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某鸡场从澳大利亚引进狄高种鸡4672只,其中母鸡3994只,公鸡678只。采用开放式半棚饲养法,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4只,并有相当舍面三分之一的水泥地面运动场。该种鸡群饲养15个月后全部淘汰。  相似文献   

2.
肉种鸡平养饲养模式分为地面平养和“两高一低”饲养,可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人工授精。由于平养人工授精是一项操作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为了减轻对种鸡群的应激,每栏饲养500-800只母鸡为宜。最好选择在晚上熄灯后进行,由熟练的技术人员操作,并且另择鸡舍组建公鸡笼,挑选优良的种公鸡进行采精训练。  相似文献   

3.
父母代种鸡大多采取混合地面平养或笼养饲养方式.混合地面平养为2/3板条棚架加1/3地面垫料,此种方式有利种鸡交配,但更换垫料不方便,容易惊吓鸡群,成鸡饲养密度5只/m2.中小型父母代种鸡多采用笼养,便于人工授精技术的使用.笼养饲养密度可高于混合地面平养,为6~8只/m2.种母鸡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包括根据产蛋率变化更换饲粮与控制饲喂量,以及加强产蛋期各环节管理.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我场采用三分之一水泥地面加三分之二竹帘平养结构,靠暖气取暖,负压通风,自然光照与人工光照相结合,自然交配,公母分饲的方法,饲养父母代肉用种鸡,收到较好的效果。现将种公鸡配种期的饲养管理要点和种蛋受精率情况加以阐明。 一、小群体的划分:将同一批同一栋舍的种鸡划分成几个小群,每个小群的母鸡效350只左右,每平方米4.8—5.2只,进入配种期公:母为1:8—10,防止比例过大或过小。各小群  相似文献   

5.
鸡场在进行人工授精时总是强调技术动作的规范,而忽略了另一重要因素——鸡体。须知,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和人工授精的操作有关,更主要的是和鸡体有直接关系。这在种鸡人工授精管理中是不能被忽视的。一种鸡饲养管理上常被忽略的问题1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而忽略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生产性能如何和种鸡在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有直接关系,育雏、育成阶段控制得好,种鸡开产后的各项生产性能也好,受精率也高。相反,忽略了加强对育雏、育成鸡群的饲养管理,种鸡开产后不仅产蛋率低,而且受精率也低,各项生产性能都不理想。在种鸡人工授精的管理中,不仅要强调开产鸡群的饲养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加强种鸡育雏、育成阶段的饲养管理,这是关键,是种鸡群高产蛋率、高受精率的基础。2强调公鸡的饲养管理而忽略母鸡的饲养管理种鸡场往往注重公鸡的培育与淘汰,重视公鸡的营养补充与疫病防制,而母鸡却没有被同等重要看待,片面强调种公鸡的作用,而忽略了种母鸡的作用。其实,就种鸡而言,种蛋受精率的高低不仅仅决定于公鸡,也决定于母鸡,两者同样重要。在种鸡的人工授精生产中,不仅公鸡要健康,营养要充足,母鸡也一样。如果母鸡营养不良,很难想象鸡群会有好的产蛋率和受精率;如果...  相似文献   

6.
肉种鸡产蛋期公母分饲的运用效果许学标袁爱民张秀兰张祥洪刘义勇(江苏省国营沿湖农场畜禽公司221164)肉用种鸡产蛋期公母同栏分槽饲喂,可使公、母鸡根据各自的营养需要,采食公、母鸡专用日粮,从而合理使用饲养成本,有效地控制种公鸡体重,减少种公鸡腿病,提...  相似文献   

7.
5 鸡配种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主要有自然交配与人工授精2种方法。自然交配有下列配种方式: 5.1 大群配种:系指公母鸡同群饲养,公母鸡按一定比例搭配,公鸡可随时与母鸡交配,优点是省工省事,种蛋受精率较高。 5.2 小间配种:指在一个配种小间,养8~15只  相似文献   

8.
几乎所有的几个主要种鸡公司都在采用侏儒型或称矮型的种母鸡替代传统用的种母鸡。这种矮型肉用种鸡除了达到商品鸡上市规格所需要的饲养期要比一般体型的鸡多一天外,既可节约饲料,义可节省饲养面积。每只矮型肉用种鸡的一生可以节约饲料12公  相似文献   

9.
<正>1适宜的生活空间和饲具肉用种鸡多数以平面饲养为主,适宜的生活空间和饲具、饮具是满足鸡个体生长发育的最基本的和必需的条件。否则,将影响鸡体的生长发育和种鸡育成期间的整齐度以及鸡群生产性能的发挥。2正确地断喙为防止种公鸡在交配时第一足趾伤害母鸡的背部,应在雏鸡阶段将公雏的第一足趾和指的尖端烙掉。为了防止大群饲养的鸡群中发生啄癖,一般在  相似文献   

10.
饲养白洛克、考尼斯、星布罗、AA鸡等肉用品种种鸡,一般受精率较低,影响其繁殖。经过多年对肉用种鸡的饲养管理和细心观察,发现不少种公鸡性欲旺盛,善于交配,母鸡配合也较好,然而受精率却不高。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在交配过程中,母鸡肛门周围的羽毛和下垂的尾毛是交配的障碍。根据鸡的性交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倘若鸡舍内的环境对整个鸡群来说是一个颇为理想的世界,种公鸡与种母鸡都能在饲料平衡、光照恰当、体重适宜等条件下饲养,达到理想的产蛋率和受精率,也许就没有任何必要在鸡群中采用青年种公鸡替换老龄种公鸡的程序。然而,在许多情况下,鸡群在整个生产周期至少要替换一次种公鸡,有时甚至两次。鸡群为何要替换种公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受精率太低。   鸡群至 40周龄时,由于种公鸡交配的频率变缓,而种母鸡,从其生理学方面来看,则需要交配的次数更加频繁才能维持较高的受精率,因而到此年龄阶段,肉种鸡的受精率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12.
肉用种鸡基本的饲喂理论是将有限的饲料量以一定的形式均匀地分配给群体内所有鸡只,目标是群体内的鸡只体重保持均匀一致.饲养后备母鸡时,应该尽可能提高和保持这些鸡群的体重均匀度.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体重均匀度那么重要呢?因为种鸡一般实行群体饲养,并且通过同一种饲喂系统进行饲喂,如果在限饲情况下,鸡群的体重差异性很大,必然会造成有些鸡只采食不足而有些鸡只采食过多,从而影响到鸡群的产蛋率、精液质量以及鸡群的交配行为.很显然,种鸡群如果饲喂不当,就会影响到鸡群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13.
<正> 1 制定养鸡场的年度生产计划1.1 鸡群周转计划在种鸡场内,一般当年繁育的后备鸡应占全群的50%。若在3~4月份育雏,则在10月份转入种鸡群为宜。根据鸡群每月变动情况,可计算出月初存养鸡数和平均养鸡数。根据母鸡群的大小,按照公母比例配足公鸡。为了弥补意外损失,应多留20%的备用种公鸡。种鸡群确定后,即可制定种鸡饲养计划表,内容含种鸡(公、母)1~12月的每月月初只数、淘汰死亡率(%)、淘汰死亡数(只)、本月总饲养日(日)、月平均饲养数  相似文献   

14.
<正>雏鸡管理的目标是满足父母代种公母鸡在育雏育成期各个阶段的需求,使种鸡在育雏育成期按标准体重曲线生长,为性成熟做准备,在整个生产周期内获得最佳的生产性能。不同的生长阶段,种鸡各组织与器官发育的特点不同,在每一个生长阶段,饲养管理人员应考虑鸡只在该阶段生长发育的特点,饲养管理及饲喂量应据鸡只的需求进行调整。从1日龄至21~24周混群,种公母鸡应分开育雏育成,在此期间种公母鸡除了体重和饲  相似文献   

15.
某种禽场饲养的3,000余只A A父母代种鸡,在饲养至35日龄时突然发病,其中以后备公鸡群发病最为严重,400只公鸡全部发病,死亡80余只,死亡率达20%,而母鸡仅为散发,死亡率0.5%。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调查该群鸡为2004年11月1日购入,系该场饲养的第8批肉种鸡,饲养方式为半铺半地面平养,饲养中按本地区常规免疫程序进行了免疫,其中包括3日龄的球虫疫苗免疫、14日龄和28日龄的IBD弱毒疫苗饮水免疫。在此期间未进行任何方式的药物驱虫。2005年2月15日发现有个别鸡只精神不振,羽毛逆立,蹲居一隅。2月17日发现全群鸡大部分打蔫,随即发生…  相似文献   

16.
种公鸡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种蛋受精率的高低,因而,在管好母鸡的同时绝不可忽视对种公鸡的饲养管理。笔者从事肉种鸡饲养管理工作近10年,通过不断提高对种公鸡的饲养管理水平,总结经验,使种蛋的受精率逐年提高。近2年饲养AA肉种鸡6万套,全期种蛋受精率平均在94%以上,高峰时达97%以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现将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1 搞好公母鸡的分饲工作 育雏、育成期实行公母分栏饲喂,产蛋期平养母鸡的料桶应没有防止公鸡吃料的防栅网,每条栅网水平间隙为42.5mm(因品种不同也有差异),每8~10只公鸡吊挂1只料桶,高出地面45~50cm,料桶要平稳,不能倾斜。喂料时先喂公鸡,后喂母鸡,以防公鸡乱窜。分配饲料的速度要快,各个料桶的料量要均匀,尽量让公母鸡在同一时间内都能吃到饲料,料量一定要准确。笼养撒完料后要及时地匀料2~3次,保证每只公鸡采食的料量相同。  相似文献   

17.
种蛋受精率是衡量种鸡群繁殖性能的重要技术指标,受种鸡自身状况、饲养管理。授精技术等诸方面因素影响。切实提高种蛋受精率,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种鸡和受精事1.种鸡龄期影响:公母鸡的龄期对受精率都有影响,只有当公母鸡处于同样性活动状态,才能有较高水平的受精率。()公鸡:种公鸡利用年限一般为一年。因在6一比月龄性机能最旺盛,其受精率也最高。(2)母鸡:作为种母鸡最好用一个产蛋年度。随着鸡龄的增加和产蛋持续时间的延长,由于体肥使生殖系统积蓄过量的脂肪,接受精子的次数和数量不…  相似文献   

18.
饲养“寡产鸡”效益低韩忠新,杨本涛(山东省济南市外贸章邱种鸡场250214)地面散养的父母代肉种鸡在产蛋的中后期,因羽毛自然脱落及种公鸡自然交配等原因,种母鸡一般都表现为羽毛残缺不全、无光泽以及皮肤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等外现表现,但也有少量种鸡外观表现为...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我区种鸡场在提高肉种鸡受精率的工作中,采用公母鸡分开育雏、育成,混群后公母鸡分饲,产蛋后期补充后备公鸡等措施,使种蛋的受精率、孵化率指标一直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现将我们的具体做法和积累的经验、教训介绍给大家供参考。1种公鸡的饲养目标公鸡的外生殖器官不很发达,交配时依靠较长的腿胫和平坦的胸部,使双脚可以很稳地抓紧母鸡背部,并贴近前身将尾部弯下,便于把精液准确地输入母鸡泄殖腔的阴道口。腿胫较短和胸部丰满的公鸡,交配时很容易从母鸡背上滑落,抓伤母鸡和不能准确输精。因此,种公鸡的选育标准是腿胫长、平胸、雄…  相似文献   

20.
韩枫 《水禽世界》2000,(2):13-14
一个种鸡群即使种母鸡饲养管理的再好,产蛋性能再高,80%以上产蛋率延迟的时间再长,若种公鸡的性能表现不佳,尤其是产蛋中、后期出现脚病、腿病、超重等问题,使其派不上用场,也会导致整个生产周期得不到应有的受精率和孵化率,生产不出合格健康的雏鸡。正如某专家所说,再好的母鸡都成了“寡妇”。如今若想使肉用种鸡群保持终身良好的受精率,再也不像10—15年前那么容易了。在此提供一些饲养要点,望有助于提高种鸡群的生产性能。1饲养公鸡数目大多数肉种鸡饲养者都根据所预期的死亡率,每100只母鸡配给12—15只公鸡。管理好这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