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花生疮痂病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花生疮痂病(Sphaceloma arachidis Bitaucourt et jexkins)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概况。包括病害发生为害,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形态特征、传播途径以及培养基种类、菌落的形态特征等)以及病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花生疮痂病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缓慢、产孢困难,难以进行分离纯化。为了建立一套高效、实用的花生疮痂病菌组织分离和单孢分离纯化技术,研究了取样时期、取样部位、表面消毒时间、采后存放时间对组织分离法分离频率的影响,及不同培养基和取样时期对单孢分离技术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组织分离法,叶片分离频率显著高于茎秆,叶片表面适宜消毒时间1~3min,采后冷藏48h内分离频率差异不显著,不同采集时期对叶片病菌分离频率无显著影响;采用改进的稀释平板法成功分离纯化到大量单孢子菌落,PLDA(花生煎汁培养基)上的单孢子菌落多于PDA,对杂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PDA,发病早期和中期的病秆可获得大量单菌落,但发病后期只能获得极少单菌落。  相似文献   

3.
采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30%爱苗乳油、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和苯醚甲环唑.多菌灵等8种药剂对花生疮痂病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药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好,单株结荚数多,果饱、果大,增产幅度最大;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最差,增产幅度最小。  相似文献   

4.
花生疮痂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供试19种杀菌剂对花生疮痂病防效经室内抑菌作用测定与田间小区药效试验,从中筛选出具良好效果 的托布津、世高、速克灵和多硫超微多菌灵。进一步测试表明, 70%甲基托布津(浓度为2. 00g/L)和10%世高(浓 度为1. 00g/L) ,于发病初期开始,每隔10d连续施药2次防效较好。5种药剂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70%甲基托 布津可湿性粉剂2. 00g/L和10%世高水分散粒剂1. 00g/L的防效分别为80. 3%和79. 3% ,明显优于其它3种参试 药剂;与对照(CK)相比,果荚增产60. 8%和53. 9%。且世高能兼治锈病,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花生疮痂病是花生的主要病害之一,病害流行年份一般病田减产10%~30%,严重田块损失可达50%以上.近年来在国内逐年扩大蔓延,威胁着花生生产.本文从该病的分布、危害、病害症状、病原菌及其生物特性、流行规律及防治方法等方面对其国内外研究展开论述,提出该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6.
采用喷雾法对43个花生品种进行疮痂病抗性鉴定试验,以筛选出适合本地区种植的抗病品种。结果表明:43个花生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差异可分为3类,中感(MS)的有7个,占16.28%;中抗(MR)的有28个,占65.12%,抗病(R)品种有8个,占18.60%。建议抗病性达到中抗(MR)以上的36个品种,可结合各地的生产条件和品种综合性状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7.
花生疮痂病近几年在青岛市大面积发生,已成为青岛花生产区一种主要病害。通过轮作、地膜覆盖均能减轻该病危害,且轮作防治效果明显。田间以30%苯甲丙环唑乳油、10%苯醚甲环唑可湿性粉剂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由疮痂病菌(Elsinoë arachidis) 引起的花生疮痂病,近年来在辽宁省大面积发生,严重制约花生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对花生疮痂病菌生物学特性开展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花生疮痂病菌在PSA上菌落褶皱、隆起,生长缓慢,在最适培养基PSA上培养30d菌落直径仅为28.1mm,最适碳氮源分别为半乳糖和酵母浸粉,最适温度25℃,pH4~6时菌丝长势良好,黑暗有利于该菌的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48℃;分生孢子萌发最适pH值为5,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1%葡萄糖,最适氮源为1%丙氨酸和1%甘氨酸,光照对分生孢子萌发差异不显著,分生孢子致死温度为47℃。  相似文献   

9.
英国花卉批发商从哥伦比亚引进一批香石竹.开箱发现许多花上遍布菌丝,看似大片蛛网,经研究证明此新病害系由真菌所致.该病立即引起花卉及植物病理学家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提高灌溉条件下水药一体化程度、降低喷药人工成本。[方法]通过大田试验,采用微喷灌溉系统施药筛选花生疮痂病防治的有效药剂及其防治经济效益。[结果]试验筛选的5种药剂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以60%百泰水分散粒剂、爱苗乳油、秀特乳油防治效果较好,3种药剂处理的差异不显著(P0.05),其中以爱苗的防效最高,达到了75.4%,3种药剂的增产幅度分别达到15.5%、16.7%和13.4%,喷施爱苗、百泰和秀特的亩增加纯效益分别为3 978、3 714和3 162元/hm2。[结论]较之传统化学药剂与传统人工喷施方法,借助灌溉系统随水喷施药剂可实现花生水药一体化和增产增效。  相似文献   

11.
广东花生育种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黎穗临 《花生学报》2003,32(Z1):174-179
广东花生育种工作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进行的农家种的征集评选,系选种的选育及其后的推广应用.60年代初期开始进行农家种的杂交选育及推广应用,并开展了辐射技术与杂交技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新品种的选育,成为辐射与杂交相结合育种的典范;1970年以前花生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抗青枯病育种,1970年以后花生育种工作的重点是抗旱锈病育种兼抗青枯病育种.70年代中期开始直接利用外来种质和抗性基因改良花生抗病(青枯病、锈病、叶斑病)性并取得成效;1981~1986年抗锈遗传研究对选育高产抗锈病花生品种起到理论指导作用;育种家以农家种狮头企为基础亲本材料,经过50年不断遗传改良,形成了一个较大的花生品种群体.广东花生选育种历史实质上是农家种狮头企及其后代的遗传改良历史.广东花生育种工作及其品种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广东和全国花生生产及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前不久,英国花卉批发商发现从哥伦比亚引进的一批香石竹染上一种新病害——即蛛网病.开箱后发现许多花朵上已长满了菌丝,看似蜘蛛网结.经鉴定,此病害是由一种真菌菌丝所致.于是该病的发生背景引起了花农和植物病理学家的关注.过去十年内英国在香石竹标准花与花枝的生产上曾一度萧条,其原因有二: 一是因英国在地理位置上纬度较南,太阳辐射比在欧洲强,使提供欧洲冬季市场的夏花品质遭受影响;二是在肯尼亚、马耳他、加那利群岛、以色列以及哥伦比亚等地的生产成本明  相似文献   

13.
花生疮痂病菌(Elsinoarachidis (Bitauc.&Jenkins) Rossman&W. C. Allen)所产生的痂囊腔菌素(Elsi-nochrome,ESC)为苝醌类光敏性真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索其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了毒素提取液接种后寄主体内活性氧含量、活性氧清除酶系的响应动态及质膜过氧化程度。结果表明,接种毒素提取液后,花生叶片内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激增,接种8h分别达1 482. 99 U·L-1和25. 25μmol·g-1,为清水对照的10倍和40倍。活性氧清除酶SOD,CAT和POD的活性峰值出现于接种后48h,分别为78. 00 U·mg-1,16. 20U·mg-1和63. 73U·mg-1,96h下降至对照水平。MDA含量于72h出现峰值,含量为5. 44μmol·g-1,膜透性随接种时间增加而上升,96h高达80%。ESC通过产生大量活性氧,导致寄主体内质膜过氧化程度增加,膜损伤加剧,最终细胞死亡,为花生疮痂病菌重要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4.
15.
       花生疮痂病菌(Elsinoë arachidis( Bitauc. & Jenkins) Rossman & W.C. Allen)所产生的痂囊腔菌素(Elsinochrome,ESC)为苝醌类光敏性真菌毒素,在致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探索其作用机制,本文研究了毒素提取液接种后寄主体内活性氧含量、活性氧清除酶系的响应动态及质膜过氧化程度。结果表明,接种毒素提取液后,花生叶片内超氧阴离子(O2-)和过氧化氢(H2O2)含量激增,接种8h含量分别达1482.99 U·L-1和25.25μmol·g-1,为清水对照的10倍和40倍。活性氧清除酶SOD,CAT和POD的活性峰值出现于接种后48h,分别为78.00 U·mg -1,16.20 U·mg -1和63.73 U·mg -1,随后下降至对照水平。MDA含量于72h出现峰值,含量为5.44 μmol·g -1,膜透性随接种时间增加而上升,96h高达80%。ESC通过产生大量活性氧,导致寄主体内质膜过氧化程度增加,膜损伤加剧,最终细胞死亡,为花生疮痂病重要的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16.
大连地区近年来花生栽培面积约50余万亩,是我区主要油料作物之一。但由于受多种花生叶部病害的为害,经常引起早期落叶,造成早衰,因而降低了花生的产量及品质。据估计每年因花生叶部病害而减产约为20—40%,成为花生栽培上的严重问题。为此我们于81—82年开展了调查和试验工作,并将结果整理如下,供作参考。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疮痂病和粉痂病通过种薯传播和土壤传染。这两种病害的病原菌侵入块茎的表皮形成病斑,直接降低商品价值。日本静冈县从1970年开始,这两种病害发生成灾。此后发病逐年扩大,现已蔓延全县。以静冈县西部的浜松市、湖西市为中心的马铃薯主产地,发生疮痴病和粉痂病,该县东部以三岛市为中心疮痂病发生较重。因此,急需找出防治措施。本文  相似文献   

18.
基质对马铃薯疮痂病抑制效果研究初报   总被引:9,自引:5,他引:9  
通过不同营养基质对马铃薯脱毒微型小薯疮痂病的抑制效果 ,从环境角度研究筛选防治疮痂病的新基质配比 ,首次提出利用工业废渣糠醛防治疮痂病的思路。结果表明 :采用蛭石 4∶火山石 1∶火炉渣 1∶草木灰 1∶糠醛渣 1的新配比基质 ,可有效抑制脱毒微型小薯疮痴病的发生 ,同时增加了基质的营养 ,所生产的微型小薯商品薯率也有明显提高 ,生产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9.
1979年1月青岛东风糖果厂在制造糖果时,在花生籽仁上发现了一种病症。病症的特点是在花生子叶背面有一种不规则形的肿瘤,根据病害产生的部位定名为花生子叶病。产区农民反映花生子叶病在山东某些花生产区历史上曾经见过,但没  相似文献   

20.
稀土元素是化学元素周期表ⅢB族中的钪、钇与15个镧系元素的总称。我国稀土资源丰富,拥有能够生产各种稀土产品的工业体系,自1972年以来,开展了稀土农用的研究。通过在稻、棉、瓜果和蔬菜等作物上的应用,证明稀土化合物具有增强农作物抗病能力、改善农产品品质和提高产量的作用,施用之后,对环境和农产品无污染,对人畜安全且无副作用。 虽然已有在花生生产中施用稀土的报道;但尚无在根瘤菌剂中添加稀土的先例。我们率先将稀土化合物引入到根瘤菌剂中,研制出了接种剂的新剂型—稀土根瘤菌剂。本文报道稀土菌剂的研制与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