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正高温对采食量和生产性能的影响产蛋鸡最适温度范围是13~26℃,其维持体温所需代谢能最低,饲料转化率最高,生产效益最好。环境温度超过26℃时,鸡体温与环境温度差减小,体热散发难度增加,便会产生应激反应。热应激时采食中枢的兴奋受到部分抑制,而消化道活动的减弱使消化道充盈度增加,为加速散热、减轻热负荷而增加饮水量,使采食量进一步减少。减少采食量是动物在高温条件下保持机体热平衡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在21~30℃范围内,气温每上升1℃,采食量下降1.6%;在32~38℃范围内,气  相似文献   

2.
一改善鸡舍内外环境,加强通风换气和降温 产蛋鸡理想的环境温度是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生产性能最佳,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就毖须通过增加呼吸次数来散热,随之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粪便变稀,产蛋减少,蛋壳变薄,破蛋增多,给蛋鸡生产带来损失。为使蛋鸡在夏季高温期间保持高产,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鸡舍温度保持在28℃以下。  相似文献   

3.
鸡耐热力与采食和饮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20只京白蛋鸡在不同温度梯度下,个体采食量和饮水量的记录,分析了耐热力与采食和饮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耐热力与采食量相关较明显,常温时采食量多的较耐热,耐热鸡在高温时采食量下降多;与饮水量的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一、环境温度变化与猪的行为在暑热环境下,作为猪的一般适应行为就是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水浴、泥浴次数增加,而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则相反,猪的采食量增加,饮水量减少,而且为保持体温,猪的被毛变粗,喜欢太阳及其它热源。仔猪和成年猪比较,皮下脂肪薄。此外,刚出生的仔猪体温调节机能发育不健全,所以猪群的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二、仔猪的体温调节行为1周龄以内仔猪的死亡原因,70%是由于寒冷所引起的,做好这时期仔猪的温度管理是提高仔猪生产的一个秘诀。对刚出生仔  相似文献   

5.
一、饲料配方不会灵活运用 在配合饲料时未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鸡的采食以能量进食为主,一旦摄入的能量够了,则鸡就停止采食。气温高时鸡所需能量减少,则采食量必然减少;相反,则增加。然而,鸡的正常发育以及产蛋需要的蛋白质是一定的。采食量少时,若饲料中蛋白质浓度未增加,则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就增加。这样,如果饲料配方不调整,气温很高时,鸡会因营养不良,生长缓慢、产蛋量下降;气温很低时,鸡会营养过剩,造成饲料浪费。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高温环境下饮水量对蛋鸡粪便含水率的影响,本试验设定了4个温度(23、26、29、32℃),测定各温度环境下蛋鸡的采食量、饮水量、粪便含水率。结果表明:①蛋鸡的采食量随着舍内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二者之间显著负相关(r=0.928,P0.01);②蛋鸡的饮水量随着舍内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二者之间显著正相关(r=0.882,P0.01);③蛋鸡粪便的含水率随着饮水量的增加而升高,二者显著正相关(r=0.852,P0.01)。在上述4种舍内温度下,蛋鸡采食100g饲料的饮水量分别为188.75、202.27、233.05和320.31mL,相应的粪便含水率分别为78.25%、78.54%、80.81%和81.73%。  相似文献   

7.
鸡:(1)按周龄递增:1~6周龄雏鸡,每天每鸡(下同)20~100亳升;7~12周龄的青年鸡,100~200毫升;不产蛋母鸡200~230毫升;产蛋母鸡230~300毫升。(2)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例:在正常(20℃)气温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倍;在高温(35℃)环境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3)饮水量随产蛋率的上升而增加:产蛋率为50%时,蛋鸡需水量为170毫升;以后产蛋率每提高10%,则饮水量相应增加12毫升。(4)饮水量的季节变化:冬季需饮水100毫升,春秋200毫升;夏季300毫升。 肉牛:每采食1千克饲料,在7~10℃的气温环境中,需饮水3.5千…  相似文献   

8.
《湖南畜牧兽医》2001,(4):32-32
鸡的最佳饮水量①按周龄递增:1~6周龄雏鸡,每天每鸡20~100毫升;7~12周龄的青年鸡,每天每鸡100~200毫升,不产蛋母鸡200~300毫升;产蛋母鸡230~300毫升.②)饮水量与采食量的比例:在正常(20℃)气温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倍;在高温(35℃)环境中,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③饮水量随产蛋率的上升而增加:产蛋率为50%时,蛋鸡需水量为每天每鸡170毫升;以后产蛋率提高10%,则饮水量相应增加12毫升.④饮水量的季节变化:冬季每天每鸡需饮水100毫升,春季和秋季每天每鸡200毫升;夏季每天每鸡300毫升.  相似文献   

9.
(一)高温对鸡群的影响夏季高温炎热,对鸡群的影响极其严重,当鸡舍环境温度高于27℃时,鸡群常出现以下变化: 1.体温升高,代谢缓慢,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青年鸡增重下降,后备母鸡性成熟推迟. 2.由于鸡群的饮水量增大,粪便变稀,不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10.
正1鸡病的一般信号疾病经常表现在症状上,识别疾病的症状从识别正常鸡的行为开始。只要知道了正常鸡的行为特征,就可以容易的捕获病鸡微小的变化。鸡病的一般信号主要包括:1.1饮水量减少,食欲降低病鸡饮水量减少是疾病的最初信号,因此,密切关注鸡每天的饮水量很重要。疾病发生时鸡只的食欲下降,采食量降低,产蛋相应也会减少,所以,应记录每天鸡只的采食情况。1.2鸡死亡率突然增加鸡死亡率突然增加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每天的死亡率大于0.1%为显著增  相似文献   

11.
饮水是鸡体水分的主要来源,及时给鸡饮足清洁的水是保证鸡体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但饮水过多、过少都会影响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如蛋鸡饮水不足,会降低对饲料的采食和营养的吸收,减少产蛋和降低蛋重;饮水过多,会增加舍内湿度,造成鸡采食减少,生长停滞或发生疾病。鸡的饮水,主要视鸡龄、采食、季节和产蛋等而定。1~6周龄雏鸡,每天每羽需水20~100毫升,7~12周龄的育成鸡,每天每羽需水100~200毫升。采食量与饮水量的比例,在正常气温20℃时,饮水量是采食量的2倍,气温在35℃时,饮水量为采食量…  相似文献   

12.
产蛋鸡理想的环境温度是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生产性能最佳。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就必须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散发体热,随之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粪便变稀,产蛋减少,且蛋变小壳变薄,破蛋增多,给蛋鸡生产带来损失。为使蛋鸡在夏季高温期间保持高产,养殖户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3.
<正>肉鸡采食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能量需要,同时也为了产生饱感。采食量决定于许多因素,包括肉鸡的体形和年龄、环境温度、活动性、繁殖周期的阶段、食物的外观和滋味等。1采食量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1.1营养因素对鸡采食量的影响"鸡为能而食",在正常情况下,代谢能增加,采食量下降,这是因为鸡试图维持相对恒定的能量进食。饲料合理均衡的营养浓度是决定采食量的前提。在非热应急条件下,鸡能够通过调节采  相似文献   

14.
夏季高温 ,常使鸡处于热应激状态 ,致使产蛋鸡饮水量增加 ,采食量减少 ,使产蛋鸡每日采食的饲料所含营养物质不能满足产蛋鸡的营养代谢需要 ,从而导致产蛋率下降 ,养鸡经济效益不高 ,为此 ,提高夏季鸡的采食量 ,是提高蛋鸡产蛋率的物质保证 ,为了在高温热季增加鸡的采食量 ,笔者在近年来通过养鸡生产实践摸索 ,除常规搞好鸡舍的防暑降温外 ,我们还通过在蛋鸡日粮中添加饲喂解葱法 ,使产蛋鸡起到了诱食和增加采食量的良好效果 ,保持了热季蛋鸡的高产稳产。其一是由于葱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据测定 ,在每 1 0 0g鲜葱中含维生素A 0 .0 5m…  相似文献   

15.
环境温度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综述了环境低温和高温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低温下,随着环境温度的降低,采食量呈线性增加;高温降低采食量,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采食量呈二次函数下降。低温对日增重的影响较小,在10℃以上,自由采食的猪,其日增重几乎不受影响,而高温对其日增重的影响极大,尤其是30℃以上的高温。低温和高温均降低饲料转化率。高温对养猪的负面影响大于低温。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中国南方高温高湿环境对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猪在生长育肥期采食量、采食时间等采食行为和饲料效率的影响,本研究以扬翔华系杜洛克后备公猪在FIRE测定站的998 195条采食记录为基础,使用温湿度自动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圈舍温度和湿度。采用R 3.5.1软件统计猪群昼夜采食节律,运用线性混合模型分析不同温湿度水平采食行为和饲料效率的差异,并尝试建立扬翔华系杜洛克生长公猪实际采食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扬翔华系杜洛克生长猪的采食行为呈昼夜节律变化,受日温度变化影响;当环境温度在20~24℃,温湿指数(THI)在66~71时,生长猪的饲料转化率(FCR)和剩余采食量(RFI)均较低;当环境温度超过25℃,THI超过74时,FCR最高可提高13.98%,RFI最高可提高182.92%。综上可知,在华南地区湿热环境下,当环境温度控制在18~22℃、THI在65~70时,扬翔华系杜洛克生长公猪的采食量较高,FCR和RFI较低,饲料效率较高。THI可作为监测生长公猪热应激的候选指标。  相似文献   

17.
1提供充足清凉饮水,抑制猪体温上升水对猪体温调节起着重要作用,高温环境下猪主要依靠水分蒸发来降低体温。饮水不足或水温过高会使猪的耐热性下降。有实验证明,猪饮水量随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加,在气温为7℃~22℃时,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为2.1∶1~2.71∶;气温升高到30℃~33℃时,饮水量和采食饲料干物质比提高到2.81∶~5.01∶。由此可见,饮水对猪在高温条件下的健康和繁殖是绝对必需的。保证充足(饮水器中水有一定压力)的清洁凉水(水温控制在10℃~12℃以内)有利于猪体降温,并能刺激采食,提高采食量。2调整日粮配方,保证适宜营养水平高…  相似文献   

18.
正1)按周龄递增。1~6周龄雏鸡,每天每只鸡20~100 mL;7~12周龄的青年鸡100~200 mL;不产蛋母鸡200~230 mL;产蛋母鸡230~300 mL。2)按采食量的比例确定。在正常气温(20℃)下,饮水量为采食量的2倍;在高温(33℃以上)环境下,饮水量为采食量的5倍。3)按产蛋率确定。产蛋率为50%时,需水量为每天每只鸡170 mL;以后产蛋率每提高10%,则饮水量  相似文献   

19.
(接上期)313采食量与机体代谢和各器官系统功能密切相关,饮水量在热调节机制中起重要作用。Arad(1982)报道,不同品种鸡耐热力的不同与其饮水量不同有关。刘春燕等(1996)分析了不同温度下鸡耐热力与采食量和饮水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耐热力与采食量相关较明显,常温时采食量多的较耐热。耐热鸡在高温时采食量下降多,与饮水量的相关不明显。国外已鉴定了几个重要的基因,这就是裸颈基因(Na)、翻毛基因(F)和伴性矮小基因(dw)。裸颈基因纯合子中减少羽毛40%,杂合子中减少30%,减少羽毛就会加强耐热…  相似文献   

20.
蛋鸡理想的环境温度是15℃~25℃,在此温度范围内生产性能最佳.环境温度超过30℃时,鸡就必须用增加呼吸次数来散发体热,随之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粪便变稀,产蛋减少,且蛋变小壳变薄,破蛋增多.高温能够引起鸡的热应激,导致蛋鸡增重和产蛋等生产性能严重下降,甚至引起蛋鸡死亡.如何克服高温带来的困扰,减少鸡的热应激,保证蛋鸡生产正常进行,减少或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是养鸡生产者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