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不同群体条件下 ,测定小麦幼穗发育过程中生长素 (IAA)、赤霉素 (GA3)、玉米素核苷 (ZR)、异戊烯基腺苷(i PA)和脱落酸 (ABA)含量的变化动态 ,分析小麦幼穗内源激素含量与小花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 :单棱期幼穗中较高含量的 GA3有利于小穗的分化 ;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幼穗中高含量的 ZR和 i PA,小花分化数多 ,较高含量的 ZR和 i PA有利于小花分化。而孕穗期高含量的 ABA,可孕小花数少 ,ZR/IAA、i PA/ABA比值与可孕小花数相关密切 ,较低含量的IAA、ABA有利于提高小花的育性  相似文献   

2.
外源赤霉素对不同穗型水稻穗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直立穗型和弯曲穗型两种类型水稻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外源赤霉素(GA3)对穗部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喷施GA3,对穗型影响较小,但对穗部性状有显著影响;在穗分化期喷施GA3对穗长影响最大;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GA3都能相应地增加水稻株高。  相似文献   

3.
小麦幼穗内源激素含量与小花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群体条件下,测定小麦幼穗发育过程中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素核苷(ZR)、异戊烯基腺苷(iPA)和脱落酸(ABA)含量的变化动态,分析小麦幼穗内源激素含量与小花发育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棱期幼穗中较高含量的GA3有利于小穗的分化;雌雄蕊原基分化期幼穗中高含量的ZR和iPA,小花分化数多,较高含量的ZR和iPA有利于小花分化。而孕穗期高含量的ABA,可孕小花数少,ZR/IAA、iPA/ABA比值与可孕小花数相关密切,较低含量的IAA、ABA有利于提高小花的育性。  相似文献   

4.
从恢复系T893群体中得到一全包穗突变体,通过鉴定与分析,探讨水稻全包穗性状的遗传基础与生理机制,发掘水稻新的功能基因;对全包穗突变体的农艺特性、遗传基础、幼穗分化Ⅳ-Ⅷ期茎秆激素含量及对赤霉素敏感性进行了初步分析;突变体具有全包穗特性,并表现茎秆节间缩短,植株矮化,每穗颖花数减少,花粉育性部分降低;遗传分析表明突变体包穗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突变体与T893茎秆内源激素含量比较:突变体幼穗分化Ⅵ期、Ⅷ期时的GA4含量较野生型低,ABA含量高,IAA和Z的含量无显著差异;幼穗分化末期突变体对赤霉素反应钝感;初步研究表明,突变体的产生与水稻茎秆内源激素合成及代谢途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5.
内源激素对植株的器官发育与性状表现具有重要影响.本研究用酶联免疫法(ELISA)分别测定不同穗库特 性的玉米自交系082(多雌穗,第一穗发育受抑制)、48-2(单雌穗)与3H-2(多雌穗,第一穗发育正常)雌穗中内源激 素脱落酸(abscisicacid,ABA)、生长素(indoleaceticacid,IAA)、玉米素核苷(zeatinriboside,ZR)、赤霉素(gibberellinacid, GA)的质量分数.结果显示,在吐丝前雌穗发育过程中,082的GA质量分数随雌穗发育不断下降,48-2 与3H-2下降之后有一个上升的阶段.在发育后期,082雌穗的ABA 质量分数明显上升,48-2与3H-2稍有下降. 在激素间的平衡上,在吐丝前12d,082与3H-2的IAA/ZR 和ABA/ZR 值均表现为最低,48-2的IAA/ZR 和 ABA/ZR值表现为最高.研究结果表明吐丝前12d可能是影响植株除第一雌穗以外其他穗发育的关键时期,此时 低IAA/ZR和ABA/ZR值抑制第一雌穗的发育,促进其他雌穗的发育,而高IAA/ZR和ABA/ZR值则表现出相反 的作用.这一结果将为雌穗发育的化学调控与高产玉米自交系的培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玉米穗库发育的不同步性与内源激素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半多育型杂交种农大高光效1号和单育型杂交种农大0638为材料,研究了玉米不同库在穗分化进程,穗生长、内源激素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2种育型玉米穗库间的生长发育均匀存在着不同步性,尤其在性 官分化起始时间和持续时间上优势穗库和弱势穗库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论单育型或多育型玉米第1果穗进入该期的时间早、,且持续时间长,在穗长、穗鲜重、穗体积的增长上,单育型杂交种第1果穗比第2、第3果穗也具有明显的优势,而半多育型品种各穗库间在穗分化阶段这3个指标上虽有差异,但差异均小于单育型杂交种。研究还表明IAA,GA3和ABA在库位优势穗库发育的不同步性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在穗库生长发育进程中优势穗库IAA`GA3捻明显高于势穗库,而ABA含量的变化正好与此相反应激素间的平衡在穗库发育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优势穗库具有较高的IAA/ABA和GA3/ABA值。由此认为,玉米穗库间竞争能力的大小或最终能否成穗与其穗分化阶段所奠定的生长发育基础的内源激素水平(尤其是IAA)及内源激素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7.
小麦兰考矮早八茎蘖幼穗激素差异及其密度调控效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主茎和两分蘖间幼穗部激素差异与分蘖成穗的关系及其密度调控效应。【方法】在大田条件下,设置150(D1)、262.5(D2)和375万株/hm2(D3)3个种植密度,在拔节期取标记株区分主茎、分蘖Ⅰ和分蘖Ⅱ,显微镜下剥取幼穗液氮保存,用酶联免疫法测定幼穗中赤霉素(GAs)、吲哚乙酸(IAA)、分裂素(ZR)和脱落酸(ABA)含量。【结果】小花分化期主茎与分蘖幼穗分化进程差异很小,之后差距增大,表现为主茎幼穗分化进程要快于两分蘖。在分蘖两极分化过程中,幼穗中GAs、IAA和ZR含量及其IAA/ABA和ZR/ABA比值表现为主茎>分蘖Ⅰ>分蘖Ⅱ,在拔节后期幼穗ABA含量表现为分蘖Ⅱ>分蘖Ⅰ>主茎,IAA/ZR较高或呈升高趋势时对分蘖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结论】分蘖幼穗中较高的GAs、IAA、ZR含量以及IAA/ABA和ZR/ABA比值有利于幼穗生长发育,而较高的ABA含量及IAA/ZR比值不利于分蘖成活。分蘖与主茎差距越大,分蘖衰亡时间越早,且密度对其具有显著的调控效应。  相似文献   

8.
毛棉杜鹃芽形态分化期间封顶叶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观察了毛棉杜鹃(Rhododendron moulmainense Hook.f.)花芽与叶芽的分化进程,测定了花芽和叶芽形态分化过程中封顶叶内源赤霉素(GA3)、生长素(IAA)、脱落酸(AB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变化,探讨了毛棉杜鹃花芽分化与内源植物激素的关系.结果表明:毛棉杜鹃花芽分化与叶芽分化形态特征与所持续的时间明显不同,花芽分化时期从7月中下旬至9月中旬,历时约40~45 d,而叶芽分化持续35~40 d;在花芽和叶芽形态分化期,花芽封顶叶的ABA和ZR含量明显比叶芽封顶叶的高,而且其含量呈显著上升趋势,而GA3和IAA则相反,花芽封顶叶中ABA/GA3、ABA/IAA、ZR/GA3和ZR/IAA的比值都明显高于叶芽,并呈显著上升趋势,表明封顶叶内源激素及其各自之间的平衡关系对毛棉杜鹃的花芽形态分化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9.
紫薇花器官分化过程内源激素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紫薇不育与内源激素变化的关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不育紫薇"湘韵"与普通可育紫薇花器官分化及授粉过程4种内源激素生长素(IAA)、赤霉素(GA3)、玉米核苷素(ZR)及脱落酸(AB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紫薇花器官分化及授粉过程4种激素含量存在明显差异;花器官分化开始阶段,不育紫薇较可育紫薇具有更高水平的GA3、ABA和IAA含量,随着花器官的进一步发育,4种激素水平均有所下降,其中GA3水平高于可育紫薇,ZR含量低于可育紫薇;授粉时期,内源激素含量随着授粉过程而变化,且不育紫薇GA3水平较可育紫薇含量更低。因此认为,花器官分化及授粉时期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影响了不育紫薇花器官和果实的发育。  相似文献   

10.
以杂交水稻亲本V20B为材料,研究了外源GA3、ABA处理后对杂交水稻稳上发芽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外源GA3作用改变了内源GA3水平,提高了GA3/ABA比值、α-淀粉酶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使淀粉类物质降解加速和田间种子不经休眠直接在穗上发芽.经外源ABA处理后,V20B的穗芽率明显降低,内源ABA含量提高,促进...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大穗型水稻穗部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座(QTL)进行定位,为水稻超高产育种提供优质的种质材料。【方法】利用95个在双亲具有明显多态性的分子标记和213个由大穗型水稻材料lp1与9311构建的F2群体单株,采用完备区间加性模型作图法(ICIM-ADD)对穗长、每穗粒数和着粒密度3个穗部性状的QTL进行检测。【结果】共检测到5个穗部性状QTL,其中穗长QTL 1个,每穗粒数QTL 2个,着粒密度QTL 2个,分布于第3、4、6、10和11号染色体上。检测到的QTL LOD介于2.63~2.91,表型贡献率为7.42%~17.72%,贡献率大于10.00%的主效QTL有2个(qSSD-3-1和qPL-11-1),分别有2个和3个QTL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大穗lp1和9311。【结论】定位得到的主效QTL qSDD-3-1和qPL-11-1可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新的穗长QTL qPL-11-1可用于精细定位和克隆。  相似文献   

12.
以水稻穗部为材料,探索内源赤霉酸( Gibberellin A3,GA3)的提取和纯化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分析测定方法.针对水稻样品富含色素和多酚类等杂质的特点,用氯仿去除色素,然后采用三步萃取法纯化GA3.在以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植物内源激素的研究基础上,试验对色谱条件进行了改进.研究发现,最优色谱条件包括紫外检测器在254 nm波长下进行检测,以乙腈-水-乙酸(体积比为20∶79∶1)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等条件下峰形良好且保留时间稳定.结果表明,按照本试验流程,样品的添标回收率在80%以上,且相对标准偏差小于3%,较高的回收率和精密度表明本试验流程可以准确地分析测定水稻穗部GA3.  相似文献   

13.
The endogenous hormones (EHs) content of different explants (anther, young panicle, young embryo and mature embryo)and calli with different culture capability were analyzed by means of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and ratio of endogenous hormones were one of the key factors affecting callus induction frequencies (CIF) and green plantlet differentiation frequencies (GPDF). The influence of endogenous hormones of different explants on CIF represented as: Zoatin ribosile (ZR) showed negative effect, indole-3-acetic acid (IAA) did positive effect, and gibberellic acid (GA) did negative effect except for mature embryos. The influence of endogenous hormones on green plantlet differentiation frequency (GPDF) showed: IAA and GA were negative effect; abscisic acid (ABA) and zeatin+ zeatin riboside (Z+ZR) were positive effect. The mixture ratio of endogenous hormones played a role on CIF and GPDF. IAA/Z+ZR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CIF, and there was a notable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Z+ZR/IAA and GPDF, so was between ABA/IAA and GPDF.  相似文献   

14.
多效唑对芒果花序生长和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多效唑(0、50、100、200、500,ppm)对紫花芒(Mangifera indicaL.cv:Zihua)花序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早处理(TrA)对花序生长没有影响;迟处理(TrC)能推迟盛花期,其中200和500ppm处理还能显著抑制花序生长和减少雄花数;两次处理(TrB)均极显著缩短花序长度,还减少雄花数,推迟盛花期,但对两性花数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5.
钾肥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及穗部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施用钾肥对水稻产量及穗部结实的影响.结果表明,基肥和穗肥按全钾量5:5比例施入(处理4),水稻整个生长期内钾肥营养均衡,有利于颖花分化,穗粒数最多,产量最高,达13 240.52 kg·hm-2;基肥一次性施入钾肥(处理1),由于水稻孕穗期和灌浆期营养供给不足,降低了水稻穗长、一...  相似文献   

16.
以散穗型和密穗型水稻品系为材料,研究穗上不同部位和粒位的粒重及籽粒抗性淀粉含量的差异及其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在稻穗同一部位,一次枝梗籽粒千粒重和抗性淀粉含量高于二次枝梗;一次枝梗籽粒千粒重上部最高,且变异度显著小于中、下部;散穗型水稻中部籽粒的抗性淀粉含量相对较高,密穗型以下部较高;同一枝梗不同粒位间抗性淀粉含量均表现...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运用水稻穗光谱植被指数预测水稻产量的可行性,以2个水稻品种为材料,设置3个氮素水平,测定了3个时期水稻叶片和穗的高光谱反射(350~2 500 nm)和色素含量,并测定了水稻的产量构成组分和籽粒产量。结果表明:与典型的植物反射光谱相比,水稻穗的反射光谱具有“绿峰消失”的特征;与叶片光谱指数[归一化差值指数(normalized vegetation index,NDVI)和光化学反射指数(photochemical reflectance index,PRI)]相比,穗光谱指数对叶绿素更敏感,而且能更准确地区分氮素水平。水稻叶片NDVI和PRI预测产量的均方根误差(RSME)分别为873.4~1 125.0、723.3~889.4 kg·hm-2,而穗NDVI和PRI预测产量的RSME分别为681.7~743.1、515.0~637.8 kg·hm-2,表明水稻穗光谱指数比叶片光谱指数更适合于水稻产量预测。  相似文献   

18.
水稻植株含氮量与穗粒重的关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田间和水培试验的方法,对水稻生育中后期不同器官的含氮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植株根、茎鞘、叶各器官的含氮量与后期穗粒重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抽穗前10 d 顶四鞘及抽穗期各叶位叶片含氮量与每穗实粒数、结实率之间, 穗后19 d 顶二、顶三鞘的含氮量与千粒重、单株产量之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顶二鞘的含氮量可作为后期结实率、千粒重和单株产量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9.
水稻直立穗型的遗传及其对籼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直立穗型品系G 83和弯曲穗型温敏核雄性不育系培矮64S为材料进行杂交、测交,获得F1、TC1和F2群体,研究穗型的遗传规律及穗型与茎叶形态性状、穗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水稻直立穗型遗传受一对核主效基因控制,直立穗型相对弯曲穗型为显性;直立穗型植株较矮,剑叶短而宽,穗、穗颈节间较短,而弯曲穗型则相反;不同穗型植株有效穗数差异不显著,直立穗型植株的每穗粒数极显著高于弯曲穗型植株,而千粒重、结实率、单株产量则极显著低于弯曲穗型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