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中华鲟对脂肪酸的选择利用,采用国标方法,对野生与人工养殖中华鲟成熟鱼卵和肌肉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测定分析。试验结果显示:野生中华鲟卵细胞中C18:1和C22:6(DHA)脂肪酸的含量高于养殖的中华鲟成熟卵细胞;在相同的养殖环境和投饲策略下,野生中华鲟幼鱼合成或富集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能力高于养殖的中华鲟幼鱼。研究表明,中华鲟亲鱼在发育过程中对营养素的累积具有差异性,多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DHA、EPA和ARA脂肪源,对中华鲟亲鱼性腺发育和幼鱼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华鲟piwil1基因的克隆表达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wi是鱼类配子发生和性腺发育的重要调控因子。本研究从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性腺中克隆得到了piwi基因的全长c DNA序列,该序列长3 393 bp,开放阅读框为2 583 bp,编码860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多重对比发现,该序列具有PAZ和PIWI保守结构域,与其他鱼类piwil具有较高同源性;系统进化分析显示,中华鲟piwil聚于piwil1分支;因此,所得序列为piwi-like 1基因,命名为Aspiwil1。荧光定量PCR研究表明,Aspiwil1为母源表达,且其表达量随着胚胎发育逐渐降低;Aspiwil1在性腺中大量表达,在脑组织中也有较低水平的表达。性腺组织切片RNA原位杂交结果表明,Aspiwil1仅在生殖细胞表达,且其杂交信号随着卵子发生逐渐增强、精子发生逐渐减弱。本研究为中华鲟配子发生过程中Aspiwil1的功能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陶彬彬  胡炜 《水产学报》2023,47(1):019107-019107
原始生殖细胞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建立的一群生殖干细胞,是有性生殖动物生殖发育的基础。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特化遵循“先成论”的模式,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获得母源生殖质组分的细胞特化为原始生殖细胞,特化形成的原始生殖细胞需要维持其生殖干细胞命运,并经过长距离迁移最终到达性腺原基的位置。原始生殖细胞特化、迁移和命运维持过程受到多种基因和信号通路的综合调控。研究鱼类原始生殖细胞发育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脊椎动物细胞特化、迁移和命运维持等基本生物学过程的调控机理,而且是开发新的养殖鱼类生殖控制和生殖干细胞移植技术的重要基础。本文概述了鱼类原始生殖细胞发育的基础理论以及生殖操作技术研究进展,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开发重要养殖鱼类优良种质创制新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在人工驯养条件下性腺发育并最终成熟是突破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关键环节,有效的养殖模式对促进中华鲟性腺发育成熟、提前成熟以及实现雌雄同步成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在不同养殖模式(水温和营养调控)下对中华鲟性腺发育状况进行长期观测。结果显示,中华鲟在仿自然变温或恒温的养殖环境中,性腺均可发育至III期。采用配合饲料、饲料中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以及仅用鲜活鱼或冰鲜鱼饲喂,均能够使部分中华鲟性腺发育启动,但添加鲜活鱼或冰鲜鱼组性腺发育启动的比例较高,其中,有3尾中华鲟性腺达IV期。成功对性腺发育至IV期的1尾雌鲟(12龄,体质量57 kg)和1尾雄鲟(14龄,体质量64 kg)实施了人工催产和授精,采获卵6.25万粒,精液2 850 mL,受精率为60.1%(36.3%~80.4%)。在(19.3±0.2)℃下经过约125 h,仔鱼大量孵出,获初孵仔鱼2.3万余尾。此次中华鲟全人工繁殖技术研究的有效尝试可为今后养殖中华鲟的规模化繁育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免疫器官早期发育的形态和组织学特征,实验以1~300 dph中华鲟子二代的仔鱼、稚鱼和幼鱼为研究对象,使用连续石蜡切片技术和显微观察方法对免疫器官(头肾、胸腺和脾脏)的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和记录。结果显示,培育水温为12.9~22.6℃时,中华鲟免疫器官原基出现的先后顺序为头肾(3 dph)、胸腺(7 dph)和脾脏(9 dph);免疫器官淋巴化先后顺序为胸腺(12 dph)、头肾(15 dph)和脾脏(33 dph)。仔鱼发育至15 dph可见头肾和胸腺间有淋巴细胞“桥”连接现象, 180 dph胸腺内可见哈氏小体结构,头肾、胸腺和脾脏内含有黑色素细胞或黑色素巨噬细胞中心(MMCs)。总体而言,中华鲟免疫器官发育具有原基出现时间早、发育速度慢和发育周期长的特点。由于仔稚幼鱼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建议在其培育过程中加强病害防治和早期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葛洲坝下中华鲟自然产卵胚胎正常发育的证据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 2 0 0 2年度在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采捞到的中华鲟卵的发育情况。在中华鲟产卵场 ,中华鲟能完成正常的自然产卵和胚胎发育 ,并孵出仔鱼。将采得的中华鲟卵在人工条件下孵育 ,也能完成胚胎发育和出膜。  相似文献   

7.
在鱼类的早期胚胎发育中生殖细胞便与体细胞分离,形成所谓的原始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s,PGCs)。母源性基因Dead end(dnd)在胚胎发育中特异地表达于原始生殖细胞,编码一种进化上保守的RNA结合蛋白,对生殖细胞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PCR获得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dnd基因(Lcdnd)的部分cDNA序列,结合实时定量PCR、整胚原位杂交等技术,研究Lcdnd在各组织和胚胎发育中的表达。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dnd在性腺中特异表达,且其在卵巢中的表达量高于精巢;检测的各期胚胎中都有dnd的表达,随着胚胎的发育其表达量呈下降的趋势。整胚原位杂交结果显示:Lcdnd在早期卵裂阶段主要分布于分裂沟,到囊胚期至原肠早期则开始定位于细胞内,原肠早期时定位在胚环中的中内胚层,且阳性信号增多,暗示此时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接着原始生殖细胞沿胚环向胚体形成处(胚盾)迁移;随着胚胎的发育,发现胚体两侧的阳性信号增多;到体节发生期,阳性信号细胞分布于胚体两侧的侧板中胚层,随着体节的发生这些细胞沿背腹轴向腹部运动;发育到孵出期时,到达了发育中的原始生殖嵴。本研究首次使用dnd作为一种较为可靠的大黄鱼生殖细胞标记,揭示了大黄鱼原始细胞的起源与迁移,为大黄鱼生殖细胞发生发育及养殖大黄鱼的育性控制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基于标志放流信息的长江口中华鲟降海洄游和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04—2014 年在长江口水域标志放流中华鲟 12570 尾, 标志回捕中华鲟 24 尾次, 接收 18 枚落式卫星数据回收标志(PAT)信息。本研究根据标志放流信息, 分析研究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降海洄游和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1)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分布于经度跨度 7°, 纬度跨度 9°的长江口水域和东海及黄海海域, 主要聚集分布区为长江口水域和舟山群岛海域; (2)标志放流中华鲟具有显著的降海洄游趋势, 放流后短期滞留在长江口淡水环境, 7 d 后具有进入海洋的行为; (3)长江口标志放流中华鲟进入海洋后, 其迁移方向会出现随机性, 在迁移过程中具有折返、转向、停滞的特征。本研究通过对长江口增殖放流的中华鲟标志回捕信息开展研究, 旨在揭示中华鲟降海洄游和分布特征, 为中华鲟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以淡水养殖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为研究对象,采用连续升盐的方式实施海水驯化实验,对驯化过程中不同盐度下中华鲟幼鱼渗透调节器官鳃、肾和肠组织结构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了解各器官在渗透调节过程中的适应性变化。结果显示,中华鲟幼鱼在海水条件下存活率达100%;海水驯化过程中,随着盐度的升高,中华鲟幼鱼鳃小片宽度显著减小(P<0.05),相邻鳃小片间距、泌氯细胞直径显著增加(P<0.05),表明中华鲟幼鱼从淡水环境逐渐向海水环境适应过程中,通过改变鳃小片宽度及相邻间距,加快机体与外界水氧交换量,增加泌氯细胞大小,提高细胞代谢水平,以应对海水环境的高渗透压。同时,中华鲟幼鱼肾小球长径在海水驯化过程中显著减小(P<0.05),同时数量也略有减少,表明中华鲟幼鱼通过降低肾脏的滤过功能减少机体水分丧失,以适应外界环境渗透压的变化。肠道组织结构未观察到明显变化。研究表明,中华鲟幼鱼具有较强的海水适应能力,渗透调节器官主要通过改变鳃小片宽度和间距、泌氯细胞大小及肾小球大小和数量来适应海水盐度变化。  相似文献   

10.
这几天,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汀溪中华鲟繁育保护基地正在进行一项重要手术,给中华鲟植入"催熟"硅胶,让它们快点"成家立业"。据介绍,这项促进中华鲟生殖腺发育的研究一旦  相似文献   

11.
项目完成了30航次、92站次的调查,获取了17758个样本数据资料,初步查明了保护区及其周边水域的关键环境生态因子、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主要饵料组成及其变化过程、保护区内中华鲟幼鱼饵料生物资源状况及其与中华鲟幼鱼生存栖息地和食物竞争的种类;查明了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聚集期限与高峰期的时间节点;研究了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渗透压调节过程以及对不同盐度水域的选择性,成功地进行了对误捕受伤中华鲟幼鱼的抢救。  相似文献   

12.
中华鲟是一种大型的洄游性鱼类,最大个体达1,100余斤。成熟个体原来由海进入江河,性腺逐渐发育,至翌年秋季在长江上游产卵繁殖。1981年1月,葛洲坝枢纽大江截流,中华鲟的洄游路线受阻,而滞留于坝下江段。在这种情况下,中华鲟的性腺能否继续发育和有无可能在大坝下游自然繁殖的问题,通过两年来的调查研究,已经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水产》2012,(12):41-41
11月4日,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承担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珍稀水生动物繁育与物种保护技术研究”课题1——“中华鲟规模化全人工繁殖及迁地保护技术研究”阶段性成果通过了农业部渔业局组织的验收。这标志着历经30年研究,中华鲟全人工繁殖获得了成功,中华鲟连续多代繁育将变为现实。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所就开始进行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研究,并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近15年来,长江所利用养殖的280多尾成年中华鲟进行全人工繁殖研究,先后成功攻克了后备亲鱼人工驯养、性腺发育诱导、人工催产等技术难关,并于近期取得突破性进展。10月28至30日,长江所对人工培育成熟的子一代中华鲟进行人工催产和授精,  相似文献   

14.
银鲳全人工繁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水产》2014,(4):35-35
<正>2月,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组织专家对东海水产研究所主持完成的"银鲳人工繁育关键技术研究"进行了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项成果总体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银鲳全人工繁育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历时近10年的时间,在上海市科技兴农重点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以及我所基本科研业务费等项目资助下:阐明了银鲳亲鱼性腺发育过程的组织学、细胞学特征、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以及关键营养素的需求,描述了鲳鱼生殖细胞的超微结构和受精生物学过程,丰富了银鲳繁殖生物学研究;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我国近海鲳属鱼类(银鲳、灰鲳、翎鲳、中国鲳、珍鲳)的种质资源特性,为我国鲳属鱼类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亲本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确立了银鲳及灰鲳  相似文献   

15.
生殖细胞移植是指将供体的生殖细胞移植到同种或异种受体体内,供体生殖细胞嵌合到受体性腺,经过增殖、分化并最终发育为功能性配子的过程。作为辅助生殖技术,它不仅为珍稀濒危动物的繁育和保护提供了新途径,同时也为生殖干细胞的功能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研究首先在模式鱼类斑马鱼中开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包括先后建立了以胚胎、仔鱼和成鱼为受体的生殖细胞移植体系,精原和卵原干细胞的发现拓宽了供体生殖细胞的选择,受体的选择与制备方法的完善。该技术在缩短鱼类性成熟周期、性控育种、珍稀濒危鱼类保护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已成功在多种淡水和海水鱼类中开展了研究和应用。本文结合作者的研究实践和经验,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鱼类生殖细胞移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该技术实践应用的关键问题,并探讨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管角螺生殖系统解剖学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解剖并观察了管角螺的生殖系统,采用组织切片技术,对其生殖腺发育及生殖细胞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管角螺为雌雄异体,雄性生殖系统主要由精巢、贮精囊、前列腺、输精管和阴茎构成,其中,精巢由生精小管和输精小管组成;根据生精小管内生殖细胞分布和间质细胞数量,精巢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精母细胞分裂期)、成熟与排放期、退化期等4个时期,根据细胞大小、形态及分布特征,精细胞的发生经历了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4个阶段。卵巢结构为滤泡型,由滤泡壁和滤泡腔组成,内含嗜酸性颗粒。从卵巢内滤泡的大小、结构及滤泡内嗜酸性颗粒的数量,卵巢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根据卵细胞的大小、形态及卵黄颗粒的含量,卵细胞发生过程分为增殖期、生长期和成熟期。管角螺生殖腺及生殖细胞的发育均不同步,为多次成熟、多次排放方式。  相似文献   

17.
贾敬德 《淡水渔业》1983,(6):M002-M002
<正> 1933年11月12日23时和15日8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沙市分所与兄弟单位合作,在宜昌葛洲坝下分别对2尾卵巢发育到第Ⅳ期的成熟中华鲟进行药物催情成功,获得中华鲟鱼卵115万粒,孵化出鱼苗39.5万尾。这是国内在葛洲坝下人工催情中华鲟试验的首次成功。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就开始进行中华鲟全人工繁殖研究。近15年来,长江所利用养殖的280多尾成年中华鲟进行全人工繁殖研究,先后成功攻克了后备亲鱼人工驯养、性腺发育诱导、人工催产等技术难关,并于近期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19.
中华鲟幼鱼到达长江口时间新记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5年4月16日,在长江口水域监测到1 ind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幼鱼,全长8.10 cm,体长7.00 cm,体质量2.19 g,经形态和分子鉴定,确定为野生中华鲟幼鱼,这是2014年以来在长江口水域监测到的首例野生中华鲟幼鱼。与历史资料相比,该幼鱼到达长江口时间提早约1个月,是中华鲟幼鱼到达长江口的最早新记录。该小规格幼鱼的发现和较早的在长江口水域出现,原因有几种推测:一是长江葛洲坝下产卵场仍然存在中华鲟产卵活动,但产卵时间发生了较大变化;二是在葛洲坝下中华鲟产卵场下游形成了新产卵活动场所,且距离长江口更近。  相似文献   

20.
<正>由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庄平研究员主持著述的《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与综合管理》专著,于2009年底已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2002年,上海市长江口中华鲟自然保护区建立伊始,即全面开展了自然保护区的科学考察和专题研究工作。该书汇集了6周年的资源和环境科学考察成果以及大量的原始科学数据,专题研究包括中华鲟幼鱼在长江口的时空分布、生长特性、摄食习性、发育行为、生态毒理、生理调节、受伤个体的抢救治疗技术、人工放流技术等内容。专著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