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种饲喂水平对笼养肉用种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丁余荣¥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四种饲喂水平对笼养肉用种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丁余荣(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3)近年来,随着养禽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肉用种鸡饲养方式已逐渐发生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小型肉种鸡场肉种鸡...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我国肉鸡产业的发展,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对肉种鸡繁殖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在产蛋多的同时优化孵化率和出壳小鸡质量。肉种母鸡的繁殖性能主要包括产蛋率、种蛋受精率、孵化率、出雏成活率等。笔者主要从影响肉种母鸡繁殖性能的因素和提高肉种母鸡繁殖性能的措施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随着肉种鸡育种技术和营养水平的提高,根据肉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肉种鸡的饲料在质和量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才能充分发挥肉种鸡的繁殖性能,这是养好肉种鸡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种鸡场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经过对39批次、共计20多万套肉种鸡的饲养实践,总结出了肉种鸡限饲技术的一系列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系列套种鸡产蛋数由1989年的137枚,提高到目前的179枚。一、限饲的目的和作用一般情况下,父母代种鸡母鸡自由采食2周,公鸡自由采食4周;母鸡从第3周、公鸡从第5周开始,一直到淘汰均实行限制饲喂。限制饲养…  相似文献   

4.
美国Auburn大学发现对肉用型种鸡采用公、母隔离采食法可提高其繁殖性能。从研究单位及生产单位收集的资料确证此法能提高种鸡的繁殖性能。最令人惊奇的发现是有关公鸡营养方面的。据发现公鸡的蛋白质需要量比母鸡的低得多,同时发现蛋白质含量为15~16%的母鸡日粮对于公鸡的性成熟年龄及精液产量都是有害的。  相似文献   

5.
提高肉种鸡的采食量均匀度可以提高其后代肉鸡的体重并降低在育成舍内的成本。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家禽科学系教授IohnBrake博士首先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增加每只鸡的料位一定会提高种鸡的生产性能吗?”他和其他的研究人员,正致力于研究料位以及料位对内种鸡(公鸡及母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在北卡罗来纳州肉种鸡和孵化管理研讨会上.Brake认为,料位的重要性在于影响每只鸡的饲料采食量,从而影响种鸡群及其后代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6.
由于育种工作的不断改进,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一代比一代更快,其父母代种鸡也表现一代比一代更快。生长速度与繁殖性能不是齐头并进的,显然也不允许种鸡群表现出它的生长遗传潜力,有实验证明如果不加任何限饲的母鸡产蛋的数量只有合理限饲母鸡的二分之一。所以根据肉用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肉用种鸡营养摄人量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才能充分发挥肉用种鸡繁殖性能的遗传潜力。  相似文献   

7.
根据肉种鸡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和生理特点,对肉用种鸡的饲料在质和量的方面采取一定程度的限制,有助于充分发挥肉种鸡的繁殖性能及遗传潜力,这是养好肉种鸡的关键性技术措施,也是种鸡场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笔者通过饲养39批次、共计20多万套肉种鸡,总结出了肉种鸡限饲的一点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现介绍如下:1限饲的目的和作用1.1限饲的目的一般情况下,父母代种鸡母鸡自由采食2周,公鸡自由采食4周,母鸡从第3周、公鸡从第5周开始,一直到66周淘汰均实行限制饲喂。限制饲养的主要目的是控制肉种鸡的生长速度,使体重…  相似文献   

8.
肉种鸡的繁殖性能和肉仔鸡的生长速度显著负相关。为了保证最大的产蛋量和生产仔鸡的能力,肉种鸡必须有周密的限饲计划。肉种母鸡蛋壳沉钙过程不协调,蛋壳质量较差;另外,多卵黄蛋产出率较高。这些使合格蛋的生产受到限制。自由采食的母鸡24小时内产一个以上的蛋和黑暗时期也产蛋的事实表明,肉用型母鸡不遵守蛋用型母鸡的产蛋周期规律。超重肉种鸡繁殖力低的原因在于:①交配成功率低:公鸡精液量少、性欲低、机体协调性差;母鸡卵的正常发育比蛋用型母鸡随机性大。②胚胎死亡率高:超重母鸡连产期短,第一个连产相对较长;所产蛋沉钙少,蛋壳孔多,孵化过程中蛋重损失大。  相似文献   

9.
当前肉种鸡生产管理过程中,会存在一些种鸡在产蛋中后期出现产蛋率异常下降的现象,为此本文从后备母鸡均匀度、育成期累积营养摄入量和产蛋期的饲养管理3个方面讲述了影响肉种鸡产蛋性能的一些关键点,对肉种鸡出现产蛋率异常下降的情况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一、提高一些养分供给量保证艾维茵肉种鸡遗传潜力的表达艾维茵肉种鸡是北京家禽育种有限公司于1987年由美国艾维茵国际禽场有限公司引进,其生产性能具有世界一流水平,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在我国也深受养禽业界的欢迎,近年来肉种鸡的育种工作取得了新成就,遗传进展很快,艾维茵肉用仔鸡的生长速度:7周龄公母鸡平均达到2.28公斤,平均日增重达到46.5克;公母鸡平均增  相似文献   

11.
肉种鸡生长性能的选育,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然而,肉种鸡的繁殖性能和种蛋的孵化率并没有取得同样的成效,相反,繁殖性状却呈下降趋势。那么用什么方法来提高肉种鸡的生产率呢?长期以来,以生长速度、饲料效率和胴体性状为主的肉用仔鸡品系的选育,导致了繁殖性能的下降。目前,肉种鸡的产蛋率、种蛋的要精率和孵化率都比较低。然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根据繁殖性状自身的特点,对肉种鸡进行了许多深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提高孵化率和受精率的方法。但很少考虑种鸡口粮和其他管理对其生产性能的影响。最近,密西西比州州立大学的E.…  相似文献   

12.
合理设计肉种鸡产蛋期日粮,提高日粮能量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种鸡供应商推荐的产蛋日粮代谢能为11.91~12.27兆焦/千克,如不加油脂很难达到这个能量水平。本文试图通过对肉种鸡产蛋日粮各营养要素及使用原料的调整、修正,提出提高肉种鸡产蛋日粮能量水平的技术措施。中小型肉种鸡场在我国北方肉种鸡场中占有很大比重,这些种鸡场的生产成绩———每只入舍母鸡生产的鸡雏数(或产蛋数)普遍偏低,只达到种鸡供应商推荐水平的80%左右,影响了肉种鸡场的效益。这些种鸡生产性能低的原因除受饲养条件、管理水平影响外,饲料营养水平不合理也是重要原因。产蛋鸡特别是肉种鸡产蛋日粮能量…  相似文献   

13.
AA常规羽毛鉴别系种鸡及其肉仔鸡均具有卓越的生产性能熏在市场的选择下,很快推广到世界各地。AA常规羽毛鉴别系肉鸡充分满足了世界家禽企业对多种分割产品的需求。慢羽常规羽毛鉴别系父母代母鸡,在世界不同地区环境条件下饲养均已被证明是优秀的种鸡品种。另外,和常规系母鸡相  相似文献   

14.
肉用仔鸡种鸡群的繁殖性能受许多因素共同影响。成熟年龄、产蛋率、受精率、总孵化率、蛋壳质量和种鸡成活率,每一项部直接影响每只入舍母鸡的出雏数。重型种鸡是按照生长快、体型大、饲料消耗多和料肉比高进行选育的。现已确认、种母鸡的体重  相似文献   

15.
种鸡繁殖性能直接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种鸡繁殖性能受遗传、营养、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营养因素至关重要。文章简述了各种营养因素对种鸡繁殖性能的影响以及提高种鸡繁殖性能的调控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动物保健》2013,(9):86-86
根据南非的最新研究,肉种鸡的饲喂对后代的生产性能有明显的影响,南非大学的M.Ciacciariello等说,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母体营养摄人可以影响后代的生产性能。此外,在产蛋期间肉种母鸡的管理是存在争议的,而且管理者和营养师往往通过饲料调控来改善鸡群的产蛋量。在他们的研究中,给26~60周龄的肉种鸡饲喂含有不同浓度可消化赖氨酸的日粮。在38、48和60周龄时收集受精蛋并进行孵化。将孵出的肉鸡在商业条件下饲养,然后测量21日龄肉鸡的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17.
肉用种鸡整齐度不高的原因及对策黎寿丰(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225003)实践证明,肉种鸡的整齐度每增减3%,每只入舍母鸡产蛋数相应增减3—4枚。整齐度一般以平均体重±10%来计算。现代肉鸡的整齐度要求在75%以上。一、影响肉种鸡整齐度的因素喂料不均:...  相似文献   

18.
李燕 《中国家禽》2012,34(15):46-48
选择性育种的肉种鸡丧失了根据自身维持、生长和产蛋活动的能量需求而准确调节采食量的能力。因此,肉种鸡母鸡必须从生长早期进行严格限饲,以保证产蛋关键期适宜的体重和体况,这样才能确保鸡群的高成活率和生产出高品质的种蛋和雏鸡。本文综述了家禽采食量调控和能量分配的细胞和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并探讨目前商业化生产中不同饲喂方案对肉种鸡母鸡激素水平和新陈代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养鸡业的迅猛发展,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利用规模效益和集约化生产来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已被国内外养鸡生产者所用。但有了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还必须有科学的、合理的饲养和管理。就肉种鸡而言,目前饲养得最多的是父母代种鸡,数以亿计的肉用仔鸡靠其繁殖,养好父母代肉用种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父母代肉种鸡主要的管理措施不外乎鸡舍环境;限制饲养;公母分饲;饮水控制和通风等。到现在为止,肉种鸡的管理大多以母鸡为标准,而忽视了公鸡管理的必要性,其结果往往是公鸡变得过重而且随着日龄的增长,公鸡的繁殖性能将下降,足…  相似文献   

20.
肉种鸡日粮中添加核黄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黄素(VB_2)是生物体内能量代谢所必需的维生素。产蛋母鸡缺乏核黄素时,产蛋率及孵化率明显降低,产蛋期缩短。饼粉为主的日粮中,核黄素的含量低于 2.75mg/ kg,且利用率只有59% ,满足不了家禽的营养需要。目前,国内外关于肉种鸡添加核黄素的研究报告有限,为了提高肉种鸡的产蛋率和孵化率,探索在肉种鸡饲粮中添加核黄素的效果,我们于1997年4月8日至5月27日进行了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