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986年是上海动植物检疫所开展植物病毒检疫的第一年。根据我所现有条件,主要重点放在进出口的种子苗木上。在这一年中,进出口的种苗有168批次,我们除了对进口种苗进行入境全面检疫和种植后的检查以及出口种苗的现场检疫外,还对其中一些数量较多,进出口频率较高,来自病毒发生地区以及有类似病毒症状的种苗进行实验室内的病毒检疫,计有43批次,其中进口37批次,出口6批次。在进出口种苗的植物病毒检疫中,我们所采用的方法有免疫双扩散、毛细管沉淀、  相似文献   

2.
浅谈生长期监管在进境种苗病毒病检疫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苗作为活的植物,其携带传播危险性有害生物特别是种苗传病毒病害的风险性远远大于其他植物及植物产品。鉴于种苗传病毒病害的特殊性,现场检疫不一定能全面反映种苗带毒情况,检疫法规中规定,对于进境种苗要求必须隔离种植检疫一定的时间,未发现危险性有害生物方可放...  相似文献   

3.
建立植物隔离检疫圃是实施植物检疫的重要配套措施。加强对进口种苗的检疫,建立多层次的“植物隔离检疫圃”已势在必行。1.进口种苗基本情况80年代以来,安徽省进口种苗日益增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种类多:进口种子有粮食类、蔬菜、瓜果、牧草、饲料、花卉、园艺及一些特用经济作物。苗木有木材类、果树类  相似文献   

4.
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生长期隔离检疫监管工作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的病毒类、细菌类、真菌类病害的检验常需依据种苗生长期的发病症状加以诊断,部分口岸现场难以检出的其它有害生物在种苗生长期也较易发现.因此,对易于携带、传播危险性有害生物的进境植物繁殖材料实行生长期隔离检疫制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在新形势下如何实行、完善进境植物繁殖材料的生长期隔离检疫监管制度和方法,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国际邮包检疫的业务量远不及货物检疫、旅客携带物检疫大,但由于运载、入境方式上的特异性,邮检成了我们口岸检疫中的一种独立的形式。同样,进口邮包的种苗检疫也存在着有别于货检与旅检中的种苗检疫的特点。1 上海进口邮包种苗及其检疫情况1.1 进口邮包中种苗特点近年来,进口邮包中已很少见到供食用的花生仁、枣子、豆类等农副产品,而  相似文献   

6.
我国郁金香病毒研究现状及检疫防治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金香是我国花奔产业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其种源依赖大量进口,病毒特别是病毒病的发生危害是导致其不断进口的原因之一。据资料记载,郁金香病害近10种,其中真菌病害7种,细菌病害1种,病毒1种,仅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较为详细,其余均缺少研究资料,一般真菌病害危害较轻,细菌,病毒病害危害严重,病害的远距离传播通过传染病种球调运或夹杂土壤进行,由于无检疫操作规程,技术设备和检测手段相对落后,对进口郁金香的检  相似文献   

7.
李明福 《植物检疫》1999,13(5):311-312
引进种苗是外来病害传入的重要途径,而种苗传带的病害经常是隐症,在现场检疫中一般不易发现,联合国粮农组织国际植物种质资源委员会提出的《种质资源安全调运指南》中规定,“种子到达输入国后,应进行至少连续三个生长季的严格入境后检疫”。按照国际上通行的做法,就是进行隔离检疫,即在隔离条件下种植植物,例如在特别设计的检疫站,或在严格管理下的其它地点隔离种植和检疫,按照这种思路,目前我国现行法规的规定和种苗检疫实践中,就有两种常见的做法,即隔离试种和隔离检疫,这两种做法有什么不同,在种苗检疫中各起到怎样的作用以及应用前景,本…  相似文献   

8.
加强植物病毒检测防止有害生物入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植物病毒检测重要性及迫切性植物病毒检疫是种苗检疫的重点。至今报道的 90 0多种植物病毒中 ,至少三分之一可以由 1种或多种植物繁殖材料传带而作远距离传播 ;反之 ,多数植物种苗可以传带一种或多种病毒。由于植物病毒可以随着引进植物种苗进行远距离的传播。一旦传入新的地区 ,很难根除。并且可以随植物繁殖扩大传给后代而长期存活、持续地对植物产生危害 ,其重要性已经被形容为生物的“定时炸弹”。至今对于植物病毒还没有有效的检疫处理措施。目前的植物种苗引进 90 %以上是属于商业性的。如果在口岸检疫过程中发现危险性的植物病毒 …  相似文献   

9.
我国郁金香病害研究现状及检疫防治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郁金香是我国花卉产业中发展最快的品种之一,其种源依赖大量进口,病害特别是病毒病的发生危害是导致其不断进口的原因之一。据资料记载,郁金香病害近10种,其中真菌病害7种,细菌病害1种,病毒病1种,仅细菌性溃疡病研究较为详细,其余均缺少研究资料;一般真菌病害危害较轻,细菌、病毒病害危害严重,可致种球退化,植株变小,不开花,品种严重衰退,目前病害在我国的分布尚不十分清楚;病害的远距离传播通过染病种球的调运或夹杂土壤进行。由于无检疫操作规程,技术设备和检测手段相对落后,对进口郁金香的检疫尚存漏洞。为加强检疫,防止疫情传入,作好病害防治,特建议:(1)加紧疫情调查,做好PRA分析;(2)制定相应操作规程,提高技术手段;(3)加强生长期监管,加快无毒技术开发;(4)了解原产地疫情,制定双边检疫协定  相似文献   

10.
香蕉花叶心腐病是广西当前香蕉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种植带病种苗(包括组培苗和吸芽苗)是导致该病发生蔓延的主要原因.培育无病种苗,履行植物检疫制度是解决本病的最有效措施,而病毒的检测则是进行有效检疫的关键技术.近年来我们对此病毒的检测技术进行了摸索,现已初步建立起一套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取0.5克病叶加缓冲液研磨制成5毫升粗汁液,经稀释1000倍后,取0.1毫升样品测定,仍可检测到明显的阳性反应)、快速(全过程仅需约10小时)的病毒检测方法——即改进ELISA  相似文献   

11.
新颁发的《植物检疫条例》要求制订种苗检疫操作规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就此谈几点肤浅的看法和大家商讨。一、种、苗检疫操作规程是国家检疫法规的一个组成部分。《条例》第十一条规定:种子、苗木和繁殖材料的繁育单位(简称种、苗繁育单位)  相似文献   

12.
柑桔裂皮病是一种危险性病害,笔者对其症状、发生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与观察,该病具有以品种带病传入和苗木传播为主、快速影响树势、产量和潜伏期长的特点,在防控对策上,应重点加强检疫严禁乱调种苗、建立无病毒苗木繁育体系及时清除病树、防止人为传播和加强培训提高防控意识。  相似文献   

13.
李明福  张成良 《植物检疫》1997,11(3):133-137
本文针对柑桔上发生的数十种病毒类有害生物,列举了具有明确分类地位的6种病毒、5种类病毒、1种类菌原体及1种类细菌,初步分析了其所引起的柑桔病害的危险性及其检疫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周国梁 《植物检疫》1992,6(1):45-46
滑刃芽叶线虫是许多高等植物地上部分的寄生线虫。它们食性杂、寄主范围广,一旦发生,防治十分困难。国外许多国家将此作为检疫对象或应检对象,防止其随种苗的输入而传入。目前国内有些地区已发现一些滑刃芽叶线虫的分布与为害,但分布尚窄。我所多次从进口种苗(水稻种子、菊花苗、香石竹,兰花、郁金  相似文献   

15.
在推进现代甘蔗产业过程中,有效防控甘蔗病虫害是"双高"甘蔗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甘蔗病害有120种以上,甘蔗害虫上百种,不同国家、不同蔗区甘蔗病虫害种类不同,病菌生理小种、病毒株系也不相同,而许多重要的甘蔗病虫害都是通过种苗传播的。提高对潜在的检疫性甘蔗有害生物认识,有效地阻止危险性病虫随种苗传播蔓延,增强减灾防灾能力,对确保甘蔗品种质量和甘蔗生产安全,促进甘蔗种植业和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几种潜在的检疫性甘蔗有害生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近年来,由于日本国内有关研究机构加强对生物种质资源的收集和研究,从世界各地引进了许多种类和品种的果树苗木、接穗木以及种薯等。日本的植物检疫机构,对于上述进口植物材料的病毒检疫,主要在国立的植物检疫隔离苗圃内实行(其中对花卉及球根类观赏植物的病毒检疫在由国家指定的民间隔离苗圃内实行)。目  相似文献   

17.
郑建中  关书琴 《植物检疫》1991,5(5):390-390
1974年上海所第一次检疫进口法国小麦,80年代共检疫进口法国小麦计18船次,约60万吨。据统计,截获昆虫6科9种,病害14属17种,杂草19科38属77种。在已鉴定出的昆虫和杂草籽中有我国对外检疫对象谷象 Sitophilus granarius 2  相似文献   

18.
厦门口岸是厦门经济特区、闽南厦漳泉经济开放区及其邻近地区进出口的主要门户,进口植物种苗的检疫工作特别艰巨。农牧渔业部在《关于加强进口植物种子,苗木检疫工作的通知》中强调:“从国外引进的种苗,对可能带有口海检疫中不可能发现的危险性病虫害的必须在严格控制条件下,进行隔离试种,查明确实不带危险性病虫后,方可分散种植”。为  相似文献   

19.
柳穆燕  王建伟 《植物检疫》1989,3(4):262-263
许多花卉的生产,已由盆栽观赏变为大田生产(露地种植),这一变化,促成了种苗等繁殖材料的频繁引进和调出,为病害传播增加了机遇。为了保障花卉安全生产,对几种重要的危险性病害提出检疫评价,作为检疫依据和参考,是极为重要的。依照为害作物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20.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是西甜瓜等葫芦科作物上的一种检疫性病害,本文从病害的发生历史、传播及流行特点等方面综述了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在我国的发生现状,提出了政府部门、种子种苗生产单位和种植户应共同采取措施对病害进行综合防控,以防止病害进一步传播扩散的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