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湘杂棉3号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抗虫杂交棉高产措施的生理机制,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取随机区组排列,组合处理采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栽培因子对非洲菊主要生理特性的影响,探讨非洲菊高产、优质的生理机制,为非洲菊引种栽培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排列,组合处理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栽培密度、栽培方式、栽培基质等栽培因子对非洲菊生理特性的影响。在湖南省的气候条件下,影响非洲菊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的主导因子是栽培方式和栽培基质,影响非洲菊叶片可溶性蛋白、丙二醛(MDA)含量的主导因子是栽培密度和栽培基质。低密度、高垄栽培、栽培基质为蘑菇渣(1/3)-园土(1/3)-珍珠岩(1/3)的C3配方可增加叶片数、功能叶面积、冠幅,并能不同程度增加非洲菊的花枝长度、花枝粗度、花径度。将非洲菊引种到湖南省实现高产优质的高效栽培,最适栽培密度为40 cm×40 cm,最佳栽培方式为高垄栽培(垄高30 cm),最适栽培基质配方为蘑菇渣(1/3)-园土(1/3)-珍珠岩(1/3)。  相似文献   

3.
根据油桃早红艳的生长特性和生态习性,结合驻马店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对该品种温室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在大量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总结了一套温室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各项参数表明,合理的栽培密度和科学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是"早红艳"油桃优质稳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采用播期、密度、大田施氮量 3因素 3水平正交设计对华安 2号进行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观察了品种特性 ,并根据品种特性探讨了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新质源优质杂交稻"金农2优3号"高产栽培技术,运用最优设计,进行移栽秧龄、插植密度、施N量、施K量4项栽培措施试验研究,建立经济性状、产量与4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4项栽培措施对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密度和施N量能增加有效穗数,提高施K量对增加有效穗数有一定效果,延长秧龄有效穗数会有所降低,提高密度会降低每穗总粒数,提高施N量对增加每穗总粒数也有一定效果,提高施N量会降低结实率,各项措施对千粒重的影响较弱,各因素对产量的影响施N量密度施K量秧龄。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的技术措施范围:移栽秧龄为25~31d,密度为24. 3~30. 5万丛/hm~2,施纯N量127. 9~203. 1kg/hm~2,施K_2O 56. 5~196. 0kg/hm~2。  相似文献   

6.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法研究"红桔"的高产栽培措施,探讨了不同苗龄、密度和施肥水平对"红桔"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底肥、追肥三个因素对"红桔"产量影响达极显著水平,苗龄影响不显著;密度与苗龄的互作效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密度与基肥的互作效应达到显著水平.在试验条件下,根据回归方程计算获得最高产量的最佳栽培方案为:密度2200株/667mz、苗龄26~33d、底肥10~20kg/667m2,追肥60~80kg/667m2,预测产量为8630~8883kg/667m2.  相似文献   

7.
超级杂交稻Ⅱ优明86高产高效栽培措施的优化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最优设计,对 优明86进行移栽叶龄、密度和施N量3项栽培措施研究,建立产量、净收入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分析了栽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3项措施对产量、净收入均有影响.经微机模拟,筛选出高产高效的技术措施:5.43-5.52叶移栽,每公顷插秧22.70-23.73万丛,施纯N量150.8-153.8kg.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研究了玉米新品种郑单958的生长发育特性及栽培技术措施对其产量的效应,初步探索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即合理密植,高产栽培种植密度在60000-67500株/hm2为宜;增施肥料,合理运筹,每hm2施总纯氮量在420kg以上,拔节肥穗肥的追施比例为4:6;实施配套保健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9.
任何作物其高产栽培措施只有与作物本身生长、发育同步,才能发挥措施的最佳效应,获得高产.多年来,我们对江苏省淮北片小麦高产同步栽培调节技术进行了研究,并根据半冬性品种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应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为探寻马铃薯新品种"昭薯6号"高产栽培技术,采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每个因子设5个水平,对影响昭薯6号高产的主要栽培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作用依次为栽培密度>施氮水平>施钾水平>施磷水平。提高栽培密度和合理施用氮磷肥是获得高产的技术关键。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提出昭薯6号产量在52 500 kg/hm~2以上的栽培技术措施:栽培密度69 000~73 500塘/hm~2,氮磷钾施用量分别为纯N 240.0~285.0 kg/hm~2、P_2O_5 123.0~144.0 kg/hm~2、K_2O 408.0~432.0 kg/hm~2。  相似文献   

11.
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其生理特性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7  
 【目的】研究超高产春玉米群体冠层结构和功能特性,揭示超高产形成的生理机制,为春玉米超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金山27为供试品种,设超高产栽培(SHY)和普通高产栽培(CK)2个处理,于2009年和2010年连续2年的田间试验,测定超高产春玉米冠层结构及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与普通高产栽培相比,超高产栽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大,在生育期上表现为吐丝之后更为明显,在叶位上表现为棒三叶最为突出;不同叶位的叶倾角超高产栽培均小于普通高产栽培,而叶向值均大于普通高产栽培,在棒三叶表现最为明显;随着生育时期的推移,超高产栽培与普通高产栽培光合势的差幅增大;吐丝期和乳熟期,两种栽培模式间净光合速率的差异不显著,但冠层光合能力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吐丝后40 d内,超高产春玉米叶片SOD和POD酶活性总体上高于普通高产栽培,而MDA含量低于普通高产栽培。【结论】超高产栽培春玉米叶面积指数高,群体光合势大;叶倾角小、叶向值大,冠层结构合理;叶片SOD 和POD活性强,MDA含量低,衰老缓慢,净光合速率相对较高,冠层光合能力强。在合理的栽培技术调控下,超高产春玉米群体结构与个体功能实现了协同增益。  相似文献   

12.
为培育适合新疆北疆棉区种植的早熟杂交棉品种,2008年配置7个杂交组合,2009年对该批组合进行比较试验研究,以筛选出强优势组合,为北疆棉区提供高产优质早熟杂交棉品种。结果表明:参试7个组合产量均超过CK产量;其中组合K7显著高于K2,极显著高于K4、K1、K6、K3,组合K5显著高于K4、K1,极显著高于K6、K3;组合K5和K7的早熟性好、丰产性突出且纤维品质综合性状优良。组合K5和K7可作为早熟杂交棉组合适于北疆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极细链格孢蛋白激发子对湘杂棉3号主要生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探讨抗虫杂交棉高产措施的生理机制,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分析极细链格孢蛋白激发子对棉花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细极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PEAT)能显著提高棉花叶片光合速率,果枝叶叶绿素含量,同时提高了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增强棉花生理机能;从生理生化活性来分析,极细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后SOD、POD及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SOD、POD活性增强,而MDA活性降低,能起到延缓植株衰老的作用;从产量分析来看,极细链格孢菌蛋白激发子诱导后,显著提高单铃重、棉花产量,浸种+幼苗期喷施+现蕾期喷施+初花期喷施处理产量为1 781.44 kg/hm2,浸种+幼苗期喷施+现蕾期喷施处理产量为1 767.61 kg/hm2,比清水对照分别高出43.7%、42.5%,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极细链格孢蛋白激发子能增强抗虫杂交棉生理机能、延缓棉株衰老、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冀东滨海盐碱地区水改旱棉花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秀萍  张国新  鲁雪林  张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9):5726-5727,5730
针对冀东滨海盐碱地区水稻田土壤类型复杂、盐渍化程度高等胁迫因素,从水改旱田土壤治理、耐盐碱棉花品种选择、播种技术和简化整枝技术等方面入手,初步建立了适宜该地区的耐盐碱棉花优良品种结构和棉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5.
耕作方式对棉花主茎功能叶衰老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转基因抗虫棉新棉33B和杂交抗虫棉农大棉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翻耕、旋耕和铁茬3种耕作方式对棉花主茎功能叶衰老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棉花主茎功能叶的可溶性蛋白质和叶绿素含量顺序均为翻耕〉旋耕〉铁茬,MDA含量J惯序为翻耕〈旋耕〈铁茬。翻耕处理的叶片衰老程度最轻,有效延缓了棉花衰老,是棉花栽培管理中适宜的耕作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主要论述了北疆棉区棉花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从种植密度、群体结构、化控技术、田间管理等几方面概括了北疆棉区采用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基层科技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湖北省油后棉生产的调查研究,剖析了油后棉生产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减产技术成因;并针对性地开展试验研究,构建了油后棉保优丰产增效栽培技术体系,制订了技术规程,规范了油后棉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成果有利于棉花标准化生产,推广应用面积大,社会效益显著,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豫棉50’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棉花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棉2016002)。为了充分了解转基因杂交棉‘豫棉50’棉花新品种的品种特性及配套简化栽培技术要点,加快其在棉花生产中的推广应用。本研究详细介绍了‘豫棉50’的选育过程,对2012—2014年河南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3年26点次试验数据进行汇总。结果表明‘豫棉50’在河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是集高产、优质、抗病虫于一体的转基因杂交棉棉花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杂交棉KB02农艺性状好、丰产性好、综合抗性强的特征特性及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重施花铃肥、及时整枝、合理化调等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大穗型小麦品种性状改良及高产栽培途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综述大穗型小麦品种特征特性、幼穗分化发育特点、成穗机制、源-库-流关系及栽培措施的调控效应基础上,探讨了大穗型品种当前需要解决的理论问题,明确了其性状改良、选育方向及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