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食用菌栽培用天帮牌三十烷醇微乳剂(本品)效果显著看得见:菌丝生长快,洁白,粗壮,吃料快(平菇菌丝提前6天~7天长满袋),菌盖大,肉厚。木耳片大,肉厚,颜色正;双孢菇朵大,肉厚,不易开伞;平菇不出时一喷即出;喷鸡腿菇料面(覆土),出菇快,整齐;喷香菇增产干菇20%以上……  相似文献   

2.
1994年3月我们在平桥乡小溪边的死槐树上采集到一丛重9.7kg野生平菇,经组织分离栽培驯化成性状稳定的菌株,定名平菇安丰三号.经三年来的试验和大面积栽培表明,该菌株耐寒,菌丝吃料快,抗杂、抗逆性强,菇体生长快,菇形大,柄特短,肉特厚,产量和菇质均明显高于当地传统品种.现将其特性与栽培要点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试验于1983年12月16日进行。将刚长满菌丝的500毫升罐头瓶装的“成都平菇”栽培种挖出压块,每10瓶压1平方尺,折合干料1.3斤。压块前分别用0.2、0.5、1.0ppm的三十烷醇500毫升拌入料中;对照为500毫升清水拌料。观察菌丝愈合、扭结现蕾及产菇情况,结果见下表。试验结果说明,用三十烷醇拌料,菌丝愈合时  相似文献   

4.
平菇沈农 6号菌株属广温型品种 ,是我院近年采用单孢杂交选育出的一个优良菌株。经过三年来大面积栽培实践表明 ,其生物性状稳定 ,抗杂力强 ,发菌快 ,转潮快 ,出菇早 ,菇形好 ,耐高温 ,耐运输 ,产量高 ,是春、秋季栽培平菇的一个优良品种。1 形态特征菌丝生长粗壮浓白 ,爬壁力强 ,生长速度快。母种接种后 5~ 6天菌丝长满管。夏季发酵料袋栽 ,菌丝 16天长满袋 ,18~ 19天现蕾 ,转潮 3~ 5天。菇体灰白色 ,袋栽子实体丛生朵大、肉厚 ,菇盖直径 8~ 2 0 cm,菇盖边缘光滑 ,老熟不卷边 ,柄长 2~ 3cm,成熟时孢子释放量少。2 生物学特性2 .1 …  相似文献   

5.
的宏发 《食用菌》1998,20(2):20-21
平菇高邮462是笔者于1995年品比筛选出的优良菌株,菌丝抗霉菌能力强,生料栽培成功率很高.发菌快.出菇早,早秋播种至出菇只需18天.最大特点是出菇均衡,一般菇棚陆续有菇上市.菇盖里半圆形,肥厚片大整齐,一般盖径10~22cm,肉厚1.5~2.5cm,边缘光滑,柄长l~2cm,后劲足,采收5潮菇时菇体仍然肥壮.菇体韧性好,运输不易破碎.现将其生育条件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平菇ZP—1,系我站1987年3月从平菇床上选育出的一个优良菌株.经三年大面积栽培表明,它具有菇色白、形态大、产量高、早熟、广温、抗杂力强等优点.现将其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一)主要特性菌丝清白浓密,吃料快,抗杂力强.夏秋季瓶栽,24—35℃时,菌丝6天满瓶,9天现蕾,14天采菇;冬季床栽,春节直至盛夏(38℃)均能正常出菇.室内外栽培菇体均为乳白色,最大盖径25厘米,单片重约500克,柄径1—2.5厘米,弱光下较长.用棉籽壳栽培,生物效率可达150—240%.  相似文献   

7.
去年秋季,笔者采用冷开水对以稻草为主料室内床栽平菇进行喷洒试验,取得显著的增产效果。在平菇生殖生长的不同时期喷洒冷开水,产量均比对照(喷普通清水)高,平均每平方米比对照增产3.6千克,生物效率提高33.4%。而且喷洒冷开水的菇床还具有转潮快、出菇整齐、菇肉肥厚等特点。喷洒冷开水的具体方法:待平菇菌丝发透料底后,揭去薄膜立即向菇床及周围墙壁  相似文献   

8.
麦粒菌种的制作与使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稻草料栽培平菇.所用菌种的培养基经多次对比试验表明,以纯麦粒的发菌快,抗杂力强.出菇早,产量高.这是因为麦粒含有丰富的氮源(据测定其粗蛋白含量为13.7%),补充了稻草培养基中氮源的不足;其次用麦粒制作的菌种.接种时菌丝受到的损伤小,接到培养基上萌发快,且菌丝粗壮.现将其制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平菇收过1~2批菇后,整理料面,除去老菌丝,停水几天(让菌丝恢复并积累养份),然后每天喷水2~3次,等一周后,将栽培料面(床栽)用刀子分割成33cm~2大小的菌砖,把料砖放在凉水中浸泡一小时,然后放回床面。经过3天,料面即可出现菇蕾。通过浸水的菌砖出菇齐,生长快,比常规栽培生物效率提高20%。  相似文献   

10.
栽培平菇,可以不用菌种,而用子实体直接栽培。方法是:用棉籽壳或粉碎的玉米秆,加水蒸煮,凉后将平菇子实体剪成小块,播入料内,1斤干料加2两鲜菇。播种后,不要揉搓,用薄膜覆盖或者包起来(每块2斤),在20~24℃下培养,5~7天后,栽培料就布满菌丝,25天左右出菇。用子实体种植,出菇前的菌块也可以当作种子,进行扩大栽培,不过接种量要大。照片中的2块菌块,均为子实体  相似文献   

11.
HP-1系我所84年10月鉴定的高温型平菇,85年3月正式推广向全国(西藏、青海没有引种),普遍反映良好。该种适应温度范围广,10—36℃照常出菇。菌丝洁白、旺盛,抗菌力强,易栽培,子实体朵大、肉厚、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栽培平菇的栽培料进行不同的处理,筛选出最适合平菇生长的栽培料处理方法。结果表明:在发酵时加入促酵剂,可使平菇菌丝生长迅速,出菇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平菇介平1号是笔者1996年大面积生产中选育出的优良平菇菌株,它具有生长快、适温广、早熟、高产、抗杂;朵形美、耐运输、耐CO_2,适宜各种原料栽培。与全国十多个广温型菌株品比试验,各项指标均名列前茅,已成为本地区当家监听品种,现将该菌株的生物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1生物学特性 1.1形态特征 菌丝粗壮绒毛状生长旺盛,特抗杂菌,适生、熟、发酵料栽培,菌丝满袋即可出菇,于实体幼时褐蓝色,成熟时20℃以上时浅白色,低于15℃时灰白色,柄长1.5~2.5cm,直径8~25cm,肉厚1.5~3cm,覆土栽培丛重2~5kg,菇体呈复瓦状叠生外观漂  相似文献   

14.
竹叶栽平菇     
为了开发食用菌原料资源,我站从1986年9月开始利用竹叶栽培平菇。通过几年的试验证明,用竹叶栽培平菇只要管理得当,生物效率可达80%以上。用竹叶栽培平菇的特点是:菌丝生长快,粗壮、浓密,菇肉肥厚品质好,生长周期短,产量高。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2020,(4)
为降低平菇生产成本,实现辣椒秆的资源化利用,开展了辣椒秆、玉米芯复合基质栽培平菇试验。试验结果:辣椒秆替代部分玉米芯栽培平菇,平菇菌丝均能正常生长,并能出菇,但菌丝长势、产量、生物学效率有差异。辣椒秆添加量在50%以内,平菇产量高于纯玉米芯料;添加量在60%以内,均可盈利;过量添加辣椒秆(60%以上),平菇菌丝长势变差,满袋时间延长,产量、生物学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庆丰518平菇,是我站从110个平菇品种中筛选出的一株高产新品种。菌丝体洁白粗壮浓密,吃料快;原基密,出菇整齐;子实体黄褐色,复瓦状丛生。盖径10~15cm,肉厚2~3cm,柄长3~4cm,丛重一般在4~8kg。该品种不择原料,开放栽培,管理粗放,产量稳定。用稻草、麦草、玉米芯、锯木屑栽培转化率在  相似文献   

17.
板栗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选取板栗苞壳为栽培料,以熟料袋栽方式进行平菇和秀珍菇的栽培试验,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利用板粟苞壳栽培平菇和秀珍菇的生物学效率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平菇、秀珍菇菌丝长势良好,平菇的生物效率高于秀珍菇,但秀珍菇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平菇.  相似文献   

18.
国平2号是我菌协专家小组从国平1号平菇的一变异菌株中经组织分离选育出的一个黑色优良新菌株。经2年的多点栽培实践表明,其生物性状稳定,抗杂力强,发菌快,转潮快,出菇早,菇形美观,口感风味好,耐高温,韧性好,耐运输,菌盖色黑亮丽,产量高,市场俏销,是春、秋季平菇栽培的一个优良品种。一、形态特征菌丝生长粗壮浓白,爬壁力强,生长速度快,接种后5~7天菌丝长满管。早秋发酵料袋栽,菌丝15~17天满袋,18~20天现蕾,转潮4~6天。菇体蓝黑色,袋栽子实体丛生大朵、肉厚,菇盖直径8~24cm,柄长2~3cm…  相似文献   

19.
采用发酵料加短时间高温灭菌处理技术,栽培、观测北京地区9个平菇品种的发菌情况、出菇情况、子实体形态及产量。结果表明,灰美2发菌快,子实体颜色好,产量较高,适宜晚秋栽培;8105出菇快,产量高,适宜秋季栽培;平菇009,发菌较慢,产量较低,但韧性好,菌盖厚,适宜早秋栽培。抗3单菇最重,650菌盖直径最大。  相似文献   

20.
以玉米芯、醋糟为栽培料,对新引进的12个平菇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期筛选出适合以玉米芯、醋糟为栽培料的平菇春栽优良品种。结果表明:"黑平8号""早秋508""科佳1号""早秋615"等4个品种发菌快,菌丝强壮,菇形菇色美,韧性好,产量高,适宜在晋南地区春季出菇,可作为当地春季主栽品种。"小白平"菇色纯白,产量高,宜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