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管道输油企业是能源消耗大户,而热媒炉又是输油企业的主要耗能设备之一。应用平衡理论对热媒炉热、大用效率差异的原因和一系列节能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比较之后,指出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热媒炉助燃空气的氧浓度,即可起到加快燃烧速度、提高火焰温度、减少燃烧和传热损失。从而提高热媒炉热、效率,最终达到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平衡是近几年发展推广的一门新型节能理论,以作为能量的价值尺度,来衡量分析蒸汽锅炉、热媒炉等大型热工设备的能量损耗,企图找出节能的新途经。通过对蒸汽锅炉的(火用)平衡和热平衡计算,指出损失的最大部分来自炉内的燃烧及传热的不可逆性,而排烟时损失所占比例不大;对热媒炉也进行了平衡和热平衡的计算,分析其损失,主要以燃烧过程和传热过程的损失为主,虽然排烟时热损失大,但其损失较小,烟中的能源属低品位能源,利用价值不大。在探索节能的新途径中,对输油管道的大型热工设备而言,应以减少燃烧损失和传热损失为突破口,集中力量发展新型技术。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东北管网在役热媒炉的全面调查与测试,提出了热媒炉在热效率、负荷率、空气过剩系数和排烟温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在提高热媒炉自控技术含量、合理分配负荷、热媒炉尾部防腐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并在加强热媒炉技术管理方面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4.
邢玉庆 《油气储运》1998,17(9):35-37
C-ENATCO热媒炉燃烧控制系统主要由三个子系统组成,即:热媒流量控制子系统,具有热媒出炉温度校正的燃油流量控制子系统和具体氧含量修正的助燃风控制子系统,通过这些子系统,来保持热媒入炉流量和热媒出口温度的稳定,以满足生产工艺的需要,同时控制燃烧过程应最佳区域内运行,以降低排烟热损失,提高热媒炉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东北管网在役热媒炉的全面调查与测试,提出了热媒炉在热效率、负荷率、空气过剩系数和排烟温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在提高热媒炉自控技术含量、合理分配负荷、热媒炉尾部防腐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并在加强热媒炉技术管理方面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6.
采用能量平衡分析模型和Yong平衡分析模型,对改造前后的原油加热炉系统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对现场测试数据进行了测算,分析了原油加热炉改造前后的用能状况。根据分析结果,对提高加热炉Yong效率,加强热媒炉过量空气系数控制及热媒的选择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对空气雾化内混喷嘴式4650kW热媒炉燃烧器存在火焰不稳、燃烧不充分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改用WKMS50威索燃烧器,给出了相应的改进技术指标。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WKMS50威索燃烧器自动化程度高,消除了燃烧迟滞效应,改善了热媒炉工况变化过程中的燃烧效果。  相似文献   

8.
吴红刚 《油气储运》2002,21(4):40-41
阐述了国产热媒炉低温腐蚀对输油管道运行造成的危害。通过对国产热媒炉低温腐蚀机理的研究,提出了金属管壁的温度是造成酸露点腐蚀的主要因素,而酸露点又严重地制约着排烟温度的降低。因此,可采用抗低温腐蚀材料缓解腐蚀,并提高空气入口温度、降低水蒸气、改变对流换热系数和采用热管空气预热器等措施预防低温腐蚀,从而控制金属管壁的温度,以保证热媒炉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9.
吴红刚 《油气储运》2002,21(4):40-41
阐述了国产热媒炉低温腐蚀对输油管道运行造成的危害。通过对国产热媒炉低温腐蚀机理的研究,提出了金属管壁的温度是造成酸雾点腐蚀的主要因素,而酸露点又严重地制约着排烟温度的降低。因此,可采用抗低温腐蚀材料缓解腐蚀,并提高空气入口温度、降低水蒸气、改变对流换系数和采用热管空气预热器等措施预防低温腐蚀,从而控制金属管壁的温度,以保证热媒炉的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0.
王光然 《油气储运》2006,25(11):53-55
通过对热媒加热炉运行参数进行测试,分析了影响热媒加热炉运行效率的主要原因,针对热媒加热炉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燃烧不充分、炉膛温度过高、燃料和配风的比例不当以及加热炉负荷匹配不合理等问题,制定了提高热媒加热炉运行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赵济人 《油气储运》1997,16(9):34-36
热媒炉是输油企业重要耗能设备,长期以一,一直采用传统的热效率概念来评价热媒炉能量利用程度,从“Yong”的角度来看,上述评价不够科学,容易产生误导,模糊了对节能工作的认识。根据热力学原理,通过理论分析和具体实例计算来说明这一问题,以期另辟节能蹊径,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杨肖曦  陈娟 《油气储运》2006,25(10):33-35
原油加热炉在变工况下运行会严重降低效率.以加热炉反平衡热效率为基础,通过进行变工况校核热力计算,用偏差分析法推导出加热炉排烟热损失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定量分析了排烟温度、过量空气系数对热效率的综合影响,可帮助现场操作人员对变工况运行的结果进行提前预测,准确找出造成能量损失的部位,并合理调整运行参数,实现加热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原油长输管道上广泛采用的原油加热炉存在体积庞大,炉管易结焦,热效率低、安全性差等缺点,提出采用分离式热管加热炉。介绍了热管传热原理及分离式热管加热炉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4.
GW5000-Y/6.4-Y2型加热炉的节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加热炉热效率理论,指出提高加热炉热效率的措施是降低排烟热损失、散热损失、气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及固体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根据铁秦线GW5000-Y/6.4-Y2型直接式加热炉的运行情况,提出了降低加热炉排烟温度、将加热炉控制在高效率区运行和加强加热炉气密性维护等多项措施,给出了具体的技术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5.
陈江波 《油气储运》1999,18(6):51-53
对热炉燃烧油预热流温度的控制是热炉炉提高炉效、稳定运行的关键,也有降耗的有效途径。以东管于黄岛输油管道中东营、寿光、昌邑这三个砂站采用的CE-NATCO热煤炉为例,分析和计算了采用胜利原油和青岛渣 作了为热炉燃料时发控制的温度范围,并根据实际运行的经验,对的燃料油系统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管式原油加热炉的工作原理,指出提高管式加热炉热效率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合理降低过量空气系数和排烟温度,降低排烟温度的最佳途径是增加原油的对流受热面,而不是增设空气预热器。认为以预先设定加热炉辐射室热负荷的办法来设计加热炉,可以大幅度降低设计工作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小管径翅片管是对流受热面设计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