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姬菇工厂化生产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真姬菇为试材,以工厂化生产常用原材料为基础,设计12种栽培配方,研究真姬菇(蟹味菇和白玉菇)在其中的菌丝生长情况和栽培单产,筛选出适合真姬菇工厂化生产的栽培配方。结果表明:配方1即杂木屑25%、棉籽壳15%、玉米芯20%、米糠23%、麸皮12%、玉米粉5%为最适宜的工厂化生产配方。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真姬菇闽真2号工厂化生产的优势原料,在工厂化条件下,开展不同原材料配方对真姬菇产量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甘蔗渣、豆粕对真姬菇有提高产量、质量的效果,不同配方间产量差异性较大,工厂化生产真姬菇,很有必要选择优势配方。  相似文献   

3.
邓文明 《食药用菌》2019,(3):215-217
在真姬菇工厂化生产常用配方的基础上,利用玉米芯、甘蔗渣、酒糟,设计5个不同配方代替部分棉籽壳栽培真姬菇,比较菌丝生长、产量及经济效益的结果:以配方3(杂木屑18%,棉籽壳38%,麸皮17%,玉米粉5%,玉米芯10%,甘蔗渣10%,石灰2%)和配方4(杂木屑18%,棉籽壳30%,麸皮17%,玉米粉5%,甘蔗渣20%,酒糟8%,石灰2%)表现较好,单袋产量分别为524g和486g,成本低,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4.
分别以杨木、白枫、松木、檫木、株木、泡桐木屑为主料,米糠和麸皮为辅料配制培养料,以大试管为培养容器培养不同真姬菇菌丝.考察菌丝生长速度、菌丝形态和产量等农艺性状为指标,研究不同配方对真姬菇菌丝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1菌株10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配方2菌株201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且菌丝浓密洁白.同样配方1 101...  相似文献   

5.
灰树花(舞茸)采收后,其菌渣中仍含有未被头潮菇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可再次循环利用种植其他食用菌。将灰树花菌渣以5.37%、10.03%、15.04%的重量比例加入白色真姬菇常规工厂化配方进行栽培试验,对基质理化指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及外观品质等栽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加入一定比例的灰树花菌渣对培养基质各项理化指标无负面影响;最佳配方为灰树花菌渣15.04%、木屑16.46%、玉米粉4.08%、玉米芯12.17%、棉籽壳14.97%、麸皮14.03%、米糠14.03%、大豆皮4.25%、甜菜渣1.7%、营养土2.25%、轻质碳酸钙1.01%,利用该配方栽培真姬菇,表现菌丝生长快,产量和生物转化率高,菌柄长度和菌盖直径大,朵形和均匀性优。  相似文献   

6.
真姬菇培养时间与栽培料失重、含水量和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菌丝生长和后熟阶段真姬菇培养料在不同培养时间的失重和含水量变化,及其不同后熟时间对真姬菇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80-90d、培养料含水量达到73%~74%时进行出菇管理获得的真姬菇单产最高,平均为每瓶132.6-146.3g之间。真姬菇栽培可以测定培养基质的水分含量作为菌丝生理成熟指标,确立真姬菇的适宜后熟时间。  相似文献   

7.
真姬菇品种与培养基配方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6个真姬菇品种栽培评比,福建省三明真菌研究所真姬菇14号品种具有产量高、商品性状好等特点;通过4个培养基配方栽培真姬菇评比,处理2培养基配方(杂木屑36%、棉籽壳36%、麸皮20%、玉米粉6%、白糖1%、轻质碳酸钙1%)可获得高产,且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8.
以2632号真姬菇和3132号真姬菇为亲本,在测定交配型后,通过单孢杂交,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单瓶产量、相对生物转化率、农艺性状为指标,从16个杂交菌株(组合)中筛选出的H11号菌株(组合),优质高产,而且适合工厂化栽培。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与菌糠栽培真姬菇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真姬菇为试材,利用玉米和菌糠为栽培培养料,以棉籽壳培养料为对照,比较2种原料对真姬菇菌丝生长、产量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用玉米秸秆栽培真姬菇,其菌丝生长速度、平均产量、营养成分好于菌糠栽培,但经济效益低于菌糠栽培;用玉米秸秆和菌糠栽培真姬菇的平均产量、粗脂肪含量和多糖含量显著低于对照,而经济效益较对照均有提高。  相似文献   

10.
应用液体菌种于工厂化瓶栽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工艺中,考察了不同后熟期处理对真姬菇生产周期及子实体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体菌种栽培真姬菇可以缩短真姬菇的生产周期,后熟期23 d的处理组比对照组固体菌种栽培真姬菇的生产周期缩短了10 d;后熟期37 d的处理组的真姬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31.6%,比对照组固体菌种栽培真姬菇的生物转化率增加43.9%。  相似文献   

11.
利用葡萄枝生料栽培姬菇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葡萄的下脚料变废为宝,为桂中地区利用葡萄枝栽培食用菌提供理论依据.利用不同配方的葡萄枝生料栽培姬菇,通过对比试验,筛选出最佳配方比.三个配方中,配方2栽培的姬菇菌丝生长速度快,菌丝洁白、强壮,菇形良好,肉质厚实,产量和生物转化率高,具有很好的经济价值.配方2:葡萄枝屑45%,棉子壳45%,麸皮6%,石膏1%,生石灰3%,适合桂中地区利用葡萄枝进行姬菇的生料栽培.  相似文献   

12.
烟秆替代木屑栽培真姬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烟秆屑替代木屑作为真姬菇生产配方中的部分原料,试验表明,烟秆屑可成功替代木屑栽培真姬菇,促进菌丝生长,缩短生产周期并提高生物转化率;随着烟秆屑在料中替代比例提高,白色真姬菇产量有一定提高,但差异不显著;产品经检测,符合无公害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13.
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真姬菇,研究影响栽培瓶培养料理化性质的6个因素,观察影响真姬菇菌丝体生长、腐熟程度、原基形成和子实体生长的情况,明确配方中由玉米芯和棉籽壳2∶1组成的x含量为75%、由米糠和麸皮1∶1组成的y含量为25%,培养料含水量为63%~65%,灭菌后pH为6.2~6.6,瓶重为620±10 g,接种量为20±2 mL,使用4大孔海绵瓶盖,可使栽培瓶培养料理化性质达到最佳状态,真姬菇腐熟程度好,产量高。  相似文献   

14.
在真姬菇培养料中分别添加不同种类、不同比例的钙源,测定不同处理真姬菇培养料灭菌前后pH,观察真姬菇菌丝长势,测定菌丝生长速度,统计子实体产量.结果表明,培养料添加轻质碳酸钙或贝壳粉,真姬菇发菌速度较添加石膏或氢氧化钙快,且添加贝壳粉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侯立娟  李玉  陈明杰  谭琦 《食用菌》2011,33(3):32-33
采用平板培养法探讨了在PDA培养基中加入不同比例的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废料提取液对担子菌(翘鳞香菇和真姬菇)子囊菌(蛹虫草和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随着草菇废料浓度的增加对翘鳞香菇和羊肚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强。对真姬菇和蛹虫草菌丝的的影响不呈规律性,添加量为40g/L对真姬菇的菌丝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试验其他的添加量对菌丝的生长有抑制作用。不同草菇废料添加量对蛹虫草的菌丝长成影响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草菇废料不合适栽培翘林香菇和羊肚菌。可以尝试栽培真姬菇。  相似文献   

16.
利用油橄榄冬剪枝栽培真姬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姬菇又称玉蕈、海鲜菇、蟹味菇,质地脆嫩、口味鲜美,是一种高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2009年在陇南市科技局支持下,笔者进行了引种试验,并利用油橄榄冬剪枝栽培真姬菇,对真姬菇菌丝的营养生长周期、菌种类型和栽培真姬菇的培养料配方进行了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以灵芝、猴头、黄伞、真姬菇为供菌种,研究了8种母种培养基和8种原种(栽培种)培养基对4种食用菌菌丝生长速度和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中,灵芝在PDA综合培养基中长速和长势较好,猴头为PDA培养基或PDA加富培养基,真姬菇为PDA加富培养基,黄伞为5号配方;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中,灵芝适宜的培养基为木屑合成培养基(栽培种培养基)或麦粒培养基(原种培养基),猴头和黄伞为木屑合成培养基,真姬菇为麦粒培养基。  相似文献   

18.
闽真2号为福建省认定的真姬菇新品种,在工厂化生产条件下,根据该品种营养特性需求,采用棉籽壳、巨菌草粉、杂木屑、麦麸、玉米粉等原料作为培养基,设定一定梯级配方,用草粉替代部分棉籽壳和麦麸,筛选闽真2号优势生产配方,使白真姬菇产量、质量与对照配方相比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真姬菇栽培的相关技术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真姬菇Hypsizigus marmoreus又称玉蕈、海鲜菇、蟹味菇,质地脆嫩、口味鲜美,是一种低热量低脂肪的保健食品。子实体提取物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具有提高免疫力、预防衰老、延长寿命的功效。笔者对真姬菇菌丝的营养生长周期、菌种类型和栽培真姬菇的培养料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真姬菇(Hypsizygus marmoreus)为试材,以五节芒(Miscanthus floridulus)和芒萁(Dicranopteris dichotoma)2种菌草、木屑和棉籽壳为主要原料栽培真姬菇,研究真姬菇菌丝胞外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萄糖苷酶、淀粉酶、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在其生长发育阶段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无论在何种培养料中,真姬菇菌丝分泌的木质素酶类(漆酶、锰过氧化物酶)活性最大值都在菌丝后熟阶段,而非木质素酶活性最大值则都在菌丝生殖阶段;不同培养料中真姬菇菌丝分泌的同种胞外酶,其活性在各生长发育阶段不同。在变化趋势上,木质素酶类的活性趋势差异在菌丝体后熟阶段,非木质素酶类基本相似。由此说明真姬菇胞外酶活性与生长发育阶段密切相关,并且呈现阶段性变化;真姬菇胞外木质素酶类的活性及变化趋势,与其菌丝生长阶段和培养料的组成有关,非木质素酶类活性的变化趋势由真姬菇生长阶段决定,培养料的不同仅对其活性大小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