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金铁锁(Psammoilene tunieoides W.C.Wu et C.Y,Wu)种子经浓度为25%次氯酸钠 (NaClO)溶液消毒处理和利用0.01%赤霉素(GA3)处理后,置于恒温20,25℃和变温20℃(16h)~30℃(8h)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探寻金铁锁种子的最适发芽温度和发芽习性;利用0.1%,0.5%,1.0%的硝酸钾(KNO3)溶液和10%,20%,30%的PEG6000溶液,分别渗透调节引发处理金铁锁种子,时间分别为8,12h 和16,24,32h,引发温度为20℃,对经引发处理后的金铁锁种子进行发芽试验,比较上述不同化学药剂和引发处理对金铁锁种子发芽力和种子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金铁锁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恒温25℃,第15天发芽结束时发芽率为86%;经0.01% GA3,KNO3和PEG6000溶液渗透调节引发处理金铁锁种子都能显著地提高金铁锁种子的发芽力和种子活力(P<0.05),其中0.1%的KNO3渗透引发处理8,12h和20%的PEG6000渗透引发处理24h,金铁锁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等指标均达到了最大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不同处理组合(PEG 6000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分别对2002年不同含水量种子和2004年人工老化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预处理,并进行棉床发芽试验,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综合各指标获得以下最佳处理组合,2002年种子:含水量9.84%和6.03%+200 g·kg-1PEG 6000+处理时间1 d;2004年种子:人工老化0 d+200 g·kg-1PEG 6000+处理温度25℃+处理时间2 d。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较整齐。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可以促进油松种子萌发,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对处理效果具有明显影响;油松种子发芽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较大,但含水量太低则会抑制种子萌发;人工老化可以模拟自然老化种子活力变化,PEG渗透处理有利于老化种子恢复活力。  相似文献   

3.
PEG胁迫下42个油菜品种(系)耐旱性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PEG处理模拟干旱条件,研究42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油菜品种(系)在种子萌发期对干旱胁迫的表现,筛选耐旱性好的油莱种质资源.结果表明:不同油菜品种(系)对干旱胁迫的反应差异较大,根长、芽长、发芽指数均随着PEG浓度的提高而极显著降低.发芽率在10%PEG处理时略高于对照,15%PEG处理时显著低于对照.42个供试油菜品种(系)中,耐旱性较好的占23.8%;比较耐旱的占61.9%;耐旱性较差的占14.3%.其中88009的耐旱性最强,黔油4号的耐旱性最弱.在2种浓度PEG处理下,根长和发芽指数与隶属值间的秩相关系数分别迭显著水平和极显著水平.根长和发芽指数可作为油菜种子萌发期耐旱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筇竹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对筇竹进行渗透胁迫处理。结果表明:随着水分胁迫增强,筇竹种子的日相对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5%、10%)胁迫可以促进筇竹种子胚根生长,而高浓度(≥15%)则具有抑制作用;与对照相比,随着PEG浓度的增加,筇竹种子初始萌发时间延迟明显,而在PEG浓度达30%时筇竹种子未见萌发;将在PEG浓度为30%条件下未萌发的种子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后,在通常发芽条件下进行发芽试验可以实现复萌。  相似文献   

5.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11份黄麻种子萌发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出萌发期抗旱性较强的黄麻品种,并建立黄麻萌发期抗旱性评价体系。【方法】在聚乙二醇(PEG)(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采用培养皿法对11个黄麻种子进行发芽试验,PEG设6个浓度处理,分别为(A)5%、(B)10%、(C)15%、(D)20%、(E)25%,测定种子发芽各项指标。【结果】随着PEG处理浓度的升高,黄麻种子的相对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发芽指数、相对活力指数、相对胚根长、相对胚芽长均呈下降趋势;低浓度PEG(5%)处理促进黄麻种子胚根的生长,而较高浓度PEG(10%~25%)处理则抑制其胚根生长;圆果种黄麻中以圆09-30、圆09-35发芽最好,圆3号最差;长果种黄麻中以长09-41、长09-40发芽最好,长09-1最差。【结论】5%~10%的PEG可作为区分长果种黄麻萌发期抗旱性差异的适宜浓度,15%~20%的PEG可作为区分圆果种黄麻萌发期抗旱性差异的理想浓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采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600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研究白菜型春油菜芽期幼苗根系形态特征及生理生化特性,评价不同白菜型春油菜品种(系)抗旱性强弱。【方法】设置不同浓度(0%、5%、10%、15%、20%、25%)PEG6000溶液,观察模拟干旱胁迫下4个白菜型春油菜品种(系)芽期幼苗的生长情况及生理生化特性,同时筛选抗旱性白菜型春油菜品种(系)。【结果】PEG6000溶液对4个品种(系)白菜型春油菜芽期幼苗成苗率、主根长、苗高、单株鲜重、相对活力指数等指标具有显著抑制效应。溶液浓度为15%~20%时,4个品种(系)白菜型春油菜相对活力指数在0.50~0.60之间;浓度为0%~15%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浓度为15%~20%时酶活性出现峰值,超过此浓度范围酶活性下降。浓度为5%~15%时,可溶性糖(SS)、可溶性蛋白(SPr)、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与溶液浓度呈正相关关系。【结论】白菜型春油菜幼苗相对活力指数及苗高可作为抗旱性筛选指标,15%~20%PEG6000溶液浓度可作为白菜型春油菜模拟干旱胁迫最适浓度,筛选出抗旱性品系104005。  相似文献   

7.
对65份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和1份对照种蜀杂6号作了收获前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间休眠期差异显著,抗收获前发芽资源数量少;根据材料发芽进程和发芽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参试材料被聚为4类:第一类为第1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二类为第2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三类为第1、2天发芽高峰类型,第四类为抗收获前发芽类型。本研究显示的甘蓝型油菜地方种的休眠特性和筛选到的抗收获前发芽的宝贵资源,将为甘蓝型油菜的抗收获前发芽生理研究和育种提供信息和材料。  相似文献   

8.
干旱胁迫下不同油菜新品种萌发期耐旱性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干旱胁迫下不同油菜新品种萌发期耐旱性。[方法]以PEG6000为渗透介质模拟干旱条件,对7个不同油菜新品种进行干旱胁迫下种子发芽鉴定,测定其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根、胚芽长度,分析不同浓度下油菜种子发芽性状。[结果]干旱胁迫下,参试品种在种子萌发期的芽长、发芽指数均显著降低,而根长和发芽率随PEG6000浓度的提高先上升后降低。相关分析表明,低浓度PEG6000有促进油菜种子萌发的作用,高浓度PEG6000有抑制作用,抑制作用随PEG6000浓度增加明显增强,胁迫下的发芽性状可用发芽指数、总长、总鲜重3个指标来表现。[结论]不同品种萌发期耐旱性表现不同,根据综合分析可知,陕油803、油研817最耐旱,中双11抗旱能力较强,湘杂油188耐旱程度中等,中油杂16、陕油16、浙油51为干旱敏感品种。  相似文献   

9.
对52份四川甘蓝型油菜地方种和24份四川推广品种作了收获前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四川 甘蓝型油菜的休眠特性。结果表明四川甘蓝型油莱品种间的休眠期差异达显著水平,抗收获前发芽 资源数量少;地方种与推广品种间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但发芽率和发芽指数的变幅及分布差异达 0.05显著水平,四川甘蓝型油菜推广品种发芽指数的分布较地方种更集中于低和高的范围内;根据 材料发芽进程和发芽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将推广品种聚为三类:第一类为第1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二 类为第1、2天发芽高峰类型,第三类为抗收获前发芽类型;地方种聚为四类,比推广品种多一种类 型:第1、2天发芽高峰类型。鉴定筛选的四川甘蓝型油菜抗收获前发芽的宝贵资源及其休眠特性,将 为甘蓝型油菜的抗收获前发芽生理研究和育种提供信息和材料。  相似文献   

10.
PEG6000渗透处理对油松种子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对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种子萌发的影响。利用不同处理组合(PEG 6000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分别对2002年不同含水量种子和2004年人工老化不同时间的种子进行预处理,并进行棉床发芽试验,对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进行统计分析,并筛选出最佳处理组合。综合各指标获得以下最佳处理组合,2002年种子:含水量9.84%和6.03%+200 g.kg-1PEG 6000+处理时间1d;2004年种子:人工老化0 d+200 g.kg-1PEG 6000+处理温度25℃+处理时间2 d。种子发芽率较高,发芽较整齐。PEG 6000溶液渗透处理可以促进油松种子萌发,溶液质量分数、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对处理效果具有明显影响;油松种子发芽的适宜含水量范围较大,但含水量太低则会抑制种子萌发;人工老化可以模拟自然老化种子活力变化,PEG渗透处理有利于老化种子恢复活力。  相似文献   

11.
以9个白三叶品种(海发、惠亚、超级惠亚、碧胜、G18、鄂牧1号、克塞、皮陶、克劳)为试材,分别进行10%聚乙二醇6000(PEG6000)渗透胁迫种子发芽试验和苗期盆栽干旱–复水试验,通过加权隶属函数法对白三叶品种耐旱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萌发期PEG胁迫抑制了种子萌发,但各品种不同的萌发指标对PEG敏感程度存在差异,其中活力指数和发芽指数受抑制较为明显,发芽势和发芽率受抑制较轻微;萌发期耐旱性评价时权重较高的指标是相对根系体积、相对根系表面积和相对活力指数;苗期各品种对干旱的反应差异较大,大部分品种的根系生长因干旱胁迫而受抑制;苗期权重较高的指标是存活率、相对根系体积、相对地上生物干质量。各品种萌发期耐旱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海发、惠亚、超级惠亚、碧胜、G18、鄂牧1号、克塞、皮陶、克劳;苗期耐旱性由强到弱依次是克塞、超级惠亚、克劳、惠亚、鄂牧1号、碧胜、海发、G18、皮陶;萌发期和苗期耐旱性排序间没有相关性。超级惠亚的综合耐旱性最好。  相似文献   

12.
张弢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363-10364,10379
[目的]研究干旱胁迫下油菜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为作物耐旱机制与油菜抗旱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方法]采用Hoagland营养液水培方法,以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油菜幼苗,研究了模拟干旱胁迫对油菜幼苗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随着PEG6000处理浓度的增加,油菜幼苗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先逐渐增加后逐渐降低。[结论]过氧化氢酶活性、脯氨酸含量、丙二醛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可以作为鉴定油菜抗旱性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探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对散叶生菜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不同的散叶生菜为材料,采用浓度分别为0 g/L、50 g/L、100 g/L、150 g/L、200 g/L、250 g/L、300 g/L的PEG 6000模拟干旱胁迫,分别测定其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结果]生菜种子在不同浓度PEG 6000溶液的处理下,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等各指标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PEG 6000的质量浓度不断增大,其各项指标均呈现下降趋势.在PEG 6000浓度为200 g/L时,各品种散叶生菜的发芽率均在85%以上,相对发芽率在90%以上,与对照组相比下降程度在10%以内;三个品种‘大速生’、‘辛普森’、‘玻璃脆’的发芽势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3%、3%、33%;平均根长分别下降0.3cm、1.12 cm、1.1cm;平均芽长与对照组相比分别下降了51%、58%、56%.[结论]PEG 6000的浓度为200 g/L时,对三种散叶生菜种子萌发的差异影响最大;3个品种中‘大速生,和‘辛普森’的耐旱性较好,‘玻璃脆’的耐旱性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14.
为了了解冬油菜苗期抗寒性与抗旱性的相关性,为北方旱寒区抗寒、耐旱冬油菜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参考,本试验对抗寒性不同的8个白菜型冬油菜品种进行苗期抗旱胁迫研究。结果表明,冬油菜抗寒性与抗旱性显著正相关;干旱胁迫后,油菜叶绿素含量逐渐增加,组织含水量与抗旱性不存在相关性,根系活力与抗旱性存在极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PEG胁迫下水、陆稻幼苗生长势比较研究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选用2个陆稻品种作为抗旱类型,2个水稻品种作为敏旱类型,以PEG作为水分胁迫剂,通过对幼芽,幼根和幼苗等不同时期或状态的PEG胁迫比较水,陆稻的生长势,。研究结果表明:水,陆稻幼芽粗度,幼根粗度差异相对较小;/陆稻幼芽长度,幼根长度,发芽率及3周后苗高等明显比水稻表现有较强的生长势,因此可用这些性状与抗旱品种的相对生长势鉴定水,陆稻的抗旱性,未浸种处理的种子可用15%的PEG溶液胁迫,浸种处理过的种子可用20%的PEG溶液胁迫,低浓度的PEG溶液(<15%)胁迫抗旱类型与敏旱类型差异不明显,高浓度的PEG溶液(>20%)胁迫对所有试验材料损伤严重,达不到鉴定抗旱类型与敏旱类型的目的,因此,可以在15%(未浸种)或20%(浸种)浓度的PEG处理下,以抗旱的陆稻品种作对照比较幼芽长度,幼根长度,发芽率及幼苗高度等性状的相对值Xu/Xp,%,称胁迫系数)来判别供试品种的抗旱性,以达到简单,快速鉴定抗旱品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陈军  高贵珍  方雪梅  吕晓娇 《安徽农业科学》2014,(17):5360-5361,5389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小麦萌发期POD、CAT活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豫农51、周麦22、济麦19、淮麦22等几个小麦品种,用不同浓度PEG6000模拟不同干旱程度,测定了小麦POD、CAT酶活性。[结果]小麦萌发期在0~120h期间,5%、15%PEG6000胁迫下小麦POD、CAT活性均呈逐渐上升趋势,但15%PEG6000胁迫下小麦POD、CAT活性比5%PEG6000胁迫下其活性增幅大,25%、35%PEG6000胁迫下小麦POD、CAT活性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另外,胁迫时间对小麦萌发过程POD、CAT活性有显著影响。[结论]该研究可为小麦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下20个大豆品种芽期抗旱性鉴定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实验室鉴定的方法, 研究了20个大豆品种的芽期抗旱性。在30%的PEG6000高渗溶液培养条件下, 种子吸水速度快、萌发时间短、吸水率小、相对发芽势和发芽率高的品种, 具有较强的抗旱性。试验鉴定出丹豆6, 海94 和蒙城小黑豆等3份抗旱性种质。  相似文献   

18.
曹凤娇  李立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431-12433
[目的]研究聚二乙醇(PEG)对黑麦(Secale cereal L.)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探讨黑麦种子耐干旱胁迫的生理机制。[方法]采用浓度分别为5%、10%、15%和20%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条件对黑麦种子萌发进行胁迫。[结果]当PEG浓度为5%时,黑麦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干旱胁迫对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苗长、根鲜重、苗鲜重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当PEG浓度为10%时,各项指标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均达显著水平;当PEG浓度为20%时,黑麦种子不发芽。[结论]该研究可为评价黑麦种子抗旱性及黑麦的栽培管理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旨在为粉花桔梗种子萌发提供技术支撑,为桔梗新品系的示范推广提供技术参考。以粉花桔梗种子为试验材料,设置4 个PEG-6000 溶液处理[5% PEG-6000(H1)、10% PEG-6000(H2)、15% PEG-6000(H3)和蒸馏水对照(CK)]和3 个温度处理[15℃(T1)、20℃(T2)、25℃(T3)],进行光照培养(12 h 光/12 h 暗),测定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结果表明,不同干旱胁迫程度(PEG浓度)与温度变化对粉花桔梗种子萌发的时间、发芽率以及发芽势均呈现出显著性相关。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随着干旱程度的增加,发芽率逐渐的降低;同时低温不利于桔梗种子萌发,当温度低于15℃或干旱程度程度大于15% PEG时,种子萌发起始时间延迟,发芽率开始降低。在干旱胁迫程度小于5% PEG的条件下,温度在20℃、25℃时的条件下桔梗种子能够良好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