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红核子龙眼不同保存时间(5个月、3 a、13 a)的不同发育阶段体胚为材料,对限制生长保存后的胚性愈伤组织(EC)的体胚发生过程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筛选10条随机引物,对EC不同发育阶段体胚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龙眼EC不同发育阶段体胚的RAPD谱带存在一定的差异,但不同保存时间的EC在体胚发生过程中的相对变异率都保持在比较小的变异范围内,小于5.1%.  相似文献   

2.
在常规离体培养中,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周期短,需每隔20d继代一次。这样短的周期对离体种质保存来说过于频繁,为避免增加愈伤组织被污染的机会及快速生长分裂带来的高变异率,本研究试图通过对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生长规律和继代过程中生理活性变化的研究,找出能够延缓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生长并且能够延长继代周期,保持愈伤组织遗传稳定性的方法,以达到能够长期保存龙眼胚性愈伤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在 mMSA、mMSB 和 N_6C 三种培养基系列中分别培养11个玉米自交系的未成熟胚,其中10个系的幼胚盾片能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和胚状体,并能再生植株。试验结果表明,适当调节培养基系列中不同培养基的蔗糖浓度能有效地促进胚状体的发生。通过扫描电镜观察了玉米体细胞胚状体的形态发生过程。部分再生植株移栽成活并结实。再生植株当代(R_0代)均有不同程度的形态变异。所观察的再生植株下一代(R_1代)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均为20条。文章对影响玉米体细胞胚状体发生的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21种基因型甜玉米为试材,以幼胚为外植体,研究甜玉米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技术.21种基因型的幼胚均可诱导愈伤组织发生,但不同基因型材料之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较大,变异范围为0~100%.不同基因型材料的愈伤组织增殖能力也有显著差异,转入分化培养后,仅选系A23-2-3[3]再生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5.
甜玉米成熟胚的组织培养及其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45种甜玉米为材料,对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植株再生、再生苗移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45种基因型玉米成熟胚经诱导多可产生愈伤组织,但各种基因型之间愈伤组织诱导率差异较大,变异范围为0~100%。不同基因型愈伤组织的增殖力也有显著差异。将愈伤组织转入分化培养基,选系B12-2-2和A50可再生出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6.
柑桔愈伤组织保存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24份柑桔胚性愈伤组织的保存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种和品种的柑桔胚性愈伤组织继代周期和适宜的保存培养基有所不同。通过检查保存13年的锦橙胚性愈伤组织的染色体数,发现99%以上的细胞染色体数没有变异,通过胚状体途径再生的锦橙植株形态,倍性也没有变异。  相似文献   

7.
以结球甘蓝强力50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和无菌苗下胚轴再生植株为材料,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结球甘蓝再生过程中产生的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进行了分析检测。结果表明:从5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丰富、表现稳定的引物14条,在此基础上共扩增出DNA片段253条,其中具多态性的73条,表现为新增加带和缺失带,多态率为28.85%,每对引物平均扩增的多态位点为5.21个。各植株间遗传相似系数的计算使用聚类分析软件NTSYS210e完成,采用非加权类平均法(UPMGA)对统计数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各再生植株与母本间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9304,植株之间存在遗传变异。  相似文献   

8.
小白菜花药培养胚诱导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个小白菜杂交种为试材,采用花药培养方法,研究胚状体发生及其再生植株的诱导方法.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的小孢子胚状体发生频率有明显差异.有10个基因型诱导得到胚状体.最高的出胚率达到18.31%;适宜浓度的活性炭可以促进胚状体的诱导,培养基中添加谷胺酰氨可以提高胚状体的诱导率;1.0%的琼脂浓度为胚状体继代培养最适宜的浓度,MS 1.0%琼脂为小白菜小孢子植株再生最适宜的培养基.不同透性的封口膜对小白菜生根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完整的小麦种子和它的离体胚成功地诱导出了愈伤组织。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基中2,4-D、VB_1和肌醇的浓度影响植株再生频率。在分化培养基中加入500mg/L 水解酪蛋白促植再生。KT 对于愈伤组织的生长和分化有抑制作用。不同品种愈伤组织的植株再生能力相差很大,京红8号的植株再生频率较高,为76%。  相似文献   

10.
植物细胞在离体培养时,再生频率和再生植株的质量与培养时间密切相关。为探讨棉花胚性愈伤组织长期继代的可行性和适宜的继代策略,以川棉239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观察其在继代过程中颜色、质地、生长速度和体胚发生能力的变化,体胚及再生植株畸形变异的发生频率。结果表明,通过在MSB+ET0.1mg/L+KNO31.9g/L和MSB+KT0.1mg/L IAA0.1mg/L两种培养基上交替培养并结合选择性继代,川棉239体细胞胚胎发生能力虽然可保持较长时间,但随着继代时间的延长,再生能力却逐渐下降,畸形胚发生频率和再生植株不育率逐渐升高。棉花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时间不宜超过1.5年。  相似文献   

11.
利用RAPD技术对龙眼的95份种质资源和一份荔枝种质资源进行研究。从20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8条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97条带,DNA扩增带的多态性为100%,这表明96份材料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资源的丰富性。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RAPD表型数据矩阵进行分析。根据欧氏距离(ED)法计算各样品间的遗传距离,采用UPGMA(类平均法),进行分析,建立亲缘关系聚类树状图。结果表明,RAPD标记能在分子水平揭示龙眼的遗传背景与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2.
对福建龙眼的主要栽培品种、地方品种及特异株系共51份种质的幼胚进行培养,诱导胚性愈伤组织作为种质资源离体保存的材料,并进行限制生长保存试验.结果表明:MS+2 mg.L-12,4-D培养基适用于绝大部分品种的不同直径的龙眼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平均诱导率为48.3%;直径2-4 mm的幼胚最适宜于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在添加1 mg.L-1活性炭的培养基上进行为期7-10 d的过渡培养,能减少直径<2 mm和直径>6 mm的幼胚因褐变导致的死亡,从而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龙眼胚性愈伤组织在常规继代培养中的周期为20 d左右,且品种间的差异较大.在MS+1 mg.L-12,4-D培养基中附加20 g.L-1甘露醇,于16℃低温下进行限制生长保存,可以使龙眼继代培养周期由原来的20 d延长至60 d.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叶肉原生质体电融合参数优化及杂种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马铃薯栽培种“中薯2号”的无性系3^#、8^#和野生种Solanum chacoense叶肉原生质体为融合试材,优化马铃薯高效融合的电融合参数。研究表明,在交变电场(AC)100V/cm、AC作用时间20s、直流脉冲电压(DC)1100V/cm、DC脉冲时间60μs、脉冲数1次时,双核融合率可达40%以上。融合产物经过4-5个月的培养获得再生植株。对首先再生的15个株系通过RAPD标记检测,证明均为体细胞杂种。所用引物C-01能够同时扩增出杂种植株中双单倍体亲本1100bp和670bp的特征带以及野生种.S.chacoense亲本510bp的特征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四川泸州桂圆及广西桂圆进行品种鉴定和亲缘关系分析。[方法]以泸州黄舣、海潮、潮河、张坝和广西桂圆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CTAB法提取其叶片总DNA,采用改良的RAPD(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筛选重复性好的20条随机引物,并改变从退火到延伸的ramp参数,对5个不同产地的桂圆叶片总基因组DNA进行RAPD分析。[结果]PCR扩增共产生124条清晰可见、重复性好的条带,多态性条带72条占58%,同时,检测出5个桂圆样本的特异RAPD条带;降低ramp参数可以提高PCR产物的分辨率和产量。根据124条计分条带产生遗传关系聚类图,5个产地桂圆的相似系数介于0.59~0.80之间;通过UPGMA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广西桂圆位于聚类树的基部,而泸州4个产地桂圆聚成姐妹支,海潮桂圆与张坝桂圆形成一支,潮河桂圆与黄舣桂圆形成另外一支,相似系数分别为0.80和0.78。[结论]该研究结果表明,泸州桂圆隶属于两大基因池,改良的RAPD技术能有效的进行桂圆品种鉴定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5.
以游离小孢子培养获得的KF大白菜(丰抗70)DH_0代群体和用于小孢子培养的F_1代杂交亲本,共17份实验材料,采用系统聚类和主坐标分析,利用RAPD标记技术分析了其遗传稳定性.从106条RAPD随机引物中筛选出33条重复性好并且具有多态性的引物进行扩增,在17份材料中扩增了200条带,其中多态带为120条(60%).通过对RAPD分析数据进行系统聚类与主坐标分析,2种分析结果大体一致,表明系统聚类与主坐标分析这2种方法对种质资源进行聚类分组都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寿星桃种质资源的RAPD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研究利用RAPD技术,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寿星桃种质进行分析.采用从2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22个引物对10个寿星桃类型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对180个扩增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寿星桃的系统发育;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寿星桃的分子检索表;并对扩增的特殊位点进行统计,提出了重点保存的寿星桃种质.  相似文献   

17.
应用RAPD技术探讨红叶李、李和杏的亲缘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对红叶李Prunus cerasifera cv.Atropurpurea,李P.salicina和杏P.armeniaca的亲缘关系、品种识别及资源保存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也为了验证传统的形态学分类方法,从132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0个引物对红叶李、李和杏的8个材料进行了基因组DNA扩增,均具有多态性,共扩增出264条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13.2个RAPD片段.RAPD带型及聚类分析表明:RAPD技术能将红叶李、李属植物和杏属植物完全分开,红叶李、李和杏之间表现出一定的亲缘关系,各属品种之间都有不同的遗传距离,证明RAPD技术可作为种和属水平的分类鉴定依据;利用红叶李、李和杏品种的特异谱带结合DNA指纹,可将参试的各品种鉴别出来,从而说明了RAPD技术能够用于种或品种之间的鉴定.图2表2参12  相似文献   

18.
薹菜种质资源的RAPD和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29份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chinensis Makino var.tai-tsai Hort) 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为薹菜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利用优化的RAPD和ISSR标记体系,对采自山东、江苏和北京的29份薹菜品种进行DNA多态性分析,并采用类平均法对29份薹菜品种的RAPD和ISSR扩增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从273条RAPD引物中筛选的33个RAPD引物,共扩增出了336条清晰的谱带,其中293条显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10.2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87.2%。利用RAPD标记构建了29份薹菜资源的聚类树状图,距离系数为0.63~0.79。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的45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了522条清晰的谱带,其中414条显示多态性,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9.2条多态性谱带,多态性比率为79.3%;利用ISSR标记构建了29份薹菜资源的聚类树状图,距离系数为0.70~0.86。【结论】基于RAPD和ISSR标记构建的29份薹菜品种的聚类树状图虽有一定差异,但总体趋势一致,1、20、21号薹菜与其他品种的遗传距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19.
利用RAPD技术对蜜桃种质资源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利用RAPD技术,采用从200个10碱基随机引物筛选的22个引物对14个蜜桃品种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通过扩增180个位点的谱带的聚类,分析供试蜜桃的系统发育,将供试的蜜桃品种分为3组;并运用特殊谱带,建立了蜜桃的分子检索表,提出了特殊保存的蜜桃种质有秋蜜,太原水蜜,深州红蜜和温州水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