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陕西4个黄牛群体6个血液蛋白位点估测的基因频率进行遗传变异分析。证实黄牛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由系统内血液蛋白质的多态现象所造成,系统间的遗传差异仅在5.28%以下。不同的群体遗传变异程度亦有差异,基因分化程度与备总群育种水平呈明显的反变关系。同时研究表明,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是进行黄牛群体遗传变异分析的最适抽样方法。  相似文献   

2.
以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陕南白山羊进行了遗传资源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31个血液蛋白位点中只有TF、Alp、PA-3、Es-D位点存在多态,总群体的遗传变异中,约有10%是由系统间的遗传差异造成的,且其所有位点基因的分化程度都在0.05以下。确认陕南白山羊是一品种特征遗传稳定,且具有悠久历史的山羊品种。  相似文献   

3.
应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陕西北部黄牛群体进行了遗传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21个遗传位点中18个具有遗传多态性;所有频率估计值的误差均在7‰以下;确认这一区域黄牛属秦川牛与蒙古牛的混血型,不同系统两者血统比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应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陕西北部黄牛群体进行了遗传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在检测的21个遗传位点中18个具有遗传多态性;所有频率估计值的误差均在7‰以下;确认这一区域黄牛属秦川牛与蒙古牛的混血型,不同系统两者血统比例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西镇黄牛遗传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中心产区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2个系统、5个群体(n=154)的6个血液蛋白位点、8个毛色位点和6项外形特征,对西镇牛进行了遗传检测。结果表明,应用此种方法估测的群体基因频率和表型频率可靠性和精确度均较高。根据西镇牛的遗传检测结果和形成因素,初步推断西镇牛含有我国南方黄牛与中原黄牛的血统,属一个典型的中间类型,亦是我国山区黄牛品种资源中一个宝贵的基因库。  相似文献   

6.
陕南白山羊抽样遗传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对陕南白山羊进行了遗传资源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31个血液蛋白位点点中只有TF,Alp,PA-3,Es-D位点存在多态,总群体的遗传变异中,约有10%是由系统间的遗传构成的,且其所有位点基因的分化程度都在0.05以下。确认陕南白山羊是一品种特征遗传稳定,且具有悠久历史的山羊品种。  相似文献   

7.
在陕西省关中平原,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以3个系统9个地域群(共224头)的6个血液蛋白、6个毛色位点的基因频率、7种外形特征的表型频率,检测了产区1988年秦川牛群体(共642913头)的遗传结构。肯定了秦川牛具有中国黄牛的典型特征。列表详示了各频率值及其估计可靠性、精确度的参数。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心产区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对临夏黄牛2个系统5个群体共181头牛进行了遗传检测,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对血红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后转铁蛋白-1,碱性磷酸酶等6个血液蛋白多态位点进行了实验室测定,对其基因及频率进行分析,笔者认为临夏黄牛来源复杂,它不属于蒙古牛种,而属于一个独立的地方黄牛类群.  相似文献   

9.
山羊群体血液蛋白位点遗传分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应用平均基因杂合度,Nei的基因分化系数,Lewontin的Shannon信息测试及Wright的固定指数对陕西境内2个山羊群体存在多态的血液蛋白位点的基因频率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研究表明:山羊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是由系统内血液蛋白的多态现象造成系统间的遗传差异仅在8%以下;平均基因杂合度是度量群体遗传变异的最适指标,而Gst,Shannon信息测度值在Fst均可用于剖析遗传变异在系统内及系统间的分  相似文献   

10.
应用平均基因杂合度、Nei的基因分化系数(Gst)、Lewontin的Shannon信息测度及Wright的固定指数(Fst)对陕西境内2个山羊群体存在多态的血液蛋白位点的基因频率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研究表明:山羊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是由系统内血液蛋白的多态现象造成,系统间的遗传差异仅在8%以下;平均基因杂合度是度量群体遗传变异的最适指标,而Gst、Shannon信息测度值及Fst均可用于剖析遗传变异在系统内及系统间的分布  相似文献   

11.
中国黄牛品种基因频率抽样估计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本文给出基因频率纯随机抽样、随机整群抽样、系统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方差无偏估计值的算式,并论述各种抽样方法的相对精确度。讨论基因频率估计值的精确度、可靠性与样本规模的一般关系,证明当类别数、抽样群数、标准离散度和标准偏差分别为d、k、θ和λ_(st)时,基因频率整群抽样估计值的可靠性为β_(stc)=pr{-(dk)~(1/2)(2θ)~(-1)≤λ_(stc)≤(dk)~(1/2)(2θ)~(-1)}。研究肯定中心产区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是中国黄牛品种遗传检测的有效抽样方式。  相似文献   

12.
采用系统随机整群抽样法在平利黄牛分布区选择三个系统八个群体抽取样本125头,以血液蛋白质多态性、毛色分布和外形特征作为遗传标记检测该黄牛的品种资源。结果表明,平利黄牛所持有的基因库基本反映了我国黄牛品种的特点,含有部分瘤牛血统,属于我国黄牛从北方向南方分布的一个过渡型地方黄牛品种。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柴达木黄牛的母系遗传多样性及遗传背景,本研究随机选取柴达木黄牛5个主产区268个个体,通过PCR方法和直接测序技术得到其mtDNA Cyt b基因全序列,使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分化及母系起源,进而在分子水平上揭示其母系遗传多样性水平、分化程度及母系遗传背景。结果表明:柴达木黄牛Cyt b基因核苷酸序列长度为1 140 bp,比对分析共检测到29个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单一多态位点4个,简约信息位点25个;依据序列间核苷酸变异共确定了12种单倍型,其中优势单倍型为H2,品种单倍型多样度为0.588 2±0.030 0,核苷酸多样度为0.004 0±0.002 2,表明柴达木黄牛具有较丰富的母系遗传多样性。柴达木黄牛品种内5个群体间分化指数Fst值在-0.010 4~0.161 8,提示品种内群体间分化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格尔木群体与乌兰群体间分化程度最大(Fst=0.161 8),大柴旦群体和茫崖群体间的分化程度最小(Fst=-0.010 4)。基于UPGMA法的品种内群体间聚类关系表明,柴达木黄牛品种内5个群体可聚为2类,其中格尔木群体与都兰群体最先聚在一起,大柴旦群体...  相似文献   

14.
应用扩展的Nei·M公式对陕西境内4个黄牛群体毛色位点的表型遗传分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总群平均表型异质度与其选种水平密切相关,各总群的表型遗传分化程度与各畜群规模及分布范围有关,各总群遗传变异来源在系统内和系统间存在明显差异,部分表型遗传分化程度较高的指标可作为未来品系育种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5.
对在两个近交程度不同的水貂群体中利用小卫星DNA指纹资料估测的群体内遗传变异度进行抽样统计分析的结果表明:在同一张DNA指纹图谱中,随着样本含量的增加,群内遗传变异度估值的变异甚小,且无明显的上偏或下偏趋势,只是估计值的抽样误差呈持续下降的趋势,但当样本含量达到10以后,下降幅度甚小(〈10%)。遗传变异度较大的群体,其估计值的抽样误差相应较大,但两群体抽样误差的差异随样本含量的增加有逐渐缩小的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内25个地方黄牛品种毛色资料,统计出6个具有显隐性毛色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计算了不同座位的基因固定指数,品种内,品种间及群体的基因多样度,以及品种内和群体的shannon值,结果表明,中国不同黄牛品种具有不同程度的基因多样度,牛的毛色变异中有34.1%是由品种间的差异造成的,毛色座位在品种间的分化程度较大。  相似文献   

17.
固原黄牛系统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系统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六盘山区固原黄牛群体毛色和外部形态特征,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了该群体6个血液蛋白位点的多态性。  相似文献   

18.
植物基因资源异境保存遗传抽样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遗传资源抽样是指在一定的置信度标准下,抽取的样本能覆盖要研究的目标种或特定地域内群体现有的遗传变异.它是植物基因资源保护研究过程中首先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十分重要地位.对于一个有效的遗传抽样,必须要同时考虑群体间及群体内的抽样.从样本容量、群体数及实际应用等方面进行较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太行山羊遗传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太行山羊的两个群体共72只成年羊,用淀粉凝胶电泳法测定了33个血液蛋白座位,并对毛色和外形特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运铁蛋白(Tf)、前白蛋白-3(Pa-3)、肽酶-B(Pep-B)、碱性磷酸酶(Alp)、亮氨酸胺肽酶(LAP)和酯酶-D(Es-D)6个血液蛋白座位表现多态性,多态位点比例为0.1818;12个类别 25种外型特征中7个有变异体;4个毛色座位有变异。平均杂合度分析表明,太行山羊变异程度较大(H=0.555),说明太行山羊群体有效规模较大,目前尚未面临急 待保种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鲁西黄牛遗传多样性及其系统地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中心产区简单随机抽样在山东省鄄城县和梁山县共抽取鲁西黄牛87头,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水平淀粉凝胶电泳技术检测21个编码血液蛋白(酶)的结构基因座的基因频率,同时引用国内外13个群体7个相同座位的研究资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检测的21个基因座中,有9个存在多型,多态位点百分比为42.86%,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相对较高,平均杂合度为0.1416;鲁西牛与东南亚牛种亲缘关系较近,证实了鲁西牛是由北方蒙古利亚牛系和南方瘤牛的混血种,但不可能含有巴厘牛的血统。目前应扩大保种群的数量,以维持群体内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