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阐述了我国西部地区草地资源特点、现状及其重要作用 ,构建草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 ,并结合西藏自治区丁青县案例分析 ,提出改革草地使用制度 ,实施草地生态建设和草地法制化管理 ,建立草原生态环境监测系统和草地资源信息系统等对策。  相似文献   

2.
安塞黄土丘陵区人工草地水分有效利用研究   总被引:26,自引:6,他引:26  
  相似文献   

3.
由于泥沙淤积和人类活动干扰,鄱阳湖湿地的景观结构和可持续利用受到严重影响。论述了鄱阳湖的湿地景观结构及其动态变化,并在阐述湿地调蓄功能衰退、生物资源减少、水文和气候调节功能降低等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建立可持续利用的湿地农业景观结构、稳定湿地面积、合理开发湿地生态旅游、及时协调人--湖关系等鄱阳湖湿地可持续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水资源问题及其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山西水资源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山西的节水成就与经验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山西省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原因。为从根本上解决山西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对"节流"与"开源"的现实意义进行了探讨。秉承进一步合理利用山西有限水资源的宗旨,提出了山西今后在进行水资源规划和管理方面,应遵循的科学方法,以实现山西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5.
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淮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现状及其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分析历史上淮河流域水资源的变化情况和原因 ,探讨了淮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淮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受自然、社会、经济因素的共同影响 ,多个因素相互耦合 ,从而导致了水资源数量的增减和水质的突变。因此 ,淮河流域的治理应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进行。针对淮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 ,提出了实现该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应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综合分析江西省水资源特色的基础上,结合江西省2009年自然、社会和经济以及水资源资料,选取降水量、灌溉率、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生活用水定额、人均供水量、生态环境用水率作为评价指标,应用模糊识别理论对江西省11个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江西省整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等级为Ⅱ级,水资源开发利用已具有相当规模。  相似文献   

7.
以水土保持支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福建区域产水量和产沙量为背景,分析河流径流量资源不同水源的重要特性与供水工程类型的水源关系,论证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在增大河流基流量和减少土壤侵蚀摸数的重要作用,论述水土保持对径流式水源工程和蓄水式水源工程的供水效应,特别是对提升水库水质,确保水源地饮用水安全,为保障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8.
针对延安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开发利用水平低,缺水形势严峻;石油工业用水比重过大,重复利用率低;水污染严重等问题,分析了延安市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状况,并结合可持续利用理念,提出了相应开发利用对策:(1)建设节水型社会、节水防污型社会;(2)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做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3)加快解决农村安全饮水问题;(4)加强水源保护,防止水质污染。  相似文献   

9.
从区域水资源发展、社会经济以及环境协调等方面构建可持续利用评价体系,然后对丹东市2010—2016年水资源利用水平运用综合指数法和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间丹东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整体呈现出逐渐上升的发展趋势,评价结果与丹东市水资源利用变化实际状况具有较高的吻合度;社会环境、经济发展、自然生态与水资源的协调发展是保证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可从水资源管理、水体质量以及开源节流等方面提高可持续利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各国政府和生态学家共同追求的目标,北京作为我国首都其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分析表明,北京市土地资源利用结构复杂多样,地域差异明显,开发利用的程度和效益较高等特点,土地利用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少,耕地面积减少过多且地力呈下降趋势,可开发利用后备资源不足等.在分析北京市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和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改变这种状况的有效途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北京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根据给定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等级标准,采用随机技术模拟生成足够数量的评价指标序列,应用BP网络模型,以评价指标生成序列和其所属的评价等级值来建立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例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实用、可操作性强,可以用于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相似文献   

12.
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及其可持续利用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针对黄土高原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态势和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小流域作为研究单元,以雨水资源作为研究对象,提出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的概念,分析不同层次的小流域雨水资源化潜力,探讨雨水资源可持续性与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建立了小流域雨水资源不同利用类型的判别模式,为黄土高原雨水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和流域生态环境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GIS支持下的区域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土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而水资源作为土地农业利用的瓶颈因素,决定着区域的土地利用方向,因而有必要将水土资源结合起来进行优化配置研究。以河北省怀来县为例,应用GIS技术获取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的基础资料;在对怀来县水土资源利用特点与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以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和资源利用效益最佳为目标,选择粮食作物、 其它作物、林地、灌木林地、 疏林地、 其它林地、 低覆盖度草地、中覆盖度草地和高覆盖度草地9种土地利用类型作为决策变量,利用灰色线性规划模型,分别针对沙源地基本受到控制、沙源地受到控制和沙源地受到控制且作物类型结构较合理3种状态,在常规用水、单位面积节水10%和单位面积节水20%等3种假设条件下,对水土资源进行优化配置,获得水土资源优化利用方案;最后应用GIS空间分析与管理软件将土地利用优化方案落实到空间地块单元上。  相似文献   

14.
基于粗糙集和突变级数法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减少评价过程中指标信息筛选和权重赋予的人为主观影响,提出粗糙集和突变级数相耦合的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方法.以福建省为例,以9个设区市为研究单元,从水资源条件、开发利用、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等方面,构建由4大准则20项指标组成的指标体系,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结果表明:1)应用粗糙集约简冗余指标,依据属性重要度对指标排序,并耦合突变级数法进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是可行的,不仅可筛除冗余指标信息,而且无需过多人工干预,可很大程度地减少人为主观影响;2)福建省各设区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排序为龙岩>三明>宁德>南平>漳州>福州>泉州>莆田>厦门,呈现自西向东、西北向东南可持续利用水平递减的空间格局,且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的4个可持续利用分区,可为水资源分区开发利用和管理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干旱区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进展与关键问题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水资源合理配置一直是干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的一个关键问题。该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配置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态势,指出中国干旱区在生态水文过程的机理、生态需水基础数据积累、水资源的生态价值以及水资源配置的水文学科学基础研究等方面是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该领域应进一步研究生态水文过程与作用机制、流域尺度生态需水计算的理论基础、水资源的生态价值的评价、分布式流域模型、自然与人工复合系统下水资源转化、演变的规律、面向生态的水资源合理配置机制与流域水资源多维调  相似文献   

16.
陕西关中灌区水费计收方式与水资源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对陕西关中九大灌区4年来的灌溉用水管理调查资料,就灌区末级渠道的水费计收方式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进行了讨论.针对各灌区目前所实行的3种主要水费计收方式,即"按量计费"、"按667 m2(亩)计费"以及"合同供水"中存在的问题、适用的条件以及各自的利弊等进行了分析,对目前灌溉用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7.
四川省水资源紧缺性评价及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资源紧缺已成为限制四川省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以全省21市(州)为基本单元,评估四川省水资源紧缺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全省有12个市人均水资源低于1700m3,属缺水区,其中有4市属严重缺水区;缺水区和严重缺水区的人口占全省90.7%,GDP总值占全省93.2%,耕地占全省87.6%。在综合分析水资源的紧缺类型、紧缺度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紧缺原因后,就四川省水资源紧缺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战略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作为农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水土资源匹配态势与利用程度决定着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及食物安全。为优化中国农业水土资源配置,该研究基于2000—2020年全国31个省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基尼系数评价中国农业水土匹配状况,提出广义农业水土匹配系数揭示各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及配比程度,联合匹配特征与水土利用状况确定各省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类型区。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灌溉水与耕地分布差距较大(基尼系数均值0.424),匹配情况变差;广义农业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分布相对合理(基尼系数均值为0.360),无显著变化趋势。地理区及省际间农业水土匹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华北、西北和东北地区匹配状况为“土多水少”,华东、华中和西南地区匹配状况为“水多土少”,广东(广义农业水土匹配系数均值为2.06)和云南(广义农业水土匹配系数均值为1.02)匹配程度分别为各省市最低和最高,匹配状况均为“水多土少”;2)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程度空间异质性明显,垦殖率东南高西北低,农业水资源利用程度北高南低;3)吉林、新疆、江苏水土资源配置情况变差(转为低匹配高开发区),北京水土资源配置情况有所好转(转为高匹配低开发区)。研究结果能够为国家农业水土资源优化配置相关决策提供支撑,对实现国家食物安全及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资源、农业资源的概念与价值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依据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原理,探讨了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的基础理论及其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