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长期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组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顾益初、蒋柏藩提出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施肥对土壤无机磷形态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①施用含磷肥料(化肥或有机肥),均可显著地增加Ca_2-P、Ca_8-P、A1-P和Fe-P的含量,其中钙磷增量约为铁铝磷的2倍;②Ca_(10)-P和O-P在短时间里是不能生成的。旱地长期施用化学磷肥,可明显地提高O-P和Ca_(10)-P的含量;③长期施用含磷肥料,除被作物吸收利用外,残留在土壤中的无机磷,约有60%以上是以有效磷源存在的。  相似文献   

2.
猪粪和磷肥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分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室温培养一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猪粪和磷肥后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分的变化以及不同无机磷组分对黑麦草吸磷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施用猪粪和磷肥显著地提高了石灰性土壤Ca2-P、Ca-P含量,Al-P和Fe-P也有一定的增加,其中磷肥的影响大于猪粪;Ca2F和Ca8-P对黑麦草吸磷总量的直接贡献和间接贡献都大于Al-P和 Fe-P。  相似文献   

3.
长期棉麦轮作下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1984年和1993年对棉花-大麦轮作下的土壤进行无机磷分级测定以及土壤磷减少量与作物产量,吸磷量的通径分析,研究了施用磷肥,有机肥等对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肥磷肥大大提高了土壤中Ca2-P,Ca8-P,Al-P和Fp-P含量,有机肥与磷肥配合施用有利于土壤无机磷的积累,对增加O-P也有一定作用,在土壤无机磷长期处于耗竭状态下,其各组分对作物总产量,总吸磷量的直接  相似文献   

4.
石灰性土壤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土壤供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有机肥料(马粪)与无机肥配合施用可以显提高土壤的供磷水平,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组成以Ca-P为主,其中Ca2-P是土壤有效磷库的主体;Ca8-P对土壤效磷库超重要调节作用,A1-P在供磷上也有一定意义。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能提高土壤速效磷,尤其是Ca2-P和Ca8-P的含量,降低土壤对磷的吸附,显提高土壤微生物体磷和磷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麦稻轮作高条件下无机磷的形态转化及其生物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新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了冀南麦稻轮作高产区土壤无机磷的形态,水溶性磷肥施干稻季和施于麦季土壤中的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麦稻轮作土壤中无机磷以Ca-P为主,Ca-P占无机磷总量的66.9%,Ca10-P占Ca-P的57.6%,Cag-P、Ca2-P分别占37.2%和5.2%;AI-P、Fe-P和0-P占无机磷总量的11.4%、11.2%和10.5%。在麦稻轮作中,水溶性磷肥短期内只转  相似文献   

6.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两种无机磷分级测试方法对鲁西北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蒋柏藩等把土壤中的Ca-P分为3级能更好地说明潮土中各级磷的有效性,真实地反映Al-P的情况:在潮土中磷以无机磷为主,约占全磷总量的94.22%;无机磷中以Ca-P类磷酸盐占主导地位,约占全磷总量的72.76%;Ca2的含量虽少,但对作物的有效性较高,Ca8-P和Al-P是土壤的缓效磷源,Fe-P的有效性处于中等偏低的水平,Ca10-P只能是潜在磷源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塔里木垦区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及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垦区石灰性土壤中磷石灰(Ca10-P)占无机磷总量的80%-90%;耕层中磷酸二钙(Ca2-P)和磷酸八钙(Ca8-P)占无机磷总量的8.0%,底层占3.0%;耕层中铝结合态磷(Al-P)和铁结合态磷(Fe-P)占5.5%,底层占2.6%,耕层中无机磷含量高于底层。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磷酸二钙(Ca2-P)和铝结合态磷(Al-P)是有效磷源,磷酸八钙(Ca8-P)和铁结合态磷(Fe-P)是缓效磷源,闭蓄态磷(O-P)及磷灰石(Ca10-P)是潜在磷源。  相似文献   

8.
小麦,玉米根际磷转化及VA菌根对其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小麦、玉米根际磷转化特性及VA菌根对小麦、玉米根际磷转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磷胁迫、施用磷肥时小麦、玉米根际均形成Olsen-P、Ca2-P、Ca8-P、Al-P等养分耗竭区。两种作物接种VA菌根后均显著增加了根际Olsen-P、Ca2-PCa8-P、Al-P等形态无机磷的消耗量,而且,根际、非根际土壤各形态磷的浓度梯度显著减小。施磷及不施磷的处理,小麦根际土壤Olsen-P、Ca2-P的  相似文献   

9.
土壤磷素化学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综述了近42年来关于土壤磷素中化学行为、磷素平衡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土壤磷素包括无机磷、有机磷、生物态磷、土壤无机、有机磷又根据其有效性分为各种形态的无机磷、有机磷组分;施入土壤的磷素主要转化为土壤无机磷、土壤类型、作物种植方式、作物根限、磷肥种类及用量对土壤磷素转化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各种高分子有机物料,作物根系分泌有机酸对土壤磷素有明显的活化作用;VA菌根真菌明显地促进了作物吸收利用根际、非极际土壤的Ca2-P,Ca8-P,Al-P等形态的夫机磷。土壤磷素积累与消耗以无机磷为主,长期大量施用磷肥明显地增加了耕层以下土壤磷素含量。  相似文献   

10.
应用蒋柏藩和顾益初土壤磷形态的分级方法,对青海牛场旱作草甸土进行了磷形态分级及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旱作草甸土中无机全磷的27.75%,有机磷占全磷的74.25%,各种形态的无机磷含量,Ca10-P占无机磷总量的67.34%,Fe-P为17.59%,Cas-P为7.21%,Ca2-P和AI-P分别为4.36%和3.49%,在该土壤中未测出O-P。  相似文献   

11.
施肥对磷素在红油土中形态及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对长期定位试验中的红油土0~100cm各层次进行无机磷和有机磷分组研究,结果表明,无机磷组成以Ca-P为主,有机磷组成以中度活性有要磷为主,施用无机磷肥对土壤无机磷的影响仅限于0~40cm土层,其中各形态无机磷均有增加,增加幅度最大的是Al-P,Ca-P1和Fe-P。施用有机肥可明显提高0~80cm土层内有机磷含量,其中中度活性有机磷增加量最大,对无机磷在各层次的分配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研究表明,单独施用无机肥料虽可保持带田高产,但只有与有机肥料配合时才能促进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带田生产中氮肥损失率不低于42.1%~54.7%,说明改进施肥方法、提高氮肥利用率仍是带田合理施肥的关键;施用无机磷肥特别是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是提高土壤磷肥力的有效措施,可提高有机磷含量及其占总磷量的比例,提高无机磷中有效及缓效组分所占比例,降低难溶组分(Ca10-P,O-P)的比例;带田耗钾强度高,必须注意钾肥的投入  相似文献   

13.
盐渍土利用过程中土壤磷素的累积与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长期定位试验的研究测定,研究了盐渍土培肥过程中土壤磷素的收支平衡以及磷素累积及其形态。同时,探讨了盐渍土的磷肥利用率。结果表明:通过长期培肥特别是施用磷肥,土壤含磷量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大量的磷素被转化为无效的Ca10-P,占无机磷总量的48%。而提高氮肥使用量,合理氮磷配比,有助于降低无效态的Ca10-P的比例。同时,表明作物对磷的需求能力并不因磷肥投入量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施磷水平以上,  相似文献   

14.
水分和秸秆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主要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和加秸秆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的影响,结果指出,淹水促进石灰性土壤无机磷特别是外加磷向Fe-P和O-P转化,而拟旱则使土壤维持较高的Ca2-P和Ca2-P;淹水-回旱的土壤以Ca2-P和Ca8-P较高,淹水后回旱比淹水更能使土壤拥有较多的Ca2-P和Ca8-P,而拟旱后淹水比拟旱有较高的Al-P,Fe-P和O-P。  相似文献   

15.
磷肥后效及其土壤无机磷形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4a5季田间定位试验结果表明,旱塬地施用磷肥可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一次性施P2O575,150,300kg/hm^2,后效至少保持4a5季作物,其累计增产分别是首季肥效的1.54倍,1.77倍和2.30倍,磷肥量计利用率分别为24.8%,14.3%,12.5%,是首季利用率的2.1,2.3,2.9倍,在试验条件下,土壤无机磷含量以磷酸钙盐为主,约占无机磷总量和全磷总量的77.2%和66.5%,作物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徐淮地区石灰性土壤中磷肥(过磷酸钙)不同用量(0,1125,2250,3375kg/hm2)对土壤供磷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肥料残留磷的形态主要为磷酸二钙、磷酸八钙,前者对作物有效性大于后者;施用磷肥有明显的残效,磷肥的增产效果受到磷肥残效的影响;而Olsen-P,Colwell-P,Resin-P,均能较好地反映土壤中残效磷的状况。  相似文献   

17.
施磷肥对土壤磷素形态转化和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室内土壤培育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磷肥和培育时间对灌漠土、黑垆土和褐土无机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入石灰性土壤的磷肥,除作物吸收利用外,主要以Ca_2—P、Ca_8—P、Al—P的形态积累;随着培育时间的推移,Ca_2—P、Ca_8—P又明显降低,并经由Al—P、Fe—P逐渐向Ca_10—P转化。经生物试验和相关分,Ca_2—P、Al—P和Ca_8—P均是灌漠土、黑垆土和褐土的有效磷源,以Ca_2—P的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徐滩地区石灰性土壤中磷肥(过磷酸钙)不同用量(0,1125,2250,3375kg/hm^2)对土壤供磷和作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肥料残留磷的形态主要为磷酸二钙,磷酸八钙,前者对作物有效性大于后者;施用磷肥有明显的残效,磷肥的增产效果受到磷肥残效的影响;而Olsen-P,Colwell-P,Rcsin-P,均能较好地反映土壤中残效磷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湖南省双季稻田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分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弄清湖南省双季稻田土壤无机磷的形态及其与土壤有效磷的关系,运用张氏法和蒋氏法两个分级体系对湖南省临澧、醴陵、湘乡3县(市)双季稻田土壤无机磷形态进行分级研究.结果表明,风化程度较高的第四纪红土母质发育的红黄泥田,土壤无机磷以O-P和Fe-P为主,占无机磷总量的78.7%;而风化程度较低的紫泥田和河沙泥田,土壤无机磷以Ca-P为主,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47.0%和45.9%,Fe-P和O-P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大致与Ca-P的含量相当,但无机磷的总量较红黄泥田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Fe-P,Ca2-P和Al-P与有效磷之间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是土壤有效磷的主要来源.蒋氏法不仅适用于北方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区分,同样适用于南方大面积分布的中、酸性双季稻田土壤无机磷形态的区分.  相似文献   

20.
盆栽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潮土、黄棕壤和红壤淹水后磷的有效性均提高,回旱后则降低,其中红壤最显著,这与土壤中Fe氧化物含量不同有关;淹水使3类土壤的磷肥肥效为均降低,其中顺序为红壤>黄棕壤>潮土;外加磷肥在潮土中主要转化为Ca-P,O-P和Al-P,红壤中则主要转化为Fe-P,Al-P和O-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