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 ̄3H_2O为示踪剂,用同位素示踪法对非充分灌溉的7大类作物耐旱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经63个品种的500余个样品的 ̄3H_2O测定结果表明:在土壤含水量为凋萎系数以下的极度干旱状况下,作物处于萎蔫失水耐受时间时,给作物灌溉 ̄3H_2O且复水时间为1.5h,作物吸氘水量随此时间增值大的,其耐旱性强。同时发现,吸 ̄3H_2O的量─—作物抗萎蔫能力与作物耐旱性成正比。将 ̄3H_2O法与耐旱性盆栽鉴定法比较结果表明,氘水示踪失水作物抗萎蔫恢复能力是一种判别作物耐旱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真空置换法提取土壤溶液。研究了土壤湿度及储存时间两种处理对离子化学形态电脑模型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不同处理效应的电脑输出数据以负对数表示,计有:(1)H^+,Ca^2+,Al^3+及SO4^2-的离子活度,(2)(Al^3+)(OH^-)^3,(Al^3+)^2(OH^-)^6(H4SiO4)^2及(Al^3+)^3.77(H4SiO4)^3.24(K^+)^0.24(Ca^2+)^0.08(  相似文献   

3.
HCO^—3及Fe^2+对三种柑桔试管苗根质子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培养液中不同浓度的HCO^-3及Fe^2+处理下枳、红桔和酸橙的 试管苗根系的H^+分泌量。三种试材的H^+分泌均受介质HCO^-3水平影响。枳的H^+分泌量与HCO^-3浓度呈正相关,红桔和酸橙的H^+分泌量与HCO^-3浓度呈抛线相关。  相似文献   

4.
磷胁迫不同基因型大豆根系生长和吸磷动力学反应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控磷水培条件下,研究了3个基因型大豆(长农4号,长农5号和吉林27号)其根生长特点和吸收H2PO4^-动力学参数的变化。随供磷水平降低,各基因型大豆冠/根比减小,根吸H2PO4^-动力学参数Km、Cmin降低,Imax提高。  相似文献   

5.
氯离子对水稻根营养吸收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水稻为试材,研究了氯离子对根吸收NO3^-、H2PO4^-和K^+吸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l^-对NO3^-,H2OP4^-吸收均存在抑制作用,对NO3^-的抑制属竞争性抑制;对H2PO4^-的抑制属混合性抑制。低浓度氯离子促进K^+的吸收,高浓度氯离子抑制K^+的吸收。  相似文献   

6.
以黑枣果实为原料,用80^乙醇-H2O常温下浸泡24h,重复1次。浸泡液经逍缩,蒸干得色素胶质,再用丙酮溶解,浓缩,干燥,得黄色素粉末。该色素属水溶性色素,对光,热均稳定,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使吸光度减小,对Fe^3,Al^3+,Zn^2+等无作用。  相似文献   

7.
玉米全地面地膜覆盖节水增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全膜覆盖玉米产量高于15000kg/hm^2的综合农艺措施保苗密度81900-84300株/hm^2,施N307.5-396.0kg/hm^2,P2O5216.0-313.5kg/hm^2,N:P2O5为1:0.77-0.79;灌溉定额3747-43086m^3/hm^2,灌水3-4次,头水于拔节前后灌溉二水于大喇叭口期灌溉。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因型的柑桔试管苗对Fe^2+及HCO^—3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12(3×2×3)正交设计法考察了3种缺铁敏感性柑桔试管苗对Fe^2+和HCO3的生理反应,并测定了幼苗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等。结果表明,介质中HCO3可导致柑桔试管苗严重生理失调。其影响程度为酸橙<红桔<枳,这与其田间缺铁表现的敏感性一致。Fe^2+浓度的影响较小。试管苗可用于早期鉴定和筛选抗缺铁失绿的柑桔砧木类型。  相似文献   

9.
采用同位素双标记技术,通过研究各种处理的棉花果树韧皮部^14C-同化物和^3H-H2O的运输情况,计算并比较二的加权速率平均值,说明了韧皮部同化物和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对运动,这种相对运动可能是由于^3H-H2O和筛选外细胞及胞间中的大量存在的非标记水发生侧向交换的结果,并种相对运动可能是由于^3H-H2O和筛选外细胞及胞间隙中的大量存在的非标记水发生侧向交换的结果,并说明这种一定量的相对运动与韧  相似文献   

10.
采用连续液流法研究了黄腐酸处理对5种黄土性土壤H2PO4^-1吸附、解吸动力学性质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黄腐酸处理对H2PO4^-1吸附、解吸动力学模型的拟合性无影响,但能使H2PO4^-1的吸附速度及吸附量分别降低16.7% ̄66.7%及15.3% ̄65.4%,解吸速度及解吸量分别增加14.3% ̄94.4%及10.8% ̄81.4%;②黄腐酸处理能使磷的有效系数降低38.3% ̄72.0%,H  相似文献   

11.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蔬菜硝态氮的改进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将蔬菜样品制成浆液后,用Na2CO4-NaHCO3缓冲溶液及活性炭处理,再次处理液用H2SO4酸化,用双波长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NO^-3-N。按指定试验条件,样品加标回收率为95.6%-103.0%,与镉柱法比较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氢氧化铝表面硼吸附络合物结构状况的解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Al(OH)3+H3BO3,Al(OH)3,H3BO3等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红外差分谱以及Al(OH03+H3BO3的二次离子质谱分析。结果表明,Al(OH)3+H3BO3样品在1423和1279cm^-1处有2个特征吸收峰,这些峰与H3BO3表现出的吸收峰相比,峰带更宽,说明在Al(OH)3+H3BO3处理中,Al(OH)3表面形成了一种新物质即硼的吸附络合物。  相似文献   

13.
结合^3H-TdR标记用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对水稻种胚吸胀过程中DNA的合成定位与合成变化,作了实验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照片。此认为水稻种胚吸胀过程中存在一个明显的DNA合成过程;照片与过膜-液闪法直接测定^3H-TdR掺入量随吸胀时间的变化,是基本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在·OH、O2^-和H2O2的产生和检测系统中,加入不同体积的茵陈水提液对活性氧的清除观察其与少 氧引发反应的竞争效应。结果表明,茵陈水提液能显著降低·OH作用下的水杨酸羟基化作用,及O2^-引发的NBT光化学还原,而对H2O2驱动的过氧化物一钛复合物的形成没有影响。因而,体外茵陈水提液是·OH和O2^-的有效清除剂,但对H2O2没有清除活性。  相似文献   

15.
用电沉积法制备Mo-W-Ni-Pb-Ca多元活性阴极,研究了在0.5mol/L H2SO4中的析氢反应,结果表明,多元阴极具有较高的电催化活性,其析氢过电位比软钢阴极降低305mV,i0提高三个数量级,且有较好的稳定性,并用光电子能谱研究了表面组成和结构。证实表面有:Ni,NiO,MoO2,MoO^2-4,WO3,PbO2,PbO,Ca^++等物质。  相似文献   

16.
旱地土壤氮有效度的分级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几种目前较为常用的土壤有效氮测试法进行优选和改进,提出适用于旱地土壤的NaHCO3分级指数法。用连续矿化-栽培春小麦微钵试验进行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0.05mo1.L^-1NaHCO3-硝态氮(NNO3)和-有机氮(Norg)的二组分测定与5期作物总吸氮量间的二元回归相关系数达0.883^***(n=19)。综合评价,该法优于其他所试各法,可作为评估旱地土壤供氮水平的快速常规方法,能正确地反映土  相似文献   

17.
有效碳对菹草光合作用及吸收氮,磷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作者研究了有效碳(CO2,HCO3)对菹草光合作用及吸收氮,磷的影响。水中缺乏游离CO2时,菹草的光补偿点提高,光饱和点下降,对氮,磷营养盐的吸收速率显著降低。25℃,最适光照,强光照,菹草进行氮代谢所需HCO3的临界浓度(mmol.L^-^1)分别为0.18,0.25;进行正常磷代谢所需HCO3的临界浓度(mmol.L^-^1)分别为0.32,0.40。不良光照和高pH下缺乏有效碳源使菹草的氮,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氮肥施量与氮营养诊断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Lou土冬小麦和夏玉米氮肥施用量以及反射仪法在两种作物氮营养诊断中的应用。结果表明,冬小麦和夏玉米氮肥最适施用量为200-226.6kg/hm^2和112.3-205kg/hm^2。反射仪法测得的NO^-3和流动液射法比较,证明反射仪法可作为一种快速常规分析方法。两种作物反射仪法进行氮素营养诊断的临界值分别为冬小麦1100-1650mg/kg,夏玉米1200-1600mg/kg。  相似文献   

19.
辽东半岛滨海盐土脱盐过程中pH上升及碱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鸭绿江口和辽河口滨海盐土脱盐过程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母质的盐土脱盐,随着含盐量的下降,Na^+、Cl^-、SO4^(2-)、Mg^(2+)、Ca^(2+)、K^+的绝对含量都逐渐减少,HCO3^-逐渐增加;CL^-NA^+的相对含量逐渐下降,而SO4^(2-)、Mg^(2+)、K^+特别是Ca^(2+)、HCO3^-的相对含量增加。由于各离子的迁移能力不同,导致土壤的盐分化学类型由Cl-Na  相似文献   

20.
本文提出了一种快速、准确的得取全P方法,即在土样中依次加入H2SO4、H2O2、HF,加热10分钟(=423K),除去多余的过氧化物,全过程约需30分钟。本法与标准的Na2CO3溶化法和HClO4提取法比较,所测全P含量与Na2CO3熔融法几乎相等,比HClO4提取法高7%。本方法省时,所需设备简单,既经济又方便,特别适宜于少量土样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