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夏玉米品种间粗缩病抗性差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临淄区玉米粗缩病有逐年加重态势,已成为玉米安全生产的障碍,1999年又在夏玉米上普遍大发生,造成产量损失约740万kg。本文对引进一批新品种的对比试验结果进行认真总结,综合评价和分析,筛选出了生育性状优良、高抗玉米粗缩病的品种农大108和3303。 相似文献
2.
小区试验与大田调查结果表明:在江苏海安地区4月15日之前和6月10日之后播种玉米,可明显减轻玉米粗缩病的发病程度。现有玉米品种中,苏玉19对玉米粗缩病表现出良好的抗病性,苏玉9号具有一定的耐病性,登海9号、掖单13表现高度感病。 相似文献
3.
4.
5.
6.
山东省主要推广品种对玉米粗缩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2011年在玉米粗缩病重发区进行3个播期下的田间自然鉴定,评价山东省主要推广品种对玉米粗缩病(MRDV)的抗性。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对粗缩病的抗性在不同品种、不同年份和不同播期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18个供试品种中,仅青农105表现为抗病;登海3622、邦玉358、金海5号和农大108表现为感病;先玉335、农华101、蠡玉16、丹玉86、金海604、先玉688、济单7号、隆平206、登海605、郑单958、鲁单818、蠡玉37和中科11均表现为高感。播期间比较,青农105在6月5日播种感病最轻,其次为5月10日和5月25日;其他供试品种在5月10日播种感病最轻,5月25日和6月5日播种感病较重,调整播期能降低粗缩病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通过病情指数可以准确预测玉米粗缩病导致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7.
8.
9.
玉米粗缩病是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病株节间缩短,异常矮小,多不能抽穗结实,单株产量损失可达70%-100%,轻者减产20%-30%,严重者达70%80%,晚春播种、麦田套种、油菜及大蒜茬等玉米甚至绝产,给我国许多玉米产区带来严重影响。2008年山东省发生面积73.3万hm^2,改种5.9l万hm^2,绝产1.67万hm^2,玉米粗缩病成为该区玉米生产上的重要病害。2011年威海地区春播玉米发病更是严重,大面积毁种或绝产。玉米粗缩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感病后尚无可行、有效的防治措施,品种抗病性利用是最经济、有效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
11.
利用采自山东章丘、济宁表现典型粗缩病症状的玉米植株样品进行ELISA和RT-PCR检测。间接ELISA结果表明,二者均与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BSDV)多克隆抗体表现阳性反应。RT-PCR扩增出该病毒基因组S10约1.8 kb片段。获得的1 801 bp 全长序列与已发表的相关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章丘分离物克隆JNZ-14序列、济宁分离物克隆JN-8序列均属于RBSDV,但其与玉米粗缩病毒(MRDV)的进化关系比其与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毒(SRBSDV)的关系还要近,且2个分离物分别处于属于RBSDV的Ⅱ或Ⅰ两大分支中。 相似文献
12.
玉米粗缩病(MRDV)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玉米粗缩病(MRDV)已成为我国玉米产区的主要病害之一,对玉米生产构成极大威胁。通过对玉米粗缩病(MRDV)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寄主范围等分析以及玉米抗性鉴定研究,提出了以农业措施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14.
玉米粗缩病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从玉米粗缩病的发生分布、病症特征、病原、寄主范围、传播方式和特点、流行规律、品种抗病性等方面回顾玉米粗缩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引起玉米粗缩病的病原有Maize rough dwarfvirus(MRDV)、Rice black streaked dwarfvirus(RBSDV)和Mal de Río Cuarto virus(MRCV),在我国流行的是RBSDV,主要依靠Laodelphax striatellus传播。间作套种尤其是麦/玉米种植模式与玉米粗缩病暴发流行密切相关,主要是为病毒和传毒介体提供了栖息繁衍环境和循环寄主。目前玉米粗缩病抗性种质资源缺乏,应用的防治技术还不能满足生产上的需求。协调高效的种植模式(间套种)与防病需求之间的关系,研发简便、实用、高效的防病治病措施,抗玉米粗缩病种质资源的创新是生产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玉米是苏北地区重要的农作物之一,自2004年始,粗缩病开始暴发流行,夏播玉米轻则减产、重则绝产,这不仅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而且制造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为准确确定玉米不同品种(组合)对粗缩病的绝对抗性(免疫性),2007~2009年, 相似文献
16.
5%蚜虱净乳油按种子量0.1%、0.2%、0.4%、0.6%和1%拌种、20%呋、甲种衣剂按种子量5%拌种及不施药对照防治玉米粗缩病的对比试验结果:蚜虱净按种子量0.4%~1.0%拌种对玉米粗缩病的防效和玉米的产量均显著地优于呋@甲种衣剂,防效达86%以上.最佳拌种剂量为种子量0.4%,且苗期要喷5%蚜虱净乳油1500倍液(亩喷药液40kg)防治玉米蓟马和灰飞虱。 相似文献
17.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