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世界大米产销概况 据美国农业部统计,1983/84年度世界大米总产量达4.451亿吨,其中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国家依次为中国(15,200万吨),印度(8,560万吨),印度尼西亚(3,450万吨),孟加拉国(2,180万吨),泰国(1,800万吨)、缅甸(1,400万吨),日本(1,300万吨),以上国家产量之和占世界总产量的75%以上。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由于全球性的干旱气候使各主要水稻生产国的水稻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产量普遍下降,库存和贸易量减少,国际市场米价直线上涨。1986/87年世界大米产量为31570万吨,而1987/88年世界大米产量却减少了4%为30150万吨,即使和1982/83年相比较也有所减少。世界大米贸易1987年为1220万吨,预计1988年将下降到1020  相似文献   

3.
缅甸的农业     
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面积676550平方公里,人口3706.5万(1982年)。全国气候炎热,大部分地区宜于发展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国家的主要财政来源。1981年农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7%。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一半以上。八十年代初,仅大米、柚木、油饼和豆类四项的出口总值即占全国出口总值的4/5,其中大米一项就占出口总值的50%。  相似文献   

4.
<正> 目前,芝麻生产国大多都集中在亚、非、拉地区,其中我国、印度、缅甸的种植面积占世界芝麻种植面积的65%;苏丹、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三国约占18%,上述六个国家的合计产量占世界芝麻总产量的95%。我国芝麻产量最高,在正常年景产量达50万吨以上。其次是印度年产芝麻45万吨,苏丹  相似文献   

5.
一、战后大米供求关系的变化 水稻生产至今仍然是日本农业的支柱,水田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55.5%,大米产值约占农业总产值的30%。经过战后水稻生产的恢复与发展;大米产量在六十年代后期达到过年产1400万吨(糙米)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近十几年来,印度尼西亚的农业有一定发展。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增长较快,从1969年开始的头两个五年计划期间,水稻产量平均每年增长4.2%,1979年为1,750万吨;近三年平均年增长率为8.4%,1981年达2,230万吨。 随着水稻的增产,大米进口大大减少。1979年印尼进口大米260万吨,是世界大米  相似文献   

7.
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稻谷产量持续上升,据美国农业部6月份公布的最新估产数字,1985年世界稻谷产量可达46680万吨(折合大米31700万吨),比1984年增产3%,比1983年约增产11%,创造了世界稻谷产量的最高纪录。 世界稻谷生产虽发展迅速,但世界大米的贸易量却逐渐下降。1984年贸易量为1250多万吨,估计1985年的贸易量仅为  相似文献   

8.
美国水稻约1/4种植在加州。1979年加州的水稻产量每英亩为6,450磅,高于美国其他产稻州平均产量的50%,而比世界平均每英亩2,360磅的产量高出将近两倍。虽然美国的水稻面积仅占世界水稻面积的0.9%,但其产量却占世界总产的1.7%,并且有许多年份是世界最大的大米输出国。  相似文献   

9.
《河南农业》2000,(4):6
新华社信息雅温得1月50日专电(记者徐小军) 据本月出版的<非洲农业>月刊报道,从2000年全年国际米市的供求形势来看,大米售价将呈下降之势.报道说,国际市场大米价格走低的原因是,去年世界大米产量有所增加,而今年1月亚洲大米将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泰国和越南大米出口增加,今年将分别达到600万吨和420万吨.2000年世界大米产量预计将再创新记录,可望达到5.82亿吨,比上年度增加2%.  相似文献   

10.
1990年世界粮食和农业产量增长率为2%。1991年世界粮食和农业产量均低于上一年的水平。 世界谷物产量1991年预计为18.94亿吨,比1990年减少6000万吨,即下降3%,主要原因是,北美和苏联减产,发展中国家的产量预计有所增加,亚洲除中国外风调雨顺,非洲和南美洲的产量有所回升。谷物中,世界小麦产量5.606亿吨,比上年减少5.8%,粗粮8.124亿吨,比上年下降3.3%,稻谷产量5.21亿吨,比上年增加0.3%。1992年全球谷物库存量预计2.99亿吨,比上年度减少2400万吨,即下降8%。将降到1983/84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也即世界粮食安全所必须的最低水平(17—18%)。  相似文献   

11.
国际简讯     
<正>缅甸市场潜力大据仰光美国农业部邮报称,2013-14年度(1月至12月)缅甸大米产量预计将达到1270万吨左右,比预估的2012-13年的1100万吨同比增长约15%。于去年11月7~8日召开的"2013缅甸国际农业展览会暨亚洲农化高峰论坛"会上交流的信息显示,缅甸农业资源丰富但技术比较落后,化肥、农药和农机等农业生产用品都需要进口,中国化肥、农药企业的产品出口缅甸还有很大空间。  相似文献   

12.
丹麦是欧州著名的农业国家。全国507万人口,农业人口只占7%,但是他们每年生产的食物可供养1,500万人。全国农业总产量三分之二可供出口。丹麦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输出国,第三个最大的奶酪输出国,第四个最大的奶油输出国。  相似文献   

13.
世界大米贸易变化趋势及主要贸易国的政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世界大米的进出口贸易近年来,小麦、玉米的世界贸易量各1亿t左右,而大米贸易量仅为0.15亿t左右,即使贸易量较多的1993—1994年度也只有0.1634亿t,仅占该年世界大米产量3.6亿t的4.54%左右。这是因为亚洲各国严格执行稳定大米供给的生产、消费和贸易政策,除泰国、巴基斯坦、越南、缅甸等国大米可稳定进入世界大米市场外,大部分亚洲国家在世界大米市场上的交易量都不稳定。自1999年以来,世界稻米出口贸易连年下降,1999年世界稻米出口总量为2505.8万t,比上年下降8.1%,2000年仅2269.3万t,比上年下降9.5%,2002年有所增长,但仍未恢复到1999年水…  相似文献   

14.
缅甸的渔业     
缅甸是农业国,渔业在其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鱼和其他水产品是重要食品,占缅甸国内动物蛋白供应量的1/3。同时渔业还解决了相当大一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全年性渔民约16余万人,季节性渔民约20余万人。1986年缅甸的水产品总产量为68.66万吨,其中国营企业约占5%,  相似文献   

15.
战后日本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做法及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第二次大战后40多年的建设,日本农业和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现代化,农业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在确保大米生产的同时,蔬菜、水果和畜牧业进一步增长。渔业产量达到1191.3万吨(1989年),居世界首位。森林覆盖率达66.5%(1988年)。平均每个农户的总收入达776.5万日元(1989年)。农家人口1897.5万,占总人口的15.5%。农业就业人口由1960年的1454万人降至1990年的565万人。  相似文献   

16.
2007年上半年世界天然橡胶产量为456万吨,其中民营胶产量为358万吨,占总产量的79%,国营胶产量为98万吨,占总产量的2l%。2006年上半年,泰国天然橡胶产量为148万吨,印度尼西亚产量为136万吨,马来西亚为70万吨。2006年上半年世界天然橡胶消费量为475万吨,其中,中国上半年的消费量达119万吨,占世界的25%,  相似文献   

17.
斯里兰卡是以种植园经济为主的农业国家,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橡胶、椰子等,其中茶叶在国际上最享有盛誉。现在,全国有大小茶园10万个,茶厂近千家,每年茶叶产量在20万吨以上,居世界第3位。斯里兰卡是世界上最大的红茶输出国,经过加工的红茶95%以上供出口,每年可为国家赚取4亿多美元的外汇。  相似文献   

18.
农药是农业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农业生产对农药的依赖性不断增加。目前在防治病虫草及鼠害的各种措施中,农药仍占重要地位。 当前,世界农药年产量(不包括我国)约200万吨(按有效成分计,下同),以1981年为例,除草剂产量为82万吨,占总产的40.9%;杀虫剂为69万吨,占34.7%;杀菌剂  相似文献   

19.
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巴西谷物(包括粮食,油料和豆类作物)产量一直徘徊在5500万吨左右。1987年,巴西农业获特大丰收。谷物产量达6490万吨,创历史最高纪录。1988年,巴西主要农业产区风调雨顺,农作物普遍长势良好。据巴西农业部最近调查,1988年巴西谷物产量可望达到6590万吨,比上年增产100万吨。其中蓖麻21.8万吨,杂豆180万吨,棉花214万吨,大米1200万吨,大豆1800万吨,比上年分别增长104%,72%,32%,15%和6.4%。巴西农作物增产的主要原  相似文献   

20.
一、缅甸自然条件和农业发展情况缅甸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雨量在500~5000mm,年平均气温27℃,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耕地面积966万hm2,还有大量的可耕地(约700多万hm2)和水面。水资源极为丰富,但由于缺少水利设施,大多尚未利用。森林面积约50万km2,约占总面积的57%,柚木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90%,90年代以来柚木产量控制在40万~50万m3,是世界最大柚木供应国。人口4700多万,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农业劳动力大约在1800万左右),而且素质较高。在缅甸,英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