7.0d,有效积温法1.3~6.2d。基于以上验证结果,3种模拟预测发育期方法中,正弦指数函数法表现出较好的预测性和较强的机理性,适用于作物发育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系统建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计算机系统,实现中国温室的动态区划,明确中国温室作物周年生产光热资源与能耗分布状况。【方法】针对温室作物生产特点,确定10个温室气候区划指标,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方法进行气候区划,并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系统。将温室气候区划系统与温室作物周年生产能耗预测模型相结合,建立基于光热资源的中国温室气候区划与能耗估算计算机系统,并以Venlo型玻璃温室及温室主栽作物黄瓜和番茄作物为例,利用中国621个标准气象站30年(1971—2000)的逐日气象资料,对系统进行应用实例分析。【结果】系统将中国区划为温室作物生产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3个一级区域和9个二级区(每个一级区分为I级、II级、III级区)。适宜区的特点是一年中适宜温室作物生产时期长,温室冬季加温能耗低,决定温室作物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子是适宜温室作物生产时期的总太阳总辐射量。次适宜和不适宜区的特点是温室冬季加温时间长、能耗高,夏季降温能耗少,决定温室作物生产经济效益的主要因子是温室需要进行加热时期的负积温。【结论】本研究建立的系统一方面可以根据历史气候资料年代的变化进行温室气候动态区划,明确不同气候区温室作物生产光热资源分布动态,另一方面可以应用于计算不同类型温室和不同作物在不同温室温度控制目标下,各个温室气候区域的温室作物周年生产能耗,为中国不同类型温室投资风险评估、以及从能耗角度优化温室结构设计和环境调控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identify changes in a nematode community in response to crop rotation and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catch crop for a greenhouse. [Method] 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in a typical 6-year-old greenhouse,in which cucumber crops were cultivated twice each year(in spring and autumn),and catch crops were planted in summer. The total number of nematodes was counted and nematode community indices were calculated after collecting soil samples in different stages. [Result] Total nematode abundance was decreased in the soils of catch crop in contrast with former crops(cucumber crops). The abundance of the nematode community was reduced in the treatment of crop rotation compared to the soils of catch crop. In addition, the number of nematode taxa was significantly reduced by the treatment of crown daisy compared to the treatments of following crops. Crop rotation regulated the functional composition of the nematode community by increasing the omnivores-predators functional group and decreasing the relative abundance of root herbivores.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indicate that crop rotation affects the nematode community in abundance, diversity and functional composition of the nematode community and crown daisy can be served as the most appropriate catch crop in the greenhouse.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不同季节日光温室内光温环境变化及其对黄瓜根系和植株硼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室内的光温环境冬春茬较秋冬茬符合黄瓜生育要求,冬春茬根系体积增加较快,根系活力逐渐上升,秋冬茬根系体积增加缓慢,根系活力逐渐下降。黄瓜对硼的吸收量和吸收强度,冬春茬明显高于秋冬茬。植株硼的分配以向叶中为主、根中最少,且冬春茬明显高于秋冬茬。生产上应依据环境和植株生育期调整硼素的供给。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气象条件的观测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根据对目前普遍用于黄瓜等蔬菜冬季栽培的日光温室内、外的辐射、湿度、CO2浓度等气候要素的测定研究,结果表明:(1)在寒冷季节(1-2月)室内旬平均气温15℃左右,昼夜温度变化在10-30℃之间,不能完全满足黄瓜等蔬菜作物的需要;(2)无论晴天还是阴天室内外气温具有良好的相关性;(3)室内高湿、寡照及CO2的匮乏是制约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及产量提高的重要因子;(4)在阴天(特别是连阴天)条件下,设法改善室内的光温条件是提高作物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5)室内黄瓜上部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晴天呈双峰型,阴天则呈单峰型。  相似文献   

16.
不同光温环境对日光温室黄瓜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裴孝伯  张福墁  王柳 《中国农业科学》2002,35(12):1510-1513
 研究了华北地区秋冬、冬春不同季节茬口日光温室内的不同光温环境对黄瓜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 ,温室内黄瓜结瓜期的光温环境变化 ,冬春茬较秋冬茬利于黄瓜根系发育和对氮、磷、钾的吸收分配。冬春茬黄瓜根系生长速率、根系活力均比秋冬茬高。冬春茬黄瓜对氮、磷、钾的吸收不断增加 ,秋冬茬则不断下降。结瓜期的光温环境显著影响氮、磷、钾在黄瓜不同部位的分配。黄瓜生育前期氮、磷、钾以向茎叶分配为主 ,结瓜后向果实的分配增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确定温室黄瓜在珍珠岩栽培条件下营养液的最适浇灌量.[方法]在智能温室条件下,以袋装珍珠岩为营养液载体,采用营养添加法,即将每种化学试剂放在一个营养液罐中按照一定的比例设置4个处理:T1,1∶200;T2,1∶100;T3,1∶50;T4,1∶30供给作物,以满足作物生长需要,研究不同浓度营养液长期浇灌处理黄瓜植株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对比T1、T2、T3、T4各时期植株的根、茎、叶、果的鲜干重可知,T3处理黄瓜植株生长状态最优.[结论]霍格兰营养液稀释50倍为智能温室黄瓜无土栽培的最优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18.
作物模拟中的常年气候数据生成子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前人工作为基础,建立了常年逐日气温(包括平均,极端最高和最低气温),日照时数,降雨量,太阳辐射等气象要素的生成模型。并对降雨量和太阳辐射模型进行了改进,取得满意效果。采用VB6.0作为系统开发工具,研制成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作物模拟中的常年气候数据生成了系统,利用南京40年和郑州30年的历史气候资料,分别对该系统进行检验。模拟值与实际情况相符,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8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