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茶属红山茶组植物的RAPD分析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山茶属29种红山茶组植物叶片为材料抽提DNA,利用筛选出的23种随机引物对其进行PCR扩增,将扩增出的谱带转化成0-1型数据,用UPGMA法进行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可以将山茶属红山茶组的29个种划分为4大类,第1类为光果红山茶亚组,第2类为毛蕊系,第3类为滇山茶系,第2类和第3类属于滇山茶亚组,短管红山茶单独聚为一类.其结果与张宏达分类系统基本一致.根据各种之间的相容关系系数的大小,发现红山茶组内有3组亲缘关系较为相近的种.  相似文献   

2.
采用常规育种的方法,以杜鹃叶山茶Camellia azalea和山茶属红山茶组10个原生物种作为杂交育种亲本,设计20个杂交组合,研究其种间杂交亲和性。结果显示,杜鹃叶山茶与红山茶组原生种间反交时的杂交亲和性和育种效率要显著于正交组合。与杜鹃叶山茶进行杂交的亲和性,最好的是多齿红山茶C. polyodonta、南山茶C. semiserrata和浙江红山茶C. chekiangoleosa,其次是尖萼红山茶C. edithae、长毛红山茶C. villosa、滇山茶C. reticulata和全缘红山茶C. subintegra,较差的是厚叶红山茶C. crassissima和怒江红山茶C. saluenensis,最差的是毛蕊红山茶C. mairei。  相似文献   

3.
杜鹃红山茶在原产地生长特性的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杜鹃红山茶(Cammellia azalea)是一种珍贵珍稀濒危植物,它属山茶科山茶属。其叶、花、枝条都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花期长的特点是其它茶花所没有的。目前只在广东省阳春市境内发现少量零星分布。本文通过对杜鹃红山茶在原生地的立地条件及其叶、花、果生长特性等的调查,为今后更好地开发利用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4.
杜鹃红山茶     
《广东林业科技》2008,24(2):I0001-I0002
山茶花素有“木本花卉王后”之美誉。继金花茶之后,茶花王国里又添新秀杜鹃红山茶。杜鹃红山茶以其独特的叶形、花形以及四季开花的特点,成为山茶科中奇异特殊的原种,吸引着广大山茶花爱好者和育种专家的目光,为中国乃至世界山茶花育种事业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杜鹃红山茶是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相似文献   

5.
杜鹃红山茶嫁接繁殖试验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属山茶科山茶属,只在阳春境内有零星分布。其花期长,花大色鲜,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经济价值。作者对杜鹃红山茶进行了嫁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用油茶作砧木嫁接杜鹃红山茶,其嫁接成活率明显高于其他试验砧木;接穗以营养充足带顶芽的枝条效果好;10,11月嫁接成活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6.
雪峰山区分布着山茶属物种较多,有普通油茶、小果油茶、皱果油茶、小瘤果茶、多齿红山茶、长毛红山茶、西南红山茶、西南白山茶等。开发乡土资源,选择性状优良的种或类型,对增加油茶种质资源,发展油茶生产,实现食用油料木本化,具有重要意义。早在1973年,据辰溪县同志介绍,苏木溪公社林场有一种春天开红花的油茶。1975年8月我们到现场调查并挂勾收集种  相似文献   

7.
杜鹃红山茶扦插繁育试验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杜鹃红山茶是一种珍贵珍稀濒危植物,属山茶科山茶属。其观赏价值高,花期长。目前只在阳春境内发现少量零星分布。为繁育该物种进行了扦插试验,结果表明,杜鹃红山茶可通过扦插方法进行无性綦殖。插穗最好用0.5~2.0年生的枝条,基质用黄心土其生根率较高,一年四季均可进行扦插。  相似文献   

8.
<正> 粗齿红山茶和鄂西皱果茶是山茶科、山茶属、山茶亚属的两个新种,由广东省中山大学生物系主任张宏达教授于1984年定名。现将主要形态、生物学特性、经济性状和栽培技术,简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茶科山茶属.因植株叶片和花朵形状极像杜鹃但实质却是山茶,故此得名。原生地在广东阳春鹅凰嶂省级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10.
侯鸣 《湖南林业》2009,(8):29-29
杜鹃红山茶又叫杜鹃茶,或“假大头茶”,属于山茶属,是常绿小乔木。因其外形极像杜鹃,实质却是山茶,故此得名。杜鹃红山茶是一个极其珍稀的山茶品种,观赏价值更高。其叶片呈长倒卵形,厚实,有革质,叶面光亮碧绿,叶片边缘平滑。叶片在枝条上半直立,几乎呈轮生状态,似杜鹃树的叶片。树体呈矮冠状,枝条光滑,嫩梢红色,枝叶密而紧凑。  相似文献   

11.
在油茶物种资源调查过程中,自去年发现小黄花茶后,我们在黔东南州的雷公山东南部又发现了一种兼具观赏和经济价值的油茶新种,经中山大学张宏达教授近期鉴定,定名为长柱红山茶Camellia longistyla Chang sp.nov.并把它归入山茶亚属(Camellia)红山茶组(Camellia)滇山茶亚组(Reliculata)毛蕊系(villosa)之下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12.
杜鹃红山茶又叫杜鹃茶,或"假大头茶",属于山茶属,是常绿小乔木。因其外形极像杜鹃,实质却是山茶,故此得名。杜鹃红山茶是一个极其珍稀的山茶品种,观赏价值更高。其叶片呈长倒卵形,厚实,有革质,叶面光亮碧绿,叶片边缘平滑。叶片在枝条上半直立,几乎呈轮生状态,似杜鹃树的叶片。树体呈矮冠状,枝条光滑,嫩梢红色,枝叶密而紧凑。有5个花  相似文献   

13.
许多年来,植物病理学家就已经知道山茶属Camllia若干树种易感染上由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这种真菌引起的顶死。这些易感病的树种有:红山茶C. japonica、茶梅C. sasanqua,冬红山茶C. hiemalis,滇山茶C. reticulata以及油茶C.oleifera。 1980年,10粒金茶花C. chrysantha种子从中国  相似文献   

14.
采用常规杂交育种的方法,以山茶属红山茶组内4个物种及22个品种为杂交亲本,设计51个组合进行试验.结果表明:2002、2003年物种间平均结实率分别为24.30%、27.99%,2002、2003年品种间平均结实率分别为12.41%和21.01%;相同亲本花粉对不同物种或品种杂交亲和性有明显的影响,不同亲本花粉对相同物种或品种杂交亲和性也有明显的影响;广宁红山茶4个单株的杂交结实率存在显著差异;红山茶组内适宜作杂交亲本材料的有宛田红山宠、广宁红山茶、浙江红山茶3个物种及17个红山茶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给香花油茶归类地位的确认提供一定的分子依据,明确香花油茶的分类地位,通过ISSR标记技术,探究香花油茶与山茶属中形态特征相似的其它5个种之间的亲缘关系。结果表明:香花油茶与供试山茶属5个种(小果油茶、南荣油茶、窄叶短柱茶、普通油茶、攸县油茶)遗传距离较远,各自聚类显著,因此香花油茶不属于参试的5个山茶物种;其中与窄叶短柱茶的亲缘关系为近,遗传距离偏小,但遗传距离也远大于种内差异,且形态特征与窄叶短柱茶最为接近,推测香花油茶可能是山茶属短柱茶组1个新物种。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古籍考证,采用民族植物学编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山茶属植物在《四库全书》10部古籍中的传统命名、资源分布状况、使用部位、炮制方法和护肤功效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为山茶属植物护肤产品的研发提供古代医学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结果表明:古籍中记载的山茶属植物有山茶、油茶、滇山茶、茶梅、茶和普洱茶共计6种;叶片是使用最多的部位;炮制方法以煎煮和捣制为主;护肤功效中以治疗痈疮、脓肿提及频率最高。山茶属植物多被古人用于治疗皮肤科的疑难杂症,研究结果为山茶属植物的绿色、天然、功效良好的护肤产品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杜鹃红山茶     
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是山茶属的一个新种,与全缘红山茶Camellia aubintegva相似,属常绿灌木,高1—2.5米,枝杆直立向上,密集。叶互生或近轮生,常聚生于小枝顶部,革质,狭倒卵形或倒披针形,上面深绿,下面浅绿,微被白粉,两面  相似文献   

18.
杜鹃红山茶是一个极其珍稀的山茶品种,为我国的特有植物,已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该文从杜鹃红山茶扦插繁殖方式、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对杜鹃红山茶在海南的扦插育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山茶花及其药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冯志舟 《云南林业》2003,24(5):23-23
山茶花又名红山茶,是我国的名贵花卉,我国南北方诸省都有栽培,但以云南山茶最为著名,是云南八大名花之一。云南山茶属于山茶科山茶属植物,该属植物共约200种,主产东亚,中国近190种,云南约有60种。人们常说的山茶花,是泛指山茶属的观花树种,云南山茶(Camelliareticulata)是其中最主要的一类,品种达120多个。云南山茶的栽培历史甚为悠久,早在唐代光化年间即有种植。南诏中兴二年(公元898年)的南诏图传中就画有宫廷园林中栽培的茶花园,当时称为“瑞花”,白族先民称为“橙花”。历代的文人墨客如徐霞客、杨升庵、郭沫若等均有不少赞颂云南山茶…  相似文献   

20.
杜鹃红山茶与3个山茶栽培品种光合日变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杜鹃红山茶和3个山荼栽培品种("帕克斯先生"、"孔雀椿"和"贝拉大玫瑰")5年生地栽嫁接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测定它们光合日变化特性曲线.结果表明:供试的4种山茶Pn和Tr日变化均为单峰曲线,且Pn的峰值主要出现在午前,n的峰值则在不同山茶间存在差异;4种山茶中,杜鹃红山茶的日均WUE最高;Pn、Tr与各生理生态因子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