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筛号茶拼配是茶叶精制中一个很重要的技术环节,它对于改进茶叶品质,发挥原料经济价值关系很大。筛号茶的品质特征是十分复杂的,有的身骨重实但条索短秃,有的叶底嫩匀但身骨轻飘,有的条挺平伏但缺少锋苗,有的香味浓厚但叶底破碎等等。由于筛号茶品质特征的复杂性,必然导致筛号茶拼配工作的艰难性,我们只有全面分析、了解和掌握各筛号茶的品质特征,才能在筛号茶拼配中取长补短,统筹兼顾,灵活运用,才能使拼配后的产品质量和经济价值达到最佳点。现就烘青花胚,简论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茶叶拼配的类型大体可分为原料拼配、筛号茶拼配、半成品拼配、成品茶拼配等几种。一、原料拼配即是毛茶的定级归堆,并于付制前进行以内质为主的拼配,目的是要保证主级茶有最大的回收率。原料拼配是按“毛茶付制通知单”在毛茶仓库进行,拼配后向精制车间发货。原料拼配必须参照毛茶收购标准样,按“以嫩度为依据,外形适当升降”的原则进行毛茶定级归堆。具体归堆方法:正茶按原级归堆,例如嫩度上符合标准样二级的毛茶则归入二级堆,次品茶要降一级归堆。  相似文献   

3.
工夫茶精制工艺中,合理拼配产品,与精制工艺改革,提高品质,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具有密切关系。工夫茶分路加工品质筛号茶多,在形质特征上十分繁杂。在审评拼配时要全面分析,掌握加工筛号茶的形质,采取“统筹兼顾”,“取长补短”的原则,既达到保证出厂产品质量,又能发挥加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成品茶拼配是根据各级产品的不同规格要求,选配一定比例数量的筛号茶送行拼和,使各种不同品质的筛号茶能取长补短,相互调剂。从而,进一步调剂品质,保证产品均匀一致符合标准,保持全年出厂的各级精茶外形内质相对稳定。成品茶排配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现就笔者多年来在拼配岗位的实践探索归纳总结,以飨读者。一、构成成品茶质量的因素1.等级:原料是品质的基础,毛茶有六级十二等,不同等级原料的半成品,其品质不同。2.季节:不同季节的毛茶原料,其外形内质不同,冈一季节不同时期的原料,在品质上也存在差异。3.品种:不同茶…  相似文献   

5.
工夫红茶的精制,主要是将外形混乱的红毛茶,先分出粗细、长短、大小和轻重,并除去杂物,形成各个筛号茶,然后根据成品标准样,把各个筛号茶按一定比例进行拼配、匀堆,形成各级成品茶出厂。这种分离茶叶粗细、长短、大小的作业,是靠配置有筛网的各种筛分机械来完成,而分离茶叶轻重主要是靠风力选别机来完成。湖红毛茶经精制后出的产品,分有湖红工夫二至七级6个级和轧制茶的碎、片、末3个花色。各个级别和花色的外形规格,主要靠配置筛孔大小不同的筛网来控制。因此,筛网的配置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正品工夫茶的回收比例,因而也直接关系到茶叶精制的经济效益。笔者以洞口县茶厂为例,就湖红工夫茶精制中有关筛分作业的筛网配置问题作一简略介绍,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6.
茶叶整碎,是毛茶和精茶品质审评的一项因子。所谓整碎,一般是指外形的匀整程度。毛茶的整碎,受采摘和初制加工技术影响,但基本上还是保持原自然形态。而精茶的整碎,是将毛茶精制成不同类型的筛号茶,再依照某种标准样,人为地拼配而成。对眉茶来说,除要求条索完整以外,还要使上、中、下三段茶的筛档比例适当。否则,外形参差不齐,仅有好的内质,也会降低商品茶的价值。目前,眉茶品质上存在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外形条索短钝,缺锋苗,中、下段茶比重大。因此,在精制加工过程中,对茶叶的整碎问题,尤其是对碎末茶偏多,处理就较为突出。现从浙江省临安茶厂眉茶精制中反映出的茶叶整碎的变化,谈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讨论和商榷。  相似文献   

7.
茶叶精制成本中,原料成本占了极大比重,因此,在茶叶精制付制前,做好每批付制原料的合理选配(即毛茶拼配),对于调剂品质,充分发挥原料的经济价值,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企业利润具有重要意义。绿茶精制的毛茶拼配,要求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选配原料,使前后付制原料品质平衡,为车间均衡地完成各项经济指标创造条件。一、毛茶拼配付制的方式炒青、烘青一般采取单级拼配、单级付制、多级收回的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每次付制的原料品质单纯,加工方便,节约工时,提高劳动生产率;缺点是产品质量不够全面,不能及时拼配出厂,增加筛号茶的贮存。为了克服这方面的缺点,可采取阶梯式付制方式,即以每3~4批作为一个周期,付制原料  相似文献   

8.
精制茶半成品的综合拼配,对调节品质,发挥原料经济价值,提高产品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也是加工企业完成各项经济指标最重要的一环。一、视原料、级别不同进行拼配原料是加工的基础,原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与半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拼配前,应该全面了解原料季节和级别的基本情  相似文献   

9.
茶叶拼配是商品茶叶加工的重要步骤,是将不同品质特征与加工工艺的茶混合搭配,以提升茶叶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技术措施。文章介绍了拼配的作用、基本原则,综述了拼配在传统茶类、组合茶类、再加工茶类中的运用情况,分析了当前拼配茶产品的不足之处,提出未来茶叶拼配向标准化、智能化、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为茶产品拼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茶叶拼配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生产拼配,另一种是销售(贸易)拼配。它们在同一理论指导下,但具体的拼配原则又不尽相同。生产拼配,一般来讲,是两种以上的品质、规格比较接近,又互有特点的茶叶才能相拼合;而销售拼配,也是两种以上,但品质较接近或品质特点根本不同的茶叶(如茉莉花茶、玉兰花茶……),根据一定的要求和规格标准拼合在一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合阐述了武夷岩茶拼配技艺是商品茶加工的重要步骤,将不同风格特征的武夷岩茶拼配混搭,以提升茶叶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方法措施.茶叶拼配分两种,一种是初制阶段的毛茶拼配,一种是精制阶段的成品拼配,该项技术的运用稳定保证产品质量形成高品质技术方针.  相似文献   

12.
以西湖龙井为例,对龙井茶精制拼配过程中的原料收购、初步分级、筛分、成品拼配、质量效益等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人工筛分和机械筛分工艺进行拼配是可行的,通过拼配可以对外形品质进行扬长避短的效果,经济效益可提高27.2%.并总结提出了龙井茶精制拼配作业中的工艺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3.
《茶叶》1986,(1)
浙江省茶叶公司、杭州商品检验局和绍兴出口茶叶拼配厂等单位于1985年9月间,对当年进厂验收的出口珠茶成品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质量比历年同期有所下降,不合格的比重上升。从八项品质因子来分析,有些珠茶外形颗粒松扁,身骨轻,净度差。筛档不匀,整  相似文献   

14.
工夫红茶在制品的质量检评是提高成品茶品质的必要手段。筛制后各路各号茶的品质定级定档规格是否符合半成品的要求,须经审评确定,以供成茶拼配使用。供审评的在制品样茶必须具有代表性,最好由审评者自己扦样,这样有利于掌握整批茶叶的品质,及时指导生产。扦样时,对件数较少的花色,要逐件扦取,对件数较多的花色要求扦取总件数的三分之二,扦完后将样茶充分拌匀,取500克拿到审评室进行审评。  相似文献   

15.
茶叶拼配是闽北乌龙茶精制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闽北乌龙茶的精制加工不但可以起到整饰外形,提高净度,匀整美观,便于贮运的作用,还可通过闽北乌龙茶特有的“火功”,提高香、滋味,调剂品质。同时,通过认真细致的拱配,合理用料,可以提高品质,充分发挥毛茶原料的经济价值。由于受产茶区域、茶树品种、自然生态和制茶技术的影响,使毛茶的色、香、味、形各有所长。因此,无论是茶叶出口贸易,还是国内贸易,都经过适当拼和后投入市场,以调剂品质,提高茶叶经济价值,稳定产品标准和规格,便于销售。闽北乌龙茶的拼配可分为:毛茶拼配…  相似文献   

16.
吴平 《中国茶叶》2022,(4):50-53
为解决渥堆后拼配六堡茶陈化时间计算问题,文章阐述渥堆后拼配六堡茶的拼配工艺、渥堆前拼配六堡茶陈化时间计算方法、加权平均法及其适用条件,分析、判断出用于拼配的六堡茶半成品的陈化时间具有可加性和独立性。研究提出使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渥堆后拼配六堡茶的陈化时间,计算方法简单,结果能体现相对重要性,是一个准确的分数度量。应用加权平均法计算渥堆后拼配六堡茶陈化时间,与渥堆前拼配陈化时间的计算方法相衔接,可提高计算方法的统一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17.
对样评茶,简单地说,就是对照某一特定的标准样品来评定茶叶的品质。茶叶产、供、销主管部门制定的毛茶标准样、加工标准样和贸易标准样等都是评定茶叶品质高低的实物依据。在对样评茶中,必须对茶叶的外形、内质等各项品质因子进行认真审评,才能作出正确的结论。对样评茶,就我国应用范围来说,大体可分两类。一类用于产、供、销(或购销)的交接验收,其评定结果作为产品交接时定级计价的依据。这种对样评茶,是以各级标准样为尺度,根据产品质量的高低,评定出相应的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红碎茶与斯里兰卡红碎茶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汉生 《茶叶科学》1997,17(2):207-212
通过对我国海南通什、云南凤庆、广东英德2号茶和出口拼配红碎茶、斯里兰卡高地、中地和低地红碎茶同年样品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上述三地的大叶种红碎茶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及内质化学鉴定分数均高于斯里兰卡红碎茶,仅香气次之。但出口样拼配红碎茶的主要品质成分含量和内质化学鉴定分数均显著低于斯里兰卡红碎茶。文中对我国与斯里兰卡红碎茶品质的差异原因进行了讨论,并建议我国大叶种红碎茶直接并且及时出口。  相似文献   

19.
成品茶拼配是现阶段茶叶精制加工(指生产拼配)的一个重要技术组成部分,它与原料的验收、定级、拼和首尾呼应,通过合理的工艺加工处理,构成一个拼配网,以调剂品质,发挥原料的经济价值,提高产品质量,是目前精制加工企业完成各项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最为重要的一环。一、在拼配中应了解和掌握以下几个问题 1.原料的来源和品质情况: 原料是加工的基础,原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成品、半成品的质量,因此,在拼配前,  相似文献   

20.
依据普洱茶拼配理论,综合考虑普洱茶拼配要素,对普洱茶的拼配工艺进行论述探讨,旨在为普洱茶的生产、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