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4 毫秒
1.
甘肃省赖草属植物种质资源与利用前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赖草属(Leymus)是禾本科(Gramineae)中一个具有横走根茎的类群。全世界约有30种;中国约有20种;甘肃省有6种,即毛穗赖草(Leymus paboanus)、窄颖赖草(L.angustus)、羊草(L.chinensis)、赖草(L.secalinus)、宽穗赖草(L.ovatus)和天山赖草(L.tianschanicus)。从赖草属植物分类研究的历史,甘肃省的赖草种类及分布以及赖草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前景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克隆了赖草属6个物种Leymus karelinii,L.angustus,L.racerraosm,L.arenarius,L.triticoides和Lambiguus的ITS序列和trnL-F序列,并选用3个新麦属物种的ITS序列和27个小麦族二倍体物种的trnL-F序列,均以Bromus catharticus为外类群,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不同组的赖草属物种分别聚在一起;赖草属植物与新麦草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新麦草属植物是这6个赖草属物种的母本来源.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克隆了赖草属6个物种Leymus karelinii,L.angustus,L.racemosus,L.arenarius,L.triticoides和L.ambiguus的ITS序列和trnL-F序列,并选用3个新麦属物种的ITS序列和27个小麦族二倍体物种的trnL-F序列,均以Bromus catharticus为外类群,用最大简约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发现:不同组的赖草属物种分别聚在一起;赖草属植物与新麦草属植物亲缘关系较近;新麦草属植物是这6个赖草属物种的母本来源。  相似文献   

4.
试验对16种从国外引进的禾本科牧草在荒漠草原的适应性及营养价值评定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赖草、美国灰赖草、沙生冰草及西伯利亚冰草越冬率较高,均在90%以上;披碱草和赖草属牧草生长速度较快,尤其是灰赖草;美国赖草、灰赖草鲜重均达到6000kg/hm2以上,加拿大新麦草、保加利亚新麦草鲜草产量均在4000kg/hm2以上;护坡型冰草、西伯利亚冰草、沙生冰草营养价值较高、适应性强、抗逆性好,是优质牧草,可以作为荒漠草原地区推广种植的首选牧草;美国赖草、灰赖草虽然产量高,抗逆性强,能够适应荒漠草原地区低温和干旱等极端条件,但适口性较差,可作为生态用种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杨允菲  宋向华 《草业学报》2005,14(4):116-118
赖草是科尔沁草原区沙质土壤生境广泛生长的优良禾草,是典型的无性系植物.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区,赖草的分蘖节和根茎均可存活4个年度.在8月中旬,经历了11~12年植被恢复的储灰池中,赖草种群的根茎是由4个龄级组成, 4~5年植被恢复的储灰池则由3个龄级组成.2个样地赖草无性系种群的分蘖株均由2个龄级组成,均为增长型的年龄结构,恢复的时间越短,其增长型结构就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利用Giemsa—C带技术对植物染色体进行带型分析是研究植物染色体组进化和分类的有效手段之一。我们应用C带技术对大赖草组型进行了研究(大赖草2n=28,染色体组代号JJNN),并且同赖草属的羊草的Giemsa—C带组型进行了分析比较。研究结果为赖草属JN染色体组的特征带型提供了进一步的证据,同时对赖草属JN染色体组的来源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7.
赖草属几种植物幼胚离体培养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以大赖草、欧滨麦、野麦、窄颖赖草、赖草和羊草为材料,在离体培养条件下对幼胚的发育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6种赖草属植物的幼胚在不含任何激素的培养基上能够直接发育成完整小植株,幼胚发芽率因物种而异,其中羊草最高,发芽率达到98.8%.当幼胚被培养在减半的N6培养基上时,发芽率普遍降低.在N6培养基或在减半的N6培养基上,幼胚均没有发生脱分化现象.相反,在含有2,4-D的培养基上,91.7%~93.5%的羊草幼胚发生了脱分化,从脱分化的愈伤组织里出现了少量再生芽.这些结果对禾本科牧草幼胚的发育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对羊草等多年生牧草的杂交育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对小麦族猬草属、赖草属(NsXm)、披碱草属(StH)及含不同染色体组(St、H、Ns、Eb、Ee、P、F 、V、W)的近缘二倍体属共46个类群的叶绿体基因间隔区atpB-rbcL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探讨猬草属和赖草属植物系统发育关系及母系起源。结果显示,1)猬草属模式种H. patula与拟鹅观草属和披碱草属物种聚为一支,表明H. patula与披碱草属植物亲缘关系近,其母本来源为含St染色体组的拟鹅观草属物种;2)猬草、长芒猬草、4个新麦草属物种及滨麦和所有欧亚分布的赖草属物种聚在一支,说明猬草、长芒猬草与欧亚赖草亲缘关系较近,其母本供体来自含Ns染色体组的新麦草属物种;3)高丽猬草和东北猬草与北美赖草及冰草属、旱麦草属、大麦属物种处于同一分支,表明高丽猬草和东北猬草与北美赖草具有较近亲缘关系,其母本供体为未知来源的Xm染色体组。研究结果支持将H. patula组合到披碱草属中,猬草、长芒猬草、高丽猬草和东北猬草应组合到赖草属中。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喀喇昆仑山地区禾本科野生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禾本科植物有18属,79种,4亚种,2变种;其中54%~59%为植物群落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97.7%的种类为优良牧草,是该地区野生动物和家畜生存的重要食物来源;作物近缘种有赖草属(Leymus)和披碱草属(Elymus)植物约22种;防风固沙植物资源有芨芨草属(Achnatherum)、拂子茅属(Calamagrostis)、赖草属等约14种;水土保持植物资源有早熟禾属(Poa)、碱茅属(Puccinellia)等约26种;高海拔地区和北方冷季型草坪草资源有早熟禾属、羊茅属(Festuca)、(艹洽)草属(Koeleria)等约9种。  相似文献   

10.
利用铁卜加地区自1987年以来的主要植物种群密度和有关的气象因素资料,研究了植物密度变化及其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五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的排序是猪毛蒿(300株/m2)>干生苔草(200~300株/m2)>天山赖草(100~200株/m2)>冷地早熟禾(50~100株/m2)>紫花针茅(10~20株/m2);其中天山赖草种群密度变异系数最小(50%左右),紫花针茅变异系数最大(75%~200%)。该地区降水与温度年际变化基本趋向一致。分析得出天山赖草、冷地早熟禾、干生苔草具有较强的气候适应性,紫花针茅、猪毛蒿、具有较差的气候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赖草属牧草种子休眠与植物激素调控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易津  李青丰 《草地学报》1997,5(2):93-100
赖草属牧草种子存在不同程度的休眠。作者探讨了植物内源激素对种子休眠调控作用。结果表明,种子内萌发促进激素与抑制激素的比值对种子萌发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当促进激素/抑制激素的比值较大时,种子解除休眠,提高萌发率。羊草与赖草种子不同部位的激素分析结果表明,萌发抑制部位主要是稃和胚乳,萌发抑制物主要是脱落酸。  相似文献   

12.
赖草属三个八倍体和两个十二倍体物种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研究报道了赖草属3个八倍体和2个十二倍体植物的核型.核型公式如下,含糊赖草(Leymus ambiguus),2n=8x=56=42m(6SAT) 12sm(6SAT) 2st(2SAT);大赖草(L. racemosus),2n=8x=56=2M 46m 8sm;毛穗赖草(L.paboanus),2n=8x=56=42m 14sm(2SAT);窄颖赖草(L.angustus),2n=12x=84=62m 22sm;卡瑞赖草(L.karelinii),2n=12x=84=72m 12sm.它们的核型属2A或2B型.其中前2种的八倍体核型和2个十二倍体植物的核型为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3.
6种根茎型禾草PMC减数分裂及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3种赖草属植物和3种偃麦草属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花粉粒形态、饱满度和生活力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赖草、大赖草、中间偃麦草、巴顿硬叶偃麦草、茹莎娜硬叶偃麦草的PMC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分裂期不同步现象;巴顿硬叶偃麦草和茹莎娜硬叶偃麦草在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时产生染色体桥的异常现象,巴顿硬叶偃麦草在中期Ⅰ出现染色体落后现象;PMC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连续型;赖草属中,大赖草的3-细胞花粉百分率高于2-细胞花粉;偃麦草属中,巴顿硬叶偃麦草的3-细胞花粉百分率高于2-细胞花粉,而中间偃麦草的3-细胞花粉百分率低于2-细胞花粉,其花粉生活力高于其它种.  相似文献   

14.
驼绒藜属植物全世界有7种,主要分布于北温带干旱、半干旱地区.经多年调研及栽培测试,发现内蒙古驼绒藜属植物有3个种群,分别为华北驼绒藜、驼绒藜、内蒙古驼绒藜.介绍了内蒙古驼绒藜属植物牧草的生物学特性,以期为该属牧草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牧交错区不同牧草时期放牧奶牛采食量与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饱和烷烃法对不同牧草时期放牧奶牛的采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放牧奶牛在牧草幼嫩期、旺盛期、枯黄期3期的采食量结果分别为:绝对采食量(kg/d)为11.54±0.66、13.83±0.55、5.75±0.32,采食量在牧草旺盛期时达到最高.采食组成幼嫩期以苔草为主、旺盛期以隐子草为主、枯黄期以赖草为主,这与草场植物的生长和奶牛的喜好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用饱和烷烃法对不同牧草时期放牧奶牛的采食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放牧奶牛在牧草幼嫩期、旺盛期、枯黄期3期的采食量结果分别为:绝对采食量为(11.54±0.66)、(13.83±0.55)、(5.75±0.32)kg/d,采食量在牧草旺盛期时达到最高.采食组成幼嫩期以苔草为主、旺盛期以隐子草为主、枯黄期以赖草为主,这与草场植物的生长和奶牛的喜好有关.  相似文献   

17.
温性灌草丛类建群种--白羊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优良牧草及水土保持植物———白羊草的种群分布、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白羊草为建群种的群落类型划分、群落组成、种群植物量动态,营养动态,放牧利用,特别是牛在采食时的草地植物营养特性与草地生产性能,不同氮源、不同施氮量对草地生产性能影响等作了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禾本科小麦族多年生植物在分类学历史上分歧由来已久,并多有变化,使得由北美引进中国的该族牧草在名称使用上十分混乱。属级的类群变化及分歧主要存在于冰草属(A-gropyron)、披碱草属(Elymus)、偃麦草属(Elytrigia)等8个属之间。近期发展起来的染色体组分类系统与形态分类学中被广泛接受的某些系统对该族冰草属、赖草属(Leymus)和新麦草属(Psathyrostachys)的分类是吻合的;但在披碱草属、偃麦草属和鹅观草属(Roegneria)等的分类上存在较大分歧。染色体组分类系统中的不同属同样可以根据形态特征加以区别。  相似文献   

19.
赖草是一种抗逆性极强的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具有耐盐碱、耐旱、耐瘠薄、耐寒、耐风蚀、耐污染、耐沙埋、耐暴雨等特点,不仅是一种饲用价值较高的优良牧草,还是进行植物新品种培育的一种基因库材料。本文综述了赖草的优良特性、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变化、抗旱机制及抗旱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0.
王六英  顾涛等 《中国草地》2001,23(6):12-15,38
对3种赖草属植物和3种偃麦草属植物花粉母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花粉粒形态、饱满度和生活力进行了观察与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赖草、大赖草、中间偃麦草、巴顿硬叶偃麦草、茹莎娜硬叶偃麦草的PMC减数分裂过程中存在分裂期不同步现象;巴顿硬叶偃麦草和茹莎娜硬叶偃麦草在后期Ⅰ同源染色体分离时产生染色体桥的异常现象,巴顿硬叶偃麦草在中期Ⅰ出现染色体落后现象;PMC减数分裂的胞质分裂方式为连续型;赖草属中,大赖草的3-细胞花偻百分率高于2-细胞花粉;偃麦草属中,巴顿硬叶偃麦草的3-细胞花粉百分离高于2-细胞花粉,而中间偃麦草的3-细胞花偻百分率低于2-细胞花粉,其花偻生活力高于其它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