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3.
为筛选适合桐庐县耕作制度、生态条件的优质油菜新品种,加速优质油菜推广步伐,我站于2005-2006年度引进多个双低油菜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1.1供试品种参试品种分别为“秦优10号”、“中油6306”、“希望98”、“秦杂油1号”,以“秦优7号”(本市大面积生产用品种)作对照。 相似文献
5.
6.
7.
双低早熟油菜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筛选适合在广西双季稻区冬种的双低早熟油菜新品种,从国内部分省市引进19个品种在桂林市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1号和KT0601两个品种的综合性状较好,表现为产量高、生育期短、抗性好、品质优,适合在广西双季稻区推广种植;青海131的生育期最短,仅为176d,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产量较低,还需作进一步的试验观察;参试的其他品种由于生育期偏长、产量相对较低或抗性较差、品质达不到要求等原因,还需作进一步的试验和观察。 相似文献
8.
油菜是苏中地区主要油料作物,以姜堰市为例,其种植面积占夏熟面积的35%左右。近年来审定推广的双低油菜品种较多,为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品种,并通过试验掌握有关特征特性,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2005年我们搜集了省内外推广的几个主要双低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为筛选出适合南京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抗性好的油菜当家品种,推进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进程。在往年优质双低油菜品种品比试验、示范种植的基础上,初步筛选出适合南京地区种植生长、综合性状优良的品种作为候选接班品种(系),进行扩大种植试验。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充分利用一季中稻区的农田资源,并筛选出适合柳州市中稻区特别是中稻蓄留再生稻区推广种植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方法】以花油3号为对照品种,对引进的11个油菜品种进行田间种植观察。分小区种植,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观察测定农艺性状、菌核病发病率、抗倒性和产量等性状。【结果】参试油菜品种的成熟期均较对照迟,全生育期也均较长。除美国油王999成熟期长势不一致外,其余品种苗期、抽薹期、成熟期一致性均较好。川油18号、中双8号和美国油王999抗倒性强,其余品种抗倒性较弱或中等。川油18号和川审油41号千粒重较高,分别为4.06和3.87g。产量较高的品种有川油18号、国审豫油5号、绵油杂11号、川审油41号等。【结论】川油18号、绵油杂11号、川审油41号、国审豫油5号、中油杂8号等5个参试品种综合表现较好,可作为柳州市中稻区冬季种植油菜推广或备选品种。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以优质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宜油21为试验材料,通过播种期(X1)、种植密度(X2)和施氮量(X3)进行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育苗移栽方式下,研究各因素对宜油21产量的影响,建立数学模型进行解析和模拟寻优,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宜油21产量均有重要影响,其大小为:施氮量播种期种植密度,表明在实际生产中宜油21主控措施应是氮肥施用量和播种期;播种期与种植密度间的互作效应最大,并达到显著水平。在充足的水肥条件下,迟播高密度,宜油21产量最高,早播低密度也可获得高产,但迟播低密度,产量最低;在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下,产量达2 860 kg/hm~2以上的最佳播种期、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分别为9月25日~29日、92 839~104 399 株/hm2和215.8~242.8 kg/hm~2。 相似文献
18.
1 中油119 由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具有高产、优质(双低)、早熟、多抗、适应性广等优点,特别是近几年在抗(耐)菌核病和丰产性方面加强了改良,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推广面积迅速扩大,不少县(市)将中油119作为当家品种.中油119于1998年5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9年4月荣获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后补助新品种,同年8月被列为中国农业科学院重大推广项目,9月被列为国家科技部"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项目. 相似文献
19.
红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合灌阳县种植的优质高产、经济效益高的红薯品种,引进7个品种和本地选优复壮3个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025、京薯1号、越南薯、桂经薯6号、结芋花五个品种表现产量适中,薯形美观,薯块大小均匀、色泽鲜艳,质地细腻,纤维少,蒸食香甜可口,商品薯率高,属优质丰产品种;灌阳粉薯、鸡骨香薯形欠美观、蒸食有香味,质地偏硬,口感微甜,具有大薯率高、淀粉含量高,可作为红薯产业深加工储备品种;川山紫、桂经薯6号、越南薯三个品种产量适中,薯块为紫皮紫心,色素含量高,是提炼紫色色素的理想品种,大叶303为红皮紫心,产量和紫色色素含量略低于上述三个品种,鸣门金时薯形好,鲜食有香味,但产量低,需作进一步试验再作结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