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甘肃省草地蝗虫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方 《四川草原》1998,(2):36-39
蝗虫是甘肃省主要的草地害虫,近年来,草原保护工作者对甘肃的草地蝗虫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根据研究内容,本文从种类及区系、发生规律、种群动态及群落结构、食性及食量、经济阈值及防治技术研究等五个方面综述了甘肃草地蝗虫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生物农药防治草地蝗虫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笔者简要介绍了我国生物防治草地蝗虫中使用的生物农药的作用及研究应用进展情况,为草地工作者有效防治草地蝗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草地蝗虫是哈密市草原生态系统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蝗虫具有繁殖能力、适应性强,迁飞距离远等特点,加之持续干旱、草地裸露面积大、不合理的开发,广谱化学农药的使用,损害了草原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使该地区草地蝗虫种群长期处于为害状态。为了有效控制草地蝗虫灾害,恢复草原生态系统,我们对哈密市草原蝗虫的分布做了详细调查,发现该区有蝗虫76种,常年危害的有10种,造成严重损失的有6种,并结合草地建设退耕还草、建立人工草料地、补播优良牧草、休牧封育草场等方式,采取多种生物防治技术对草原蝗虫进行防治,已初见成效。草原生态正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相似文献   

4.
乌鲁木齐市草地蝗虫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蝗虫对乌鲁木齐市草地危害较大,其发生的原因是草地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和适宜的气候条件。在掌握草地蝗虫发生分布的情况下,综合防治经验,提出尽量减少化学防治,大力推行生物治蝗,加强草地管理和建设,改善草地生态的治蝗对策。  相似文献   

5.
草地蝗虫是阿勒泰地区草原生态系统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生物灾害之一。该区有蝗虫103种,常年危害的有15种,造成严重损失的有6种,蝗虫具有繁殖能力强,适应性强,迁飞距离远等特点,加之持续干旱,草地裸露面积大,不合理地开发,广谱化学农药的使用,伤害草原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等原因,使该地区草地蝗虫种群的增长失控,给畜牧业造成巨大损失,本文在摸清优势蝗虫种类及主要危害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重点防治与普遍防治相结合,统一防治与分散局部防治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控制效果可达99%。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春播苜蓿地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阈值、生态经济除草阈值,建立了田间杂草密度与苜蓿干草损失率之间的关系;P=1.9263+0.8538LogX。通过试验,建立了田间杂草的生态经济阈值和生态经济除草阈值模型。研究结果指出当春播苜蓿地中田间杂草密度低于其生态经济阈值时,不需要防除。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肃南县天然草地虫害蝗虫种类、分布、发生面积调查,为进一步做好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为草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草地畜牧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草地生态功能恢复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哈密地区巴里坤县大草原是新疆的老蝗区之一,今年发生了大面积蝗灾,我站积极推广4‰锐劲特超微乳油大面积飞机防治蝗虫,并取得了理想的防治效果.同时为了进一步探索低成本农药,我站进行了飞机喷洒5%锐劲特悬乳剂防治草地蝗虫试验,通过试验认为5%锐劲特可以大面积飞机防治草地蝗虫,同时较4‰锐劲特成本低,防治效果完全可以达到4‰锐劲特防治草地蝗虫所具有的防效高、持效长、安全性好的效果,适合在我区使用.  相似文献   

9.
草地蝗虫发生原因及可持续管理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探讨了影响草地蝗虫数量动态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就如何实现草地蝗虫的可持续管理对策做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概述。认为全球气候温暖化、干旱化以及区域性气候异常,食物资源,种间种内竞争,环境因子以及草地利用方式和强度等是导致草地蝗虫数量动态变化以及可能引发蝗虫灾害的主要原因。同时提出基于生态安全、经济有效和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作为管理草地蝗虫的指导方针。最后,将强化蝗虫发生机理及预测预报技术研究,积极探索草地管理措施在调节蝗虫数量中发挥作用,尝试草地蝗虫管理新的方法和技术,扩大生物防治范围和力度并确立新型化学防治技术作为实现草地蝗虫可持续管理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根据草原蝗虫发生趋势、流行特点、危害程度及我师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草原蝗虫防治策略,以更好地保护草原生态,发展草地畜牧业。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草原蝗害与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原是内蒙古的生态主体,对维护全国的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年来草原蝗害在内蒙古连年发生,对草地植被造成严重破坏。本研究对2006-2015年内蒙古草原蝗害、绿色防控技术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并提出防控对策。结果表明,内蒙古草原蝗虫整体为害2010-2015年已连续6年呈下降态势,目前以点片状中、低密度分散发生为主;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蝗绿僵菌(Metarhizium acridum)、苏云金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印楝素(azadirachtin)、苦参碱(matrine)、烟碱·苦参碱(nicotine·matrine)、牧鸡牧鸭、自然天敌防控及生态治理效果明显,绿色防控技术得到优化,防控技术体系基本形成,10年间累积应用面积733.3万hm~2,生物防治面积明显增大,生物防治比例显著提高,减灾收益9.9亿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建议草原蝗虫绿色防控应进一步增加资金投入、完善预警体系、加大科研力度、强化生物防治,切实解决生产实际中的难点和问题,以实现草原蝗虫的绿色可持续防控。  相似文献   

12.
草原是内蒙古地区最主要的植被类型,对维护我国北方生态屏障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多年的野外调查,结合地理特征、植被特征、优势种蝗虫种类及多年草原蝗虫分布和发生资料及生产实践经验,将内蒙古草原划分为呼伦贝尔温性干草原、大兴安岭南麓典型草原、大兴安岭北麓典型草原、锡林郭勒典型草原、苏尼特半荒漠草原、蒙古高原南缘典型草原、阴山北麓半荒漠草原、乌拉特荒漠草原、鄂尔多斯沙生草原、阿拉善荒漠草原10个蝗虫发生区。针对不同草原区域的蝗虫为害特点,提出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绿色可持续的草原蝗虫防控技术体系,即协调微生物制剂、植物源农药、天敌防控、生态调控等措施,采用飞机、大型机械等配套施药技术,实现对蝗虫种群的持续控制,对于指导草原地区畜牧生产、实现草原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The rodent damage threshold and the rodent economic threshold are indicators that must be clearly defined in the practice of grassland rod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Different grassland types or different utilization methods of the same grassland type have completely different values for these two indicators. The damage threshold i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pests at which the grassland is obviously compromised, and the economic threshold is the population density at which further pest population increases will cause economic losses. The Alxa desert region is ecologically fragile, and rodents are endemic. This study selected continuous grazing areas and prohibited grazing areas in the desert area of Alxa Left Banner and from 2015 to 2019 to investigated the species and density of pests using the ‘mark and recapture’ method, together with sampling to investigate the aboveground plant biomass in the sample area in August. The measured rodent unit densities and their daily food intakes were used to estimate the amount of forage loss, and a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used to obtain a fitted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odent density and the ratio of forage loss. It was found that: 1) The fitted curves for the ratio of pest density and forage loss in the continuous and prohibited grazing areas took the form of logistic three-parameter, S-shaped curves. 2) According to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the damage threshold in continuous grazing areas was 26 standard rodent units·ha-1 and the economic threshold was 39.3 standard rodent units·ha-1. In prohibited grazing areas, the damage threshold was 33.2 standard rodent units·ha-1 and the economic threshold was 30.2 standard rodent units·ha-1. Thus, the economic threshold pest density of continuous grazing areas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prohibiting grazing areas. © 2022 Editorial Office of Acta Prataculturae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4.
国家粮食安全线应随社会、人口的发展而浮动,目前我国的粮食安全线为400kg(年.人)左右。为了保持这个安全线而又不失一定弹性,需要藏粮于草,发展一,既缓解存粮的压力,增加农民收入,增强国际竞争力,又加强农业系统的生产与生态安全。现在不防起步,逐步探索,慎重实施。  相似文献   

15.
生态安全阈值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世金  魏彦强 《草业学报》2017,26(1):195-205
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干扰和损害,生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1世纪以来,生态系统风险或安全评估已成为全球变化和生态学研究的国际前沿和热点,其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生态安全阈值的判别和认知是生态系统风险或安全评估的关键和核心,更是全球变化胁迫下生态系统适应性管理的基础。本研究以生态系统不同胁迫要素为切入点,对生态安全阈值研究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了综述,大量文献显示通过提高生态安全阈值的判别和预估水平,不仅可揭示生态系统稳态转化与气候变化、碳氮循环、土地和草地利用、区域政策制度等胁迫因子的相互作用关系,而且对于退化生态系统修复及其生态环境保护与管理意义重大。当然,鉴于不同胁迫因子及其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结构健康性及服务功能可持续性判别的复杂性,生态安全阈值厘定和预测能力极为有限,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6.
李志东  刘某承 《草地学报》2021,29(6):1125-1135
草原补奖政策旨在维持草地生态功能,促进牧民增收,是当前我国草原生态补偿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依照政策的主体思路,梳理已有的政策效应评价研究,并对我国草原补奖政策做出总体效应评价。结果显示,当前我国草原补奖政策存在制度体系缺失以及补奖标准偏低等问题,牧民对政策的满意程度存在区域差异,补奖资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牧民收入但对牧民减畜的激励作用有限。自2010年以来,我国草地生态恢复总体成效显著,但也存在局部区域效果不佳。未来的研究可适当聚焦于草地生态功能恢复产生的经济效益,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覆盖更广泛的政策试点区域,探明政策启动以前的牧民生计、草原生态基线值。  相似文献   

17.
人工草地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及其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漠化是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最严重的地质灾害和生态灾害。草地是保护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的最后屏障,在石漠化防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研究全面论述了喀斯特的分布,面临的生态、经济问题,草地建设在石漠化治理中的作用以及喀斯特地区草地建设的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指出喀斯特地区草地建设存在草畜配套不合理、草地使用不合理、产业化程度比较低、缺乏草地配水等主要问题,并提出耐旱耐瘠草种选择、草地配水措施、草地畜牧业的产业化、低成本建植人工草地、灾害预报与控制等研究,是喀斯特地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喀斯特石漠化地区人地矛盾突出,草畜矛盾尖锐,草地承载力严重下降,如何恢复受损的喀斯特草地生态系统、提高草地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突破石漠化恶性循环,是当下石漠化治理过程中亟需解决的艰巨任务。科学合理地提高草地承载力能够最大化利用草地资源和缓解草畜矛盾,实现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生态建设与经济效益同步发展的目标。因此,本文主要对草地承载力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提出国内外关于草地承载力研究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并针对现阶段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喀斯特地区草地畜牧业发展与石漠化治理提供理论支持与借鉴。  相似文献   

19.
草地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兴元 《草业科学》2012,29(2):306-313
草地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成为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随着人类对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可替代性的深入认识,通过生态补偿使草地生态服务的受益者支付消费成本,以促进草地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生态服务价值增值。在总结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草地生态补偿的内涵、理论基础、生态补偿机制及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总结,分析了目前草地生态补偿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草地生态系统载畜量与合理放牧率研究方法进展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草地载畜量和合理放牧率历来是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热点.然而,多年来的研究成果却未能有效解决实现草地可持续发展的管理和技术问题,由此可见,现有的载畜量和放牧率研究体系尚存在一定的缺陷.近年来围绕草地载畜量和合理放牧率的准确评定,各国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涌现出许多新的理论和方法.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经济因素在放牧草地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并将载畜量划分为生态和经济载畜量两类,而且对合理放牧率也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通过对现有载畜量和放牧率研究方法的总结,指出了其中可能存在的缺陷,认为草地载畜量不应仅以生态载畜量为标准,而在确定放牧率时应将农户行为和宏观经济背景纳入考虑范围;在放牧草地生态系统研究中应与生态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相结合;将大面积草地化整为零,以放牧小区为单位有利于提高载畜量和放牧率评估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