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测土配方施肥对讷河马铃薯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4个农户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能够改善马铃薯主要经济性状,促进马铃薯健康生长,提高马铃薯产量和产值。扣除投入成本,测土配方施肥比当地习惯施肥每667m2净增产值102.45~142.55元,平均127.0元;较对照667m2净增产值89.35~136.25元,平均每667m2109.5元。  相似文献   

2.
超级粳稻单产800kg/667m~2氮素吸收特点及施氮模式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早熟晚粳超级稻武粳15和杂交粳稻常优1号为材料,设计"稳前优中"(精确施肥)、"平衡促进"、"前促中控"3种施氮模式,并以"前促中控"为对照,比较研究了不同施氮模式下氮素的吸收、积累和利用特点。结果表明,与"前促中控"相比,"稳前优中"最利于参试品种达到超高产水平(单产≥800 kg/667 m2),其产量也显著高于"平衡促进"处理;此种施氮模式下,超级稻在前期(移栽-拔节期)对氮的吸收量较低,中期(拔节-抽穗期)最高,后期(抽穗-成熟期)次之;氮素当季利用率(武粳15为45.83%、常优1号为41.47%)极显著高于"前促中控"模式,亦明显高于"平衡促进"模式。早熟晚粳超级稻超高产施氮模式为:麦稻两熟制的中等偏上地力(不施氮水稻产量450 kg/667m2)田块,总施纯氮20 kg/667 m2,前、中期施氮比例为5∶5,中期于倒4、倒3叶期两次等量追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561孔、434孔、301孔抛秧盘在早稻和连作晚稻上应用效果的比较发现,随着孔数和每盘用种量的减少,秧苗素质得到改善,有效穗数、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和结实率逐步增加;单产也相应提高,早稻单产分别为448.7 kg/667 m2、512.8 kg/667 m2、522.5 kg/667 m2,连作晚稻单产分别为497.1 kg/667 m2、557.0 kg/667 m2、562.4kg/667 m2。  相似文献   

4.
选用南平市双丰复合肥厂生产的25%水稻专用(N∶P∶K=12∶5∶8)在单季晚稻上进行肥效试验,设水稻专用肥、习惯施肥和不施肥3个处理,2次重复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水稻专用肥比习惯施肥的增产30.55 kg/667m2,增加产值79.43元/667m2,比增5.93%,经济效益显著,可以扩大示范。  相似文献   

5.
双季连作稻机插产量900kg/667m~2以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连作早、晚稻机插产量,通过2010-2012年的水稻机插试验与大田示范,提出连作早稻机插单产500 kg/667 m2、连作晚稻机插单产400 kg/667 m2,双季连作稻机插产量900 kg/667 m2以上的栽培技术,即早稻选择中早39、台早733,晚稻选择嘉优2号、甬优9号等高产抗病品种(组合),采取"基质育秧,适龄早栽,插足苗数,提早搁田,配方施肥,增施穗肥,实地病虫防治"等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6.
1前言松阳县位于浙江省西南部地区,自古以来是有名的产粮县,享有“处州大米出松阳”之称誉。松古盆地热量充足,一年三熟,大田冬春作物以小麦为主,生产周期长,效益低。相比之下,种植早熟马铃薯有利于提高粮田经济效益,提高粮食产量,有利于改良土壤和抗灾夺丰收,同时可以解决早稻迟熟高产品种的季节矛盾及缓解蔬菜供需矛盾。经过“马铃薯一早稻一晚稻”和“小麦一早稻一晚稻”两种三熟制种植结构对比试验表明,马铃薯产量为834.6kg/667m2,产值1752.66元/667m2,而小麦产量为167.2kg/667m2,产值284.24元/667m2,前作种马铃…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上茬日光温室青椒栽培技术要点,即选用优良品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下茬水稻栽培要点是采用早熟品种、大密度、化控处理、节水灌溉等技术措施。应用此技术,两茬合计收入9000~11000元/667m2,效益可观。  相似文献   

8.
在龙海市前作为马铃薯及蔬菜的灰泥田进行了早稻施肥简比试验,结果表明:配方施肥处理产量最高,其次为习惯施肥处理,产量最低的为空白;配方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每667m2增加收入从66.2元到118.1元不等。  相似文献   

9.
测土配方施肥对黑龙江省讷河市水稻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针对黑龙江省多数农民水稻生产施肥存在重氮、轻磷、忽视钾的现状,结合测土配方项目工程开展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研究。结果表明:与当地习惯施肥相比,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具有改善水稻主要经济性状、促进水稻健康生长,提高黑龙江省稻作区的水稻产量和产值,扣除投入成本,测土配方施肥比当地习惯施肥净增产值42.9~91.2元/667m2,平均74.3元/667 m2;较对照净增产值17.8~38.2元/667 m2,平均31.45元/667 m2。增加了种稻农民的经济收入。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测土配方3414肥效田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肥效田间试验,以便提高马铃薯的单产,增加经济效益。试验采用"3414"完全试验设计。结果表明,在当地条件下,最佳经济施肥量N 6.04 kg/667 m2、P2O52.53 kg/667m2、K2O 9.26 kg/667 m2,最高产量为1 929 kg/667 m2。三要素比例1:0.420:1.533,肥料投入81.61/667 m2元,鲜薯产值1 735元/667 m2,施肥利润为291元/667 m2,投入产出比1:4.57。采用测土配方施肥能增加马铃薯产量,降低施肥成本,提高肥料当季利用率。氮磷钾肥合理配施,有利于增加薯重和结薯个数,增施钾肥能增加大中薯比例,提高马铃薯商品薯率。  相似文献   

11.
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 ,优化水田种植结构 ,提高种植效益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 ,1997~2001年 ,我们在水田上试验示范了“冬瓜 -晚稻”种植模式 ,取得了经粮双丰收。现将该种植模式种植的效益和配套技术总结如下。一、“冬瓜 -晚稻”种植模式的效益1999~2000年三年全年示范推广该模式200hm2,平均每667m2产值2518.4元 ,成本785.7元 ,利润1735.1元。与对照“早稻-晚稻”种植模式比较 ,每667m2 利润增加1493.4元。三年示范推广 ,该种植模式比对照总增收448.77万元 ,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是诸暨市调整粮田产业结构 ,实…  相似文献   

12.
水稻机插秧侧深施肥试验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侧深施肥具有肥效长、肥料利用率高、省工节本等特点,它对水稻生产具有增产增效的作用。2018年,高邮市开展了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法对水稻产量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侧深施肥的A1处理产量最高,为685.7 kg/667 m2,比对照增产28 kg/667 m2,其次A2处理,产量为668.4 kg/667 m2,比对照增产8.9 kg/667 m2。另外,从生产效益上看,侧深施肥处理A1收益最高,达1 188.5元/667 m2,比对照增加88.6元/667 m2,其次为处理A2,效益达1 146.3元/667 m2,比对照增加46.4元/667 m2,增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永定烟后稻施氮磷钾肥的"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地试验条件下,烟后稻最高产量641.6kg/667m2的施肥量为每667m2施用N12.1kg、P2O55.8kg、K2O7.4kg(N∶P2O5∶K2O=1∶0.48∶0.61)。最佳施肥效益1005.0元/667m2的施肥量为每667m2施N9.9kg,P2O57.8kg、K2O7.8kg(N∶P2O5∶K2O=1∶0.78∶0.78)。  相似文献   

14.
以N25-P10-K8的榕风牌缓释肥和普通复混肥各60kg/667m2,在甘蔗下种时一次性作基肥和分两次施肥(第一次下种时作基肥施20kg/667m2,第二次作追肥在揭膜后施40kg/667m2),以当地施肥方式和施肥量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榕风牌缓释肥分两次施肥对甘蔗农艺性状有促进作用,产量提高3.4%,经济效益提高136.15元/667m2;榕风牌缓释肥一次性做基肥产量提高1.6%,经济效益提高180元/667m2。两种肥料4种处理对甘蔗蔗糖分均有改善作用,比常规施肥高0.42~0.84个百分点。而普通复混肥处理对甘蔗产量等性状和经济效益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水稻深施肥的效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稻深施肥的效益,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15 kg/667 m2时,深施肥总氮径流损失比表层施肥降低25.1%,总磷径流损降低58.9%,水稻增产12.7%,氮肥利用率提高10.02%,利润增加133.60元/667 m2。在达到相同产量的情况下,比施氮量为18.68 kg/667 m2表层施肥节氮3.68 kg/667 m2,节磷1.84 kg/667 m2,节钾2.58 kg/667m2,节约肥料成本36.39元/667 m2。  相似文献   

16.
冬种马铃薯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陈永兴 《中国马铃薯》2007,21(5):283-284
试验以测土配方施肥与等纯N量习惯施肥和空白对照(不施肥)作比较,先按测土配方施肥步骤计算施肥量,再以纯N量按N:P2O5:K2O比例法计算习惯施肥的施肥量。结果表明,配方施肥每667m2产量最高,为2020kg,习惯施肥次之,为1768.22kg,2种方法分别比CK增产574.83kg和323.05kg;差异极显著。配方施肥大薯多,平均薯重达50g,比习惯施肥和CK增加6.46g和15.61g;配方施肥667m2纯收入为1690.28元,比CK和习惯施肥分别增收798.14元和306.36元。说明,配方施肥省本、增产、增收,值得进一步扩大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地调研,总结分析了广西甘蔗套种春西瓜的优势及效益,并归纳总结出甘蔗套种春西瓜栽培管理技术。甘蔗套种春西瓜模式,春西瓜平均每667m2产量达1606kg,按收购价1.6元/kg计,西瓜产值每667m2达2569.6元;甘蔗平均每667m2产量达5.92 t,按收购价450元/t计,甘蔗产值达2664.0元,甘蔗套种春西瓜二项总产值每667m2达5233.6元。扣除西瓜的种子、化肥、农药、地膜、人工等投资1075元,每667m2比单种甘蔗模式产值2448.0元(5.44 t/667m2),增收1710.6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蔗地套种春西瓜,充分利用生物多样性提高综合效益,降低成本,增加收入,实现蔗农增产增收,建议因地制宜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2000~2003年,浙江省诸暨市累计试验示范推广“青菜—鲜食花生—晚稻”种植模式722.4hm^2,平均产值2713.10元/667m^2,成本875.90元/667m^2,净收入1837.20元/667m^2,比“早稻一晚稻”种植模式每667m^2增效1571.60元。  相似文献   

19.
“平安福”生物肥在水稻上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探求"平安福"生物肥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及使用方法,2009年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分别于孕穗期、灌浆初期叶面喷施"平安福"菌肥120 ml/667 m2(500倍液)、100 ml/667 m2(500倍液)的处理5产量最高,较常规对照增产6.70%,增效59.73元/667 m2,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结合本田基肥施用"平安福"生物有机肥5 kg/667 m2的处理3次之,较常规对照增产4.95%。  相似文献   

20.
茶园施用"合缘"酵素菌生物有机肥料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秋茶施用酵素菌生物有机肥处理比习惯施肥处理增产效果显著,每666.67 m2茶园产量增加7.58%;酵素菌生物有机肥处理与习惯施肥处理相比,茶树芽头密度、百芽重分别提高5.32%和4.57%;酵素菌生物有机肥处理比习惯施肥处理每666.67 m2产值增加480.0元,每666.67 m2茶园纯收益增加300.0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