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主席先生,各位嘉宾,各位女士,各位先生: 首先我要感谢组委会邀请我及我夫人来参加第八届中国(庆元)香菇文化节的盛会。这是我第六次来庆元,感到非常荣幸。第一次来庆元是在1989年的三月份,应该是21年前的事了。有人曾问我为什么要三番五次来位于山区的庆元?我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香菇及香菇历史文化包括栽培香菇的起源及吴三公发明“砍花法”科学精神的感召。  相似文献   

2.
题记我第一次听张树庭教授的关于蕈菌的演讲是在1997年1月,在纳米比亚首都温得和克市,我们在非洲举办的第一届零排放倡议国际培训班上。零排放概念是由位于东京的联合国大学首次提出的,是一种自发性的零废弃创意,目的是为了将周围的各种废弃物(如大量的农业废弃物中的木质素)转变为具有新的市场价值的产品。张树庭教授被作为重要学者受邀演讲。在那次著名的讲习班上,他讲了两堂课:第一堂是关于“整个草菌产业的零排放环境”;第二堂是关于“蕈菌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这两堂课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张教授是一位能够激发听众热情的伟大教师,是一位能将其对蕈菌的热爱之情感染给周围的人并鼓舞人心的权威科学家,他又是一位谦逊、亲切、幽默、具有领导人魅力与创新精神、善于钻研的伟大学者。自那以后,张教授将我带入了蕈菌的世界。可以说,张教授是发掘非洲食、药用菌及其他蕈菌宝藏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3.
2002年12月31日,收到云南农业大学蔡新教授的信,说他父亲蔡克华教授于12月17日病逝,这使我感到有些意外与沉痛。记得第一次遇见蔡先生,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园艺学术会分组讨论中,他那清癯的面庞、朴素的语言、铿锵的声音,引起我的注意,一问,才知道是云南农大的蔡克华教授。以后,我曾三去云南,每次都顺访蔡老。其中有两次都是家人把他从菜园子找回的。特别是2000年春天那次,他回来后,看见我,很高兴地说:“你是《长江蔬菜》副主编吧!《长江蔬菜》我很喜欢看,而且各期都保存下来,但中间缺了一期,看…  相似文献   

4.
<正>2018年11月30日,浙江省龙泉香菇博物馆迎来了一位食用菌界最尊贵的客人——澳藉华人学者张树庭教授。张教授是在上海参加一次重要的学术活动后,专程来龙泉的。对于张树庭教授,龙泉、庆元、景宁三县市的菇民更比全国广大菇民熟悉而尊敬。从他1989年3月笫一次踏上庆元的土地开始,至今已是第九次踏上龙庆景这块香菇的福地了。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18日,井冈山特色根雕落户尧塘公路花园。井冈山根雕已有百年的历史。老板刘先生对根雕也是情有独钟,经朋友介绍来尧塘公路花园参观,竟然一下子爱上了这里。他前前后后来了五次,此次决定租用商务楼,从井冈山运来了一批根雕艺术品,在这里设立销售窗口,。他说:“我第一次来尧塘公路花园就喜欢上了这里,我觉得这里的环境好、条件好,是将盆景、  相似文献   

6.
尊敬的先生:你好!’98全国第三次香菇专业会议已结束月余,全县人民仍沉浸在会议的喜悦气氛之中。你的到来使会议大为增辉,你的指导和教诲使我们倍受启发和鼓舞。泌阳90万人民真诚地感谢你!会议期间,你们对我县下一步香菇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县委...  相似文献   

7.
正1996年,我县举办盆景展,协会派我去接贺老师和《花木盆景》杂志社张衍泽主任来京山指导。我有幸与贺老师在京山相处了两天。在京山的日子里,我发现,贺老师是一个生活非常俭朴的人,不抽烟,不喝酒,更没有奢侈消费,一心关注盆景。记得当时,我递给他老人家香烟,他说,谢谢,我不会抽烟。我说,我在《花木盆景》杂志上看到您手中有香烟的。他老人家笑着说,有这回事,那是摄影师为了拍照,给我设计的一个道具。一次,我来到贺老师在武胜路的老住处看望他老人家,顺便带了一点京山特产香菇,他老人家坚决不收,中午吃饭时,我发觉  相似文献   

8.
《长江蔬菜》2011,(5):47-47
名声在外的“庆元香菇”究竟值多少钱?近日召开的首届中国农产品品牌大会揭晓答案:品牌价值达43.78亿元,位列2010年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排行榜第8位,居全国食用茵类品牌首位,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香菇第一品牌。  相似文献   

9.
郑智敏 《食用菌》2014,(2):70-70
<正>在众多蘑菇中,香菇因其独特的味道和药用价值,赢得了印度消费者的青睐和需求。而目前,这些珍贵的蘑菇都大批量产自中国和日本。在这之前,印度蘑菇公司没有相应的设备和成熟的技术来栽培香菇,但是现在位于班加罗尔市的蘑菇研究理事会(DMR)已经为栽培这种蘑菇开发了新技术。喜马偕尔邦索兰县的农民Vikas Banyal先生通过用柳树作为培养基的方法让香菇栽培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在印度,用柳树作为培养基来栽培香菇并取得了不错的效益,他可是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庆元县食用菌生产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清华 《食用菌》2001,23(4):4-5
浙江庆元是人类栽培香菇的发祥地,栽培历史已有八百多年,早在11世纪庆元农民吴三公总结当地野生香菇的发展经验,发明了栽培香菇的“砍花法”和“惊蕈术”。1989年以来,国际热带菇类学会主席张树庭教授,三次来庆元考察香菇历史,确认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的发源地,并题词“香菇之源”。在1996年1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经过大量调查研究,在中华之最的活动中确认庆元是“世界人工栽培香菇历史最早”。1 发展过程及成就 庆元香菇生产历经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世纪至解放后的1979年一直采用吴三公的“砍花法”;第…  相似文献   

11.
赛众科技宣传车3月15日到了咸阳市长武县相公镇,听说龙头村农民李世刚今年3月初一次买回42袋赛众28特种配方肥,我很感兴趣。就去进行采访。当车停到李世刚门前时,一个中等个农民走过来,聊到第三句话时,他竞这样说:“他们都是眼红我呀!今年才下势,我都用了3年赛众28肥料了!  相似文献   

12.
亚洲香菇生产的过去与现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菇是继双孢蘑菇后的第二重要的食用蕈菌,主产于亚洲的东北部,包括中国、日本、南韩和中国台湾地区等。日本是20世纪70年代世界上生产香菇最多的国家,中国排第二,其次是台湾和韩国。1974年,香菇全球总生产量是143000吨,其中日本占94.5%,中国占4.2%,台湾地区占1.1%,南韩占0.2%。虽然香菇栽培被认为有几百年的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在日本形成产业规模。至1983年,日本生产的香菇量占全球香菇总产量的82.8%,中国仅占9.4%。而4年后的1987年,中国香菇的产量第一次超过了日本,两国产量分别为178800吨和162600吨。1991年,中国香菇产量占全球的60.5%,1997年时,增加到了85.10k。另一方面,日本的香菇生产量占全球总生产量的百分比从1983年的82.8%降到了1997年的10.0%。1985年和1995年的香菇产量对比表明,在这十年里,中国的产量增加了10600k,而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分别降低了46.5%,23.2%和82.2%。日本曾是多年来香菇的主要出口国;然而,自1988年开始,日本进口的香菇比出口的多。中国如今是世界上最大的香菇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香菇的生产最初仅限于亚洲东北部,如今已经扩展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和欧洲的一些国家。由于其所具有的食用和药用价值,预计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国家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13.
黄蓉 《花木盆景》2007,(7):27-27
一日,在网上与一个摄影爱好者聊天的时候,给他发了一张刚拍的虞美人图片,没想到他回话过来说不喜欢,我问他,这么美丽的花儿,你为什么不喜欢?他回答说是毒草!当时我就明白,他把虞美人与罂粟混淆了。  相似文献   

14.
诗二首     
董天星 《花木盆景》2004,(12):44-44
爱人曾对我说:“种花是老人们的事,不是你口前发展的方向。”“中国盆景若是没有年轻人的参与如何振兴?”我如是答道。玩盆景本不分年龄和贫富,若把它当事业来耕耘,对一个既没有经济基础也没有世代传承的家庭而言,又将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15.
龚光程 《蔬菜》2004,(8):1-3
“即食坊”是一家专营各种凉拌菜的店,开业已经快一年了,生意却一直“火”不起来,这让“即食坊”的掌门人李小泉有些着急。因为这个店耗尽了他下岗时单位给他的5万元补助金,如果“即食坊…‘玩不活”,那他确实没法子活了。李小泉是在看了我写的文章后找上门来的。一见面,他就奉承我说:“我拜读了你的许多策划文章,现在经营上遇到了麻烦,希望你的创意能出奇制胜,让我走出困境,我坚信你能行!”难得有人这么信任我,一激动,没加思索就答应了他的要求。经过一番运作,半年时间,“即食坊”便咸鱼翻身,把仅值两毛多钱一千克的萝卜捣腾到6~8元一千克,每月净收入达3万元。  相似文献   

16.
邢银田 《蔬菜》2006,(7):23-23
某日下午,忽听一收旧报刊的吆喝,笔者走出来以打招呼的口气问:“多少钱一斤?”收者回答:“看东西定价,不会少给你钱的”。他看了报刊说:“7毛如何?”我心想他一定没有看清楚,就这千孔百疮的旧报刊还能给7毛,便说:“你再好好看看”。他以为我嫌钱少,便急忙说:“你的报纸一部分被剪得很破了,所以给你7毛差不多了,最多再加5分如何?”我真诚地说:“你也不容易,我不是嫌钱少,是想了解一下,不剪的报刊又有何用?请放心,我不会抢你的行当的。”“这位大哥,看你也不在乎这点钱,实话告诉你吧,我收的一般旧报刊,再卖给废品收购站也就是7毛1斤,五六毛钱…  相似文献   

17.
中国香菇的砍花法栽培(连载)张寿橙六、遮衣、开衣、更衣和惊蕈─—砍衣法出菇管理的技术精萃已砍花的菇木长期地保持必要的湿度,既不过干,又不过湿,是确保香菇丰收的前提,这个湿度由三个要素来决定。第一、保持一定的林相,郁闭度不低于0.7,无强烈的直射光;第...  相似文献   

18.
处在浙江省西南边陲的龙泉、庆元、景宁是传统的菇民之乡,解放前夕,三县从事菇业生产的有15万多人,庆元县当时仅有9万人,而其中从事香菇产业的就有6万之众(陈国钧:《菇民研究》)。香菇产业是这里经济发展的根基。上世纪80年代,中国的地方农村经济在冲破文化大革命割资本主义尾巴的极左路线后,得到迅速发展。庆元县的香菇产业也开始复苏。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在庆元县工作了10余年,  相似文献   

19.
王海英 《花木盆景》2006,(10):54-54
标新立异,我来了。大旗张扬,我呐喊着。看,迷彩服,刷新你的目光,更袭你的观念。谁说,叶是绿的,叶衬花?谁说,宛若天成才是美?谁说,遥不可及?谁说,大小对立?看我,冲锋在前,彩焰四射。看我,几人不叹美如画?我成就医艺师的梦想,我证明人类的智慧看我,来自亚马逊河,水仙故里议华人,落地生根。看我,崇拜孙大圣的金箍棒,能声能小。小朋友,放我入你的袖形杯,我将像安徒生笔下的拇指如娘一般,给你以美妙的童话。老身人,送我入大盆大缸,我将像关袒大汉一般,放歌夕阳红。说吧,说吧。我们都说:世界真奇妙!本栏编辑:李琴反了,…  相似文献   

20.
我国香菇栽培总量急剧增加,导至全球消费量的相对饱和。中国菇农面临挑战,前景如何?笔者认为,其深层原因在于消费阶层、消费习惯、消费心理和菇品类别的选择等方面发生了历史性之巨变,如何协调生产与市场的节拍已成为当务之急。建议在菇业发展的宏观决策上坚持以“尽量第一”“效益至上”为目标,稳定前进;同时做好保鲜、加工、包装工作;大力提高其作为健康食品的卫生指标。根据生产要素相对比势论的法则,全球之香菇业化势在我,前景是光明的。继续努力,香菇业将给中国菇农带来更大的实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