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犊牛白痢1992年8月下旬,我区暴发了犊牛白痢9例。经统计,发病率60%(9/15),致死率22.2%(2/9)。1临床症状见于7~10日龄吃过初乳的犊牛。病初喜卧、食欲减退,体温升高达39.4~40℃,脉搏100~140次/分,呼吸3...  相似文献   

2.
犊牛十二指肠异物阻塞莫石生,于佩丽(黑龙江省八五八农场,虎林158419)1991年4月,本场九队个体饲养4月龄黑白花奶犊牛1头。主诉:近两天不愿吃草料,只喝几斤鲜奶。检查:体温38.2℃,心跳66次/分,呼吸29次/分,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反刍停止...  相似文献   

3.
1997年春,山东临朐某镇牧牛群中犊牛发生本病。初步统计,发病犊牛100头,死亡42头,死亡率高达42%,给养牛户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 临诊症状 部分犊牛于生后1~2天即发病,表现卧地,不愿站立,不吃奶,迅速衰竭,一般经3~4天死亡。多数犊牛于生后10日龄左右发病,表现体温升高(40℃~41℃),呼吸加快,脉搏增数。病后1~2日,排出灰黄色液状粪便,混有粘液和血丝。少数犊牛发病后表现支气管炎和肺炎症状。一般于发病后,5~7天死亡。2 病理变化 急性病例,心壁、腹膜、胃、小肠和膀胱粘膜有小出血…  相似文献   

4.
犊牛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种严重威胁幼犊生命的常见传染病。10~40日龄的犊牛多发。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败血症和胃肠炎症状。慢性型病犊还可出现肺炎和关节炎。急性病例常于发病后5~10天死亡,慢性病例可拖延1~2个月之久。目前,防治犊牛副伤寒的研究资料很  相似文献   

5.
犊牛细菌性痢疾,多发于春末夏初和秋季。笔者用新白头翁汤在临床上治疗6例痢疾病犊,均获得令人满意效果。介绍如下。新白头翁汤由白头翁、黄连、秦皮各50g,山楂和甘草各30g,加水煮熬2次,2次药汤混合后,早、晚各服一半。我县周庄乡孙岭村村民孙某饲养的3月...  相似文献   

6.
犊牛肺炎严重影响幼犊的健康发育,危害养牛业发展。搞好幼犊肺炎防治能有效促进养牛业发展。犊牛肺炎按病程可以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通常在早春和晚秋气候多变的季节发病,多发生于1~15日龄的犊牛。自1990年2月至2010年6月,笔者医治犊牛肺炎病例86例,治愈率95%以上。现将一典型病例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牛肺炎链球菌病是由肺炎链球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犊牛,曾被称为肺炎双球菌感染。患畜为传染源,3周龄以内的犊牛最易感。主要经呼吸道感染,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1流行病学该病多集中于1月~3月,严寒季节出生的6~30日龄的犊牛以及集中舍饲的犊牛多发。因阴天、雨天、风天和气温低的夜间,牛舍空气污浊,有烟雾,致使肺炎链球菌滋生;再加上牛只拥挤,缺乏运动,犊牛抵抗力降低,从而致使犊牛呼吸道出现感染。2临床症状2.1最急性最急性病例病程短,仅持续几小时。病初全身虚弱、不愿吮乳,发热、呼吸极度困难,眼结膜发绀、心脏衰弱…  相似文献   

8.
1犊牛大肠杆菌病,犊牛大肠杆菌病又称犊牛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发病较急,主要症状是腹泻和虚脱。多发生于生后1~3日龄的犊牛。  相似文献   

9.
用高加索品种牛进行的研究结果已经表明,硒缺乏能使母牛的发病率增加:约有75%的母牛发生胎盘停滞、急慢性子宫内膜炎、发情延迟、重复授精(达4~5次)、流产。新生犊牛患地方性甲状腺肿,犊牛患白肌病。新生犊牛患营养不良的达10%。犊牛出生2~3d后发生呼吸...  相似文献   

10.
苦瓜能治耕牛肺炎2例苦瓜,性寒,味苦。能清凉、解热,对耕牛肺炎病效果良好。病例1;1994年6月,琅峰村李玉官1头4岁母牛,突然高热,体温41度,呼吸急迫,吐牛舌,病情严重,西药治疗2次无效,后用鲜苦瓜10斤,加清水煮成汤剂,加上蜂蜜1斤灌服,连服2...  相似文献   

11.
1985年,笔者诊治患急性肺炎的犊牛22头,其日龄为3~100天。 (一)主要症状食欲减退,精神沉郁,体温39~40.5℃,结膜充血;心动过速,100~150次/分;呼吸困难,30~80次/分,鼻孔开张,呈明显的腹式呼吸;少数病例心跳每分钟超过150次,在治疗中因心力衰竭而死,剖检见心室积血。  相似文献   

12.
新生犊牛异物性肺炎。是肺炎的一种,多由于母牛难产、羊水吸入犊牛气管和肺内引起或犊牛生后哺乳时喝呛奶等情况而造成的一种犊牛呼吸道疾病。 1病牛表现 病犊牛精神萎靡、呕吐、呛奶或口吐白沫。犊牛呼吸浅速或费劲,鼻翼扇动或有憋气现象。严重时口色苍白或青紫,口角周围及鼻盘有时发青或肢端发绀。犊牛发病初或发病轻微时不发热。还有个别病牛温度过低或全身发凉。如造成肺感染或形成肺炎时犊牛发热。触摸肝有肿大,犊牛腹胀,长时间不消,是病情严重的表现,但不咳嗽,听诊肺部,常听不到典型肺炎的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羔羊后躯麻痹症在我区时有发生 ,经补磷、补钙、驱虫、抗风湿药物治疗均无效果。结合当地情况 ,给予补硒、补铜试治11例全部收到的明显效果。一、临床表现多发于1~4个月的羔羊 ,无明显的季节性。病羊可视粘膜苍白。被毛焦燥粗乱无光 ,皮肤弹性降低。舌苔薄白、口腔不臭 ,有少量分泌物。饮食欲正常 ,排粪、排尿正常。体温39℃左右 ,呼吸16~18次/分 ,脉博85次/分左右。胸部听诊 ,肺区无异常变化。病变损害主要在腰荐部 ,局部病变引起姿势异常。主要是外周的感觉神经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统一性失调 ,可见到病羊后躯肌肉…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场气候寒冷,夏秋季节雨雪量多,昼夜温差大等原因,导致新生犊牛发生腹泻和肺炎的病例较多,造成许多犊牛死亡。直接影响着本队犊牛的成活率,对牧工的经济收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经调查统计,2008年度我场犊牛腹泻病发生196头、次,发病率为11.52%;肺炎病发生138头、次,发病率为8.13%。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奶犊牛支气管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支气管肺炎又称卡他性肺炎、小叶形肺炎。本病是由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肺部疾病。临床上以细支气管和少数肺小叶的肺泡内充满上皮细胞、白细胞等炎性渗出物为主要特征,多呈现弛张热、咳嗽、呼吸加快以及肺部听诊有异常呼吸音。本病多发生于犊牛和体弱牛群,以冬季、春季寒冷季节多发。所以当前应多加注意,做好防护工作,防止犊牛患上支气管肺炎。1发病原因1.1母牛妊娠期营养不良。母牛在妊娠期间,特别是后期,饲喂的饲料营养价值不全,出现干乳期维生素A和胡萝卜素摄入不足,则出现出生的奶犊牛抗病能力低下,易引发疾病。  相似文献   

16.
1喂奶要“三定”一定奶温,2个月奶牛喂奶奶温为35℃~37℃,3月以上为26℃~30℃;二定时间,母牛的初乳有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初生奶牛前7d每1d喂4次,7d后1d喂3次;三定喂量,犊牛生后第1d的喂奶量一般是犊重的1/6,即5kg左右。哺乳期一般4~6个月,共需喂奶400~750kg。10d以内的犊牛,每1d喂奶6kg,加水4kg;20~40d,每头每1d喂奶6kg,加水5kg;40~60d,每头每1d喂奶5kg,加水8kg;60~80d,每头每1d喂奶3.5kg,加水5kg。喂奶时,把牛奶盛在小桶或小盆内,将手指放在牛犊…  相似文献   

17.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山羊特有的接触性传染病。2002年3月,我镇黄某饲养的86只羊有28只相继发生该病,现将有关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3月24日黄某来访,反映近几日有28只羊相继发生以发热、咳嗽为主要症状的疫情,病羊多为3岁以下羊。2临床症状病羊体温升高达40℃以上,精神沉郁,食欲减退,咳嗽,流浆液性鼻液;在一侧出现胸膜肺炎变化,叩诊有实音区,听诊呈支气管呼吸音及摩擦音,触诊胸壁表现敏感疼痛;呼吸困难,腰背拱起作痛苦状,其中有2只孕羊发生流产,严重的2只于4天后咳嗽加…  相似文献   

18.
犊牛前胃弛缓,三月龄以上犊牛多发,以前胃兴奋性和收缩力降低及机能不全为特征。现将我们在靠山种畜场治疗本病情况报告如下: 一、病因这个场从1968年到1984年共养犊牛5,054头,患前胃驰缓80例,发病率为1.58%。统计分析这80例前胃驰缓病犊的病史,查明这些病犊在3月龄以上,15例患过瘤胃臌气,2例患过瘤胃积食,34例患过下痢,11例患过肺炎,18例没有患过其他疾病。显而易见,这些病犊绝大多数在日  相似文献   

19.
某奶牛场2000年1月中旬,27-84日龄犊牛暴发犊牛下痢,未断奶犊牛发病率达100%(42/42),通过采取一系列了防制措施,犊牛全部痊愈,情况报告如下:1 发病经过:42头犊牛年龄在27-84日龄,正常饲喂代乳粉和初乳混合奶。2000年1月13日更换另一批代乳粉,1月15日出现3头犊牛下痢。至1月17日全群未断奶42头犊牛均出现拉稀,黄白色、灰白色、灰色稀便,甚至呈水样稀便,有的呈蛋清样稀便。眼球下陷,皮肤松驰,精神忧郁。病程10天。2 临床症状开始发病时体温39.5-40℃,病中期体温38.…  相似文献   

20.
1发病情况1998年5月20日,一黄牛患病,2月龄。主诉:昨天下午这头牛偷食麦子0.5kg左右,今天早晨出现拉稀,不吃不喝,前来就诊。临床检查,病畜体温39℃,呼吸22次/min,心跳10次/min,精神沉郁,视力障碍,盲目行动,有时兴奋则狂躁不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