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199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朋友家拜读了《农村百事通》,可以说真是“一见钟情”,于是我在2000年第11期《农村百事通》杂志上做了1/4版面的“诚招酒曲经销商”广告。惊喜的是竞收到反馈回单2万多份,这一下子就使我们湖南雅大科技公司知名度迅速提高。2001年,农村百事通杂志社对读者服务部进行改革。尝试与全国信用好的农业科研单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四川省资阳市堪嘉镇胡家坝村5组青年郑显强,2005年孤身来到新宁县。他利用自己的特色,在该县金石镇渡潭村9组租用脐橙园0.67公顷,投入资金5万元,自建鸡舍200平方米,养殖土鸡4000羽,年收入3万元以上,小伙子的勤劳得到了当地村民的好评,成了当地的上门女婿。图为郑显强夫妻在果园喂鸡。  相似文献   

4.
从1996年到现在,我家一直坚持订阅《农村自事通》,她是我生产生活的顾问和参谋,我们全家都喜欢。“妈妈,《农村百事通》!”听着我那刚刚学说话的3岁宝贝儿子嘴里念叨着,我觉得奇怪又高兴,孩子怎么也’瞳《农村百事通》?我耐心地问儿子,  相似文献   

5.
我叫邓定洪,1985年我还在读中学的时候,就开始订阅《农村百事通》,到现在已20多年了。《农村百事通》介绍的许多致富能人的事迹、科学种养技术和致富信息,深深地吸引着我、激励着我。我也悄悄地做起了田园梦,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将来回到生我养我的家乡于一番事业,带动更多的农民兄弟致富。[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接触《农村百事通》,还是在1984年上大学期间。10月份订阅报刊时,一位同学要订《农村百事通》,让人觉得好笑。因为当时大多数人订的都是时髦杂志,总觉得《农村百事通》有些土。但好奇心理使得我想看看《农村百事  相似文献   

7.
我叫陈中利,是湖南省隆回县金石桥镇罗公湾村农民。18年来依靠《农村百事通》获取科学知识、实用技术和市场信息,以种养业为主逐步扩大规模,成为当地小有名气  相似文献   

8.
初识《农村百事通》是1994年编辑部邮赠的1993年第6期,其封面是一个提着篮子的小女孩。冲着对小女孩的喜爱,我翻阅了这本杂志。可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它突然打开了封闭我心门的锁,杂志中的内容实实在在,句句贴近百姓心窝。  相似文献   

9.
1983年9月,我初中毕业考入一所市属职业技术学校。入学后,从小喜爱农业科技刊物的我便从学校图书室发现了《农村百事通》,从那一天起,我就再也离不开《农村百事通》了。24年来,我与《农村百事通》有说不完道不尽的故事,现仅将我如何学习、利用和向农民朋友推荐《农村百事通》的一些故事介绍给大家共同分享。  相似文献   

10.
11.
我是一名农家女,1985年与《农村百事通》相识并结下不解之缘,此后的生活中,无论是种田、经商,《农村百事通》一直伴我同行.每一期新《农村百事通》到手,我都会放下手中的活计,迫不急待地阅读,从中寻找适合自己的科技知识与致富信息,记录下来并加以细细的学习研究,写出心得体会,从中汲取知识和营养,并把它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经营生活中去.  相似文献   

12.
有谁能想到,我——一个普普通通的山东枣庄市农民,经过将近20年的勤奋与努力,熟悉地掌握了许多农业技术与推广知识,最终成为一名国家公务员,并且办起了全国第一家中华红叶杨苗木合作社,带领当地农民共同致富。该合作社年出圃苗木100余万株,红叶杨(全红杨)苗木销往全国各地,真正实现了让中华红叶杨红遍中华大地的理想。我的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农村百事通》的引领。学刊用刊,  相似文献   

13.
年少时.棱角分明的性格造就了愤世嫉俗的我,年轻的浮躁与尘世极不协调。直到今天,人到中年的我仍挣扎奋斗着,一直苦苦寻找致富的圣经,却不曾拥有一块芬芳的草地。直到有一天,她——《农村百事通》走进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的命运。  相似文献   

14.
我从事农技推广工作已有30个年头了.在此期间,我订阅<农村百事通>也有10多年的历史.  相似文献   

15.
谁也不曾想到,我能在这偏僻落后的山区奇迹般地从2000元起家,经过18年的发展,创办了占地十多公顷,集种植、养殖、深加工、餐饮、休闲为一体。综合开发、生态循环、变废为宝,年产值几千万元的招宝·刘老根休闲农庄。这都得益于《农村百事通》的信息和技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西省乐安县敖溪镇下大村农民占二仔在《农村百事通》杂志的帮助下,大力发展家庭种养业,一举甩脱贫穷的帽子,走上了致富路。1996年,占二仔初中毕业后,因母亲身患重病住院花去7000余元,他不得不离开心爱的学校回家务农。回家后,为了改变家庭贫穷落后的面貌,年轻气盛的他早出晚归,整天忙个不停,但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缺乏科技知识,他仍然没有摆脱贫穷。为了还清贷款,摆脱贫穷,过上幸福生活,占二仔曾南下广东,北上山西,西去贵州寻找致富的门路,但因没有技术,每次外出务工均以失败告终。1999年11月,当他再次从外空手而归时,村里的…  相似文献   

17.
18.
我是位科技工作者,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农作物良种选育推广工作。记得二十多年前,我第一次接触到《农村百事通》杂志时,便被它丰富实用的科技内容深深吸引,我感觉杂志办得通俗易懂、经济实用。当时杂志共有十六个栏目,我最喜欢的是“良种介绍”一栏。二十多年来,通过“良种介绍”栏目,我从全国各地很多地区引进了不少名、优、特、奇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很久以前,在一次去县城读书的路上,偶然在报刊亭中看见了《农村百事通》,当时只是随便翻看了一下,并没有在意。后来,我农校毕业在家待业,终日无事,看见父母和乡邻终日劳碌,却始终贫困,看着他们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样子,我的心禁不住颤抖,难道我一个学农并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就没有责任?  相似文献   

20.
我是一个农村青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农村百事通》.那是1992年的事,如今仍记忆犹新,当时我中学刚刚毕业,想在农村干一番事业,由于自己不懂农业知识,于是就经常到报刊亭看看,《农村百事通》刊名取得好,我一眼就认出了她,翻开里面的内容一看,贴近农村现实,从此就订阅至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