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文依据土城子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科学选定水土保持设计参数,对荒坡治理工程(截水沟)、坡式梯田、地埂植物带等关键工程给定设计参数,并针对经果林造林,合理选择坡式梯田整地或穴状整地模式,还依据保土耕作条件,确定耕作方案.经分析,设计措施生效后,直接经济效益每年可增加281.75万元.  相似文献   

2.
机修梯田生产实践表明,在缓坡塬、阶地区,以道路、渠道为骨架,将耕作区划分为矩形或梯形(凸、凹形坡面),使耕作区每块梯田都可沿等高线宽布设,既可保证耕作区内梯田的地块规整,又有道路可通。在丘陵陡坡区、耕作区的划分受自然地形影响较大,以一面坡或一个梁峁划分耕作区并布设道路,地块布设根据“等高为主,兼顾地宽,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原则,以便利机械耕作。  相似文献   

3.
治田工程     
二合一“二合一”梯田也就是坡式梯田,田面有沟有埂,埂高0.3米以上,使其能蓄能排,以后随着耕地把土层逐渐往下翻垫,逐渐整成“二合一”。“二合一”梯田的蓄水排水沟是竹节沟,沟沟都修好水簸箕,水簸箕稍高于田面,一般为0.1米。三合一“三合一”梯田也就是水平梯田,即梯田地面深翻整平,培好地埂,修好排水蓄水系统,使地面雨水逐步地排除。四合一是在“三合一”的基础上增加畦田和灌溉渠道,使梯田达到水利化,旱涝保丰收。五合一是在“四合一”的基础上,统一规划和整修生产道路和机耕路,使土地成片成方,便于田间  相似文献   

4.
隔坡集流梯田工程系统的研究与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改梯及退耕还草还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立一个新的“隔坡集流梯田工程系统”。该工程系统将梯田建设与林草、水利工程相结合,利用隔坡面汇集储存前期降水,用于补充水平田面作物需水关键期之灌溉,隔坡坡面进行退耕还草还林,从而解决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缺水、雨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造成的作物产量低下、波动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梯田区侵蚀地形因子随DEM分辨率变化的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获取高精度DEM,分析提取的坡度、坡长和LS因子,同时通过分辨率的变化,计算并分析了这些参数的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基于无人机获取的DEM能够较好地表达梯田地形特征,梯田地形因子分布特征与地形特征吻合,大值集中于梯田过渡的陡坡处,小值集中于田面。随着分辨率的降低,非梯田区坡度整体呈现衰减趋势,坡长呈现增长趋势,LS先小幅增加,后由于坡度衰减明显,LS呈现衰减趋势,但变化幅度不大;而梯田区随着分辨率的降低,小坡度和超大坡度所占比例均减小,平均坡度降低,但坡长增加显著,因此导致LS增长较显著,在20 m分辨率下,LS因子被高估约1/3。梯田通常作为水保措施因子单独来考虑,由于分辨率对地形因子影响较大,因此梯田区的地形因子估算需要考虑分辨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挤压边墙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应用于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工程中,在施工技术上解决了传统工艺中需在上游坡面进行修坡、碾压、超填、超挖、坡面防护等工序问题,明显提高上游坡面垫层料的压实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技术上成熟,防护效果佳。  相似文献   

7.
驯服山洪     
雨季就来了,山洪危害怎么防止,这是山区群众关心的问题,现在把山西省的群众几年来防治山洪的经验介绍如下:(一)山坡滑塌可以预防在风化石层地带的坡面梯田,或陡峻的土崖上,都容易在雨季发生溜坡的现象(如图1)。原因多半是由于上边的浸水不能及时排出,水份积聚,内部容易滑动,或者因为坡脚被洪水冲坏,以致坍塌。在山坡滑塌以前,一般都有预兆。如发现梯田里的陷穴、豁口或地表裂缝并逐渐扩大,就是一种予兆。汛  相似文献   

8.
(上接1999年第5期第19面)3.缓坡挖补三角法在坡度为10°以下的缓坡地机修梯田时,应从最下边的地块开始,采用逐层开槽法和分段前推法,沿着等高线入铲,先顺坡向下推,当把坡下的三角补齐后,再调转推土机逆坡向上一块地顶推,直到将第1块地里的凸出水平线的三角推平后,再用梯台法完成最后1道工序。转入第2块地后仍照上法作业。4.陡坡侧推法在15°~25°的陡坡地上机修梯田时,先用削坡推土法在坡面的最高处,顺等高线挖出工作平台,然后再用斜向层推法和分段前推法向下坡送土,逐步扩大平台面积,降低陡坡的高度。…  相似文献   

9.
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改梯及退耕还草还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建立一个新的"隔坡集流梯田工程".该工程将梯田建设与林草、水利工程相结合,利用隔坡面汇集储存前期降水,用于补充水平田面作物需水关键期的灌溉,隔坡坡面进行退耕还草还林,从而解决黄土丘陵沟壑区干旱缺水、雨水资源利用率低等造成的作物产量低下、波动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农业大国,黑土区条件优渥,自然资源丰厚,能够为人类生产提供充分的粮食供给。但由于过度开发,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文章结合黑土区坡耕地特点,分析当前存多种流失现象,并提出规划坡式梯田、设计田间路面、防控侵蚀沟等治理策略,为推进水土长久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
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地区内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频繁,关系复杂。因此开展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地表水与地下水转化关系的研究对于建立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内的水循环模式和指导区内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有重要的实际价值。利用地表水水量平衡法和地下水水量均衡法,在充分分析松花江下游干流段地区的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对地表水的蒸发量、开采量、补给量和排泄量以及地下水的补给量和排泄量的计算,研究了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在介绍江川灌区流域概况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灌区所面临的地下水灌溉水稻米质差、产量低、大米销路不好等问题的解决办法,即发展地表水灌溉水稻,通过引松花江水来解决灌溉水源;分别对地下水、地表水(松花江水)的水量和水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灌区的地下水严重超采、水质中总铁量超标(超6mg/L),pH值偏碱,不适合用于农业灌溉;地表水(松花江水)除铁离子略高外,其余各项指标均满足灌溉要求,为该灌区引松花江水灌溉水稻提供了较为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吉林市第二松花江为典型流域,利用MIKE BASIN软件,构建吉林市第二松花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模型,搜集吉林市1990~2010年水文资料和用水资料,利用吉林水文站1990~2010年控制站流量实际数据进行验证,对规划水平年2015年进行预测计算。由模型运行结果得到全流域供需水量平衡数据,“二松”干流上三个子流域水量充足,能够满足其用水户用水,其他三个流域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水,主要缺水区域集中在鳌龙河、团山子河及牤牛河子流域上游,团山子河子流域在2015年月平均缺水量达8.58万m3,牤牛河子流域月平均缺水量为8.78万m3,鳌龙河子流域月平均缺水量为12.32万m3。采取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的方法来解决缺水问题。MIKE BASIN模型的建立为吉林市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杭州市抗咸二期取水工程氯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潮汐河口的取水口氯度主要取决于上游下泄径流量的大小、口门潮汐强弱、下游氯度、沿江引水流量及江道地形等因素。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引用条件概率概念来确定取水口的供水保证率,通过实测氯度资料分析和一维氯度数学模型研究对钱塘江河口取水段的水体氯度进行了预测分析,研究成果可为杭州市抗咸二期取水工程的选择提供决策依据,研究方法对其他强潮河口抗咸工程的研究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哈尼梯田水文化及其保护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哈尼族人世代所依的哈尼梯田,研究其所蕴含的水文化,对它的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经过实地调查、访谈和文献查阅,将哈尼梯田水文化归纳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水资源保护意识和科学合理的灌区规划与管理;针对目前哈尼梯田存在的水土流失、来水减少而灌溉水量不足、梯田崩塌、水文化面临破坏等问题,初步提出了要合理确定和调整哈尼梯田区林-寨-田的结构和面积、充分论证和研究梯田灌区建设对梯田水文化的影响、加大力度系统研究哈尼梯田文化区所蕴含的民族水文化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6.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背景下,流域上游实施绿水管理对于涵养水源、保护脆弱生态,以及缓解流域缺水形势具有重要意义。选取黄河流域上游的湟水流域构建SWAT水文模型,模拟等高耕作、残茬覆盖、石线、梯田和1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等5种绿水管理措施,分析水量、水沙和水质的变化;结合水-沙-质管理协同水平,探究不同措施的效果与适用性。结果表明,15°以上坡地退耕还林在增加产水量和地下水补给方面效果最优,分别为1.77×107 m3和1.72×107 m3;等高耕作和石线能有效调节年内径流分配、削减汛期径流量。5种措施均能削减产沙负荷,其中梯田和石线的效果较显著,削减率分别为13.5%和13.0%。5种措施均能减少总氮(TN)和总磷(TP)负荷量,且干旱年削减率高于湿润年;梯田和等高耕作削减效果较好,削减率分别为24.6%、14.7%(TN)和45.3%、21.9%(TP)。通过水-沙-质管理协同分析,除残茬覆盖为高等耦合外,其他4种情景下均能达到优等耦合;耦合协调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梯田、15°以上坡地退...  相似文献   

17.
“引细入汤”工程即将本溪市境内清澈的细河水引入兰河,再经过已建成的“引兰入汤”工程,将细河水引入汤河水库。该工程跨流域、跨地区调水,从总体上合理有效地解决鞍山市水源不足的问题。分析了“引细入汤”工程水权转让的必然性和可性行、初始水权的确定、水权转让及“引细入汤”工程的兴建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加强灌溉农业(二期)引黄项目区,插花分布在10个县,水资源时空变化大,灌溉水源除当地水外还引用黄河水补充灌溉,引黄水和当地水丰枯遭遇不同,因此进行项目区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对项目立项和建成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典型年净平衡和水平衡模拟模型2种方法,对引黄项目区农业灌溉水资源水平衡进行了分析计算,使农业灌溉水资源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和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9.
基于影像与坡度数据融合的梯田田块分割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梯田在很大程度上开发了坡耕地的农业生长潜力,具有蓄水、保土作用。由于梯田数量、面积等分布信息较难准确获得,使其定量研究难以深入展开。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发展,高精度梯田地形信息的获取成为可能。本文基于无人机正射影像并结合坡度数据,通过Canny边缘检测算子对梯田的粗轮廓进行提取,结合梯田的结构特性,对梯田中的伪边缘进行剔除;再通过对梯田边缘强度叠加和边缘连接;最后利用区域生长算法对梯田进行分割。该方法有效解决了梯田形状不规则、田面堆积物干扰、图像光谱特征复杂等问题。与手工标注的梯田样区田块数据的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梯田区的提取总精度可达84.9%,可为梯田区的快速制图提供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